顯示具有 台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台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1/03/13

《湯德章》臺文版

《湯德章》臺文版

湯德章(1907年1月6日-1947年3月13日)

目前湯德章故居透過募資被保留,我們是否要更加努力,對於我們的歷史有更深刻的認識呢?

看來臺文版很適合漫畫,邊看可以邊唸出來,是非常直覺,但我們長期的北京話漢字教育,這部分是不是有一個標準呢?

2021/02/28

《府城百年愛的足跡》

#逐工一本冊 No.019

《府城百年愛的足跡》

今天去松菸的聚珍臺灣,很開心看到老闆的新書,看到各地方政府(我看到的新竹、基隆、屏東)與各地的作者們很努力的在地方文史的出版。

透過一隻不斷轉世的貓來了解台南的發展!整本書對於巴克禮有比較深入的描述。但即使是這樣,我相信從事文史研究的作者一定覺得版面很不夠吧?

透過繪本,很快速讓人了解地方史,希望未來可以在細部了解一個事件,或是聚焦到一個人對於地方的影響。

出版單位居然是臺南市中西區公所!

2020/12/28

《延綿的餐桌:府城米食文化》

來農學社參加內部會議,新書分享會,原來也可以這樣辦活動

覺得好像看到楊翠老師 — 與 MuJung Chiu 。

2020/12/25

Look at me 路克迷 2020.10 Vol.38

Look at me 路克迷 2020.10 Vol.38

以前,都以為是迷克路,後來經過朋友的指正,才知道是路克迷,沒想到我錯誤了十幾年的時間啊!

台南的老屋很多沒錯,但是有文化資產身分最多的還是台北市,那麼老屋欣力要推廣的是日常就要使用老屋經營生活,不是用來做噱頭,這部分的推廣我十分的認同,現在要做同一件事十年、二十年都相當不容易。

2020/12/23

【台南】鹽水天主堂,天主教宣教的本色化

20201223 鹽水天主堂,天主教宣教的本色化

久聞這裡的壁畫十分是道教風格,建築是中國宮殿樣式,果然一進門兩側來此宣教的神父就擔任門神的角色。可惜運氣不好,祭天殿並沒有開放,只能到聖母亭朝聖,看著涼亭頂手繪聖經的故事,都以為到了寺廟看著忠孝節義的故事,耶穌十二個門徒是中東人吧?卻留著中國長者的鬍子,身材也都是彌勒佛型態,果然東西文化大不相同,聖經中的悲苦故事,到了台灣變成西方極樂世界,說不出的詭異感。

不過這樣的對照,也要佩服這樣的創意。

【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從入口走入巴爾幹大道,看到濱野彌四郎的銅像,背後清楚可見立像的主要原因,漂亮的基座與一旁戰後興建的碉堡比對,水道的軸線好像寺廟的參道,了解衛生用水的現代化進程。

附近的八田與一紀念館,這三位都可稱為台灣水道的恩人吧?

很喜歡這樣的園區,或許有人會覺得展物太少了,但我覺得有可能後來會東加西加亂加東西,幾年之後可能四不像,美感盡失,忘了園區原本的初衷。

未來若要加東西,包含要放的音樂都要經過審慎的思考。

較高處的淨水池能夠開放進入參觀嗎?

【台南】Lesprit Cafe 莫忘初衷

Lesprit Cafe 莫忘初衷

巴薩米克醋橄欖油乳酪起司吐司生菜— 在 L'esprit café 。

【台南】我們創造了一座不到百年的古蹟遺址

台南舊魚市場轉身變成廢墟,加上水舞舞台,運河邊的燈光聖誕樹與大海的寶物?

我們創造了一座不到百年的古蹟遺址。

延伸:河樂廣場

2020/12/22

【臺南】道南館:《爵士喫茶案內所》《臺北老屋三生事》

20201222 臺南道南館

又到了熟悉的道南館,剛好來了兩個從苗栗來臺南玩的客人,例行性的小鬍子老闆又介紹了我的新書。(我好像出新書就會來一次)

小鬍子老闆特別跟我們解釋了"道南"這兩個字的來源:宋代大儒楊時,氣節人品非凡,嘗以師禮見程顥,學道後楊時南歸,程顥(號明道)說:「吾道南矣!」。

喝了兩杯咖啡,吃了好吃的臺式馬卡龍,有種原住民與西洋式混搭的口感,涼圓也超配咖啡的,翻了一出版就絕版的《爵士喫茶案內所》,又體會了一點小鬍子老闆對於烘豆的哲學與科學,很開心的一個中午。

結果這位客人非常劍及履及的喝完咖啡後跑到附近的書店買了《臺北老屋三生事》,希望這對朋友能夠看完書,也幫我們介紹苗栗的老屋,那我就可以對他們說:「吾道南矣!」。

感謝小鬍子老闆,即將開烘豆課,也真的是「吾道南矣!」 — 在道南館。

知事官邸,駱以軍的小兒子書店

20201222 知事官邸,駱以軍的小兒子書店

【臺南】美術館,溫故知新咖啡館

20201222 臺南美術館,溫故知新咖啡館

來到了志玲姊姊婚禮的美術館,以前是警察局,看了洪通、宮廟藝術置入了白色恐怖,與傳統宗教信仰有了更多的連結,有別於傳統西洋美術的體系,我覺得是十分生活化,必須論述、重構這樣的藝術史。

進入了溫故知新咖啡館,感覺有 4Mano 的味道,整體配色很有西洋風格簡約的配色,完全跳脫原來是拘留室的肅殺氣氛,原來老闆真的是侯國全。

臺南美術館可能有人進來會覺得太過商業化,也覺得不知道在展些甚麼東西,我覺得這正是去找尋台灣風格的美術特色,或許是剛起步,我們要建立台灣美術史,真的需要一點時間。

《美印臺南》

20201222 下次去台南圖書館逛一逛,知事官邸附近真的很好散步。

2020/12/21

【台南】愛國婦人館

20201221 臺南愛國婦人館

臺北,也有愛國婦人會館,很可惜很早就拆除了,不然可以看到戰爭時期愛國婦人會的勞軍、慈善活動的層面有多廣。

入口後的木紋,與台北臨沂街的文房,還有屏東孫立人將軍官邸都是一樣的雕刻方式,顯見這些木匠應該是有圖鑑可以參考的。

在這裡的二樓大廣間有看到一個很粗糙的放置神道教的祈福平台,我想應該是要說這個故事而復刻出來的版本。

看著當年的建築的美感,很可惜床之間與附書院沒有修回來,用白色窗簾遮蓋當成倉庫使用,我想當時在營造空間氛圍的時候,應該是最花力氣設計的地方,我們在重新使用當成展覽空間的時候,是否可以露出來並且搭配這樣的美感,或許是比較好的方式,而不是用遮蓋的模式。

2020/12/20

《臺北老屋三生事》 老屋欣力-常民生活場域的文藝復興 No.04

台南「時之河書屋」暫熄燈,辦告別海關市集派對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382496

所以,以下的對談將成為絕響了!請大家來參加!

【臺北老屋三生事】
【 老屋欣力-常民生活場域的文藝復興】


兩本新書分享與對談
歲末12月是老屋的季節,
兩本重量級的新書,一南一北前後出版,
分別詮釋了老屋的前世今生,老屋的價值,老屋的意義…
對老屋有興趣的朋友錯過遺憾!一期一會機會難得!
{主講}水瓶子—青田七六 文化長
{對談}顏世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時間}12/20(日)4:00-5:30PM
{地點}台南市安平區安平路97之15號(安平運河博物館-時之河書屋)
{共同主辦}典藏文創、運河博物館-時之河書屋、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


《老屋欣力》

這是一本時時刻刻在反思的書,要創造甚麼樣的台南,要達成甚麼樣的目標,一開始用蚊子與老屋的戰爭做開場白,好像一本紀實新聞報導。

作者採訪了眾多老屋的經營者,整理不同老闆的理念,老屋欣力選擇了非主流、多元、跨界、跨世代,一開始走商業化,但是又反商業,一邊看書一邊覺得矛盾,我想這就是台南人,做每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的理由與想法。

無論有沒有矛盾,老屋的存在不需要論證,只要存在就好了!

時之河書屋 #臺北老屋三生事

第四場分享會,之所以會那麼趕的安排這個時間,主要是因為年底書屋就要還給公家,歇業的原因,真的是很難經營。

很開心跟古都基金會的世樺兄對談,最近出版了《老屋欣力》與《老屋學校》這兩本書,非常務實的講老屋的歷史故事,還有教大家怎麼樣用現代的材質來替換老建材,長期使用中,才是老屋欣力最主要目的。

古都基金會成立至今二十年,默默地耕耘著老屋的使用觀念,真的期待有成立學校的一天。

會後,與書屋的幕後老闆 沈孟穎 聊到是否應該把這些文化資產開放更多行業來使用,而不要侷限目前很小很小的文化推廣用途,食衣住行育樂樣樣事情其實都是"文化"不是嗎?只要規定好基本要做的事情,開放租給更多業者,應該會有更多元的使用方式。

書屋裏頭有地圖、妖怪、歷史、殖民、動漫、桌游等類型,可以說是很符合"海關"這個主題的書店,期待未來找到新的地方重新開業。

2020/03/26

《台南街屋》



我們小時候看到房子,因為城市的空氣汙染嚴重,大家又裝了冷氣,所以所有的住宅都開始把窗戶包起來,連帶著房子都開始包上一層皮,過幾年換了一家公司進駐,再重新換皮就好了。

導致小時候對於街區周邊的房子都沒有甚麼印象,現在重新看這一類的書,畫家可以去蕪存菁,把一棟房子原始的樣貌重現在我們眼前。

看到一棟老房子,你會看到甚麼?

我會想要知道屋主在原來這個街區想要給大家呈現的容貌,在這個屋主內又發生了甚麼故事,對周邊有了甚麼影響?最後,我會想要知道這些建築、語彙、元素在建築史上的脈絡。

12
34

圖三是我從google 街景抓下來的,時間是 2009年,本書描述了一個街區的發展,還有一棟房子經歷甚麼行業,不是長期的觀察者這本書不太可能生得出來。

2019/04/28

【台南】分享走讀昭和町,時之河書屋,好多海關啊!



以前到安平古堡、安平樹屋等景點,都覺得只是一個個單獨存在的景點,很難了解全面性的歷史意義。

可是在秀俐姐與孟穎的說明下,雖然各時代都有海關,但是位置不同,抽稅的辦法不同,而且地點也不同,整體思維是完全不一樣的。

從人類沿海群居的遠古人類遺跡,從荷蘭人來沿海統治,蓋了熱蘭遮城設立海關,淺草綠色隧道是清代海關釐金局,而日本人重修安平古堡,建了運河,而目前書屋的前身,就是海關的位置。

經常去台南,卻很難對於台南四百年的歷史融會貫通,可見台南是很有舉辦導覽的潛力點,書屋也是很適合當出發集合點的地方啊!(坑推)

分享結束,感覺還有很多沒提,但是運河周邊的歷史可以提的比不滿百年的台北昭和町可以講的更多,也有更多史料,感覺這邊舉辦小分區的歷史講座,講也講不完吧?— 在安平運河博物館-時之河書屋。


2019.4.28 14:00-16:00 到台南分享溫州街的故事。

2018/08/28

《台北慢步》女文青慢步到台南去了 #女文青21



有一次淡大文茹老師說要帶幾個老師一起去三峽看李梅樹美術館舉辦的鹽月桃甫展,剛好有空就一起跟去了。

文茹老師說:



這位女文青是在台灣逐漸生根的日本教師,除了日語教學之外,對於台灣深度文化、人文歷史都有高度的興趣。



在三峽老街慢步的時候,這幾位老師用日語很豪邁的交談著,看著許多設施不知道討論甚麼?跟我在日本商店街觀察到的女性很不相同,尤其是在餐廳吃飯的時候,聊天笑聲大得驚人,我幾乎都想要裝作不認識這群人逃走。

後來想想,可能是老師的職業病,音量要大一點學生才聽得清楚。

我很能理解許多日本女性來台灣觀光下飛機解放的心情,彷彿到達了一個自由的國度。但是,這群人是已經在台灣生活好幾年,也在大學擔任教職。我想這應該算是從"入境隨俗"進入"落地生根"的階段吧?

不過,相當佩服來台灣生活、工作的日本人,在很多傳統刻板印象下被我們用放大鏡觀察,其實她只是融入台灣生活而已,是我大驚小怪了。— 與Kanae Nakamura 和 WenJu Lee在奉茶.十八卯

2018/07/05

【台北】所謂的海關?



右邊是一位知名臉友的照片,借用一下,我還很納悶海關不是都禁止拍照,為何她可以拍得那麼高興,也沒有人制止。

這兩張照片有何雷同之處呢?

左邊是清代釐金局遺址,這才是真正的海關抽稅的地方,若在各海關放置台灣歷代海關的照片,應該很魔幻。

2018/07/03

【台南】流水帳20180703@4:台南文學館、林百貨、安平導覽

*熱門咖哩飯店


很害怕到店家要考試
1.請問訂位大名,幾位,電話號碼?(答錯一個你就要再外面罰站)
2.剛剛電話訂餐外帶。請問訂了什麼?(講錯一樣就不能取貨)
3.請問您有訂位嗎?(彷彿沒訂位就不能進來)
4.請問您一個人嗎?(好像一個人就不能吃飯)
5.人都到了嗎?(考數學)

*原台南州廳,國立台灣文學館



森山松之助天上有知,應該非常高興他在台灣所建的歐式建築被重生了多采多姿。1907-1921 年在台灣,其實並不久,但剛好在日俄戰爭結束,在大正時期比較有餘裕的經費設計官方建築,只能說他運氣真好。

可稱為台灣的州廳之王。歐式建築,也是有很多圓形的結構喔!

*安平導覽




果然,有在地研究者帶路,安平就不只是樹屋與古堡而已了,變成一個聚落,步行的時候感受到有時光的刻痕。

大大小小不一,沒有規矩的小巷,轉個彎可能就不知道從哪裡走過來,像是迷宮的小巷口可能都有不同的樹,茂密的樹有可能是芭蕉,也有可能是鳳凰木,長在海河與港口邊的聚落,閉眼想想在大雨的夜晚,或是潮起潮落間,或是風聲在牆邊呼嘯。

我好像回到二十幾年前的金門,但畢竟也大不相同的成因。

屋頂、門楣或者是牆上一角,有這樣的辟邪物,後來有藝術家以再製的模式妝點,如今來看也真的像是辟邪物,真真假假的歷史與藝術,社區營造也成為一段歷史。

我拿起了《穿越五條港》,這本很薄但我卻無感的書,知道了原來台南是潮間帶之後,才感覺到不只是生痕化石,人類在此這幾百年,也刻畫出如潮蟹行走沙灘的文明樣態。

*快要修好的消防大樓

感覺未來在湯德章圓環周邊會非常精彩

*林百貨周邊




*花好月圓民宿

2018/07/02

【台南】流水帳20180702@3:聽黑膠、藍晒圖園區、聚珍台灣、道南館、街口



昨夜一場大雨,不知道會不會到處淹水,原來我多慮了,被 黃氏兄載著到處吃好料,聽了蟲膠、黑膠、音樂帶、CD,然後比較了一下同一個歌星所唱,真的有所區別。



除了純純、愛愛、鄧雨賢所屬的古倫美雅唱片之外,士豪兄對於戲曲,歌仔戲、民俗唸歌等也有所研究,我看了歌詞,再聽一次蟲膠,非常直接的感動,保留了地方宗教民俗,但歌詞內又勸人不能太沉迷,只是一種慰藉,歌詞簡單易懂,卻有兩個層次以上,表面上歌詞的意義之外,還有一點表演相聲性質,這是歌詞中無法表達的。

後來,又去了藍晒圖園區(原本為司法人員宿舍),這兩位在地文史奇人,一下說殺豬、一下說爸爸小時候的生活,一下說聲音中暗藏的文化,一下說民俗台灣內許多不為人知的紀錄,這堆阿宅的研究精神實在太令人感佩,每次都想說應該來學日文,才可以看得懂這樣的史料。

我在藍晒圖園區晃過,可能是文化局所管,刻意的減少飲食店,但掛著曬書祭的旗子,除了 聚珍臺灣 這家書店外,好像沒有看到任何曬書的意思啊?— 與黃氏好和王佐榮在聚珍臺灣



即使下著雨,台南市區街口的表情,仍然十分豐富

*道南館



台南就是很小,前一天參加一個小巷弄的導覽活動,看到小鬍子搖頭晃腦的路過,後來才知道他在其他地方辦了台南精選音樂會,沒能去參加真是扼挽。

本來進去道南館只有我一個人,不久後來了一對年輕人,是看著新出版的咖啡館書來朝聖的,又來了一個小鬍子以前的同事,後來以前的同事又帶了以前的同學來,在小鬍子三言兩語搭配著自嘲的搞笑下,不到幾分鐘整個咖啡館就熱鬧滾滾。後來發現小鬍子的同事,也是台博館的台語志工老師,很多共同朋友,世界真是小。

我喜歡道南館放著音樂,整棟樓好像音箱,音樂在屋內共振,這次見證了一群台北人在台南房子內共振的歡樂,小鬍子老闆的名字:群樂王,名副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