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屏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屏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1/09/21

《斯卡羅》與傀儡花

看完了全劇,女主角死了!

沒有讀過臺灣史的人,應該覺得那個時代的臺灣,是我們全然陌生的時代,整部片若沒有字幕,應該很少人看得懂吧?

全劇使用最少的語言,是北京語!就是現在我們所謂的國語。

七十五年前,台北城中只會聽到日語!

一百年前,大稻埕是臺日語夾雜

一百五十年前,淡水港洋人是用英語嗎?還是德語?

基隆的聖薩爾瓦多城

台南安平港

即使只在山邊的原住民,

到底是用怎樣的溝通方式呢?

我們對這塊土地的認識,真的太少了,所以從航海時代的認同問題,居然變成了我們一直要學習的項目。

2021/03/03

《穿越阿緱-在街區與回憶之間》

《穿越阿緱-在街區與回憶之間》#逐工一本冊 No.021

屏東市區不大也不小,日本統治時期棋盤式的道路,飛行場、官舍、神社、武德殿的興建,留下了很多的遺跡,如今高鐵要延伸到六塊厝附近,市區蓋起了更多的高樓,這本書讓我們神往昔日美好年代,看見現存、滅失、改建的文化地景。

陳信宏參考日本時代的雜誌《臺灣公論》的繪圖形式,閱讀短文後翻開地圖讓人細細品味每一個章節的地景。

看完了書,我回到屏東公園,想像有猴子的叫聲,如今是老人下棋。不遠的運動場上,以前是神社主殿,看到朝陽門前的原住民石板屋,這一切都非常的魔幻。

很期待各縣市都能有這樣的一本書,讓我們很快的了解臺灣的前世。

2021/02/14

《勝利貓日子》 #逐工一本冊 No.009

《勝利貓日子》 #逐工一本冊 No.009

每年來屏東勝利星村都有不小的變化,房子陸續整修好了,店家也不斷地有些變換,展覽或許與眷村的過去相關,翻閱了許多縣府所做的調查與出版物,我雖然不是屏東人,但知道了許多片段的過往記憶!

假日來經常看到全家人扶老攜幼的場面,上廁所需要排隊,但是平日來只有貓躲在各處假寐,甚至不少店家都沒有開。

看完了這本繪本,或許下次經過『永勝5號』,看著門口說明張曉風女士曾在這裡成長,詢問了店主短短的幾句話,知道了張曉風的父親是孫立人將軍的部屬,負責一些空軍的訓練事務,僅僅如此就有了許多畫面,但若只是近來點杯飲料,可能完全不知道這些秘辛啊!

再從這邊的許多書櫃的書,作家郭漢辰先生與翁禎霞小姐的各式著作,我大致上了解了這兩位作家與屏東的關係,我們在老屋、眷村活化再生的這個議題,過往記憶與故事永遠是最重要,但是卻是最難達成的。

我在門口聽到了許多年輕人很直白的問說:張曉風是誰呢?

貓屬家而狗是屬人的,這本繪本用貓來連結這些住家的感情,朦朧的透出勝利新村的過往,但卻又十分的模糊。我在這些書本中拼湊人們的記憶,或許我們不習慣講我們自己的故事吧?

從日本時代1937年陸軍的飛行員官舍,到戰後的勝利新村,如今轉化為勝利星村,我覺得不只有這些建築與店家,而是應該是人與人之串起的故事。 — 在永勝5號。

2020/12/22

【屏東】南國青鳥 x 喫茶萬歲書衣

20201221 南國青鳥 x 喫茶萬歲書衣

每年去屏東都會到這個地方來,曾經在孫立人將軍官邸後面的演講廳分享導覽經驗,也曾經在導覽志工管理時期進入官邸一二樓,如今再回來,已經轉換為一家書店咖啡館,現在的書店十分非常的不好經營,可以在勝利星村有四家書店,加上這家書店,其實非常不容易了。

說真的,能夠在沒有打折的實體書店買書的人,應該十分稀少了!

我買了《老家屋診療所》,挑選了 Hally Chen 喫茶萬歲的書衣,這也是實體書店可以做為附加價值的另一種模式吧!我期待有一天買書可以送地圖、明信片、紙膠帶,甚至是送一杯飲料的好康,或者是送作者的簽名也不錯啊!

我覺得,這些眷村修復後,作為圖書館或二手書店也是不錯的,不一定要親子類型的繪本,老屋控、地圖控、百科全書控、文史控、藝術控,每一個類型一間,那麼屏東就會成為全台書店的亮點了,只是夢想吧?

勝利繁星村,好多書店啊!可惜星期一都沒開

徐江屏:到屏東出巡。這個區域裡有四家書店,加上不遠的南國青鳥,一共五家。

2020/07/31

第一個拿到本期《屏東本事》的人

第一個拿到本期《屏東本事》的人

經常在大稻埕散步、導覽的時候,看到一個捲頭毛的人經過,原來是李明璁老師的辦公室在附近。

今天跑去自由戀愛咖啡館,很特別的許多餐飲都要事先預訂,價格並不高,只是準備非常耗時,下次真的要提前規劃到咖啡館的行程,看來要談場自由戀愛,真的不能隨興。

突然,看到一群人一批批把一包包印刷品搬上樓,過一會總編輯就拿一本熱騰騰的刊物給我。

每一個縣市首長在施政上,其實都需要大外宣,尤其是文化事。

2020/02/14

【屏東】風"豬"爺



不知道何時拿到的DM,可能是十年前參加部落客活動拿的,以為是金門常見的風獅爺,重新拿出來閱讀,原來是風"豬"爺啊!

2017/10/24

【台灣】20171019-24: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嘉義→屏東→高雄→台南→嘉義→台北,六天流水帳



2017/10/22

【屏東】竹田車站與池上一郎博士文庫


文庫內超多圖書

我是被網路上的大和咖啡館的文章吸引而來的,到了竹田驛,發現是 1919年所蓋的車站,稍微看了一下車站的歷史,原來是河陸交通轉運點,到了旁邊的文庫,然後再走進好像倉庫的書架,這才是我夢想中拍照打卡的亮點,但可惜的是很多書都沒有整理,從日本各地捐過來的書籍,還是綑綁好好的堆在書架上。

這裡好像已經變成旅客服務中心,書架與客人彷彿沒有任何交集,由於全部都是日文書籍,所以也沒有人翻閱,在竹田車站內有個小書箱,書背都是朝內,根本不知道是甚麼書,我想應該也沒有人會翻閱,我老毛病又犯了,隨手在這邊整理了一下書架。

日本人可能很喜歡設置"文庫"吧!搜尋看了一些資料,原來這邊的圖書都是靠日本來的義工定期的坐飛機來整理的,分類分得很好,每本書都有編號,方便歸位,書籍的內容大多是台日相關的書籍,也有日本名作家:夏目漱石、森鷗外、司馬遼太郎等人的作品,台籍作家陳舜臣也不少,描述李登輝相關的書籍倒是不少。

書架的後面藏了許多客家人寫的書,在這邊翻閱了一下,我想這邊旁邊的倉庫,若能騰出一個空間給二手書店經營,應該也是非常好的再生方式吧?不過到底有誰會買書?

許多坐火車來的觀光客,在導遊的催促下進入高架的新月台,濃厚的客家風情,車站前臨時的市集,旁邊的攝影展,除了對面的大和咖啡館之外,我還蠻擔憂這裡的未來。

不過這就是客家(勤儉)風情吧!— 在池上一郎博士文庫。


李秀雲的攝影展

【屏東】竹田大和頓物所



原本以為假日會有很多人窩在咖啡館聊天,所以趕著在中午前跑進來,原來的房屋屋頂已經全部不見,現在改用類似貨櫃鐵皮與強化玻璃的屋頂,中庭還種植綠色植物,用輕鋼架作為老碾米廠再生的一個模式,頗具風格。

不過星期日到了下午一點多,也只有幾個客人光顧,我又開始有點擔心咖啡館的生意,是否可以支撐呢?看起來有烘焙機,這邊作為烘豆的空間,也是不錯!以前碾米,現在烘咖啡。

台灣人的觀光型態,必須要有多樣更多樣的餐點,滿足全家老小,看著許多客人進來看了菜單就走出去,但進來這樣的空間吹冷氣,看看書基本上就非常值得了,舒服的桌椅還可很適合聊天打屁。

看到 王佐榮 老師編著的幾本大書,還有一本屏東行的古蹟介紹,雖然對這裡有了一點認識,但是對於"頓物"這個小站,有甚麼物產,基本上我還是很模糊,自認我閱讀看板的能力應該很強,可見,竹田的發展空間還是很大的。— 在大和頓物所。


南部的陽光最療癒


輕鋼架與強化玻璃是老建築再生最好的材質


另一半還在施工,聽說要做民宿


仙人掌小植栽也跟建材呼應



王佐榮老師編輯的攝影集與魚夫的書

2017/10/21

【屏東】文創園區:小陽。日栽書屋



我最喜歡的空間是這間小房間,雖然是日式住宅,因為後來的使用模式已經不是榻榻米,店主的活化模式也不是復原日式空間,而是加入了南部的竹蓆,整個小空間還有後來的展示櫃,除了日式雙拼格局,還有後來伯伯的生活模式,都完整的保留了,對於台灣生活的型態,到沒有刻意過度的裝飾,配合藝術品的擺飾,從小地方看到店主的用心。



店主後來有找回原來生活在此的伯伯,他也很開心自己住過的地方,包含後來加蓋的連結處,刻意的露出,而不是很多餐廳咖啡館用包覆的模式,把醜的東西會漏水的地方遮住,這是最好處理的模式,但是沒有兩年又要重新再包覆一次,到不如一次把漏水處理好,乾乾淨淨的讓它外露出來見人吧?

後來伯伯增建的廚房,外頭依附著綠色植物,太陽光照射進來的綠意,用塑膠水桶轉化變成的燈罩,傳統到現代材質中間的過程一覽無遺,而不是一刀兩斷的粗暴,那麼洋和混合中間的過度,以及後來時代的變遷,大家可能以為老屋翻新很簡單,單純的能夠呈現這樣的美學,又可以講出故事,其實相當不容易。— 在小陽。日栽書屋。


原來是榻榻米的空間,在多年的使用變成這個樣子,一點也不覺得唐突


1940年代的屏東市街圖


很喜歡窗戶


大稻埕桌遊,一般人反映太複雜


三平新聞不知道是哪三平?原來是三平咖啡,老闆是留學西班牙的楊文正


原本這扇窗外是戶外,後面是增建的廚房,但如今也是書店內


原來是廚房的痕跡


這扇窗的光影有如魔術師


這書櫃上面的不連結的書架,是傳統座敷凹間變化為酒櫃的一個樣式


書櫃上的紙塑是藝術家儲嘉慧作品


老屋配上一些老書

【屏東】縣政府青年學院做導覽志工經驗分享:如何做文化導覽,台北昭和町的故事。勝利文創園區的晃蕩



這是這一趟下來屏東最主要的分享,到屏東縣政府青年學院,旁邊就是孫立人將軍故居,雖然來聽的也有青年,不過還是以資深的導覽大哥大姐為主,希望我的分享有點助益。

導覽大哥中氣十足,不像我連續講了四個多小時,已經完全沒力,他們不但沒有睡著,會後還能繼續跟我分享周邊的歷史記憶。

收穫很多


孫立人將軍來台的第一個住處,第二個是台北的陸聯聽


門口的老樹新生鐵牌都變老了


玄關木紋,類似在台北臨沂街的文房


床之間與書院造樣式


勝利新村是日本時代第一座機場,還有滿州來的訓練軍馬的軍隊(讓我想到了阿部寬)


說明地圖


勝利文創園區一棟棟日式宿舍,不過,從外觀是感受不到日式木房的樣子


後面應該是靈骨塔的樣子


防盜玻璃碎片與玻璃燈罩


空降軍隊的展,不過非常諷刺,展覽內容是中華民國的軍機,但是這裡是日本軍駐地


還是跑去車站旁的書局逛一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