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31

【德國】楚格峰

小S寄來的明信片,世界果然很大,收到來自國外的明信片就特別想要出國,雖然3個月前才從土耳其回來,但是又覺得生活、工作非常的枯竭。



看到楚格峰的照片,就讓我想到《真善美》The Sound of Music,這故事都是發生在阿爾卑斯山脈,而楚格峰也在阿爾卑斯山脈,德國南部與奧地利的交界處,山頂海拔2962公尺有座咖啡屋,不知道這紀念章是不是在那邊蓋的?



不知道我這輩子有沒有機會上這座山峰!

2011/08/30

【九份】巷弄探險與樂伯二手書店

也有一陣子沒去九份的巷弄散步了,也很想再去樂伯二手書店挖寶,於是開著車就殺過去,到了老街又是陣陣的觀光人潮,不過我並不擔心,只要往小巷子一鑽,人潮馬上不見了。


瓷磚水槽,透漏了九份曾經繁華的往事

不知道為什麼喜歡在這種巷弄中走來走去,應該從我小時候說起!六歲的時候,跟鄰居玩伴兩個人就到處去晃,有時晚上過了吃飯時間才回來,走了很遠的路,被父母打罵,但還是樂此不疲,愛上這樣的探險。印象中,每到假日午後,只要時間夠多,我們就會跑的很遠,規定一定要找到橋,或是遇上河才回家,可是那玩伴不久搬家,從此再也沒有連絡。

我們摸熟了附近的幾個眷村,也在拇指山、象山附近的入山口的吳興街底晃過,更走到台北醫學院後面的小山與六張犁,更到了挹翠山莊附近,還有阿兵哥站崗的駐軍,有時覺得小溪是個世外桃源,小小的眼睛看到的世界是很令人驚奇的。直到長大了作夢回到那些地方,還覺得那年探險的世界根本不存在在這個世界上。

九份、淡水、台北的芳蘭山、金門的金城,恰巧都滿足了我這樣的探險的個性,走在這些房舍中間,就好像身在迷宮中,有些已無人居,破窗內廢棄的家具,或是頹廢的牆壁,傾倒的屋頂,長滿了雜草;有時房子內會傳出電視聲,有時會有聊天、吵架、炒菜煮飯的聲音,當然有時從窗外看進去,會尷尬的看到屋內的人。



巷弄內有時有狗吠聲,慵懶的貓看著陌生人的眼神,有些似乎老神在在一副看多了不想理人的模樣,有些貓就躲著遠遠地,回想繁華時人來人往,在巷弄中摩肩擦踵的人聲鼎沸,遙想百年前的九份,應該就是這樣的吧?!

九份在淘金熱潮中,暗街仔(今基山街)能買到所有的日常用品,輕便路上的酒家茶室還有撞球間,如今已經都不存在,而日日夜夜努力來淘金的人們,辛苦過後就是把大把大把的金銀花費在這些燈紅酒綠的妓院中。而沉寂過後的九份,在電影《悲情城市》之後,慢慢地又開啟了觀光繁華的熱潮,在1990年代後,電影《無言的山丘》又加深了此地的知名度。



九份樂伯二手書店搬了新家後來訪幾次,很高興找到了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的畫冊,也買了幾本村上大叔的小說,雖少了觀海的那扇窗,但是房子大了一點,也新了很多。我問了老闆娘,她說生意剛開始明顯差了一點,但是最近已經跟以往相同。樂伯很辛勤的收書,二手書店最難的應該是整理的功夫,這邊文史哲與小說整理的很好,這類的書也很齊全,除了來九份享受迷路風情,也可以來書店挖寶。



望著海天山色,看著黑漆漆的屋頂在九份依然存在,有時還是會感慨,應該還有更多的內容讓觀光客走入這些巷弄之中吧!

驚艷水金九入口網站
http://www.ntpcsjj.tw/SJJ/index.do
驚艷水金九導覽設施
http://www.ntpcsjj.tw/SJJ/tool.do



最近又到九份去走一圈,裝了手機的導覽應用程式,找特色店很方便,尤其是我喜歡在巷弄間亂逛,只要打開手機的 GPS 定位好,在搜尋目的地,怎樣迷路都可以找得到地方,充分享受可以迷路的快感。另外,很多景點的入口處都有 QR Code,只要一掃入手機,很快的就可以閱讀,只是對我這種大叔來講,手機已經覺得太小,若是拿平板電腦(iPad)應該就很容易閱讀。

另外,我在九份的店家,可以收到新北市觀光局提供的免費的 wifii 無線網路的訊號,所以用手機、平板電腦或是筆電都可以很快的上網查找資料,在阿妹茶館很快的搜尋到神隱少女的痕跡,這樣的行動世界,即使事前沒有做功課,到觀光景點也可以很快的搜尋到想要找的資訊。



2011/08/28

【台北】青田永康街的文創產業@文建會地方文化館專業培訓

這是下個月文建會舉辦的活動,我要帶地方文化館的人員在青田街附近漫步,走過永康街,介紹比較有具特色的文創店家。

*永康街、青田街簡介

永康街商圈以永康公園為中心,涵蓋永康街、麗水街與部分金華街,到達信義路的商店。商圈原先有許多台灣小吃與餐廳,後來開了不少異國美食餐廳,加上許多風格獨具的咖啡館,精品小店,每到用餐時間永康街的人潮不斷,假日時更一位難求。

青田街在日本時代原為昭和町,建築年份約為昭和初期(1930年代)。昭和町是伴隨台北帝國大學等學校的設立而發展的區域,昭和2年(1927年)台北帝大教授設立「大學住宅信用利用購買組合」,共同購買土地,建設自用住宅,逐漸形成郊外住宅地。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青田永康街的文創產業@文建會地方文化館專業培訓

*青田七六
http://trip.writers.idv.tw/2011/07/1-11930.html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青田街7巷6號
電話:02-23916676
網址:http://www.geo76.tw

目前為市定古蹟馬廷英教授故居,台大委由黃金種子文化公司經營管理,上午提供免費導覽服務,中午後提供日式套餐服務。該建物是日本時代大學住宅信用購買組合,由帝國大學教授向銀行貸款自建住宅,建築式樣每棟不同,該建物保存良好,可以看到當年日式建築風格與日本南進政策的痕跡,現在戶外作為自然科學教育展覽館。

*彰藝坊
http://trip.writers.idv.tw/2011/07/blog-post_825.html

地址:台北市永康街47巷27號
電話:02-33937330
網址:http://www.cyf-bodehi.com.tw

「彰藝坊」源自彰化市彰藝園掌中劇團,由第三代陳羿錫成立。成立時工作室就在家裡,廈門有戲偶製作中心,並不是代工廠,都是自己的團隊生產,台灣傳統布袋戲偶與戲服等製作,並不再單純的在戲臺上的表演,是可以進入每一個人的家裡,除了裝飾,代表一種傳統,而且可以拿在手裡把玩。

*George House(經過不進入)
http://trip.writers.idv.tw/2009/12/george-house-twinbird.html
地址:台北市金華街247號
電話:02-23279937
網址:http://www.georgehousefinecoffee.com

George House 單品咖啡,透過咖啡豆的導覽介紹,聞咖啡豆的活動,教導客人正確的咖啡知識,讓品嘗咖啡成為一整個享受。將『導覽』咖啡豆變成喝咖啡前的例行活動,除了味覺外,提升到嗅覺與產地的故事性描述,換得一夜好眠的單純咖啡因,是很值得一在拜訪的咖啡館。

*青康藏書店
http://trip.writers.idv.tw/2009/09/blog-post.html

地址:台北市永康街75巷19號
電話:02-23937770
網址:http://www.qksalon.com.tw

這裡的書類型大部分是社會、人文、小說,1980年代開始的社會運動論述相關書籍也不少,特色是真的都是舊的書,大部分都是1990年以前出版的書,甚至更早遠的年代。老闆何新興說:書房畢竟是有些懷舊的,可是希望自己能在這個瘋狂的時代,為那些有同樣鄉愁的人點一盞小燈,在精神上,就像一個朦朧的家。

* ? 甚麼藝術空間
http://trip.writers.idv.tw/2011/03/blog-post_16.html

地址:台北市永康街53號
電話:02-23931958
網址:http://shiami53.blogspot.com/

老闆小玩子說:現代的設計過度花俏,為了設計而設計,應該回到古時候的生活去體驗真正設計。於是在這個藝術空間,小玩子舉辦了各式各樣的講座分享,也辦了各種型態的藝術展覽。每次到這裡都會有不同的體驗與享受,只要你願意走進來了解,台灣的圖像會強烈的刻印在你的腦袋裡。

*秋惠文庫
http://trip.writers.idv.tw/2011/01/blog-post_26.html
地址:信義路二段178號3樓
電話:02-23931958
網址:http://timand2002.pixnet.net/blog

從電梯打開那一刻起,就好像踏入了一個繁華的過往,台灣在日本殖民統治的年代,但也看到那個國民政府來台後的白色恐怖、黑金政治的一面。其實,這些不過只是這一百年發生在台灣的歷史。秋惠文庫是林于昉醫師為紀念父親林秋江與母親陳淑惠所成立,收藏台灣相關文獻資料,以紀念父母生前對於出生地摯愛的情感,目前這展覽館是以簡單的咖啡與茶來營運。

2011/08/26

攝影三劍客眼中的百年台北,撫台街洋樓內的鄧南光、張才、李鳴鵰聯展

拍照者在50-60年前拍下了這些照片,他們應該很難想像今日我們會用這些照片的用途?有人做為老街屋的維修依據,有人研究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有人看著自己的親人在照片中懷舊。



昨日開幕的展,我看到的不只是照片中的影像與故事,而是看到我們這一代人對上一代生活的解讀。攝影與被攝影,觀察與被觀察,古時與今日,有了影像紀錄,衍伸了這一切。我喜歡有關『水』的那面牆的照片,無數的橋連結了被水隔開的陸地,但基本上人與水都還是親近的,而今日的台北河堤阻隔了人與水的世界,是最大景觀的改變,不但橋變得沒有情感,我們對水的珍惜也失去了尊敬。

李鳴雕老師昨日有出席開幕幫大家簽書簽的很高興,鄧南光的兒子鄧世光、張才的女兒張姈姈也都出席,許多重要文史工作者莊永明老師,黃士娟、李清志等人都出席,也很開心遇到楊燁、高傳棋、印海寺、小草這些熟悉的臉孔,同時也認識了古蹟負責人陳國慈女士,還有策展人簡永彬,很開心。



台北,曾經長什麼樣子?
台北,曾經發生什麼事?
台北人,曾經怎麼過生活?
讓我們打開好奇之眼,在攝影三劍客:鄧南光、張才、李鳴鵰的鏡頭中,從「台北人」出發,觀看「台北景」,發現「台北事」,翻開老相簿,遇見時光不走的百年台北。

展出日期:2011.8.26-2012.2.26
地址:台北市延平南路26號撫台街洋樓
古蹟月講座:攝影三劍客-影會時代
http://blog.roodo.com/futai/archives/16310281.html

看完後,去迪化街又走了一圈,跟印海寺閒聊發想,若拿這些攝影大師的照片來個古今對照,並把照片放大洗出來放在街旁,應會很有趣讓更多人了解過往的歷史。

2011/08/25

【台北】Yaboo 咖啡

要經營一家有特色的咖啡館並不容易,甚麼樣的人會到咖啡館去消費?好像進去咖啡館的第一印象就決定了一切。



我對咖啡館的敏感度並不是那麼強,可是會吸引我再度進入同一家咖啡館,除非有適合的環境,或是讓我上癮的咖啡,不然就要有特色的老闆。但讓我一再來訪的,居然是那面紅色的牆,一種在孤獨寒冷的心情下,可以找到溫暖的靠岸,旁邊有個大書櫃,隨手拿本書,可以獲得不少靈感。

在 Yaboo 可以一個人帶著耳機聽著自己喜歡的音樂,也可以兩個人聊理想,當然,我看到最多的是一群年輕的朋友聊工作、愛情,還有外國人學中文,我也遇到了有人在這裡家教教英文。找真愛,挑個好位置跟情人聊聊天,年輕人偏愛靠著外邊的窗邊,有點年紀的熟男女喜歡坐在紅色的牆邊,這個空間不同人有不同的解讀,實在是很有趣的現象。

或許是假日人潮太多,店裡鬧哄哄的,但是平常日來,遇上好桌子,打開電腦開始工作,在紅色牆壁旁,很有效率!印象很深的是店員會跟我聊相機與鏡頭,整體來看,這樣的一家咖啡館是很值得當成朋友一樣細細的品味的。

Yaboo咖啡館
部落格:yaboocafe 是你生活中的另一個去處
http://www.wretch.cc/blog/yaboocafe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永康街41巷26號
電話:(02)2391-2868

2011/08/24

【台北】參加艋舺高傳棋老師導覽有感

幾年前,當我看到高傳棋老師所寫穿越時空看臺北一書,就想請他來講老台北城的故事,也很因緣際會之下,透過台博館的解說員,順利的請他帶台北城導覽。



今天去艋舺聽他帶導覽,他說這些活動是他承接區公所的小案子,不但要負責海報、導覽手冊印刷,還要演講、導覽與辦活動,這錢實在不好賺,我想作文史研究都有這類的苦處,看他隨處信手拈來,甚麼都可以講出故事,實在佩服。剛好今天有一群小朋友來參加,高傳棋老師馬上就變成孩子王,解說的內容比較簡單易懂,也讓小朋友能記憶看到街道歷史的原則,這點也讓我很受用。

高傳棋老師是台大地理所畢業,家族世居在萬華300餘年,考上臺大後,每天騎乘腳踏車、機車來上下學,曾經在凌晨4點去送報、送羊奶,也因此熟悉萬華地區的大街小巷。這點倒跟我有點類似,雖然我沒有去送報,但是大學時代騎著機車、腳踏車到處亂晃,也多少知道了一些珋公圳的路徑。大一乘坐的公車是華江1號,終點站就是在大理街的華江橋旁,今天剛好走過在一樓挑高騎樓、二樓走廊與天橋結合的住宅,對於這樣的特色,在大學時代就特別引發我的興趣,今日回頭一看這些房子還存在,但是或許最近的都更計畫,這樣的橋邊生活型態代表的文化意涵即將消失。有時會私心的想或許不『都更』會比較好。

今天走過了小巷弄,有土角厝、石頭、紅磚、水泥、磁磚不同時代的建築,介紹了這百餘年來住宅的特色這十年與台灣歷經新民生活型態的改變,殖民與戰爭等等階段。這十年興起的鐘錶批發集散地,前往愛愛寮老人安養、養護的新院區參訪,經過糖廍里,再到仁濟醫院。

這一路走過來,台灣的歷史躍然眼前,在廣州街行走時,大中午,已經有不少女性在街頭站台拉客。參與過幾次這裡的導覽活動,艋舺一直是讓我覺得最難控制也最不好辦導覽的地區,可是今早的導覽又讓我有不同的想法,這才是真正的生活,多樣多層多階段的艋舺,是舉辦導覽活動最好的教材,不但可以看到時間在這裡留下來的斷面,也可以體驗看到各式各樣不同的行業。

高傳棋:我的青春紀事,冷門科系與專精工作
http://www.alum.ntu.edu.tw/read.php?num=57&sn=1511

2011/08/22

【台南】玉井區名人,棒球選手陳煌奇、葉志仙

台南玉井區除了1915年西來庵事件領袖余清芳之外,當年少棒選手陳煌奇、葉志仙,都是玉井出身,而且成績都是全校第一。

台灣演藝:棒球百年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fH8a-g-rCU

金龍少棒選手陳煌奇(1970年代表台中市金龍少棒),出身玉井,國中就讀玉井國中,考上台南一中,大學讀陽明醫學系,現在崇學國小前開設陳煌奇耳鼻喉科診所。

而陳煌奇醫師的學弟,低他一屆的少棒選手葉志仙,後來也是玉井國小全校第一名畢業。葉志仙少棒是台南巨人隊的世界冠軍國手,青棒和成棒幾乎是國手當然人選。在華興棒球隊史上,他創了最多次當選國手的紀錄。

維基百科:
葉志仙

誰說運動選手念書成績都不好呢?這些人可都是第一名畢業的。

PS. 此為雄獅集團傑森公關所辦的台南玉井一日遊的活動

2011/08/21

【台南】黃金蕎麥

這是上個月去玉井參訪拿回來的蕎麥麵,今天才有空拆開煮來吃,麵條丟下去不到兩分鐘撈起來,加上麵醬,比煮泡麵還要快,吃起來又健康。



蕎麥在中國雲南地區是主食,而日本做為蕎麥麵。台灣這幾年在麵食上加入地方特色的產品很多,例如馬祖的魚麵、彰化的手工麵線等等,作為觀光客帶回家食用或送人的伴手禮。

蕎麥最早在西元前6000年就在西亞被人們種植,分布歐亞,大約西元前4000年出現在巴爾幹半島,西元前2600年出現在中國,現在種植海拔最高的是中國雲南、西藏一帶。蕎麥生長期短,可以在貧瘠土壤中生長,不需要過多養分,但需有充足水分,可在水災後補種,也可以作肥料、飼料或防止水土流失的植物。

蕎麥做成麵條顏色會變得比較淺,但是放到水煮開,顏色還原為原來的金黃色,蕎麥含有蘆丁,緩解心血管疾病,含糖蛋白量很少,會被當成較健康、養生的食品。2006年,玉民麻油商行與台灣農委會共同成功開發韃靼蕎麥的系列產品,並以台灣黃金蕎麥為名,有眾多產品,我想應該可以當成宅男宅女很重要的主食。

到哪裡買?http://blog.yam.com/yumin2004

PS. 此為雄獅集團傑森公關所辦的台南玉井一日遊的活動

2011/08/20

李泰祥《美麗的錯誤》音樂與伍錦濤的舞蹈結合

今晚去看了音樂劇《美麗的錯誤》的整排上半場,雖然只有看到一半的演出,但是用李泰祥耳熟能詳的音樂歌曲配合舞蹈演出,李泰祥充滿抽象的歌曲,在配上現代舞。年輕時聽過李大師的一些八卦,不知道為什麼在看整排的過程中清晰了起來,感性又抽象的碰撞,竟然看到了美麗的錯誤。



李泰祥的作品橫跨東西方,交響樂、管絃樂、電影、廣告歌曲、校園民歌、流行歌曲等,各式各樣的作品都有,怎樣描述這音樂大師,我很好奇!這齣《美麗的錯誤》音樂劇第二版,廣藝劇場楊忠衡擔任藝術總監與編劇,伍錦濤導演與編舞,魏世芬歌唱詮釋指導,李泰祥女弟子許景淳演出謬斯女神、洪瑞襄、葉文豪、程伯仁、江翊睿、鍾筱丹、買黛兒、管罄、楊斯琪、高丞賢、流浪舞蹈劇場等演出,現場演唱並有10人演奏的樂團,將在2011年8月26-28日在台北中山堂演出。

兩廳院購票:
http://www.ntch.edu.tw/program/show/2c908136316411d601318f1a97ac0574

楊忠衡說,他在整理李泰祥老師的作品的時候,串連起來發現他的音樂簡直就是預言李泰祥自己的人生,我想不知道是不是大師的作品太多,還是說這些作品本來就在描述他自己的故事。這個實驗性很濃厚的音樂劇用春、夏、秋、冬四個時期來敘述大師不同的時期,或許是代表的是初戀、妻子、情婦與天使,楊忠衡一直強調這並不是李泰祥的傳記劇,他只想把大師一生的重點點到就好了。

通常一齣音樂劇,會有完整的文本,故事大綱,很具體的演出,這齣戲反而保留很多的想像空間,利用非寫實的方式,抽象的空間表現,利用多媒體、燈光,白色的樹、朦朧的煙霧,似乎想把李泰祥的內心世界表演出來。大師這20年為帕金斯症所苦,他的作品多樣,彷彿像有唐吉軻德思想的啟發般,一直努力的創作不墬。

伍錦濤的作品剛好這幾年看了不少,無論是純自己的創作,或者是搭配的音樂劇的舞蹈,我覺得很簡單易懂,或許是我們的年紀太接近,他談笑風生中談自己努力的過往,簡單地肢體動作,配合戲服,很容易了解他要表達的。這齣戲中音樂非常的強烈,要怎樣在這樣的音樂中不搶戲,然後轉場的節奏中又適當的表現舞蹈的強度,的確非常不容易。

其中,我覺得最棒的一段是與林懷民合作『薪傳』的舞蹈,一看就知道這段過往。現代舞雖然表演的抽象,但是透過肢體演出反而一看就懂,不需要再解釋轉換,這也是現代舞迷人的地方。由於看彩排的位置不是很好,也沒有燈光,有很多細節看不清楚,或許正式演出會更有感覺。


《美麗的錯誤》曲目表


這是全劇中最喜歡的歌曲,尤其是那杯子破碎的開始,有無限的遐想

或許,李泰祥對現在年輕人來說會比較生疏,有很多劇情會要還原回到當年,甚至是大師與學生間的八卦情事,浪漫豐富多情的音樂人生,值得是用感性的態度去欣賞這樣的作品。


台灣演義:台灣音樂大師李泰祥

2011/08/19

西螺荒野協會來訪有感,水瓶子的【台北】印象

從四歲開始,父親從三重搬到四四南村的旁邊開始,我就算是一個台北人,從不曾回到沒有記憶的出生地三重,但我的身分證上的出生地是台北縣(今新北市)。小時候寒暑假常回去南投的草屯中興新村,我把那邊當成我的故鄉,的確,那邊有棟紅磚老厝,是爺爺那一代蓋起來的,而在九二一後倒榻,唯一的回憶就是照片中的身影。

記憶中與眼前的城市樣貌
(其實是因為老同學這篇文章,引發起我想寫這篇不知所云的台北印象,對『台北』與對『劉伯伯』一樣,有著無法具體描述的印象)



對於台北,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描述,每個人有自己的記憶。或許有人對於到處都是水溝的台北有很深的印象,那時或許還有不少的埤塘養魚養鴨,不知道何時過了一個暑假就消失無蹤。或許很多人的記憶是到處塵煙漫漫,這邊起了一棟大樓,那邊又蓋了兩棟國民住宅。人與人的連結就消失無蹤,那時沒有行動電話,也沒有臉書可以互通有無,於是兒時的玩伴就失去聯繫,直到有天在誠品書店內遇到一個熟悉的臉孔,抱著小孩發福的身材,原來那是小學同學,要了電子郵件想找回了一絲的回憶。

你會以為這就是人生,這就是台北的生活,失去的是一時,回憶卻只是永恆。捷運的走入了我們的生活,於是聚會不需要在準時盛裝,想找誰隨時一打電話,半小時就會出現在眼前。失去了一個朋友覺得無所謂,只要再找一些朋友吐吐苦水,從高中交往到結婚生子的老婆也不重要,或許去公園運動一下,在忙碌的工作中忘了自我,家庭就丟一旁。你曾經在捷運上看到來來去去的上班族臉孔,那是一種沒有喜怒哀樂的生活面容,沒有快樂的機器社會,我微笑的面對自己,卻無法用微笑面對大家。

於是,我很不喜歡搭著捷運來來去去,寧願開著小車到處趕場,哪裡有動人的故事,就跑到那邊凝聽,那是一段段有趣的故事,但這些故事都已經過往,永遠不是現在進行式,離開了台北,到了所謂不是台北的鄉下,那邊的景色依舊,故事有喜有悲,但是都是現在發生的故事,有時愛莫能助,有時只能拍照留下些記憶。

不知道何時開始,辦了一場場沒有結局的導覽活動,請了一些人來講台北老故事,講了一場場國外的古文明介紹,朋友分享一場場旅行講座,也寫了許多城市人們交錯的大小故事,你以為這些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但這些又好像徒勞無功的回到了起點,一切的起心動念是甚麼?這一切的初衷又為了甚麼?

回到了公寓,你不知道鄰居的名字,也不知道他家有幾個人,出門的一聲早安都吝於出口,人們開始在網路上打屁交朋友,追尋那種口腹之慾或者不切實際的永恆。但,甚麼是不變的?有時你會想起1萬8千年前的冰河時期末期,有時又回想到台北6千年前是森林沼澤地,那時,人類文明在哪裡都不知道!

是的,台北對於歷史來說,的確太年輕了,我們沒有羅馬皇帝對於城市規畫的遠見,也沒有強烈的目標。於是人們對於城市的規劃就僅止於自己的想像,有些人想像的是高樓大廈,的確這也是我們小時候圖畫課最常見的作品;有些人想像一大片公園綠蔭,人們住在地底下,車子在空中交錯的來來去去;而我,腦中浮現的盡是小橋流水紅磚屋與稻田,這些都不是今日台北!

有時見到一大片的公有土地,被開發成為商業區,再多人反對,都沒有用,每次每次的投票選舉,好像都無法讓人們有意見的表達,不禁要問我們這塊土地生了甚麼病,而這些也的確是我們選舉出來的人,到底做了甚麼事情?出了投票所,選舉結果出來,我們就又遺忘了。

回想,解嚴後報禁開放,那時報紙變多,除了包燒餅油條的紙成本降低外,我們享受到了大鳴大放的各種聲音,公理正義喊得震天響。但,今天這些都不重要了,我們必須鴕鳥的面對公部門的所有政策,即使這些政策多麼荒腔走板,也只能默默地接受,反正,那些不是我的事。

面對沒有規劃的都市建設,從來不知道哪天又要消逝的老屋,我只能自己想像,想像台北市中心有條河,流過了森林公園旁,彷彿在巴黎的塞納河畔,河邊有一攤接著一攤的跳蚤市場,或許我可以上網登記取得攤位,利用某個假日賣著自己收藏的書,談得或許不在是八卦故事,而是書中的黃金屋。

有時,我會想像自己是在京都,走過一排排木造的房舍,北面有座山像極了台北的陽明山。也忘了我們有條被河堤擋住的淡水河。看著1945年的台北空照圖,或者是美軍描繪的台北,現在的台北城市規畫,就是在原有的規劃上蓋起了一棟棟的大樓。

每天上午七點,我準時的走入青田七六,看著這棟老屋,門外的公部門街掃人員奮力的打掃掃不完的落葉,我會內心充滿感激的說聲謝謝,而我只簡單的撿些大片麵包樹落葉當扇子使用,門外有阿公帶著孫女散步,也有早晨起來晨跑的鄰居,我已經習慣被蚊蟲咬,塗一下香茅膏過五分鐘就復原,這就像我現在的記憶般,一受傷不一回就會自動失去記憶。

同樣的,我還是微笑的講著一場又一場正式或非正式的導覽,重複著訴說這家屋子發生的故事,有人說導覽者有著自己的論述,的確沒錯,我多方參考各方的說法,說著我認為正確的歷史觀,大學最差的是古生物、地史學,中學最差的是歷史,而我正在克服,也只有勇敢的面對,才能有成果。

前幾天碰到高傳棋老師,他覺得我可以多研究青田街(昭和町)街史,台灣史的人物在他口中如數家珍的一個個流出來,我知道我還有很多要努力。mina 到青田街租了房子要開畫室,她也正努力的打造她的夢想小世界。寶兒在泰順街開了一家二手書店--永樂座。我這幾個月騎著腳踏車在附近逛來逛去,一回去青康藏書店去找書看書買書,一回要跑到 george house 咖啡館與來自中國的媒體朋友聊聊台北咖啡館小史,或者帶朋友去看看秋惠文庫林醫師的收藏,不時的探訪大玩子的『?甚麼』永康街53號,然後白吃白喝一頓,但我一篇介紹都寫不出來,有時會走到『彰』藝坊把玩一下布袋戲,這城市頓時變得有趣了起來。

最近,接了大安區商圈幾家老店的介紹,也接了台博館的在地人才導覽,我又再度迷惘,我為何要做這些事情?有好友直接跟我說,我做的事情可以去除百分之八十,只要專心做我百分之二十想做的事情就好了。真的是這樣嗎?

不久前,雲林故事館的朋友來參加青田七六的導覽,臨走前留了一張感謝卡片。今日,西螺荒野協會的陳老師、游院長來訪,其實,是來跟音樂時代的朋友會談,我厚臉皮的進去聽,他們又有了新的計畫,而且是自費來籌建,這點我真的非常的佩服,再度看著下面這段影片,讓我感動萬分,我想我不應該再回頭,愉快用心的去做好我想要做的事情。今年初,離開我熟悉的工作,沒想到這麼快就又投入另一個工作,雖然台北印象充滿了各種的『無奈』,但我還是會在這裡努力著。


冉天豪:幾年前《四月望雨》曾經以『蚊子電影院』形式下鄉至西螺播放,結果造成超乎意料的廣大迴響,厝邊巷尾數百人露天看戲,好多老人家都感動不已,那效應甚至延燒到今年的《渭水春風》,而我也真正了解身為一個音樂創作者,可以貢獻的社會力量是超越音樂本身的。今天終於有機會與當初策劃者『荒野保護協會』的陳慧如老師(與其夫婿)相聚,他們正在進行一個非常有趣的鄉鎮音樂推廣計畫,特別北上與我們暢談未來可能發生的事。

2011/08/18

【新北市】無言的山丘,金瓜石

西元1890(清光緒16)年,當時在基隆修建鐵路的工人在河道中發現砂金,該工人曾經在舊金山淘金過,不久後消息傳開,很多淘金客尋找金礦源頭順流而上,1893年,被一位潮州籍李姓農民發現了小金瓜金脈露頭,然後其他淘金客在附近發現了大金瓜露頭。「金瓜石」地名,就因為長相像南瓜(台語金瓜)而名。


無言的山丘片段,在金瓜石拍攝

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1896年頒布的台灣礦業規則,規定只有日本國民可以經營礦業,所以金瓜石是由在日本也有礦產的田中長兵衛來經營,從日本引進先進的技術,以金瓜石本山開始向下延伸採礦,從一號開始編號,總共開挖了九個坑道。金瓜石不但有金礦,還有銀、銅礦產出。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全球經濟蕭條,金瓜石煉製廠被迫關閉,向日本本土輸出礦砂來維持營運,礦區經營權也轉手給後宮信太郎。

在金瓜石目前的遺跡可以發現,當時運礦的交通模式有大、小型不同的纜車,纜車直接就通到煉製廠,甚至是到山下的港口,直接上船載運到日本去提煉。除此之外,陸路交通與輕便鐵軌,也是運送礦產的方式。另外,若還原到當年煉銅煉金的環境,比對溪水流動的方向,可以簡單的發現,日本人住宿的地方居住品質會比較好,每個坑口周邊利用鰻尾石(或稱人字石)來填平做為一個採礦的工作平台,這樣的建設基礎,在金瓜石到處都可以看的到。

1933年,日本礦業株式會社(日礦金屬)買下經營權後,擴充礦區設備,在水湳洞興建了浮選礦場(十三層),並建水湳洞通八斗子運礦場的輕便鐵路-金瓜石線(深澳線前身)。到了1938年達到生產量最高峰,多達8萬人在此淘金,比九份的人數還要多,相對的休閒娛樂的產業也非常興盛。

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物資吃緊,金瓜石採礦以銅為主,在1942-45年間在此設立戰俘營,這裡關了一千多名同盟國的戰俘,並做採礦的勞役工作,很多戰俘工作量大,水土不服而喪命於此。

戰後金瓜石礦區停擺,1946年成立「台灣金銅礦物局」由官方定價格全部收購,後來國共內戰,開採還是以銅為主,並以銅養金的經營模式。1955年,改組為「台灣金屬礦業公司」(台金公司),引進國外技術設備,銅礦生產逐年增加穩定,。1973年之後,金銅產量枯竭,1978年,嘗試露天開採的方式,營運重心以礦物冶煉、加工為主。1981年向銀行貸款,又興建了禮樂煉銅廠想要擴大開採經營,1987年宣告歇業。

有人說金瓜石的礦脈還有開採的經濟價值,也有人說本山的露天開採壞了當地的風水,剩下一半的本山有著說不出的悲哀。金瓜石與九份比較,以商業來說,並沒有過度的開發,近年來黃金博物館園區的發展,也讓當地人開始思考怎樣的模式才是最有利的,蜿蜒的金九道路、黃金瀑布,古老的水圳道,大型廢棄的排煙管、煉銅廠,以及更多的動植物天然生態。從1890年這120年,金瓜石歷經了故事說也說不完,我想這個才是最重要的資產。


無言的山丘主題曲

這部由澎恰恰(阿助)與黃品源(阿屘)主演的電影,是講日本時代兄弟到金瓜石挖金礦圓夢的故事,他們希望能買一塊屬於自己的田地。在這裡遇到了寡婦阿柔,金瓜石產金量大,但礦工所能分得的工資很少,所以大家生活還是非常辛苦。

從這樣的辛苦生活中,一切都是那麼無奈,大家反而體悟到了平凡生活的道理,想要從這一切跳脫出來,這時礦坑發生災變,一切又落入了無奈的心情,但最後陳博正(憨溪)帶著微笑離開這個地方,一如他帶著微笑來金瓜石,讓人有著更深的感動。

驚艷水金九入口網站
http://www.ntpcsjj.tw/SJJ/index.do
驚艷水金九導覽設施
http://www.ntpcsjj.tw/SJJ/tool.do


2011/08/17

【台南】有間冰舖@玉井

在台北永康街的芒果冰好像都沒有這邊的大碗,而且用玉井新鮮的芒果,大口大口的一口接一口,只有一個『爽』字可以形容。



在玉井的有間冰舖,在1992(民國81)年開了『田園茶坊』以飲料為主,以古早味茶飲,還有八寶冰等,並且以芒果為主,再加上其他水果,後來客人要求去除其他水果,只留下芒果的冰,淋上自家特製的糖水,在大熱天吃上一口就會想把整碗吃完。

2005(民國94)年,冰店將冷飲分開經營,改名『有間冰舖』,堅持不加人工添加物,在2009年芒果冰磚獲得國家優良商品金牌獎。

PS. 此為雄獅集團傑森公關所辦的台南玉井一日遊的活動

【新竹】內灣線探險四@為愛追火車合興站

合興火車站,曾經是砍樟樹製造樟腦的地方,後來開採水泥而設立這個車站,到這裡看車站的規模,可想見當年站務繁忙景象,1999年水泥廠關閉,變成了無人招呼站,折返式的軌道設計已經不復存在,追火車的少年有著愛情火車站的佳話。



因為合興車站的沒落,車站站體與工作房舍淹埋於寂寥塵垢中,台鐵一度打算廢站,後來一對夫妻出面認養舊車站,促成了合興車站的重生。1958(民國47)年,就讀新竹高中的曾春兆,在火車上認識了同是搭火車到新竹上學的女同學,她是隔壁校成績第一的彭智慧。

1960年月考當天,曾春兆睡過頭沒有搭上火車,害怕被留級而影響與彭智慧的關係,於是沿著鐵軌追火車,跑了2公里多,到了九讚頭站趕上了火車(當年火車還開真慢!),最後這段戀情成功,兩人結為夫妻。

2003年,已經當阿公阿嬤的曾春兆夫婦,看到合興車站荒廢,於是熱心的認養了這座車站,看到站內這段愛情故事的書法,為這座車站增添了不少的浪漫,歲月的痕跡,永恆的追尋,都是人們對真愛的渴望,也因此合興站被稱為「愛情火車站」。

折返式鐵軌如今被覆蓋木頭,當成公園讓大家散步,有情人到這裡散步,我想會開花結果吧!

2011/08/16

【新竹】內灣線探險三@竹東蕭如松藝術園區

竹東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來到蕭如松藝術園區,五棟修繕好的日式房舍,一下好像走入了另一個世界,庭院有種了一些松樹,不知道是不是蕭如松老師的名字有『松』這個字?



蕭如松(1922~1992),是台北艋舺(萬華)人,父親是日本時期的台籍律師,1935(昭和10)年就讀台北第一中學校,就是今天的建國中學,受到美術老師的啟發考取師範學校,後轉到新竹師範學校就讀,就學期間參加台陽美術展覽,成績不錯。畢業後自1950年起,任教於新竹縣地區到1988年退休。

蕭如松老師規定上課前要打掃教室,讓學生印象深刻,在藝術園區還可以看到一些蕭如松老師說:門檻不能踩、鞋底要乾淨才能入室等標語。在當年這樣的教育,應該是受到日本人的影響,也可以知道蕭老師教學嚴謹又勤勞的一面。

看蕭老師的作品,已經跳脫當年較為寫實的畫風,而融入了印象、立體、野獸派的特色,利用線條筆觸加上過人的構圖天份,創出一種獨有的畫風,好像帶著某種詩意,一些鄉愁,或者單純的情感。當時流行日本膠彩畫,有些透明感,又很簡單乾淨,蕭老師有不少這類的作品。

來到蕭如松藝術園區,需要放慢您的腳步,或許取景拍照是很好了解這個地方的活動,但是用心體會藝術家畫中的世界,並與那個時代做些連結,不只是到這裡喝一杯咖啡,或許來這裡寫生畫畫,或做些美勞作業,了解日式房舍的空間設計,參加館方安排的導覽解說,更可以親近藝術生活。

參考資料:
蕭如松的人與畫
http://www.aerc.nhcue.edu.tw/1-0/a-1/93g/Chin%20Ching.pdf

【新竹】內灣線探險二@橫山三叉埤

內灣線的橫山社區從橫山車站下車後步行約20分鐘可以到達,我們要找的是「三叉埤」。



*橫山社區的三叉埤祕境

三叉埤位於橫山社區的一處池塘,幾年前公視所拍攝的「寒夜序曲」在這裡取景,走在鄉間小路,看到客家阿公、阿嬤在門前聊天,望著這一片美景,讓人好生羨慕,要找三叉埤這個地方,除了靠GPS地圖之外,開口詢外當地人是最好的辦法。

或許轉個彎,看到一個池塘,有個鳥居,還有樹旁的伯公廟,好像就來到了一個充滿驚奇的世外桃花源,不僅山明水秀,還保有儉樸客氣的客家農村感情,池塘旁有小山丘,三公頃多的湖面,欣賞優美寧靜的大自然。

走在埤塘環湖小徑的步道,聽到各種蟬鳴鳥叫聲,山林生態有各種鳥類、昆蟲,都在此棲息,有著熱鬧無比的氣息。有時學一下蛙鳴,就會有青蛙跟你回應,幸運點看到小水鴨優游湖面,或是白鷺鷥飛過天際,好像在夢中才會有的自然景象。微風吹來湖光水波倒映著翠綠水巒,即使在大太陽下,都有清淡的沁涼感。

三叉埤是三個小山頭的水滙流而成,分別是田螺窩、松排窩、有應公窩,這三窩的地名也各有許多故事。田螺窩長出的田螺肉質鮮美肥厚,因而得名。松排窩種了排列整齊的松樹,如今已經荒廢。至於有應公窩則供奉一座萬善塚有求必應,但以前萬善塚所在地因為製作紅磚而移為平地,目前移到萬善祠供奉。

這三個小山頭並不高,因為埤塘的開發而有水灌溉,說明客家人合作勤勞的精神。完全以人力做這樣的水利設施,這附近共有五個地方有埤塘,若有時間可以找到這五處,也算是了解前人艱辛墾荒的過程,這算是埤塘文化史吧!

2011/08/15

【新竹】內灣線探險一@內灣派出所與老街巷弄

我想一般人假日出去玩,經常就是乘坐交通工具去人擠人,然後所有人到了觀光景點就人擠人的找餐廳,然後汗流浹背的回家。這是品質非常不好的休閒玩法,以下推薦的玩法,即使是假日出遊,也可以維持良好的品質。



*內灣車站想望當年櫻花盛開

星期六當然要趕最早班的火車,帶著麵包、饅頭、乾糧就趕快上路,到達新竹火車站或是高鐵新竹站轉搭往內灣的火車(預計2011年10月通車)。

建於山坡上的內灣車站,門口有大型的台階,可以找到用來量秤運煤車車重的大型地磅,還有地磅所使用的傳統式秤規,與蒸氣火車需要用水的加水站。目前往來新竹站的火車是DR1000型柴油客車,載著大量的觀光客進來內灣。這時又要有點想像力的載著大量的木材、石灰礦產,火車來時的燒煤氣味,還有加水時產生大量的蒸氣,這樣的氣味是否會傳到位於下方的老街道上呢?

早在1911年(明治44),日本在內灣鋪設輕便鐵軌,昭和年間(1925年後)在此發現煤礦,砍樹同時也種了許多櫻花樹,因此內灣也有櫻花部落的美稱,在內灣派出所旁的廁所,看到鐵道畫家李明建所畫的櫻花線內灣情,應是這樣的由來。

*日式文化瓦的內灣派出所

在火車站的另一側有內灣派出所,傳統日式房舍的建築,目前已經被指定為歷史建築,因為都有駐警人員在居住或執勤,所以建築維持的不錯。

派出所前身為「南河部落振興會」,在日本時代之前,是由居民成立的自衛隊組織,1907年(明治40)成立派出所,就是在大同路今天的廣濟宮,後因倒塌而改建在現在的地方,1938年(昭和13)竣工,名為內灣警察分署,國民政府來台改為內灣派出所。

內灣派出所的建築是磚造為基礎,上方是傳統木造平房,屋頂是日式文化黑瓦,構造簡單,若能進入派出所內觀查遺留的建築,應該可以找到更多秘密,只是派出所內應該是辦公場所不開放。所外有數株桂花樹,樹齡近70年,長的茂密而優雅,秋季花香四溢。

*老街想像當年繁華街道

從內灣車站門口的高處往下望,看著還沒有開店的街道,從心中移除爭奇鬥艷的餐飲店招牌,回想60年前,內灣擁有豐富的林業資源,作為轉運站,上千的伐木人潮,帶動商業發展,而有「小上海」美名。煤礦業興起後,林業工作站走入歷史,但這條老街與內灣戲院的工人休憩老街,可以有點相像力的看到這樣的足跡。

假日的上午或許店家已經開始準備開店,但是人潮並不多,可以提前在此用餐,試試不要在老街上找尋餐廳,就在冷門的地方找尋落腳處,隨便吃碗牛肉麵,或是叫盤小菜,跟老闆聊聊開店的甘苦,趁著人潮不多的時候,與當地人做些交流,這樣的餐會更有感覺。

用餐後人潮漸多,可以在內灣的巷弄街尋找光影,或許是小巷內的不平整的紅磚牆,突然見到不搭配的窗,木門上的老店牌,門口主人的姓名,拿著相機樣樣都是新鮮,只管在巷弄間,那邊曾經是雜貨店,這邊或許是木材行,只要離開老街主街道,不但避開了人潮,也找到了探險的樂趣。

2011/08/14

【柏林】博物館島@世界遺產雜誌

這是第14期的世界遺產雜誌,我有寫一篇柏林的博物館島,很高興總編輯沒有用花俏的標題,很平實!我喜歡這樣的雜誌。




2011/08/13

【台北】導覽小抄@新藝術烏托邦慕夏大展

這是我導覽時候的小抄,我用平板電腦可以自己邊看提要邊講,然後也可以把相關的照片給大家看,可惜平板電腦螢幕太小了,有些人會看不到,看來以後要用彩色列印出 A4,可能會比較好。


只是小抄提示,所以有些並不一定是重點,請大家見諒。

今天上午的慕夏導覽講完,發現有不少東西忘了講,不過還好這些東西看​板上都有,我講的剛好都是看板上沒有的。還是缺乏演練,又是虎頭蛇尾​的感覺,這好像就是我人生中的大毛病,真不知道如何改善,不過,一切就隨自己想做的方向去做,來參加導覽的朋友,自然會知道我的個性吧?!下次藝術展來的時候應該可​以講兩次了,謝謝導遊班同學的捧場,還有網路上的朋友,謝謝!

2011/08/10

【台南】玉井景觀@老鄉長庭園餐廳、瑪莎園、綠色空間

來到老鄉長開的庭園餐廳,位於虎頭山上有 270 度的視野,往下看這一片美景,中午在這裡享用餐,飯後再吃芒果冰,蛋捲 DIY,是全家可以來休憩一個假日午后的地方。



老鄉長王石龍開的庭園咖啡餐廳沒有過多的裝飾,開放的空間很簡樸,我其實看這一片景就想吹著電風扇躺在椅子上睡覺了,若是能夠奢侈的放空一個下午聽聽蟬聲,應該是一輩子難忘的回憶吧!

我點了素食火鍋,是南瓜湯底,仲夏中午吃火鍋好像不是那麼適合,不過吃完後來杯芒果冰沙,好像三溫暖一樣,雖然剛剛去摘芒果時偷吃了不少芒果,吃吃喝喝這芒果點心還真爽快。

另外一個印象深刻的活動是做手工蛋捲,前一天看電視節目才看到蛋捲 DIY 體驗,這回就自己親自上場,老鄉長很豪邁的說這是他一看別人做,自己也就會做的蛋捲,我練習了一下果然很簡單,熱騰騰的蛋捲還蠻有特色的,不過若小朋友要體驗,還是要非常注意安全的。

後來我們去了附近的瑪莎園、綠色空間,都是知名的景觀餐廳、下午茶,平常日也就高朋滿座,我想要經營這樣的景觀餐廳不只是餐廳內的環境、飲品,還要整個玉井區周邊的景觀都要能夠配合,這點就需要公部門介入規畫了,我想是有機會成為台灣特色景觀的。

老鄉長庭園
http://www.mango168.com.tw/suppshowf.asp?SuppNo=01102
MASA瑪莎園
http://shop.masa-cafe.net
綠色空間
http://greenspace.tw

PS. 此為雄獅集團傑森公關所辦的台南玉井一日遊的活動

【台北】湄河泰國料理、台南米糕萬香齋美食舖子@延吉美食商圈

延吉街的起頭是從八德路那邊開始,一直往南延伸到仁愛路這頭,沿著延吉街兩側的巷弄,有眾多的餐廳、小吃,店家更易頻繁,幾乎每星期都會有新開的店家,也有按然關門的店家。


湄河泰國料理
地址:台北市延吉街157號之3
電話:02-27523051
創立:民國75年,1986年

湄河餐廳用餐並不便宜,可是每天都滿座,除了道地的泰式酸辣口味之外,「青木瓜沙拉」是涼拌木瓜絲,夏日炎熱有青脆口感,很容易入口也很開胃,做法很細膩,用四季豆、紅蘿蔔切絲冰鎮,辣椒、蒜、椰糖、蝦米、小番茄、花生等配料,淋上檸檬汁、魚露,旁邊有盤生菜夾上爆米香,整個味覺很清爽。

廚師是泰國華僑,熟悉泰式菜路,也加入了台式的風味,湄河餐廳培養出許多徒弟,許多泰式餐廳的大廚,都是從這裡養成。湄河餐廳牆上掛了許多得獎的獎狀,植基於泰式傳統餐點,然後隨時改良變化,餐點用料實在,應該是成功的主要因素。


台南米糕萬香齋美食舖子
地址:台北市延吉街30巷2號
電話:02-25776965
創立:約民國78年,1989年

萬香齋的座位不多,有大部分是上班族下班外帶回家。台南米糕用長糯米,煮出這糯米很不簡單,需要在檜木桶內煮熟,然後用藺草竹簍蒸煮,每一顆糯米在油油的肉燥汁下泛著油光,台南小吃總有特別的配料,老闆好像隨意的灑上魚鬆、花生、醃蘿蔔,乍看之下有點像肉燥飯,但一整碗吃下去,有米糕的氣味,也有滷肉飯的感覺。

冬天搭配一碗四神湯,豬肚、小腸、蓮子、薏仁,湯頭清淡入口香濃,小腸的嚼勁讓人回味,滿滿是幸福的味道。此外紅油炒手是這幾年特別推出的新口味,萬香齋除了顧好舊產品,還是有研發新的產品呢!

2011/08/09

【阿格拉】真愛測試?帶他一起到印度旅行!

若是想測試你的另一半是否是「真愛」,我想最好選擇旅遊的地方就是印度了,記得我上次去印度的那個班機,有對情侶在飛機起飛前吵架,還沒有起飛前男生就生氣的下了飛機,本來不覺得印度這個神祕的國度有這樣的魔力,但是走了一趟,真的非常準確。

原文同時刊載在雅虎奇摩電影--真愛挑日子
http://tw.exclusive.movie.yahoo.com/oneday/article/tw-features.yahoomovies.com.tw/twfeaturesyahoomoviescomtw_201107281549



*神祕印度 測出真愛魔力

到了印度第一眼就是龍蛇雜處,人與動物生活在一起的世界,有西方人在大街上穿著印度乞丐的服裝體驗貧窮的感覺,也有非常有錢的印度人坐著高級轎車出入豪宅,這樣高反差的世界與伴侶一起自助旅行,馬上可以感受出未來的生活是否可以同甘共苦。

若是在搭慢慢地火車到達阿格拉,從遠方看著泰姬瑪哈陵,全火車上的人們,無論是印度當地人,或是世界各地來旅行的人,內心的充滿了一種浪漫的情懷,所有的人都安靜的看著外面這座城堡,一種說不出來奇幻現象。

*泰姬瑪哈陵 為真愛而建

從泰姬的大門口還沒看到白色的建築,光從前門的紅色城堡看進去,就開始驚嘆,然後一看到白色大理石建築主體,倒影在淺淺的水池,幾何形諾大的花園從各種角度拍照都非常好看,不要急著往大殿走去,在花園的角落人潮不多,可以與你的「真愛」自拍,無論是要捧著大陵墓,或是要推倒高塔,都可以很輕易的辦到。

泰姬陵於1631年開始興建,耗費23年才完工,樣式融合了印度、波斯、中亞伊斯蘭教的建築特色,這建築的原料來自亞洲各地,有白色大理石、碧玉、土耳其玉、琉璃、藍寶石等等。鑲崁、浮雕、格子窗、對稱四造型、可蘭經書法等等裝飾元素,讓沒有偶像崇拜的伊斯蘭教即使只看這些幾何形狀也百看不厭。

阿格拉從 1526年蒙兀兒王朝建國以來就是首都,1565年阿克巴大帝擊退敵人所佔領下的碉堡,慢慢地把行政機關建立起來,所以阿格拉紅堡內有一些皇宮,到了第五代沙賈汗才完成堡內所有的建設。

沙賈汗花了很多人力建築這裡,以及亞穆那河對岸的泰姬陵,更想把德里巨大的紅堡建設完成。但是因為生病,兒子又奪權,最後把沙賈汗囚禁在阿格拉紅堡,每日遙望泰姬陵,於1666年過世,與第二任妻子合葬在泰姬陵。

究竟是怎樣的女人有如此的魔力,可以讓沙賈汗國王傾全國的財力來建設陵墓,而且國王在第二任的波斯妻子過世後也沒有再娶,據說難產而死的泰姬‧瑪哈在死前要國王立下誓言幫她遺留世界上最偉大的東西並且終身不再娶,而國王真的做到了,是非常癡心的一個人。

*某年某月的約定 見證真愛

這是一座夢想與野心的地方,穿越了孟買或是德里擁擠的人潮,來到這個只屬於浪漫的陵墓。

在這裡待到了黃昏,陽光照到白色大理石瞬間變成了金黃色,夕陽讓陵墓有了火紅的熱情,但是終究只有一瞬間的美景。若可以待得更晚,黃昏飽和的色溫,可以拍出更浪漫的藍色天空。倘若在滿月的晚上可以進來這裡,月光下的泰姬陵將會反射出紫色的浪漫色彩。

若還要跟情人打賭,或許可以不用一起來這裡,約好某年某月的某一日黃昏,相約拿著一朵白色玫瑰花,拿著互相喜歡的書,在大門口相見,在各種不確定的心情下,是否會更刺激呢?

據傳聞在這座陵墓對河沙賈汗還想建造一座黑色的陵墓與泰姬陵對望,現在,從衛星空照圖看看這個地方,那塊地是有空出來,花園出現了,但我想應該永遠不會有實體建築建在上面。雖然沒有黑與白的陵墓對望,但是從泰姬陵回國後,一定可以知道那一天的遇見,是不是真愛挑的日子。

【新竹】內灣線小站

新竹高鐵站即將要與新竹內灣線聯通,也就是說做高鐵到新竹站後,直接轉台鐵火車就可以前往內灣,路線為高鐵站走到台鐵站六家→竹中→上員→榮華→竹東→橫山→九讚頭→合興→富貴(舊稱南河)→內灣。內灣線鐵路沿途產業很多,有林業、石灰業、水泥業、天然氣、玻璃等,這些生產都需要火車來載運。



*內灣、竹東的林業展示館訴說林業歷史

在內灣的林業資訊館是當年的檢查管制站,當年尖石鄉唯一對外通路,凡是載運林產的車輛都要停車受檢,而且還有手搖電話專線直通警察單位,如今展覽館內還有這些檢查站的旗幟標語,可見當年林業的興盛。

竹東的林業展示館在新竹縣竹東鎮東林路141號,以前是林務局竹東工作站的工務課辦公室,目前這棟日式木造建築整修維護的很好,往前推到日本時代,1943年興建完成,植松材木竹東出張所,周邊有一些貯木池、製材場,還有公務人員的舊辦公室。

2006年整修好之後,就成為展示館展示開採林業的活動紀錄。當年砍伐多為3000年樹齡的大型樹木,尤以黃檜、紅檜高經濟價值的樹種,直徑多超過兩公尺。運材,竹東林場早期用索道、台車在山地運輸,1964年後就大部分改由卡車運輸。大量的原木運到竹東的竹東製材場,經過初步處理,加工鋸成不同長度、厚度、寬度,成為扁形板材或正方形、長方形角材後,再向外運輸。

竹東鎮的開發,從清乾隆年間開始,由員山、竹中往樹杞林地區開闢,然後再往大隘往上坪、五峰方向開發。竹東交通便利、水電充沛、工業地區廣大,成為「木材的集散中心」,大量的工程技師、製材商、伐木工人匯集,讓竹東成為一個商賈往來、人車絡繹的木材小城。

*竹東車站

竹東火車站是內灣鐵路支線較大的火車站。日本太平洋戰爭末期,昭和19年(1944年),為了運輸竹東、橫山及山地的應急物資,雖人力物力欠缺,日本政府還是決定建造竹東鐵路,10月開工,但昭和20年(1945年)就戰敗投降而停工。

戰後因為還是需要運送物資建設,於是復工,民國36年(1947年)竹東車站完工,後續對山地煤礦、石灰石、矽砂、木材的運輸量急增,在民國38年興建內灣線,從竹東延長到內灣,民國40年內灣線完成通車。

舊名為「樹杞林」的竹東火車站1947年設站,是戰後所興建的車站,站體主要是磚造,但屋頂有日式建築的風格形式,大門前的『車寄』簡單大方,有沿襲日式車站的風格,但在裝飾、門窗的設計上就更為簡略,大門的車寄是方柱,但兩排採用圓柱,這點讓我有點不解。這是戰後鐵路由國民政府開始建設的第一條鐵路線,還有火車站,歷史意義不凡。

竹東車站的周邊有改建為旅客中心,還有篁城竹簾文化館可遊逛,也有維修好的老房子作為假日舉辦活動場所。出車站向左走,很多老房子已經荒廢,磚造、木造的房子傾倒,若對廢墟之美的攝影同好,也可以前往取景,無論在陽光下,或者在雨後,都可以顯出不同的美感。

*合興車站

內灣線中合興站雖是個不起眼的小站,小小的木造車站,民國39年(1950年)所建,但有個重要的資產是「折返式站場」,因為這裡進入山區坡度很大,需要一個平緩的月台停靠,火車需要倒車進入車站月台停靠,這時其他火車不靠站的可以直駛主線衝上坡。

合興站在民國82年(1993年)統計,曾是台灣鐵路貨運每年總量的第二大站,全年石灰石總貨運量為500多萬頓,合興站佔120萬噸。合興站站場尾有座台泥卸礦場,利用流籠索道,將山上礦脈採出的石灰石直接上火車貨櫃。

合興車站月台另一邊有一間紅磚瓦作業室,旁有一排舊式轉轍器。轉轍器是用來控制接軌,供列車轉換軌道的用途,如今變成了裝置藝術供人拍照、憑弔。

如今這個折返式的鐵軌被改成一個觀光公園,除了保留的合興車站站體,還有停放兩台火車車廂供遊客欣賞,可惜火車廂裡面的椅子存留的很少,若可以裝修一下更為復古,若變成展示館、商店、餐廳或許可以讓人更駐足在此。

*九讚頭車站

在九讚頭車站外,還可以看到現在還在生產的亞洲水泥工廠,從亞洲水泥工廠看到有鐵軌直通車站,現在這條鐵軌已經不再使用,但水泥仍然在生產。本站的水泥貨運業量,最盛時曾為台鐵貨運量第二名。

當年來自廣東客家人,來此開墾,四野荒涼,唯一的地標就只一棵九讚樹,常約集至此聚會,於是就稱此地九讚頭。九讚頭站兩旁種有數棵的鳳凰花,每到驪歌響起的畢業時節,鳳凰花盛開非常漂亮。

九讚頭車站就完全沒有日式風格,平平整整四四方方的水泥建築,我喜歡這樣簡單的設計,站內有許多不能使用的轉轍器,還有一節維修的公務火車停靠在此。走在車站附近的巷弄,有荒廢的頹廢感,建築上鋪滿了石灰的痕跡,在豔陽上說著這裡的故事。

2011/08/07

【台南】玉井採芒果

上個月聽到有採芒果的活動,絲毫不猶豫的就報名了,除了小時候在台南採龍眼的記憶外,台南給我的感覺就是古都與小吃。玉井在日本時期以製糖興盛。1960年代推廣芒果改良種,成為重要產地。提到「玉井」差不多就是「芒果」的同義詞。

玉井區以前的地名是「大武壟」,曾經是鄒族的居住地,明鄭時期,西拉雅族被漢人趕往東到此地。清雍正年間,漢人在此建莊。1915年,余清芳發動抗日行動,就是「西來庵事件」。1920年日本人把地名「噍吧哖」(Tapani)改為音近日語「玉井」(Tamai),設置「玉井庄」,台南州新化郡管轄。



到玉井採芒果的時候,老鄉長也一起來拍照,一顆顆的芒果包著白紙袋高掛在樹上,避免芒果被果蠅昆蟲吃掉,真不知道當時是怎樣幫芒果穿衣服的,應該是人上梯子或是爬樹上去一顆顆穿綁上去的。用一根長竹竿上面有個網子,網子上有個凹斷芒果枝的工具,摘芒果的時候要先觀察是否是透紅的顏色,青綠色的是還沒有成熟的芒果。

問題是每顆芒果包著白色的衣服怎麼看得出是否成熟?老農夫簡單的說:他就是看得出來!摘取芒果通常是一早清晨五六點鐘,太陽斜射的時候比較好觀察。

一顆顆碩大的芒果摘的時候非常辛苦,我躲在小發財車後面一顆接著一顆猛吃芒果,熟透的芒果甜美多汁,有點青綠色的芒果酸酸的,但我喜歡這樣的滋味,酸酸甜甜的芒果開啟了今天的芒果行程。

PS. 此為雄獅集團傑森公關所辦的台南玉井一日遊的活動

【以色列】奇布茲(Kibbutz),烏托邦集體農莊初體驗

奇布茲(Kibbutz)在希伯來文表示「共同屯墾」,類似共產主義的集體農莊,在中國實施「人民公社」有慘痛的經驗,但這裡加入集體農莊是自願的,每個成年人都必須工作換取生活所需,不論工作內容,薪資一律平等,而且財產是共有的。

本文同步在 VOGUE 軒尼詩網站
http://www.vogue.com.tw/hennessy/content.asp?ids=24


2010.3.15

最早的奇布茲1909年成立,是由東歐猶太人回到以色列所建立,透過共同勞動,快速建立新的家園。1948年以色列建國,已有一百多個奇布茲組織,當年是建國的重要基礎,目前數目約270個左右。猶太人面對荒廢的土地,水源缺乏,透過集體農莊,共同開墾,這樣的社會主義生活方式,餐廳、禮堂、圖書館、游泳池、網球場、醫院等應有盡有,三餐任意享用,有些奇布茲生活品質不輸資本社會。

在以色列觀光時我們參觀了農莊,養了好多牛,自己生產牛奶冰淇淋,口感非常濃郁,而且口味眾多。進入他們的餐廳,好像是我們1980年代軍中的大餐廳,全部用鐵製的餐盤,所有的飯菜都很粗,但是非常天然好吃,菜的樣式並不多樣,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種的,還是跟別的農莊以物易物,或者是用錢去買,這一點我並沒有得到答案。或許我們來用餐已經過了他們用餐時間,沒有甚麼人的感覺,若全部坐滿人,可能會有三四百人壯觀的景象。

奇布茲以直接民主作集體決策,開會表達立場解決紛爭,不適應的成員,也可以選擇退出奇布茲。這農莊若沒有軍事化管理,靠的不知道是怎樣的信念?要怎樣的勞動才是真正的公平?我心裡留下了一堆疑問!

2011/08/06

【台北】古原軒二手書店、老吉子茶行@建國南路商圈

兩個星期前接到台北市商圈導覽手冊的案子,本來很高興以為是可以找自己喜歡的老店來書寫,後來編輯說要以社區發展協會的意見為主,當我打給理事長他說人在中國大陸,目前協會無運作,內心浮起了一抹微笑,因為我可以自己找老店來報導了。


古原軒書店
台北市建國南路二段157號
電話︰02-23258041
創立:民國87年,1998年

古原軒在此經營的時間雖只有十幾年,但老老闆更早之前是在光華商場開舊書店。本來在建國啤酒廠工作的老老闆,因為距離光華商場很近,與朋友合作賣電子零件,後來改賣舊書,當時建國南路這家店面本來是當做倉庫使用,因為光華橋要拆掉,光華商場要遷移的傳聞一直讓人有不確定感,於是老老闆的兒子就決定接下舊書店在此開店。

台大歷史系畢業的邱店長,其實他根本就是老闆,訪談過程中他一直稱老老闆為老闆,非常尊敬他父親。這邊的書有大量的文史哲類,也有不少考試用書,雖然地上也有堆了一些書不容易找,但是窗明几淨整整齊齊,逛了一圈頗有找書挖寶的樂趣。從書架上的一堆善書,還有店中有座小神像,上面有鮮花素果,短暫接觸後感覺店長待人處事不溫不火的個性,古原軒是很值得一再重遊的書店。


老吉子茶行
地址:台北市瑞安街180巷5號
電話:02-27028512
網址:http://laojizi.typepad.com/blog/
開店:民國79年,1990年
創業:民國69年,1980年

老闆鄭添福之父鄭迪吉在坪林是一位相當有名氣的製茶師,這家老店的店名就是以老闆父親的名字而來,剛好『子』這個字的筆畫是三畫,老闆又是老吉的第三個兒子,店名『老吉子』代表一種傳承,也是一種發揚光大。

老闆從小投入製茶行業,到處聽聞有特殊的地質就會到那邊做茶,民國69年就自行創業,目前這家店面所賣的茶葉,都是自己的茶場所生產,坪林、南投杉林溪、阿里山、中國雲南都有自己的茶園,從開始栽種到採收、發酵、烘焙到販賣,全部自己來。牆上掛滿了各種得獎的匾額,目前賣的最好的三種茶是高山包種茶、高山茶、雲南西雙版納的古樹茶(普洱)。

外頭天氣炎熱,車來車往,有家恬淡賣茶行,跟老闆喝杯茶聊上幾句,整個心情放慢下來,老闆放了幾片早上才採收的茶葉來泡,體會水中的茶香甘甜,實在是很高檔的享受。

以上這兩家店,我事先都沒約好就跑去採訪拍照,其實非常不好意思!老吉子茶行是古原軒店長介紹,他說他並不知道這家店的茶是否好喝,可是看他在這地方矗立20年應該很有味道,於是我好奇的就闖入,得到一整個下午的好心情。

2011/08/05

【台北】度小月@頂好SOGO商圈

不知道甚麼時候開始,不喜歡去頂好商圈用餐,我想是人潮多,很討厭壅擠吵雜的環境。還好是平常日的中午到度小月用餐,人並不會很多,可以在台北吃到台南小吃真的是一大享受。


度小月
地址: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216巷8弄12號
電話:02-27731244
創立:西元1895年
網址:http://www.iddi.com.tw

1895年,創業者洪公到台南水仙宮廟前賣麵,故稱之為「擔仔麵」,賣麵是因捕魚工作較淡而度小月,所以洪公乾脆自取其名為「度小月」。度小月的經營已經到了第四代,百年前從兼職挑一根擔仔去賣麵,到現在台北、台南共五家分店,度小月上菜的速度很快,口味又一致,不知道如何控制品質的。

第三代洪老闆表示,日本客人付帳時都會表達感謝,對他有很深的感觸,這是對於擔仔麵口味與歷史的尊重,老闆也希望客人能夠先嘗嘗擔仔麵的原味後,在跟老闆討論適合的口味。精緻小碗的麵當年是賣給醫生、仕紳。沒有肥肉的肉燥,加上甜蝦頭熬成的糕湯,麵燙一下撈起,加豆芽、香菜,佐以肉燥、蒜泥、烏醋、蝦仁等,這樣的配料看似簡單,其實一點都不簡單。

來此的多是香港、日本人,或是國外移民回台灣過暑假的年輕人,希望透過台南小吃能夠讓他們感受到台灣職人的用心專注。

2011/08/04

【台北】好樣餐廳、好樣餐桌、好樣棒棒、好樣本事@頂好SOGO商圈

在同一個地方好多店都搞連鎖,好樣集團的連鎖模式跟一般店的連鎖模式不一樣,雖然都在同一個地方不遠處,每家店賣的東西都天南地北,裝潢也大不相同。


VVG Bistro [ 好樣餐廳 ]
地址: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181巷40弄20號
電話:02-87733533
創立:民國88年,1999年

VVG Table [ 好樣餐桌 ]
地址: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181巷40弄14號
電話:02-27755120

VVG BonBon [ 好樣棒棒 ]
地址: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161巷13號
電話:02-27114505

VVG Something [ 好樣本事 ]
地址: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181巷40弄13號
電話:02-27731358

創立已經12年的好樣餐廳,在SOGO商圈總共有四家不同的店面,賣不同的服務、商品與餐點。有幾名女子都是在『設計』界工作,很隨興的在這裡做料理就開了這家餐廳,成立之初並沒有菜單也沒有定價,就是客人來隨意點法式料理,料理台廚房區與客人很自由的互動,好像一家人一樣,許多『女子』組成的餐廳就取名為『好』樣餐廳。

10年前,汪麗琴的加入,讓好樣餐廳開始有了菜單與定價,雖然如此,還是保留了當時的隨興,這裡的每位股東都是愛好料理的人,雖都不是餐飲本科系畢業,有了這樣的興趣,一起經營餐廳很快樂。除了餐飲,這邊的裝飾裝潢與格局每年都會有小部份的修改,讓客人有新鮮感,結合藝文生活,崇尚自由等特色,讓好樣餐廳的創意源源不絕,最近有好樣便當、周末早午套餐等很生活的餐點,不斷地創新,是好樣餐廳成功的要素。

2011/08/03

【台北】永康商圈的永康刀削麵與老張牛肉麵

好像從20年前開始,永康商圈突然變成麵食美食聚集地。


永康刀削麵
地址:台北市永康街10巷5號
電話:02-23222640
創立:民國74年,1985年

來自山西的刀削麵,老闆陳建仲承接姑丈經營的特色刀削麵店已經10幾年了,留著小鬍子非常的客氣,也非常有自信的說他們家的麵粉都是當日做的新鮮品,看他和著麵粉,然後很純熟整糰麵粉拿在左手,右手快速的用刀板削下去,一條條麵條就直接飛奔下鍋。這已經變成一種表演,外頭人來人往,很難不被吸引。

老闆陳建仲說,要訓練一個好的刀削師傅,至少要一年以上的時間,不但要桿麵糰,還要學習刀削技巧,體力耐力都要足夠。來這裡用餐的客人除了老客人,郵差、計程車司機、鄰居之外,更多的是來自日本、香港等地的觀光客。賣的最好的是牛肉麵、麻醬麵,牛肉麵的牛筋、湯頭、小黃瓜,看似簡單的配料,這十幾年的功力,每一個細節都要注意到才能帶給客人滿意的。


老張牛肉麵
地址:台北市愛國東路105號(麗水街口)
電話:02-23960927
網址:http://www.lao-zhang.com.tw
創立:民國47年,1958年

老張牛肉麵是從四川來的張順伯伯所經營,原名是老張擔擔麵,在台北仁愛路二段開店。到1988年搬到永康商圈,由現任老闆的母親王劉鳳榮接手經營,並改名為川味老張牛肉麵。後來張伯伯與老闆王媽媽過世,1991年由現任老闆接手,目前在此工作的都是親友,家族企業化的經營模式,讓客人進來感受到進入家裡一樣的溫暖。

從番茄牛肉麵開始,研發出清燉牛肉麵,不斷地開發新口味,而辣味牛肉麵更獲得2006年台北牛肉麵的第一名。番茄、清燉、辣味這三種口味,是店裡面賣的最好的產品,牛肉麵紅褐色的滷汁並不辣,琥珀色的牛筋Q彈有勁,配著細白的麵條,混著宜蘭的青蔥花,這樣的牛肉麵往往一口接一口的把整碗吃完。

2011/08/02

【台北】彰藝坊

台博館的朋友介紹這個地方,一進來就覺得好熟悉,原來,我姊姊簡余晏是這家店商品的愛用者,除了布袋戲偶,還有眾多花布書包、背包等日常用品,然後這些花布的應用再回到戲偶的衣服上,真的非常有創意也很傳統的工藝品。



跟「彰藝坊」的老闆娘聊,整個心情都變得很愉快,彷彿有種感染力,從 1989年創立工作室至今已經22年。這麼久的堅持與努力,我想一定很辛苦,看著她光著腳丫在店裡走來走去,我想是布袋戲團天生的樂天心情,可以隨遇而安。

彰藝坊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永康街47巷27號
電話:02-33937330
網址:http://www.cyf-bodehi.com.tw
創立:1989年

「彰藝坊」源自彰化市彰藝園掌中劇團,由第三代陳羿錫成立。成立時工作室就在家裡,廈門有戲偶製作中心,並不是代工廠,都是自己的團隊生產,台灣傳統布袋戲偶與戲服等製作,並不再單純的在戲臺上的表演,是可以進入每一個人的家裡,除了裝飾,代表一種傳統,而且可以拿在手裡把玩。

1996年在台北敦南誠品設櫃,到了2009年誠品改裝後就搬到永康街的巷子內至今,是唯一的自營店。「彰藝坊」的產品在各大美術館、博物館、光點、機場、免稅店都有它們的足跡,目前在北京也有三個鋪貨地點,美國也都有固定的出貨量,可見台灣的傳統布袋戲深受國際的喜愛。

為什麼特別使用『花布』來做為商品的發展基礎?老闆娘說傳統布袋戲本來就會用花布,這些花布都可以重複再使用,本來非主角的戲偶,平民百姓的穿著就都有花布的元素。這個花布後來應用在背包、書包、零錢包、錢包、鉛筆盒等日常用品,等這些商品成熟後,才回頭應用在戲偶的服裝,這些衣服當成藝術品框在畫框裡面,可以掛在家裡的客廳或書房等。

看著不同顏色的毛澤東戲偶頭,穿著各式各樣的花布衣服,除了傳統戲偶,還有縮小版的金光布袋戲偶造型,帶著國民黨徽的軍警,或是掛著五星符號的共產黨黨員,Q版的卡通造型,各式各樣琳瑯滿目,前幾年知名的大型金光布袋戲偶,因為賣的不好,製作也比較粗糙,都是製做縮小版的,當年誰都沒想到小小的戲偶可以變出那麼多花樣吧!

當我在地下室到處逛的時候,有個美國回來的小男孩,拿著戲偶在玩,聽他說著台語、國語、英語夾雜的語言,小水瓶只會說一種語言,看布袋戲的時候就跟別人差了一截。聽著老闆娘的台灣國語,但又講著一口流暢的英文,所謂的成功的文創產品的定義是甚麼?不是那麼重要,只要從傳統出發,東西賣得好,就是好的文創產品吧!

2011/08/01

【台北】永樂座開幕(已經搬新址)

永樂座是家二手書店,不在大稻埕,卻在師大夜市附近,寶兒從決定經營這個空間,到簽約完成,收書、擺書、開幕,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有這樣的成績,執行力實在是太強了。


永樂座
地址:台北市泰順街60巷11號B1
營業時間:星期一~日 14:00-22:00
電話:02-23683881
網址:http://eirakuza0730.pixnet.net/blog

擠出了一點時間,去幫忙選了一點點的書,再搬到永樂座,我第一次有這樣豪邁的購書機會。以往到二手書店買書總是斟酌再三,這次到書友家裡選書,因為時間緊迫的關係,只看了書封面書名與作者,覺得應該有可能賣得掉,就一本本挖出來,頓時有一種貴婦的感覺,手隨便指一指就打包回家,而且,又不是我付錢。

不過,打包搬書就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情,書友教了很多打包的技巧,買最小的麻布袋,橫的直的依序堆疊,然後交錯放置整齊,搬書的時候怎樣出力才不會閃到腰?這些都是平常接觸不到的專業知識,或許未來收書的時候用的到,不知道有沒有人可以支助我來開二手書店,又不計盈虧,那就真的太好了。

希望,永樂座可以永遠充滿快樂的聲音,除了提供一個買書的空間外,也給書友們更多交流的場地。

【台北】師大商圈的生活用品大驚奇

每次來師大商圈總是吃東西,不然就是泡咖啡館,從師大路39巷進入,然後走在龍泉街上,到了晚上人多的寸步難行,而且總是少女在這裡逛街買飾品、衣服、鞋子、帽子等,我這種大叔一點興趣都沒有,有採訪一些商家的機會,讓我在這巷弄間找到了師大商圈的另一個魅力。



金興發生活百貨
地址:台北市師大路39巷4,6,10號三個店面
電話:02-23631874
創立時間:民國82年(西元1993年)
網址:http://www.jsf.com.tw

以前到這裡買生活用品,不知道這一連三家都是同一個老闆,總覺得只要缺甚麼到這裡都找的到。詹老闆夫婦當年經商失敗,民國79年開始擺路邊攤,四處奔波去各地市場搶攤位。民國82年在師大路39巷落腳,並且導入企業化經營方式,乾淨明亮清楚的標價與擺設,師大商圈目前有三家店面,整個大台北地區就有九個店面。

金興發賣的東西,從日常生活用品,衛浴、廚房、五金、3C用品,到文具、化妝品應有盡有,想讓客人「輕鬆購物省到家」的愉悅購物體驗,有時候明明沒有需求,但是進來逛兩圈,忍不住手上就多了一籃子的東西去結帳。



紅豆家鞋城
地址:台北市雲和街68號
電話:02-23699300
創立時間:民國92年(西元2003年)
網址:http://ume.com.tw/0223661992

紅豆家在師大商圈有四個店面,每家店面所賣的東西不盡相同,從地攤起家的楊老闆,本來在西門町當廚師,因緣際會之下接觸到地攤生意,於是開始到處擺攤,剛好在師大商圈有店面租下來,賣的最成功的是民族風的舞蹈裙,老闆娘不定期到印度、泰國、尼泊爾、緬甸採買,標榜有最多的民族風服飾精品可供選擇。

後來楊老闆更增加女鞋生意,今年流行的卡卡搞怪系列,高跟鞋無論是粗根或是削邊的都有。前一陣子港星帶動流行的仁者鞋,波希米亞、民族、原住民風、閃亮閃亮與流蘇風格的女鞋,還有直接代理名牌,標榜台灣生產的鞋子,走一趟紅豆家鞋城一定可以找到所要的樣式女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