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4

《台大校友會刊》感謝張文亮教授介紹青田七六前任屋主足立仁教授!

足立仁到底在1945年有沒有回來台北把兒子帶回去呢?有關足立教授的生平,感覺有不少用字不精準,是從日文翻譯過來的原因嗎?還是沒有好的編輯審視整篇文章呢?

2022/12/15

【台北】時代之眼,鄧南光影像紀念館特展與講座

很感謝北埔鄉主辦這樣的活動,而且開始推廣北埔的茶,用鄧南光當成產品的 logo,把人物、紀念品與在地產品結合,而鄉公所這樣的單位推廣,我覺得在日本可以很自然地看到這樣的現象。

曾經看到玉里米、魚池鄉的日月潭紅茶有點異曲同工之妙,這讓我想到日劇企鵝先鋒,非常佩服鄉長的投入。

而我,這場講座為什麼會出現,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可能是助講吧?然後我就把簡報檔後面加了龍瑛宗描述的台北城中的街頭、還有當年在大稻埕的女服務生等,用照片說故事搭配龍瑛宗文字相互驗證1930年代到底發生了甚麼事情。

很感謝很多七七同學來參與! #心有七七

2022/12/13

【台北】芝山巖

很感謝 張正揚 偷拍,這棵樹真大,到底在這裡看到那些歷史呢?

張正揚:有人站在大樹下,站在鏡頭前,我就拍了,這樣算偷拍嗎?水瓶子站在文化資產旁邊的時候好像比較多,站在大樹下應該較少見,尤其以一種孺慕的仰望之姿,如何不記錄下來?..XD

劉名振:果然已經變成森林系

【新竹】龍瑛宗在台北的足跡

今天去龍瑛宗文學館,分享給值班的館員們有關洋和折衷建築與龍瑛宗在台北的足跡,用了勁風與野草這篇文章來分析。

龍瑛宗書寫的地景地貌非常多,也很容易把文本套入歷史,所以短短的讀過,可以說明的事情有千百萬句。勁風與野草這一篇把戰爭時期台灣人的心情都具體描述出來,在東門看日出的當下,充分描述了內心的矛盾。

最後用了1945年的航照圖來看龍瑛宗描述公會堂旁的台灣新報,真的路上有一個大窟窿,不過倒是很難看到車子被爆炸飛到二樓的景象。

後來,文學館對面的老房子很難得的主人回來,一堆年輕人跑去串門子,聊聊天之後那主人把從日本帶回來的衣服拿出來賣,衝動下買了三件衣服,不過圖案都非常漂亮,穿起來人都變成有氣質了!

【新竹】龍瑛宗文學館

2022/12/11

【台北】再會吧!北投

從人間條件到再會吧北投,這齣音樂劇描述女性身不由己,內心深處連身體的自主權都沒有,甚至當了媽媽後不得不將自己的養女推入火坑這樣悲慘的輪迴。

在北投繁華那個年代,陳明章寫的每一首歌都切合到了故事中的情緒,酒家女拿掉子宮,然後肝也因為喝酒壞掉了,看似簡單的情節,短短的一句話,卻道出了五十年前在北投真正的悲哀!

吳念真,最會說故事的歐吉桑,也是台灣女性心理最深處的敘述者!

這些耳熟能詳的歌曲,除了哭調悲腔之外,還是有歡樂的歌曲,還鼓勵看戲的人一起同樂。這個橋段應該是議員與商人勾結被抓,乃至於後來李登輝擔任台北市長後北投廢娼,有些北投的酒家改經營卡拉OK,讓大家合唱:快樂的出帆、四季紅。

希望未來有那卡西橋段!

有不少視障朋友在後台擔任演奏,很感謝台灣有這樣的音樂劇,說唱出這塊土地的歷史故事。

PS. 第一次到貢丸、米血、百頁豆腐內看演出,座位沒有想像中那麼擠,以我的身高還是有一點點空間可以呼吸,只不過有人要經過是一定要起身就是。

2022/12/10

【新竹】北埔客庄小旅行

秀巒山、天水堂、金廣福、忠恕堂、龍瑛宗文學館

這張地圖裡面有好多"索引",其實龍瑛宗寫的台北也很多,下次應該來台北走讀一次龍瑛宗

真得要好好來讀龍瑛宗的作品

比較驚奇的是在走讀的過程中只要讀到文本中相關的食物,馬上就會在手中出現。

2022/12/04

【台北】三十重聚

#心有七七 20221204

明明是三十重聚的會場,我怎麼覺得一直在簽書,若是下一本新書分享會有來個八百人就好了?

故事是這樣的,我們的保安總隊隊長 Vickie Chen 說重聚當天可以請同學簽書,於是我就把我家所有的庫存(大概只剩下十二本而已)全部帶來了,然後我就變成了有史以來到處跑到處簽名的作者了!

很感動的,居然有人拿已經絕版的書來給我簽名!

我沒忘要帶書來,《一路向南》給醫學系的同學簽名,《請投大野狼一票!》給工管系同學簽名,自從幾年前斷食營結束那天,簽書簽的有氣無力的之後,有次是海豚的鋼琴會,又來一場非常奇特的簽名會啊!未來若妳覺得我的書太佔書架空間,賣掉前記得要把我的簽名塗掉喔!

感謝同屆同學,照片若還躺在你們的手機裡面,請把"牠"叫醒傳給我,拜託拜託!要出書,還是臉皮要很厚才是,最近有美國新書作者在推特上抱怨新書會都沒人來,勸告這位作者不要幻想了,有兩人來已經很給你面子了!

2022/12/01

《台灣日式建築紀行》日文版

渡邊老師這十年來的紀錄,疫情期間不曾停歇,深深地覺得這個世界的成功,是屬於永不停歇的人。

從這些老房子的探訪、紀錄,與周邊的人互動,有了時空感,蓋房子之時與建築史的串聯,再歸納出百年來建築的演進,我覺得並不是常人可以完成的。

雖然已經有兩本正體版,這本日文版更為完整,既簡潔又有檢索感,好像應該是傳統官方的出版品才有這樣的能力,但反觀今天這類的書籍都是私人完成,官方的出版品也都缺乏這樣的精神了。

台灣到哪裡可以買的到呢?

ps. 很感謝有機緣可以提供渡邊老師右下角這個有趣的小資訊:

紹興酒
清酒
小米酒的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