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30

消失的玩具與夢想



#每日一物 小時候的玩具,不知道何時就消失在生活中。

#逛書架 年輕讀書人的夢想,突然不存在這個世界上了。

2016/09/29

【桃園】荒野夢二與《一個人開書店》



有空跑到桃園逛書店,這件事是驅使我離開台北市的最大動力,每次開車進入夜市區,想像中這樣的桃園市應該有不少二手書的需求,但是桃園市的書店硬生生就是新書與二手書混在一起才能生存,而荒野夢二是少數還堅持不賣飲料的書店。

我在隔壁雜貨店買了一瓶罐裝飲料,沒想到離開連鎖便利超商,飲料已經是五十元起跳,我不由的感慨個體戶的小店,要如何生存下去呢?

在荒野夢二看到了一本沒有書封的書,用厚紙板裝幀良好,還有瘦骨有力的毛筆字,那是一本《徐志摩全集》,沒看到陸小曼的毛筆字,倒是看到李蕭錕老師的字,讓我有點驚奇,後來老闆銀色快手跟我講了那個毛筆字的由來,這是二手書店才可能會有的故事吧!


在這邊買了《一個人開書店》,讓我好想馬上跑去沖繩的書店,而且還是一家二手書店,其中道出了沖繩的當地特色,有不少當地出版社,當地的風俗民情,與日本本土有極大的差異,她從東京移民到了沖繩溶入了地方,也真希望她有一天若來台灣旅行,會不會也在台灣的某個縣市定居下來開書店呢?

沖繩某一個部分跟台灣一樣,又有某些自己的個性,尤其是二手書、絕版書的市場,這部分我一直覺得在台灣還沒有成為一個"市場",絕對是可以開發的。

【桃園】新星巷弄書屋



每次都聽說哪家書店、出版社又收起來了,但其實還是有不怕死的人繼續開了新的書店,新星巷弄書屋,就是今年四月份剛開的書店。

我把車停在巷弄內,這個普通的巷弄,赫然出現一家書店,我想附近鄰居應該也都不知道如何是好吧?

我很大方的開了門就進去,看到書店的首頁放了一些教大家入門了解文學家的書,吸引我注意的是一箱都是跟桃園有關的作家,十年前的政府的社區營造,正是講求地方特色,但台灣書店面臨的問題,就是缺乏在地化的書吧!很高興宜蘭旅二手、雲林的虎尾厝沙龍等小書店,願意投入在地人文的書籍,比當地圖書館還要用心,當然許多地方的誠品也有這樣做。我建議可以找些桃園的政府出版品,或者請桃園文化局可以用行動支持一下這樣的書店,送一些官方出版品吧!

我在裡面逛書架的時候有個附近的阿公,在門口張望,老闆想要請他進來坐坐看書,但是他還是不敢進來。

我想會選擇開書店的人,跟開咖啡館的人大不相同,同樣都非常熱情,但是開書店的人希望能夠推廣閱讀,雖然划手機、看漫畫、讀報紙、八卦雜誌都是閱讀,但為何要進入一家書店,那麼困難呢?

桃園這兩年的確開了不少小書店,但是要如何推廣,還有讓小書店存活下去,這個問題還蠻大哉問的吧?

(待續)

颱風過後,我們有哪些事情進步了?如何取代建築材料鐵皮?


照片為不丹寺廟建築

每年總會來幾個颱風,電視媒體出如一徹的同樣報導的方式,雖然從SNG 車發明以來,是有一些進步,但是播報風災的方式,到了現在個手機 apps 甚麼都可以看到的時代,媒體大量的回頭使用『網友』的訊息轉載,我們不缺『口水』,難道媒體真的不能做甚麼建設性的事情嗎?

http://www.cwb.gov.tw/
https://www.flightradar24.com/
https://www.windyty.com/

現在出門開車,已經都使用 Google 導航,還可以即時用紅線表示塞車,誰還會聽警廣呢?上述這些網站,只要花點時間研究,清清楚楚的把所有資訊揭示了,根本不需要看無用的新聞。

打開電視新聞,播報人員一直重複『暴雨』、『暴風』,為何不花些時間統計一下降雨量,統計歷年颱風土石流位置,統計數字有那麼困難?把全民當成弱智終究失去收視率的。

颱風天看到一則有關青田七六的新聞,說榕樹倒了,照片並不是倒下那顆榕樹的照片,而是巷口的資料照片,內容也錯誤百出,我們同事颱風天不時的上網用網路攝影機監看老屋,回報一切平安。原來記者沒有到現場,單憑一些稀少的資料,就可以補風抓影。後來才知道原來是老屋右斜對面公寓前的那棵榕樹倒下,去年颱風就已經傾斜,今年終於不支倒地。

我要提問的事情,既然都已經知道榕樹快倒地了,公寓住戶為何不處理?颱風每年都要來幾個,為何危險的鐵皮屋頂還要放任?

前一陣子朋友居住公寓大廈的鄰居窗戶違建突出,擋住了逃生去路,公部門都已經列為違建要拆除,但是公部門沒有經費,所以緩拆。

所以到底是我們住民少了一根筋,還是政府單位官官相護?

今天我想要提一個比較建設性的事情,或許要突破克服的難題不少,但需要大家一起做才有可能成功。就是要使用安全的建築材質,或許是材質要能很快的收納,或許是材質夠軟,或者能夠固定擋住大風之類的,取代我們目前的鐵皮屋頂。

除此之外,還要建立共同的圖像與記憶,到不丹旅行,無論是國際機場、寺廟、民居、佛塔等,一律是四四方方,當然寺廟與民居上面有一些圖騰有差異,但是整個不丹國看過去非常有特色。

去日本旅行,無論鄉間或是城市,習以為常的斜屋頂,無論何時興建的,大體上都有共同的樣式。

到了台灣原住民部落,建材不斷的更新,明明傳統的石板或是圖騰那麼傳統那麼實用也兼具特色,但我們使用的都是當下最便宜,或者最容易取得,全部一模一樣的建材呢?

既然成本考量,我們可不可以有一模一樣也兼具特色的建材呢?

2016/09/28

地圖書與指南針



顯然,很多人覺得我拍書架是蠻"閒"的一件事情,還要搭配相關的物品,實在很閒,的確整理書架是花不少時間,但盤點讀過哪些書,哪些書又還沒有讀通,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事情。

PS. 台灣人明明可以自己寫出這些書來,為何要一直翻譯別人的呢?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37–台北市第一老街?唭哩岸



目前捷運淡水線的唭哩岸站旁,有一條台北第一街,在清代時期,現在的立農街當年稱為頂街、下街,立農國小以東是頂街,而以西就是下街,是來往淡水、台北城必經的道路,所以兩旁開設多家旅店、酒家,提供過路人投宿、打石工人休閒娛樂的去處。如今立農街一段321號的慈生宮,建於 1669年,是北台灣歷史最久的寺廟,1881年搬到現址。

唭哩岸街在哪裡?

不僅如此,立農街一段323巷,還是原來荷蘭領事館的舊址,在此地還有打石場、老街的歷史建築群,但因火災後已經全部剷除,走在狹小的立農街已經看不到台北第一老街的氣息,只有蜿蜒寬度不一的街道,有些路段甚至比巷道還小。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2016/09/27

逛書架:流、路......

#每日一物 #逛書架

既然颱風,請朋友來逛逛書架吧!被點名的人,請自動貼上自己的書架一角即可

今天的每日一物是書衣,不知道為何買了很多,都沒有用到,人生有多少物品是被置之不理的呢?

想不到一個"字"的書名,真的也利人印象深刻!

【台北】一字書名與書衣



今天的每日一物是書衣(最左邊那個),不知道為何買了很多,都沒有用到,人生有多少物品是被置之不理的呢?

一個"字"的書名,真的也利人印象深刻!

(今日颱風休假)

《花樣年華》以管窺天



1960年代的香港,擁擠、不確定性,從中國各地來討生活的人聚集,作為一個跳板,或許跳到日本、新加坡,而經過的地方,就是王家衛電影的取材。

用中長鏡頭取景,只取一部分,這樣的鏡頭刻意的讓我們不知道全貌,彷彿以管窺天,我們反而最清楚最確定的劇情,是梁朝偉的太太與張曼玉的先生兩人出軌一起去日本旅行,但是這兩個人沒有露臉,電影中甚至沒有名字。

看著這樣的電影配色,好像野獸派那樣的大膽,在藝術史中,或許源自於高更到大溪地這個法屬殖民地所受到的啟發,香港在英國統治期間也有很多的不確定感。

梁朝偉、張曼玉在片中互相取暖,張曼玉在 2046室這樣的旅店房間幫忙梁朝偉寫武俠小說,兩人甚至體驗了對方的配偶喜歡吃怎樣的食物,在小巷弄內模擬出軌的橋段,演到 NG 處,還會重新來過,最後,張曼玉不知不覺得愛上了梁朝偉。

最後,張曼玉到了新加坡梁朝偉居住的房間,抽了一根菸,拿走了屬於她自己的拖鞋,這段感情正式宣告結束。至於張曼玉所帶的小孩是誰的?她有沒有跟先生離婚,這一切好像就不是重點了。

2016/09/26

明信片與書店老闆們寫的書



今天主題是明信片與書店老闆們寫的書,真的是五花八門啊!

看到很多中國人來台灣旅行,拿著這盒明信片到處送人,也希望台灣有這樣的書店的明信片,我要來做嗎?

2016/09/24

《情書》與《45年》如何解開冰凍的情感?



《情書》
這兩部片都發生在冰天雪地的北國,二十年後重看岩井俊二的電影,劇中的櫻花、白雪這樣的景色,雖然劇中有提到了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但我覺得劇中帶入了日本文學家太宰治在小說中(忘了哪本?)所提及的在隧道中看到櫻花的飄落,雖然曇花一現,但是這樣的情感,在年少的女藤井樹,被莫名其妙的渡邊博子來信所想起年少的那段情事。
兩人的書信,渡邊博子似乎把這樣的情感給轉移掉了,在最後一幕『你好嗎?我很好』的叫喊中,其實默默的已經轉移到了女的藤井樹心中,北國人內斂的情感,即使父親過世,母親與公公的誤會,都要經過好幾年才會化解,女藤井樹再度被爺爺利用快步模式背到醫院,這時親人彼此的誤會才冰解。
而女、男藤井樹之間的情感,在這樣年少的青春,又能夠多深刻?男藤井樹要轉學特地去女藤井樹家裡告別,偏偏遇上了父親過世這件事情,而女藤井樹居然在父喪期間露出了神秘的微笑,是一種壓抑的抒發,還是對於男藤井樹的表白而高興。這種情感的微妙轉移,正是關影的樂趣。



《45年》
同樣也是一種抽絲剝繭,男主角在結婚45年後收到一封來信,50年前掉下山懸崖的老婆被發現了。現任的老婆慢慢的瞭解了老公原來有這一段不為人知的過往,兩人因此重新認識,45年結婚紀念日,好像又重新再婚了一般。


這兩部片,都是時光的記憶與冰凍,重新再檢視那一段感情,在不同的時間,妳會做同樣的決定嗎?遺忘與追憶,到底何者重要,沒有人有答案,但匆忙的人生中,這兩點的確都不可少!

阿部寬出演的《青鳥》(以及輔大心理系事件)



重松清同名小說《青鳥》,這部電影主要也是演出故事四,有一個受到班上同學霸凌而自殺事件。

野口同學自殺後,學校不斷的利用寫『反省文』的方式,並且企圖掩蓋來冷處理,透過不斷的反省,同學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SOP,這是大人社會一貫的處理模式,而不是真正的理解與面對。

設置青鳥信箱時,有同學真正的提出心中的『疑惑』,這時,老師根本覺得不是『問題』,沉默的阿部寬老師用著口吃回應著真正的答案時,這是這部片的關鍵點,面對每一個學生,看待著甚麼是『問題』,這才是教育真正存在的目的吧?

學校發生霸凌事件,老師要處理的是加害者與受害者兩者的心理,的確非常複雜,該如何撫平與面對?是永遠的難題。

雖然這部片看起來有點沉悶,但是透過口吃老師沉默少言,用行動、眼神,堅定的態度,真誠的關心,一幕幕同學間的強者與弱者互相的關係,還真的十分深刻。

最後,阿部寬離開學校時,給了年輕女老師的忠告:我們有時候能夠做的就只是陪伴!光這句話,就是答案了吧!

回到台灣去年的輔大心理系事件,即使到了大學又是心理系,我們又從這些事件中,學習到多少呢?

PS. 書中描述頭髮稀疏、小腹突出的中年老師,阿部寬除了魚眼紋之外,可真的完全沒有老態啊!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36–劍潭山、圓山、陳維英



水瓶子言道:「登高望遠,往西北看是士林天母,前方不遠處的社子島,淡水河與基隆河的交會處,或許百年前的人從來不會想到今天的車聲、飛機聲的人工噪音,會比山內的蟬鳴還要大聲吧?」聽水瓶子談劍潭步道、淡北八景之一劍潭夜光、清代舉人陳維英的作品、三腳渡等等地方趣事。(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2016/09/23

【台北】Nippon Cafe 內容網站群公司,開幕!!!



到了 Nippon Cafe 公司辦公室,才知道原來是 CLBC 的場地,來這裡參加過幾次活動,都是網路、數位科技相關新創公司很有人氣的活動,今天來了網路媒體的開幕晚會,見到許多熟識的網友,大家在網路上也活動了十幾年,看到許多大叔仍不減熱情的討論著這些題目,看來只有我還是很傳統的請求大家給我機會寫稿。

很高興的吃到了蛋糕甜點、咖啡、冰滴咖啡、溫先生的北台灣麥酒,也吃到了肯德基、比薩。但更高興是遇到老朋友,聊了不少現在、未來可做的事情之後,我吃飽喝足我就拍拍屁股離開了,心中無比罪惡感!

從早年的胖卡車,到 PunchParty的推友,見到了旅飯的工頭,網路夢到真正成為各行各業的每日例行活動,網路媒體正以無所不能的角色發展著,雖然已經看到曙光,但到底放多少資本?利潤是多少?毛利率如何計算?本夢比已經具體成為手機遊戲寶可夢,但內容、媒體、公關這些行業的分工與整合,還有不少的挑戰!

祝老友們的網站們,一切順利

http://nippon.cafe/
http://rocket.cafe/
http://fugu.cafe/

【台北】星球書架:塔其鍋與摩洛哥社會



今日花一點時間整理值班處的書架,還有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小紀念品,配合書籍,做不完的小小展覽。

主題:塔其鍋與摩洛哥社會

感謝久久不見的 Glen Lee 特地請假過來,還有被我拉來談事情的 江巧文 ,但最後我有別要事忙碌,只好暫代我聊天。最後久違的潘迎紫表姊出現,果然還是一樣美麗。

只能說一場大混亂,我甚麼事都沒有做好啊!— 在星球國際旅行社 跟著專家去旅行。

2016/09/22

1996年,伍迪艾倫《大家都說我愛你》好萊塢的伍迪艾倫



即使是聖誕節檔次的賀歲大片,全部都是大明星,伍迪艾倫還是非常自戀的演出男主角,一個禿頭歐吉桑,卻要能夠吸引美麗的茱莉亞羅勃茲,必須要很有說服力。

若威尼斯代表一種虛無的浪漫,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又名威尼斯的猶太人)是少數喜劇作品,但是這段浪漫的愛情,是伍迪艾倫透過不當的欺騙手段騙來的,雖然後來茱莉亞羅勃茲拋棄了老公來到浪漫的巴黎,伍迪艾倫實踐了茱莉亞羅勃茲內心深處的浪漫愛情,但最後終究走不下去。

每一個人聖誕節浪漫過後,全部都選擇了原來的男女朋友,最後,伍迪艾倫與前妻歌蒂韓在巴黎塞納河邊的歌舞再現了一種浪漫情懷。

對於感情的欺騙,這部片暗地裡暗喻威尼斯商人的高利貸巧妙的帶過,在巴黎這座城市收尾,愛情、友情、親情,有了大家都高興的結局。

在醫院跳舞的那個段落,讓大家對於醫院,生老病死的場域,有了重新的認識。

志龍與房龍,從《繁星巨浪》中,我讀到了人文精神!



今年年初出版社要我推薦一本藝術相關的書,當我看了第一章,無論如何就一定要推薦,還厚臉皮的詢問出版社,是否可以寫推薦序,但得到的回覆是不需要,只要掛名推薦即可。

沒想到在我都忘了這件事情的時候,出國旅行同團的團友竟然是本書的作者,回國後收到出版社送來剛出爐的『巨』作,六百多頁線裝的精裝書。後來因為想要找中東的咖啡館照片,把多年前去中東各國的照片翻出來,意外的看到志龍與領隊的合照,那張照片還是我拍下的,這樣的緣分還真令人驚奇。

如今,我再讀了一次第一章卡拉瓦喬,雖然很多藝術史的老師都會用各種的角度來詮釋藝術作品,但是在台灣,以『人』的角度來說明賞析畫作,並具體描述當時的政經環境、社會背景、生活景貌還原藝術家的取材的方式、發想、企圖心等,我想應該需要長時間的爬梳與同理心的感受,並且要隨著藝術家所到之處去體會探訪,才能完成這樣的作品。

這讓我想到了『房龍』,1882年出生的荷蘭裔美國人,以生動詼諧輕鬆的筆調,很快速的讓大家了解藝術史、建築、歷史、文化,房龍大體上也是透過旅行來了解這個各地文化,他的書在美國十分暢銷,但未取得相應的學術地位與成就,被定位在「優秀的通俗歷史作家」。

有不少人跟我反映房龍的書並不容易閱讀,我想有可能是台灣的歷史教育比較少用比喻的擬人法,把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用一個『人』來形容、說明一個事件,我們也經常死背因、果,忽略中間的過程,導致看不懂房龍所要表達的過程,我想這就是所謂的人文精神吧!正是我們台灣人十分欠缺的。

『志龍』把每一段的因果辯證書寫的極為淋漓盡致,若一幅畫作代表一顆珍珠,這本書就好像一條線串起了一顆顆的珍珠,而且許多在美術館不顯眼的珍珠,當被串成一串擦拭乾淨後的項鍊的時候,我們才驚嘆每一個珍珠的美麗耀眼。

我想這本書的企圖不只是詮釋一個藝術家的故事,而是想要詮釋從卡拉瓦喬時代一直到畢卡索時代,藝術史發展的脈絡,開場白就十分戲劇性,選擇了威尼斯畫派提香的徒孫卡拉瓦喬,雖然卡拉瓦喬沒有親自被這個師公所教導過,但是書中舉證了眾多的證據。

我們在往前追溯,威尼斯畫派的藝術家與文藝復興,甚至與更早期藝術史中的歌德式藝術的藝術家都有相關傳承。之後,印象派的畫家們,也對學院派的作品有了另類的學習與諷刺,這一點正與卡拉瓦喬的心態隱隱的相呼應。

若以讀歷史小說的角度來說,個人感覺第二章的發展過於快速,藝術史這中間的故事也不少,或許是以藝術家的脈絡來看,書中這幾位大師的重點,都堪稱是光影魔術師,每個人在個性上也都十分的亮眼,這樣的繁星串起的巨浪,更能突顯這個主題。

透過旅行初識志龍兄,但是或許之前就讀過他的《擁抱絲路》一書,也讀了這本書《繁星巨浪》,感覺已經是認識多年的朋友。喜歡旅行、閱讀、書寫的人即使在不同時間認識,談到高更、卡拉瓦喬,都好像是跨越時間的朋友,透過書,我們得以與古人、藝術家神交,這正是我們缺乏的思考方式,透過這些藝術畫作,其實只是一個介質,讓我們更容易親近接觸到這樣的人文精神。

博客來: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28178

2016/09/21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35–大龍峒



水瓶子城市慢步第三十五集,帶我們到台北市西北角的大龍峒,此為淡水河基隆河會合處。百年前發生在艋舺同安人與三邑人械鬥事件,俗稱「頂下郊拚」後,同安人敗走大龍峒和大稻埕,因此大龍峒是台北城很早開發的區域。可以坐捷運到圓山站,來附近走訪許多寺廟及遺跡,跟傳統色彩鮮豔寺廟有別的日式「臨濟護國禪寺」;伊能嘉矩考古學家發現的「圓山貝塚」,其實是原住民吃完貝類的垃圾遺跡呢;清代官廟有城隍廟、天后宮、孔廟,台北最早的孔廟位於現在北一女,日本人為了發開台北城而拆除,現在大龍峒的孔廟則是當初由民間集資蓋成,還有「保安宮」、「四十四坎街」,參觀國寶級寺廟畫師潘麗水的彩繪;考生必去的「文昌宮」;清代舉人陳悅記祖宅「老師府」,現在由陳悅記祭祀公業維護,掌中戲大師李天祿之子陳錫煌曾在此傳授傳統偶戲,點開YouTube聽水瓶子談新舊並存的城市,街區中留存著如何的過往記憶。(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熟悉的咖啡豆,還有永遠看不完的咖啡館故事



2016/09/18

【台北】台灣咖啡館史



感謝志生紀念館給我這機會,很喜歡那樣的場地,希望未來可以多多舉辦各式各樣的展覽與演講、導覽的活動。

2016/09/17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34–柬埔寨‧吳哥2



水瓶子城市慢步第三十四集,讓我們繼續待在柬埔寨,一般說的吳哥窟,分成小吳哥及大吳哥城。12世紀末,50多歲才接下王位的銀髮國王闍耶跋摩七世,在吳哥王朝強盛時頃力建設,蓋佛寺寶塔、司法審判臺、草藥醫院等。寶塔上刻有面帶微笑的的四面佛,據說是以這位銀髮國王的面相為神像。水瓶子曾與牙醫協會一起到柬埔寨義診,幫貧窮的小朋友拔牙齒,那時候在當地進城拔牙須花費10美元,竟是父母一個月的工資,如果去柬埔寨旅遊,我們能多做些什麼呢?為了當地小朋友的牙齒健康,千萬不要送糖果,帶給他們最需要的物品,就是衣服、文具用品等,還有盡量別騎乘大象,曾有新聞指出載觀光客的大象竟在工作時累到倒地暴斃,點開YouTube聽水瓶子談做國際志工施與得的經驗!(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2016/09/14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33–柬埔寨‧吳哥1



水瓶子城市慢步第三十三集,來到柬埔寨的吳哥窟–古文明之城,考古學家認為吳哥最繁華時期可跟洛杉磯相比擬,其鼎盛與敗落都跟它進步的水利系統有關。吳哥窟眾多寺廟有泰國四面佛及印度教的神廟,印度教是多神教,三大主神:大梵天、濕婆、毗濕奴,濕婆神是毀滅以及創造之神,民眾最為敬畏,我們可以從神殿外的坐騎,分辨每座廟敬拜的主神。元朝周達觀寫的「真臘風土記」,全書8500字,41章節,詳細記錄吳哥王朝歷史文化和文明的程度,因此周達觀可以說是當時的間諜呢!1431年暹羅破真臘國都吳哥,戰爭、天災人禍等影響遷都金邊,吳哥敗落,森林逐漸覆蓋,直到1860年,法國學者亨利·穆奧在森林中發現遺跡,現在聯合國開放各國認養修復神廟,點開Youtube聽水瓶子帶我們走訪神秘的吳哥!(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2016/09/13

【不丹】飛米林的分享



郵票,陽具,創造力,射箭,足球,電影,節慶

2016年,伍迪艾倫《咖啡‧愛情》Cafe Society



中文譯名可能會有些誤導,英文直譯是咖啡會館,一種社交活動的概念。伍迪艾倫一別前幾部電影用一座城市來描述一段愛情,每個人濃厚的城市個性與容顏,舊金山憂鬱的藍、巴塞隆納、羅馬、紐約、巴黎等。而這次用兩座城市紐約與好萊塢的強烈對比,突顯1930黃金年代的荒謬性。

不變的是伍迪艾倫的碎念,以及對猶太人強烈的戲謔批評,這也只有伍迪艾倫可以辦得到。

一個已經知道好萊塢醉紙金迷的秘書,與一個闖入電影虛幻世界的新手年輕人,兩人秘密約會一陣子後,年輕人發現了舅舅與秘書有婚外情,若妳是這個女秘書,到底會選擇哪一個人?

後來,年輕人離開好萊塢回到紐約,經營咖啡會館(我覺得比較像酒吧),廣闊的人脈網絡讓生意非常興隆,1930年代到底是虛幻的,還是真正的思想起飛的年代?這位年輕人也步入了與好萊塢舅舅一樣的生命,到底有沒有純真的愛情?到底紐約與好萊塢是不是一樣的虛華?

我喜歡伍迪艾倫敘事的風格,無論大事小事,都有自己一套評價系統,人生,不是如此?


2016/09/11

《名畫的控訴》背後是對納粹的控訴;轉型正義,台灣也有比這更動人的劇情


(照片上翻拍自防府市圖書館的展覽室)

一幅畫,可以代表多少的歷史意義,或許說一說畫家的創作,或許談一談當時的藝術時空背景,但看了這一部片,原來掛在維也納美景宮美術館的《艾蒂兒肖像》,因為這一場訴訟,目前掛在紐約的新藝廊。

納粹1938年進入維也納,當年希特勒曾經兩次報考維也納美術學院沒有考上,或許是因為如此,納粹擴張後不但收刮有錢人的藝術品,還屠殺猶太人。

今年去日本山口縣防府市找尋陳澄波的畫作《臺灣東海岸風景》,是臺灣總督上山滿之進回山口後,委託陳澄波創作,畫框還有台灣原住民的雕刻,一直就掛在圖書館牆上伴隨著防府市的學子數十個寒暑,上山總督在台灣任職不到兩年,為何對台灣那麼喜愛?這幅畫說明了上山滿之進對台灣原住民的政策轉變,還有對台灣東部的開發。山口縣出身的台灣總督很多位,山口的海岸位於瀨戶內海的北邊,相對台灣東部鄰近太平洋有很大的差異,這幅畫給防府市民到底有怎樣的感受?

陳澄波在二二八事件中,擔任嘉義市參議員,組成委員會出面協調,沒想到被拘禁與嚴刑拷打,後來在嘉義市火車站遊街,當眾當場行刑擊斃。

陳澄波在牢中已經知道軍方要行刑,留下了三封遺書,其中一封給女婿蒲添生,要他繼續為藝術創作努力,『進退須要相讓勿可分枝作派,添生君多少氣有稍強敬煩原諒老兄之志望也』,這句話最讓我感動。

維基百科節錄:
************************************
陳澄波的屍體被曝屍三日之後,妻子張捷冒險將屍體運回家,為屍體拍照,並將陳澄波身上所穿,留有彈孔的西服清洗乾淨,秘密保存。

陳澄波死後,國民黨仍不放過其家屬,多次至陳家抄家清算,砸毀家俱或帶走資料。他多年的學生歐陽文也被捕入獄。包括嘉義畫家好友劉新祿在內,與陳澄波相關的人士也都受到監視,噤若寒蟬,而那時擁有陳澄波畫作的多數人,更因為恐懼紛紛將陳澄波畫作如同紙錢般燒毀,甚至持續到了1970年代,陳澄波的孫子陳立柏求學時期都曾被國民黨特務跟蹤。唯獨陳澄波的妻子張捷女士,即使抱著被捕入獄甚至遭殺害的風險,也要保護丈夫的畢生心血,她將陳澄波的畫作一張一張的捲起來,藏進挖空的土牆與天花板角落裡,每隔一段時日,便偷偷地輪流拿出來曝曬,雖然如此盡力保存,由於保存條件極差,能夠留存至今的畫作與文史資料,已不到最初的一半。
************************************
《艾蒂兒肖像》到了美國,2006年,以1億3500萬美元賣給雅詩蘭黛的老闆,這期間的訴訟,律師本來只是為了這幅畫的金錢價值,但是後來看到了祖父在紀念碑上的名字,一改原本的態度,一切只為了公平正義而訴訟,沒想到奧地利政府最後真的還給了原作品。

陳澄波的《淡水夕照》,2007年在香港蘇富比秋天拍賣場上,新台幣2.2億刷新台灣畫家拍賣紀錄。

到底一幅畫的交易金額代表了甚麼?應該不只是畫中的景物那樣的奇妙,畫家、景物、人物與時代故事,能給我們更大的啟發,才是真義。

相關連結:

陳澄波基金會的說明,其中底下的陳凱劭留言非常厲害
https://www.facebook.com/chengpofoundation/posts/896615277042035
安溪教授的資料收集
http://ankei.jp/yuji/?q=%E9%99%B3%E6%BE%84%E6%B3%A2
陳澄波給蒲添生的遺書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861762217248555&id=100002443547046
維基百科:陳澄波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9%B3%E6%BE%84%E6%B3%A2
【山口】防府市圖書館,上山滿之進與陳澄波
http://trip.writers.idv.tw/2016/07/blog-post_46.html

【台北】溫羅汀書店導覽關鍵字



九一一的午後,原本都會下大雷雨的午後,今天運氣好的完全沒有滴下一滴雨,老天爺十分的幫忙。

以下只有關鍵字,沒有詳細來龍去脈,有問題的朋友可留言提問。

1. 青田七六由來簡介,為何會舉辦文化導覽,以及青田街區四棟市定古蹟:馬廷英教授、翁通楹教授、羅銅壁教授、七巷二號共四棟
2. 旅人書房,熱蘭遮城,借景
3. 茉莉師大店(經過)
4. 河邊生活
5. 中村三八夫的椰子樹與爺爺說
6. 欒樹下,感謝老闆也跟我們走,我有一陣慌亂的感覺,希望下次會更好。
7. 舊香居沒有繞過去,稍微提及了國際學舍周邊的舊書店,還有國際學舍旁邊的體育館作為回頭書的過往,目前舊香居算是有東京神保町骨董書店的實力。
8. 經過霧裡薛圳露出點,很高興典藏文創會出版相關的書
9. 女書店,沒有進去
10. 明目書社,大體上說明簡體書發財車過往,近年的市場發展,還有淘寶網救了誰?
11. 永樂座,勇於嘗試的老闆,最後出現在臺灣ㄟ店
12. 臺灣ㄟ店(今日公休)
13. 南天書局,老闆是魏德文(我居然忘了名字,丟臉)
14. 唐山書店,地下書店,還有個人對書店的回憶
15. 雅舍二手書店(經過)
16. 古今書廊(經過)
17. 一家很厲害的漫畫店(經過)
18. 新店支線的水源地車站
19. 無名舊書店舊址,變成拉麵店
20. 茉莉書店為何一直搬家?

結束

書店的分類:主題書店、複合式的經營模式(賣T恤、出版社、咖啡輕食)、二手書、回頭書

台北書街:牯嶺街、國際學舍、重慶南路、溫羅汀、光華商場、中華商場、中山地下書街

今天講的有點結巴,我企圖把光華商場連結到東京地下街的二手書店,不過描述的不是很清楚,漏說了高中去購買小本的書,一種哈利波特九又四分之一月台的體驗。

此外,牯嶺街的地攤,我一直不知道怎樣形容這個區域,後來到了北京的潘家園,才恍然大悟,原來牯嶺街原來是這樣啊!

重慶南路的書店從哪裡來,這裡有我去北京的紀錄,或許可以略知一二

http://trip.writers.idv.tw/2015/06/20150616pageone.html

青田七六的紀錄影片

2016/09/10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32–祈堂老街與金瓜山礦開採



水瓶子城市慢步第三十二集,讓我們繼續在金瓜石走路,上坡下坡練練腳力,一路上景點相當多,來聽水瓶子一一介紹:祈堂老街、洗石子外觀的黃仁祥故居、二戰時期日本戰俘營紀念碑、老婆婆的古早柑仔店、勸濟堂關公神像、報時山、黃金神社、陰陽海、水湳洞、山城美館、黃金博物館…等等,當昭和天皇還是太子時,有沒有來住過這裡的太子賓館呢?黃金博物館旁四連棟日式建築古蹟,塌塌米上竟放著床鋪?1960年代挖不出金礦,煤礦開採也遇到瓶頸,政府決定用炸開山頭的方式露天開採,金瓜山變成了現在的「半瓜山」,當地居民是怎麼想的?金瓜石是否比北投更適合建造觀光纜車,請點開Youtube聽水瓶子!(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第三類接觸》



重新翻看了電影《第三類接觸》,除了美國人的情緒都很容易激動不理性、大聲講話之外,真是一部創新的電影。

已經快四十年了。

2016/09/08

《天才柏金斯》



曾經是海明威、費茲傑羅等大文豪的編輯,柏金斯也開發了湯瑪斯沃爾夫,這三個截然不同的作家,未成名前像是默默無名不起眼的石頭,這位天才編輯讓作家展現出光芒耀人的鑽石作品。

到底編輯與作家的關係是怎樣?比情人還要親密,還是伯樂與馬的關係,或者是父子情誼,還是兄弟的惺惺相惜?

這些在電影中都有深入的探討,挖掘這個故事的作家,從研究所的論文開始,不斷的書寫傳記的作家,他為了不讓這部電影走鐘,這個作家史考特‧柏格(A. Scott Berg)還參與了電影的內容。

電影中另一個亮眼的演員是妮可基嫚,她演過海明威的太太,這次演出湯瑪斯的情人,同時也是猶太人,掌握了 1930年代紐約的黑金勢力,但是湯瑪斯成名後就甩了她,一個編輯應不應該成為一本書被感謝的對象,與妮可基嫚的關係,占了很大的比重。

此外,柏金斯(柯林·佛斯 )太太,是蘿拉·琳妮飾演的,在選角上與劇場也十分相關。

喜歡海明威與費茲傑羅的人,應該也會喜歡這部片。可以與《戀上海明威》與《大亨小傳》這兩部電影搭配著看。

【台北】艋舺、大稻埕的幽暗面



書到用時方恨少,書要找時找不到,書要買時錢不夠,書櫃永遠不夠多。

下星期開始,我找了一個地方,可以讓我可以整理書,也可以把我多餘的書搬過去,更可以有些時間讀書,時間確認了再公布。

【台北】齊東老街看盡都市變遷



回到一百多年,雖然基隆到大稻埕的火車、鐵道已經開通,從基隆到台北城的農產品,仍大多數靠水運與人力挑夫往來,一條重要的米道,從錫口(今松山)到達台北城的東門外,就是今日的八德路,從台北城東門出來往東北方向接上今日八德路往東可以到基隆河港錫口(松山),齊東街這條路的存在,多少可以懷想一下先民貿易必經之路,或挑著扁擔,或趕牛車來回運送貨物。

*挑夫所處的時代變遷

觀察1895年的台北附近地形圖,台北城東門外一片水田,許多埤塘散落各處,水圳道穿插其中,其中一條小徑就是從東城門外往東偏北,經過三板橋庄,而今日齊東街,就是這條古道的一部分。

我開始遐想,挑夫穿越過鐵路與古道的交會點,就是到底在想甚麼?一望無際的台北盆地,四周有山環繞,從錫口把米挑到台北城中、大稻埕、艋舺可以換得多少錢?上午出發到中崙就很累了,剛好在中崙吃午飯,晚上在大稻埕住一晚,隔日在挑洋貨回到錫口。

火車的開通,是不是挑夫就消失了呢?初期劉銘傳開通基隆到大稻埕的鐵路,其實剛開始是軍事用途,到了日本時代,鐵路改成縱貫線一路到新竹,貨運的用途才開始大增,台北市多了許多的工廠沿著鐵路線,隨著都市計劃的開展,陸續往東邊興建擴張。

這些挑夫看著以前的水田蓋起了煙囪、工廠,華山工廠生產的清酒、梅酒、水果酒,需要更多的勞力,在工廠內工作比在錫口挑米賺的更多,於是很多挑夫轉業,但是每天固定的工作時間,有些挑夫習慣自由自在的日子,於是有人跑到了基隆港口去工作,有人在大稻埕搬茶葉,或者在火車站打工,商業機制進入台灣後,固定的上下班時間,固定的工作量,成為了一種現代化的潮流。

*齊東街與都市計畫

齊東街的範圍,從今日的八德路、新生北路、忠孝東路這個交會點, 到濟南路、杭州南路這個交會口結束。實際觀察地圖來解說,或許很容易了解,但是實際漫步在齊東街,經常迷路,而且隔一條巷子要繞很遠的路途。

台北都市計畫的開展,是日本時代正式的開始,從台北城的城牆拆除,馬路從城中往四個方向開展,台北城的南邊是艋舺,北邊是大稻埕,最先開始的發展是往西門那邊開發,也在城南那邊設置了神社、商業展覽館、台北苗圃(植物園)等,然後開始往東邊發展,東門外一望無際的水田、埤塘、水圳,被畫上了一格格的馬路,除了工廠之外,一排排木造的房屋,就是總督府與商業工廠的長官的住宅。

這是日本在開發初期,政商合作的開發土地的方式,商人要搞定這片土地的原住民,於是透過買賣取得土地,總督府的營建單位配合商人規劃現代化的工廠與辦公室,這些商人的住宅既然要自住,又要能招待賓客,自己的住家自然而然規劃了像是招待所。

齊東街的開發,在古道、都市計畫、水圳道、華山工廠、鐵路線等周邊設施之下,被遺留下來呈圓弧形的老街,興建的日式房舍,不但屋內的動線有傳統日式溶入洋式的格局,屋外的齊東街也像是迷宮一般,大部分開車的人一進入這些單行道,往往就是迷路繞不出來。

*齊東街日式宿舍今昔

齊東街的日式宿舍很奇特的,並沒有依照都市計畫的正東西、南北座向興建,而是彎彎曲曲的沿著齊東街興建,原本在清康熙年間,這裡有七間磚房,是周姓人家所居,齊東街在都市的演變中,意外的被保留了一部分,齊東街的頭尾被金山南路、濟南路劃過去,被笑稱是「沒頭沒尾」的道路。

如今保存的是日式房舍,庭園種植多樣的植物,靠著社區協會的守護,老榕樹成為了受保護樹木,氣鬚很長很密,庭院種植的白臘樹,還有代表「釋平安」的柿子樹,還有青剛樹、黑板樹、玉蘭花樹等,日本時代的開發,興建這些房舍的主人,庭院除了高聳的特殊植物,門口的家樹,或是庭院的石頭造景,也很講究,自宅內房間還兼具招待所的任務。

以齊東街53巷11號(後稱11號)為例,目前為台北琴館經營管理,一進門有洋式的客廳(應接室),上方的天花板很講究,簡直就是高級料理亭才會有的宴客廳,但是卻是在小小?疊榻榻米的房間裡面。洋式的客廳在窗台旁,居然還有床柱的設計,在和式座敷(客廳)床之間的柱子,趣味的出現在此。

和式的客廳(座敷),有床之間,後面可見庭園,前面透過圓形的竹飾,看出去玄關,製造空間的區隔,也保持了透通性。另一間可能是當時女主人的房間,也有床之間,與客廳的房間有七顆大石頭當成步道,作為兩個空間的連結。可想而知,當年日本人的家居生活,政商與宴客的溝通很多都在家中會談。

而庭院目前殘存的幾棵大石頭,想必以前是造景用途,後邊的金山南路一段30巷12號(後稱12號)這棟房子,一般人從外觀來看,可能分辨不出有甚麼不同,這兩棟老房子來說,並不是同年興建。兩棟房子的雨淋板是不同的施工方式,12號的是歐美風格有裙擺,施工時由上方往下方一片片釘上去,雨水滴到下方可以有效阻擋,台北氣候炎熱,上面還有氣窗通風;11號的雨淋板是日式風格,上方還有直式壓條。另一棟是歐美式到最下方還有類似裙襬的防雨滴的效果。

建築師當年規劃一棟幾層樓輕鋼架的房子,要放置在琴館這兩棟木造建築旁,一方面利用玻璃透光,讓量體感覺不會那麼大,一方面希望未來的經營單位能將廚房、辦公室、展覽、會議室、倉庫等都放置在此,讓木造房舍內不要有過多的雜物,也儘量開放讓公眾進入,這也是目前日本在名人故居成為博物館的常見的作法。但因為市政府沒有經費而沒有實現。

戰後,這些房舍變成了政府高階公務人員的官舍,許多長官、將軍居住在此,如邱希賢
、王叔銘、黎玉璽、孫運璿、李國鼎等人。

*臨沂街上不同時代的住宅盡收眼底

在臨沂街的巷弄,很多四、五層沒有電梯的大樓,1960年代因為人口的快速增加,中南部來台北工作求學的人也很多,於是這一類的公寓大樓大量的出現,有的官舍腐朽了改建,有的則是水田改劃為住宅區。

這一類的公寓大樓至今也五、六十年了,要住戶要自掏腰包出來改建、拉皮是不可能的,近年來多半是建商提出都市更新的計畫,增加房子的樓層,讓建商有利潤賣房子,加入更多的設施,如電梯、停車場等公設,提升生活品質。但相對的高樓更多,影響到了城市的景觀與生態,綠色的空間相對就減少了。

臨沂街17號,有一家馥園高檔的餐廳,大部分的建材從中國進口,外觀樣式也具中國江南特色,據說是政商名流談事情的隱密去處,價格當然也很高。

馥園旁有一座畸形的小公園,郝龍斌市長時代的政策,台北好好看系列,希望能夠把廢置的空地,沒有使用的老屋,移平並整理成公園供大眾使用,所以大部分是建商在未來要蓋大樓前所謂『養地』的過程,看著兩邊陳舊的舊公寓,或許哪天經過時就變成了非常豪華的大廈住宅。

臨沂街的八、十號,一棟是長相非常簡潔的大樓,原來應該是木造一層房舍,後來房子拆掉改建,還遺留五顆椰子樹,四面都是陽台,大片落地門窗,簡單的欄杆,在這樣的都市中特別引人注意,或許簡單就是一種美。

臨沂街27巷一號,有一棟日式木造房舍已經更新完成,後面是頂新魏家的頂禾建設所蓋的豪宅建案,整個老房子似乎包在豪宅的基地內。這是幾年前文化局所推的老房子文化運動,這一波標下老房子經營使用權利的,大部分是有錢的建設公司,他們希望這一棟房子將成為世界上最美的藏書閣,但目前是圍在後方大樓內,希望未來以公共使用。

*華山文創園區到華山車站

目前周末假日,華山文化園區有眾多的人潮,廠房斑駁的外牆還有樹木攀爬,目前保留的煙囪原來在百年前如何形成的這個工廠呢?這些廠房的建築特色?工廠除了生產酒之外還有生產甚麼產品?現在命名的華山大草原在以前又是怎樣的區域呢?

1914(大正3)年的日本「芳釀社」,在縱貫線鐵路旁,設立了工廠,初期以生產清酒為主,首創以冷藏式的設備,克服台北炎熱的氣候,來製造清酒,之後陸續的擴充增建,以現代化的廠房,除了要有乾淨衛生的水源,充足的電力之外,每座廠房個有不同的功能,也因為不同時間蓋的廠房,建築上更有很多不同的特色。

不過,至今到華山文創園區,酒廠的環境已經不覆存在,也難以了解這段在製酒過程中,建築師努力的過往了。我經常走在這園區,有時是來看展覽,有時是聽演唱會,甚至是踏入了好像酒吧的咖啡館,看著碩高的煙囪,或許真的沒有人在乎這邊製酒的輝煌過往,只剩下一棟棟製酒的名詞而已。

華山文創園區的西北角,明顯的紅磚建築群,跟酒廠有很大的差異,習慣當成窗戶或長廊的圓拱支撐,卻長在腳邊,廠房間的通道,都是巨大的門。這幾棟原來是民營的樟腦工廠,日本時代的台灣,全東南亞最大的樟腦工廠,在目前愛國西路與南昌街附近,為何又需要民營的工廠呢?

因為台灣總督府當年實施公賣制度,樟腦、菸、酒等產品由國家的力量經營,民營的工廠並非就活不下去,這邊的樟腦工廠就再製程上精進,可以再從公營的工廠進貨,精製樟腦產品,不從原料下手製造的話,也可以節省成本。
沿著北平東路往西走,我們稱為華山大草原(#),城市中有一大片空地,當年是華山貨運站,老一倍從南部來台北打拼的工作者,都有到這邊領取大型貨品的經驗,例如:機車、腳踏車、進出口的貨物利用火車轉運,大多運送到此地。

大約1930年代,此地算是台北市城市的邊緣,工廠沿著鐵路沿線興建,貨品運送方便,而隨著城市的發展,所有的工廠沿著鐵路往東邊興建,依據工廠興建的年代,正好觀察台北市發展的歷史。

*蒲添生雕刻紀念館

走入林森北路九巷的巷弄裡,一棟不顯眼的木房,巨型的雕刻作品在庭院內看著外面,這是蒲添生曾經在此創作的紀念館。

1931年,一個剛滿20歲的台灣青年去幫阿公收帳款後,帶著這些錢,獨自坐縱貫線火車到了基隆港,搭了船往日本學習藝術,在船上的蒲添生,含著眼淚揮別從小生長的嘉義,在扇子寫下了:「男兒立志出鄉關,學若無成不復還」,雖然還看不見未來人的蒲添生,但他懷抱的夢想是成為一名真正的藝術家,頭也不回的踏上這條不歸路。

1994年,這個青年蒲添生已經八十幾歲,接受李登輝總統的委託,為健康幼稚園火燒車事件殉難的林靖娟老師塑像,為此蒲添生還出國到各地考察,最後,以媽祖婆的姿態,以寧靜的救出小孩的心情,「浴火鳳凰,羽化成蝶」,到達了另一個世界來描述這個大愛的故事。

蒲添生在創作期間,檢查出得了胃癌,他用台語說:「我若肚子剖下去,哪還有氣力做下去!救自己小孩大家可以理解,但救別人家小孩才是真偉大,我們社會正缺乏這樣的精神。」,他為了這件作品放棄了積極治療,選擇以融入林靖娟的大愛來完成這項作品,完成後不到兩個星期,蒲添生就與世長辭。

在藝術與求生存之間,蒲添生似乎找到了一個良好的平衡點,他不畏權勢,又能滿足業主的需求,這也是擁有強大專業技藝才能做得到,剛毅與堅持的個性,誰能想到在完成一個完美作品的背後,要歷經多少的失敗。

蒲添生大兒子蒲浩明繼承了父業,苦學了十三年,中間有兩度還曾經要放棄,他的作品有陳澄波、蔣渭水、李臨秋,還有在故鄉嘉義圓環的嘉農棒球隊投手吳明捷等雕像。蒲浩明的女兒蒲宜君也從事雕塑藝術創作。

踏出了蒲添生故居,心裡想著我們做人做事的立場,經常會隨著不同時空環境而搖擺不定,但藝術家心中認定的事實,並不會隨著時代改變,這也是藝術的雋永性。因為接了官方的委託,曾經被人稱為御用藝術家,但回頭看他一輩子的創作,除了國父孫文、蔣總統的銅像之外,有更多名人委託製作的銅像、胸像目前知道的就有九十幾尊,各式各樣的作品都有他獨特的堅持,人體藝術創作品,應該是台灣的第一人。

蒲添生本來有機會娶入日本名師的女兒繼承藝術家業,但他放棄這樣少奮鬥很多年的機會,回到台灣發展,娶了陳澄波的女兒,從日本統治到國民政府來台,發生了二二八事件,陳澄波留下遺書要蒲添生好好照顧愛女,要留意性格上「氣有稍強」,避免「衝過頭」,或許就是這封遺書,讓蒲添生往後的日子隱忍求全,得以在藝術之路上站穩了腳步。

那段噤語的年代,這樣的雕塑家,堅定信仰只為藝術服務的信念,時光流逝後回頭看他的作品,魯迅、孫文、蔣介石、連震東等,每個人的個性鮮明的跳出了雕塑品之外,更顯出了那個時代的許多無奈,而蒲添生利用雕塑記錄了失聲的一代。

*台北國際藝術村

巴黎的蒙馬特,曾經也有沒落的時期,於是政府規劃並且蓋了房子讓藝術家居住,因此許多藝術家、作家聚集,目前成為國際知名的觀光景點。

台北市最早的一個藝術村,就在北平東路的國際藝術村(#),當年是養工處的辦公室,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概念,成立了藝術村,與蒙馬特同樣的概念,每次經過那邊看到藝術家的展覽,用心體會後都覺得相當不簡單。

目前台北有兩處藝術村,另一個在河岸邊的寶藏巖,我認為應該再多推廣,利用華山大草原這一大塊的空地讓藝術家多發揮,串聯來華山參觀的人,讓這個地方更活絡。


圖說:

*這棟房子大家記憶中的顏色應該是刷上淡藍色的油漆,不過原來應該是木頭的原色吧?

2016/09/07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31–水湳洞、九份與金瓜石



水瓶子城市慢步第三十一集,帶我們來到美麗山城––水金九,水湳洞、九份與金瓜石散步,侯孝賢拍攝的悲情城市帶起此地的知名度,電影取景大多在金瓜石,但九份觀光卻先竄紅,原因是1990年代藝術家們聚集,將九份的老房子改造成工作室,連帶觀光興盛起來。講述煤礦金礦的故事,還有電影戀戀風塵、無言的山丘。最早1890年代金瓜石發現金礦,吸引淘金客,水金九繁華一時,日本人統治時引進現代化的挖礦機具,但還是缺少冶銅冶金的技術和設備,因此在山城中建造很多台車、纜車,將整批礦產運到山下的港口載回日本提煉。點開YouTube聽水瓶子悠遊山城,介紹依山傍水的美景十三層遺址,礦坑、煙囪、台車、纜車道與步道,還有特別的油毛氈瀝青做防水屋頂喔!(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2016/09/05

沒有廣告的雜誌,『資訊』的墮落與淪陷



現在翻開雜誌,除了官方之外,很少沒有廣告的,每天看這個陳間劇,越來越覺得我們需要這樣的雜誌。

在1987年解嚴之後,媒體百家爭鳴,我想有不少媒體人懷念那樣的日子,這幾年來,廣告主從企業變成了公部門,各式各樣的民意代表選舉,媒體與政府變成了利益共同體,加上網路上各式各樣短小輕薄的發言習慣,我們所了解的世界都是片段的窗口,猶如古人的井底之蛙。

再延伸來看,從許多內容農場網站的標題聳動,加上目前新聞的造假資訊,個人臉書為了維持朋友間的瀏覽率(讚),不習的採用偏頗的個人角度,這些與共享的精神背道而馳。

要如何復興『資訊』,除了身體力行,少到大企業財團的連鎖店消費之外,對於不當的媒體,也要拒看拒絕傳播,這點消極的抵制,其實都不足以抵擋商業怪獸,如何積極的作為?

...........
...中間的論證...
...........

就是要改變消費習慣,少看沒有事實根據免費的轉貼,花一點錢購買有內容的文章或書籍。自己花時間收集各方的看法,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

以上,說的簡單做的難,這個世界已經變成每個人都是專家,一個人有一種角度,就會有另外一百個專家會有不同的角度來推翻你,唯一的辦法,選擇沒有『利害關係』團體或個人的觀點。回頭來看,沒有利害關係,如何變成專家?

這像是無解的問題,或許小額捐款,或許大眾募資,是可行的辦法。

【台北】咖啡喝到飽,醉了!咖啡老頑童x小廢墟 2016



這兩個月,看到許多咖啡人在此打卡,查了一下居然就在我家附近,由於並不是每天都有固定開放的時間,經常有活動的時候,我也剛好有事情。

今天到此,是 配個咖啡吧!PEG Coffee 黎子 的場子,看到牆上的一些小裝飾物,頓時有了在嘉興街咖啡館的幾許錯覺。

一進門有點嚇到,非假日的星期一午後,聚集了喜歡咖啡的同好,有些熟悉又陌生的人,只要提到咖啡香,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與品嘗方式。而利用活動的模式炒熱的場地,簡直是咖啡人的烏托邦,或許稱此地為咖啡館的咖啡館實在也不為過。

這兩年,我好像少逛了一些咖啡館,一杯咖啡下肚,整個人好像熱起來,馬上轉變為花蝴蝶的模式,許多朋友的朋友受到我的強推自我介紹應該非常受不了吧?哈哈!

咖啡館的起起落落,台北街頭巷尾曇花一現的咖啡館們,在這裡,只有歡樂的氣息,咖啡人的甘苦與恩怨全部不重要了。




房龍的書,還有加賀魔除虎



每每翻開房龍的書,都好像閱讀一個大家族的故事,這個大家族每個人都很有個性,也很愛去冒險,1882年出生的房龍,這幾本書,透過旅行之眼,雖想告訴我們人類該往何處去?看完了書,我終究還是沒有答案。

那個老虎,是加賀魔除虎?戰後日本昭和時期,家裡的裝飾品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開始注重了起來,看起來家家戶戶除了女兒節的娃娃,這個磨除虎也時常看到。

2016/09/03

《大崩壞》復活節島被推倒的摩艾



再讀一次復活節島的《大崩壞》,尤其是九三軍人節,又有遊行,感慨很深,台灣也會跟復活節島一樣的毀滅嗎?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30–台北芝山巖



各位聽友啊!水瓶子城市慢步第三十集了!這一集很精采喔,聽水瓶子發揮地質及文化導覽的專業,帶我們來到台北芝山巖,從戴笠字雨農命名的雨農路開始,往上去芝山岩爬上小山丘,發現多樣文化考古遺址:一萬八千年前台北盆地是鹹水湖,在此找到原住民居住於此的貝殼遺跡,想像先民生活樣貌;日治時期「芝山巖事件」六位日本籍小學教師遭難的立碑;從三山國王廟知道漳州人開墾居住於此的足跡;而山下石頭公廟,則介紹了士林天母地區產出的進士舉人。不僅如此,芝山巖發現的寒帶、亞熱帶的植物遺跡,是自然科學活教室,現在還有收容落難貓頭鷹的鳥類收容所,這麼精彩快點開YouTube好好聆聽!(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2016/09/02

【台北】整形三十年後,回台大舊館演講



今天中午一個小時的分享,主要是台大醫院的歷史老八卦故事,找了不少老照片,然後把一些對大家很陌生的人名搬出來,希望對在臺大醫院的從業人員有一點幫助。

三十年前,我因為臉部燒傷,每一周都到門診報到,然後在此動了植皮手術,今天我忘了提及在台灣第一個植皮手術,是1928年,傳教士蘭大衛所施行。

那時的台大就已經很先進了,有IBM 電腦掛號系統,不是用滑鼠操作,而是用光筆觸控螢幕。還有快速的公文傳遞風管,若時光往前推到日本時代,這棟建築,有多重的象徵意義。

主辦人帶我在台大各棟樓遊走,許多塔樓(風塔),當年在沒有冷氣設備,如何保持通風,如何避免病菌的感染,這樣的建築完全實現了這樣的功能性。當年中央通道是檜木,旁邊的標語:禁止小朋友,原來是病房禁止兒童進出,防止感染,至今依然有這樣的規定。

我的野心太大,除了台大醫院西址,還想講赤十字醫院後來移到目前中興醫院那塊,以及人文醫學博物館、保安街的謝唐山醫師等等。

台灣的醫療從傳教士帶來的西方醫學,一直到台大醫學院,以及後來在大稻埕與台灣各地開業的個人小型的醫院,還有接生婆到婦產科這樣的演變,百年來台灣人的觀念改變不少,這部分臺大醫院可以說是一個縮影啊!

俯瞰這王字型的現代化大型醫院,面對醫療資源的問題,還有是否要繼續擴大,如何在維持傳統與未來發展中取得一個平衡,甚至是融合起來,都是很難的事情。— 在台大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