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4

《一路向南》

今天導覽臨濟護國禪寺前,想說再來講一點點台北新四國遍路,結果搜尋到跟我同屆同學(真是沾光)在雜誌上一路向南的專欄。

想說這本書也買來躺在書架上很久了,趁今天一口氣讀完!

看同學的經歷,實在非常佩服有人願意投身這一個科別,通常我們認為的醫師都是與社會脫節的,能夠專注在自己所學與社會互動,加上是用"雙腳"走出一片天。

能夠分段走完台灣西半邊,隨時走去看古蹟,了解古蹟背後的故事,有時是去找朋友,有時跟朋友一起走,有時隨時跟路上的人攀談,這樣的旅行恐怕或許一般人也可以做到,但是要能夠同時能夠看到這一路上的"過往歷史",這才是真的不容易啊!

孟東籬的《素面相見》,自序中就有描述台灣的街道,作者發心要『走遍』台北,在寒風苦雨中每天走三四個小時,大致走遍了台北,但等他要整裝南下的時候,開始氣餒沮喪,因為走出台北到處都在造橋修路車擠喧囂,重點是沒有行人容身之處,而且也根本沒有行人,這是四十年前孟東籬所見的台灣,至今,我也覺得孟東籬描述相去不遠。

我寫了幾本有關台北的書,但每每要跨出台北,我就開始躊躇了!感謝透過徒步的作者同學,給我們看到台灣的歷史。我今天看了兩回,就想好好的慢慢看,一次看完真的太浪費了。 — 與 Erin Wu 。

2022/09/17

【台北】我對於味道的記憶

不知道為什麼看到這個榕樹樹屋,就想到龍貓撐傘等公車的那個畫面?是我太跳痛了嗎?

現在金華街135號的公共澡堂已經部分修復,經營的商店在浴池放置了薰衣草,符合販賣香精油的布置。不過這個榕樹攀爬在屋子內外,到底是要成為我們歷史的一部分嗎?

之前澡堂廢置,金華麵店在前面開業,榕樹也成為攤子部分遮蔽,2013年4月,曾有公民團體來清潔打掃這裡,用強力噴水柱,仍然無法清理磚牆上長年的油汙(新聞搜尋關鍵字:盼保存華光古浴場 市民自主為歷史建物洗盡鉛華)

轉貼新聞部分:

***********

參與的居民朱博安在心願卡上寫下:「現在看見的這片風景、這些味道,都會一直留在我的腦海裡。如果大家現在的努力,可以讓這裡留下一點點痕跡,不僅僅是為了我的回憶,而是能夠讓大家理解這是與自身相關聯的。」

***********

若談到我的部分記憶,是每次開車經過這裡,都會有很多計程車司機停車休憩,肚子餓了就在麵店溫飽一碗麵,一下子又能去載客,但因為周邊沒有公共廁所,所以榕樹成為了最天然的廁所,金華街這一段到處聞得到一股濃厚的尿騷味。

印象中有次找不到地方尿尿,我也在此留下了味道。

而今,古蹟修復了,那股味道也消失了,香精油商店進駐,浴池變成了薰衣草,目前,我還說不出我的領悟。

金華街與杭州南路的路口,擁有各黨各派的競選看板,其實也跟旁邊的古蹟活化,沒有任何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