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8

【台北】二二八白色恐怖相關文化資產,感謝眾多教授級的人來參加二二八發生地旁邊的講座《臺北老屋三生事》 No.12

跟 Notch 咖啡的老闆約了過去,或許去過這家咖啡館的人會覺得門窗與牆壁有點破舊,木頭地板走過去有點搖晃,但我在那邊發現了一些寶藏。

一般咖啡館或許會使用裝潢把這些不好看的地方遮蔽,但我看到了有重力鎚的高長窗,還有老照片中一樣的窗紋,雖然外觀是洋樓,但內裝的櫥櫃,有日式建築的感覺。

這間街屋,戰後後方有增建變成長形的街屋,原本和、洋式變成了漢式的生活空間,在文化意涵上有很重要的意義。

店主李大哥的阿公,在二二八事件失蹤,所以他擺放了一張這些事件點發生地的地圖,美女店主方菁是教油畫老師,一樓往二樓的樓梯間擺設了一些畫框作為裝飾,目前作品與畫室在信陽店,下次若有機會再走1930年代的臺灣美術導覽,我覺得可以從這邊出發。

感謝老闆與房東願意保留與經營這樣的房子,未來不知道都更會不會拆除,希望至少立面可以保存下來。老闆說現在島津製作所台北支局的員工曾經有來探訪,不知道以前內部格局是怎樣呢?

#與老屋合照 #臺北老屋三生事 — 和李德振與李方菁在 Notch咖啡本町店-重慶南路

圖片來源:二二八事件維基百科

講座:【台北】二二八白色恐怖相關文化資產--《臺北老屋三生事》

這是 1947年2月28日在專賣局前的抗議衝突事件,也是大家所熟知的二二八事件的發生地點,位於重慶南路一段25號。

會有大批民眾集結,是前一天2月27日傍晚,因為發生專賣局查緝私菸的警察誤殺了一名民眾,終戰後不到兩年的時光,大批民眾在火車站前集合,前往專賣局辦公室抗議,為何群情激憤地把辦公室搗毀焚燒?

發生至今 74 年,大家甚至不知道發生地點在哪裡?甚至不知道這棟房子還在!

蕭文杰老師,將帶領大家前往有白色恐怖的文化資產,那一代的知識份子,透過各式各樣的模式來告訴我們那段歷史,而我們如今又能做甚麼呢?

仔細觀察這張照片的三棟房子,各自獨立卻擁有類似的樣貌,這是為什麼呢?

小時候玩大富翁,只要在漢口街、開封街、重慶南路蓋起房子,這一局就包準是贏定了,如今僅存的老房子,要跟我們訴說它曾經的見聞,臺北有那些老房子經歷了白色恐怖﹐又有哪些文化資產,具有這樣的時代意義呢?

做一個有記憶的人,透過建築與地景地貌,還原你我所知道的故事。

主辦:典藏文創 與談者:蕭文杰、水瓶子 時間:2021年2月28日10:00-12:00 地點:臺北市重慶南路1段35號 Notch Cafe 費用:100元茶水場地費,當日繳交

#臺北老屋三生事 #歡迎分享轉貼 — 與蕭文杰。

感謝眾多教授級的人來參加二二八發生地旁邊的講座--《臺北老屋三生事》

從第零場在迪化街的老屋舉辦這樣的活動,一直到二二八當天,是第十二場,雖然我的簡報檔內的照片與蕭文杰老師有重複,但是我們兩人切入的角度大大的不同,個人注重發生點在哪裡?二二七到三一一中間到底發生了甚麼事情,而蕭文杰老師把這些地景的警察軍事公家單位主官、報紙媒體的經營者、或是處理這些人背後的脈絡關係說明得非常清楚,反覆論證。

好像還在拼拼圖,透過照片、繪畫、口述拼出現在這樣的樣貌。我們不是用悲情來討論二二八,而是拼圖起來建立一個公民意識,保存老屋的意義不只是在於時代性的建築意義,而是屋內屋外發生過的事情。

左一 Yu-Juin Wang 王瑜君博士,她家在暖暖的街屋曾是白色恐怖的見證。
左二 駱芬美 老師,銘傳大學的老師,寫了很多本臺灣史的書,她說這裡原本是"臺北縣廳"府前街。而今日重慶南路有總統府,這百年時光一直都是政治經濟的中心。
左三 是 鴻儒堂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的老闆,從小就住在這周邊,描述日本時代商店街樂天地,非常到位。
左四 李德振 是二二八失蹤的台北市參議員李仁貴的孫子,也是 NotchCafe 的經營者,李仁貴戰後行善卻被失蹤,從小家人長輩避談二二八。
左五 蕭文杰 老師,被稱為文化恐怖份子,他一直鼓勵大家文化資產提報與保存,幫大家找尋這些文資背後的許多故事與意義。


很感謝來了我人生中各個時期認識的朋友,希望每位朋友都能夠講出老屋背後的故事。 — 和李德振與 Yu-Juin Wang 在 Notch咖啡本町店-重慶南路

感謝駱芬美老師製作的影片

《府城百年愛的足跡》

#逐工一本冊 No.019

《府城百年愛的足跡》

今天去松菸的聚珍臺灣,很開心看到老闆的新書,看到各地方政府(我看到的新竹、基隆、屏東)與各地的作者們很努力的在地方文史的出版。

透過一隻不斷轉世的貓來了解台南的發展!整本書對於巴克禮有比較深入的描述。但即使是這樣,我相信從事文史研究的作者一定覺得版面很不夠吧?

透過繪本,很快速讓人了解地方史,希望未來可以在細部了解一個事件,或是聚焦到一個人對於地方的影響。

出版單位居然是臺南市中西區公所!

2021/02/27

《春秋創刊號:在失敗的年代依然相愛的我們》

《春秋創刊號:在失敗的年代依然相愛的我們》

#逐工一本冊 No.018

特地跑到浮光書店去買了這本雜誌,不過看起來有 ISBN ,應該是書籍。

特別喜歡報導型的文章《疫情下的閱讀》,讓我們知道瘟疫下的世界變成了甚麼樣貌,在台灣,擁有實體書閱讀能力已經是少數人了,甚至要單純的符合邏輯簡單的批評一件事情,已經沒有這樣的人了。

馬奎斯《愛在瘟疫蔓延時》,書封的簡介:

花朵會乾枯,鹽巴會腐蝕。

愛情會讓人忘了蒼老,會讓時間變得具體而微,

他已經等她等了五十一年九個月又四天……

費米娜沒有想過,一起生活了大半輩子的丈夫竟會以這種方式與她永別——他發現失蹤的鸚鵡停在芒果樹上,試圖把牠抓下來,卻不慎失足摔死。

******

恐怕大部分的夫妻,在瘟疫蔓延的時刻,都想要離婚吧?

閱讀,也是如此嗎?

2021/02/26

《自由背包客》台灣民主景點小旅行

#逐工一本冊 No.017

《自由背包客》台灣民主景點小旅行

一本中英對照的書,是帶你進入白色恐怖地標的入門書

《日治時期台灣住宅發展》1895-1945 #逐工一本冊 No.016

《日治時期台灣住宅發展》1895-1945 #逐工一本冊 No.016

整理書櫃,隨手一翻,翻到高橋宅,是因為二二八接近了嗎?到處看到都是白色恐怖的遺址。

好像一艘船,洋和混和的現代建築,1933年完工,觀察女性生活空間,已經男女平權了,家人與客人也明顯的區隔開來。

https://hsi.nhrm.gov.tw/home/zh-tw/injusticelandmarks/123346

這個地方到底是窩藏收容異議人士,還是抓去審訊呢?

2021/02/23

【台北】貓空邀月茶訪

大學時代的貓空是座不夜山,很開心這家從大學時代就存在的店,至今依然屹立不搖,而且菜色老味道都還在:過貓、三蘇,還有蘑菇雞湯。

用紅包來交換禮物,很棒!— 與江巧文和廖家祥

2021/02/20

《傲骨之道》少年張萬傳#逐工一本冊 No.014

#逐工一本冊 No.014 傲骨之道,少年張萬傳

雖然只是一本小冊子,把張萬傳與台灣美術史重要的轉折都說明清楚了。

《露西》

《露西》

幾年前電影剛剛上映,經常在討論我們的大腦到底使用了幾趴?

先不論腦內神經科學,也不講人體內的松果體開發,盧貝松從地下鐵、碧海藍天、第五元素到搶救地球,每部片都非常國際化,也經常嘲諷警察的效率很差,但也經常回過頭把法國的地標與優點在電影中呈現出來。

法國從城市規劃,到大革命之後的民主社會,進入巴黎鐵塔城市博覽會的競爭,在人權、男女平權、種族平等的議題,好像都是世界先驅。盧貝松刻意用女性把這類的議題做對比凸顯出來。

用毒品作為觸媒來提升我們頭腦的開發,以黑道的利益為出發點,最終露西得道升天,畫面使用黑色與白色的對比,模糊化了整部電影的緣起,智猿人在三百二十萬年前,到底是接觸了甚麼,得以演化成現在這個樣子?

難道只是米開朗基羅所繪《創世紀》,上帝與亞當一個手指的接觸就開始演化了嗎?

2021/02/19

【台北】銅鑼灣書店

進去看了這些書之後,赫然發現我們真的缺少了討論政治、國界、民主,各國消長這類書籍的專門書店,很感謝銅鑼灣書店從香港遷移到了台北,感謝言論與出版自由,讓我們得以看到不同的觀點。— 在銅鑼灣書店-台灣重生。

2021/02/18

《緝魂》

《緝魂》

《目擊者》、《紅衣小女孩》導演程偉豪的新作,是多種類型電影的混合體:鬼怪、犯罪與科幻。

我最喜歡的是電影中埋藏了一些臺北的地標,即使只是很快閃過去的一秒鐘。

黑色電影往往給人絕望,但最後男主角透過身體精神意識的轉移來克服自己的癌症,也解決了罪犯者想要永生的企圖,更解決了誣陷別人的問題,也讓大家的心靈得到了解脫。

但,真的是這樣嗎?

人類靈魂的存在若真的可以延續累世,那麼人世間法律的遊戲規則要如何改寫呢?

《臺北都會二二八》 #逐工一本冊 No.012

《臺北都會二二八》 #逐工一本冊 No.012

這本是二二八受難者後代的口述歷史,當我看到宋斐如這個章節採訪他兒子宋洪濤,描述他爸爸與第三個媽媽受害後才是真悲哀!

雖然宋斐如在臺灣出生,去北平念書,與洪炎秋同時考上北京大學,戰後回臺灣服務,不願意進入公部門,於是創立了《人民導報》,報址就是在高石組辦公室,我們所熟知的撫台街洋樓。於是從小在北平長大的宋洪濤,回到台北念建國中學,但是講話的口音卻是外省人,二二八之後兩面不是人,去找父親的好友卻都被拒於門外。

這本書的每一個人都是當時的菁英,大多在三月初被抓失蹤或受難,而其中蔣渭川命大,因為槍枝太爛卡彈,軍人被太太牽制一下往屋內逃跑,女兒中槍因此受傷死亡,開始逃亡的日子,本書也具體說明的蔣渭川逃亡居住藏匿的方式,連小孩都不能直接相見,看了這段內容簡直比猶太人在納粹追捕下藏匿的故事,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些發生地在哪裡?你知道嗎?請來參加這個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223511531284000&set=a.2777351360533

2021/02/17

《來自清水的孩子》蔡焜霖 #逐工一本冊 No.011

《來自清水的孩子》蔡焜霖 #逐工一本冊 No.011

終於去銅鑼灣書店,因為二二八即將到來,記得上次在二二八紀念館聽演講,遇到了蔡焜霖先生簡略了講了一下話,一直很好奇他的人生。

蔡焜霖人生漫畫出了三本,使用臺語漢字,第一本是描述蔡焜霖年少時期非常會讀書,經過戰爭時期,戰後又發生二二八事件,時間大概到1950年為止。

蔡焜霖後來的人生也非常曲折,也跟這本漫畫的形式相關,創辦了《王子》雜誌,支助紅葉少棒隊,雇用同樣遭受到白色恐怖的同事,同時期也做了很多兒童、少年相關活動,辦的有聲有色。

每次接觸到白色恐怖的前輩,都覺得他們被關在綠島十幾年,人生好像就少了那十幾年,可是看著他們的人生經歷卻比我們一般人更為精彩,遇到磨難都會找其他的辦法,只要有堅定的目標,無論花多久的時間都想要完成。

2021/02/16

【台北】菸花與小高@閱樂書店

小高似乎每一年都會有新的創作,應該都可以作為全能改造王的案例了,到底是燈光、裝飾、音樂、飲品的魔力,還是背後都是累積的經驗呢?

閱樂書店有著因為偶像劇拍攝而開始經營,一路走來至今仍是書店,其實非常不容易,一家書店到底是要賣書還是要賣餐飲,或者是舉辦講座研討活動為主,畢竟賣書的利潤支撐不了一棟老房子的營運!

1954年興建,本來作為菸廠育嬰室,因為大巨蛋興建而被搬遷到此,重生後作為書店、咖啡館,晨昏陽光仍能灑入屋內,木構屋頂與門窗,在不同的光線下透露出不同的風情。

如何能夠在這樣的空間自給自足的生存著,我期待煙花與書店可以找出一條並存之路。 — 在閱樂書店。

2021/02/15

《高第》 #逐工一本冊 No.010

《高第》 #逐工一本冊 No.010

現在很喜歡看有插圖的書,甚至插圖的資訊量都很大。

這一系列的傳記其實已經把名人從生老病死的重要里程碑都寫清楚了,我個人的重點並不在於如何創造出聖家堂,而是他成為建築師初期的創作,拜訪一趟巴塞隆納,好像就可以深刻的走過高第的足跡。

高第年輕時有參加踏查社團,經常一起參觀古老建築,到巴賽隆納旅行時參觀他設計的豪宅,其實都可以看到世界各地古老建築的痕跡,我最喜歡的是米拉之家的屋頂,可以說是他年輕時代創造的巔峰,但在那個時代的酸民並不現代還少,有了許多不好聽的名字--採石場、蜂巢、飛船庫房等。

加泰隆尼亞地區在高第年輕時並不平靜,而且還被禁止講在地的語言,高第因此還被抓過。最後被電車撞傷穿著破爛如同窮人,醫院還不認識這位畢生奉獻興建教堂的建築師。

2026年,要趕在高第過世後百年完工的聖家堂,這座還未完成就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很有眾多的世界第一,或許要了解高第這個人,才可以破解這些密碼。

2021/02/14

《勝利貓日子》 #逐工一本冊 No.009

《勝利貓日子》 #逐工一本冊 No.009

每年來屏東勝利星村都有不小的變化,房子陸續整修好了,店家也不斷地有些變換,展覽或許與眷村的過去相關,翻閱了許多縣府所做的調查與出版物,我雖然不是屏東人,但知道了許多片段的過往記憶!

假日來經常看到全家人扶老攜幼的場面,上廁所需要排隊,但是平日來只有貓躲在各處假寐,甚至不少店家都沒有開。

看完了這本繪本,或許下次經過『永勝5號』,看著門口說明張曉風女士曾在這裡成長,詢問了店主短短的幾句話,知道了張曉風的父親是孫立人將軍的部屬,負責一些空軍的訓練事務,僅僅如此就有了許多畫面,但若只是近來點杯飲料,可能完全不知道這些秘辛啊!

再從這邊的許多書櫃的書,作家郭漢辰先生與翁禎霞小姐的各式著作,我大致上了解了這兩位作家與屏東的關係,我們在老屋、眷村活化再生的這個議題,過往記憶與故事永遠是最重要,但是卻是最難達成的。

我在門口聽到了許多年輕人很直白的問說:張曉風是誰呢?

貓屬家而狗是屬人的,這本繪本用貓來連結這些住家的感情,朦朧的透出勝利新村的過往,但卻又十分的模糊。我在這些書本中拼湊人們的記憶,或許我們不習慣講我們自己的故事吧?

從日本時代1937年陸軍的飛行員官舍,到戰後的勝利新村,如今轉化為勝利星村,我覺得不只有這些建築與店家,而是應該是人與人之串起的故事。 — 在永勝5號。

2021/02/12

《台北時光機,藍色公路》

很好的主題,也讓我們認識沿海港口台灣人的貿易生活方式。 #逐工一本冊 No.006

【新北市】三貂嶺,圈套

濕冷的雨,青苔,兩座吊橋墩在河兩岸對看,居然轉身變成了住家,廢置的小學校,老蔣銅像還藏在草叢裡盯著大家,讓我想起了阿部寬主演的日劇:圈套。

距離,有了神祕感,也有了追尋的目標!

http://trip.writers.idv.tw/2009/06/blog-post_03.html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5/blog-post_3906.html

2021/02/10

《靜待黎明》陳炘的女兒,也是高敬遠的媳婦高陳雙適口述

《靜待黎明》陳炘的女兒,也是高敬遠的媳婦高陳雙適口述 #逐工一本冊 No.005

位於南京西路、塔城街口這個轉角,是大東信託台北支店的辦公室,另一個轉角也曾是高敬遠的婦產科醫院。

1944年,戰爭尚未結束,大東信託被台灣總督府強制合併為台灣信託株式會社,最大股東為台灣銀行,社長為官派菊池真鄉,陳炘為專務(執行董事)。

1946年,陳炘成立大公企業,地址於臺北市光復路18號(在哪裡?),3月21日被抓到保安司令部,雖然被放出來,但是隔年二二八事件後,3月11日被帶走後就失蹤了。

每次讀到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後代的紀錄,鉅細靡遺的把父親從小到大的路重新探訪一次,在日本時代備受打壓的情況下為台灣人尋找出路,萬萬沒想到戰後受到的打壓更巨大,甚至生命都消失了,黎明到底何時可以到來呢?

我查到了1946年的光復路,就是今日的博愛路 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FormosaMuseum/photos/pcb.1605905062780385/1605858832785008/

2021/02/09

《走,去迪化街買年貨》 #逐工一本冊 No.004

《走,去迪化街買年貨》 #逐工一本冊 No.004

這是十年前出版的繪本,有些店面與行業已經走入歷史,回想迪化街十年前平日人潮寥寥可數,下午五點商店全部關門,冷風吹來門可羅雀!

也只有年貨大街有人潮。

今年年貨大街因為疫情而取消了,但是人潮卻沒有消失,這應該是好的景象,商店街應該平日就讓鬧滾滾才是啊!

我最近怎麼都在看繪本啊?也發現我對文字、圖畫細節有點找碴的現象,大家要不要來找碴呢?

《金玉盟》的三個版本

《金玉盟》的三個版本

2017年的奧斯卡頒獎,因為華倫比提頒錯獎,所以讓我去看了1967年的《我倆沒有明天》,看了之後才知道原來這個故事改編自1930年代鴛鴦大盜邦妮和克萊德的真實故事。

那麼 1994年的《愛你、戀你、想你》(Love Affair),原來是模仿1939年、1957年的《金玉盟》,兩部電影同一個導演、同樣的劇本,拍攝場景也幾乎一模一樣,那麼華倫比提如何超越前兩部電影呢?

除了找花花公子的來拍,也真正的找花花公子的太太來拍,那麼應該就可以超越了吧!

不過看這部片的時候,我卻想起了《愛在瘟疫蔓延時》,可能是去小島親戚家而萌生愛意的場景太過神似了,旅行,真的可以考驗愛情呢!

2021/02/08

《釀電影》雜誌Vol.03 #逐工一本冊 No.003

《釀電影》雜誌Vol.03 #逐工一本冊 No.003

2008年在台北敦南誠品意外的遇見了溫德斯,也看過他所有的作品(當然很多看一半都睡著),到世界各大城市旅行也都喜歡看電影來認識這些城市,這樣的主題讓這本電影雜誌容易接觸又有深度。

小時候看"影響"電影雜誌至今,許多比較深度的影評都會需要看了很多很多的電影才能看得懂,不然就是要認識很多演員、導演才看得懂,為什麼我們不能從生活日常來認識討論電影呢?

從認識小津安二郎,溫德斯延伸到了侯孝賢的《珈琲時光》,致敬導演以前的電影,又衍生出新的話題,這算是電影的傳承吧?

翻完這本雜誌,好想再重看經典電影,會不會對各大城市又有新的認識?

2021/02/07

【台北】SD,USB......

四十年前 10M 的硬碟不知道還有沒有人留著,轉眼二十年前的128M的記憶卡已經完全沒有用處了。

SD 的插槽除了記憶卡之外,還可以插這個 WiFi 周邊喔!

目前來看是USB的使用最廣泛,二十年後會不會只是直流電取電的用途呢?

《台二線旅圖速寫》郭正宏 #逐工一本冊 No.002

《台二線旅圖速寫》郭正宏 #逐工一本冊 No.002

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家不能出國,臺灣在地小旅行的盛行,還是因為我以前比較沒有關注這類的旅遊書?很喜歡以"路線"的旅行書越來越多,而且,都還有濃厚個人風格。

打開書可以隨手翻閱,很驚奇為何常去的地方可以有不同的角度,遇見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體驗!

臺灣街道巷弄千萬條,無論是台二線,還是小巷道,都可以走出寫出畫出自己的風格。 — 與郭正宏。

2021/02/06

《昨日的素描》 P.100《商品櫥窗》呂基正/1934年#逐工一本冊 No.001

#逐工一本冊 No.001 圖片來源:《昨日的素描》 P.100《商品櫥窗》1934年,國立臺灣美術館『經典再現—臺府展現存作品特展』(2020/11/28-2021/4/11)展出

我又要來小人恆立志,看看今年可以翻閱幾本書呢?

《昨日的素描》呂基正人體速選集

這本書主要是收集了呂基正年輕時學習繪畫的基礎工作,幾乎每日素描人體,這樣的學習精神是我們現代人所缺乏的,除了划手機之外!

終於翻完了前100頁的文字內容,除了從西洋藝術史的觀點來分析呂基正的人體畫之外,我最好奇也最有興趣的是呂基正何時開始全心投入山岳寫生?在日本神戶加入了登山社團開始嗎?還是終戰後保守社會下也只有畫山岳可以畫出繪畫的高度嗎?

從基礎的人體素描,到山岳繪畫家之間,到底呂基正有甚麼樣的作品帶給我們了解當代社會呢?

二十歲的呂基正,在神戶學習後回到廈門舉辦個展,作品《商品櫥窗》入選1934年第八回台灣美術展覽會。我查閱了第八回所有入選的作品,大部分以風景、街道、人物、花卉植物靜物等,這類有臺灣地方特色的人事物為主,難得以資本主義社會中產品櫥窗為主的題材,是學習巴黎流行時尚的氣氛,還是他已經嗅到了立體派、野獸派的味道呢?

1930年郭雪湖以《南街殷賑》獲得臺展賞,已經初步有流行時尚的氛圍,臺展就好像鮮少有這樣的作品了!因為戰爭嘎然而止嗎?

1947年,呂基正所任職的台灣編譯館因為二二八事件而遭到裁撤,正當他以人物畫為主作為台灣省美術展覽會的《室內》、《燙衣》入選展出,1948年台陽展的《何處去》,是否再定位未來的繪畫方向的徬徨階段,我相信呂基正在教學中已經審慎的思考過了他未來的方向了。

塞尚喜歡畫山岳,但他把山岳支解成簡單的幾何形狀再重新組合,他的聖維克多山猶如呂基正心目中的奇萊山,每一個畫家都有心中的香格里拉,呂基正的聖山是哪一座山呢?

2021/02/05

講座:【台北】二二八白色恐怖相關文化資產--《臺北老屋三生事》

圖片來源:二二八事件維基百科

這是 1947年2月28日在專賣局前的抗議衝突事件,也是大家所熟知的二二八事件的發生地點,位於重慶南路一段25號。

會有大批民眾集結,是前一天2月27日傍晚,因為發生專賣局查緝私菸的警察誤殺了一名民眾,終戰後不到兩年的時光,大批民眾在火車站前集合,前往專賣局辦公室抗議,為何群情激憤地把辦公室搗毀焚燒?

發生至今 74 年,大家甚至不知道發生地點在哪裡?甚至不知道這棟房子還在!

蕭文杰老師,將帶領大家前往有白色恐怖的文化資產,那一代的知識份子,透過各式各樣的模式來告訴我們那段歷史,而我們如今又能做甚麼呢?

仔細觀察這張照片的三棟房子,各自獨立卻擁有類似的樣貌,這是為什麼呢?

小時候玩大富翁,只要在漢口街、開封街、重慶南路蓋起房子,這一局就包準是贏定了,如今僅存的老房子,要跟我們訴說它曾經的見聞,臺北有那些老房子經歷了白色恐怖﹐又有哪些文化資產,具有這樣的時代意義呢?

做一個有記憶的人,透過建築與地景地貌,還原你我所知道的故事。

主辦:典藏文創
與談者:蕭文杰、水瓶子
時間:2021年2月28日10:00-12:00
地點:臺北市重慶南路1段35號 Notch Cafe
費用:100元茶水場地費,當日繳交

2021/02/04

《鄧麗君的故事》

從不同的角度認識鄧麗君,也回味一下他出專輯的里程。

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日劇都要講很日本腔調的北京話,這齣日劇唱出很日本腔調的歌曲,實在很想笑出來。

劇組很用心復原了眷村與當年的新台幣。

2021/02/03

【台北】存在與重現?加納屋與 CAFE!N,這幾棟都還在,有可能復原嗎?

存在與重現?加納屋與 CAFE!N

這幾棟都還在,有可能復原嗎?

來源:臺北市區改築紀念 http://tebook.ntl.edu.tw/adm/upload/ebook/44b93a34-8dad-47e4-a09e-be6e36522078/book.html

從1911年起興建了歐式的街道,這棟街屋原本是加納屋、文明堂書店,幾年前是 Smith&Hsu 現代茶館,現在則是CAFE!N 咖啡館,由世界咖啡冠軍所開設的連鎖咖啡館。

龍瑛宗於1982年所寫的《勁風與野草》:杜南遠與鶴丸五郎並肩行走於亭子腳。抬頭一看對面的文明堂書店,明亮的燈光下擺滿著書籍......。

我想著當年龍瑛宗書寫這篇短篇小說,描述著1940年代戰火中的臺灣,到底是要帝國主義的興起還是終結?這樣歐式的街道,到底給我們甚麼樣的記憶?

每每我走在衡陽路上,看著一些殘留的建築立面,仔細比對著老照片,大樓重現著這些往日情懷,到底是不是真實的復舊?這些腦中記憶的碎片,到底可否拼接的回來?

龍瑛宗當年,不就是在做這樣的事情嗎?

我找出2014年,老屋新生銀獎,主題特色:身為傳統茶館的當代延續,藉由結合亞洲與西方世界的茶文化,以嶄新且簡潔的方式創造具有當代人文的茶體驗,希望透過建築與設計、社交、休閒、工作、閱讀,以及飲茶這些要素中互相影響,構成化學反應。

如今再回這棟老房子,所有內部的痕跡消失殆盡,只留下立面,左右新蓋的建築,甚至回覆的立面還不太相同,我已經開始懷疑腦中的記憶是否真確了?

2021/02/01

【台北】青田七六寒假的小朋友營隊

寒暑假特別多這種混齡的小學生來參訪,原因就是家長把小朋友丟到營隊,這些小朋友都很乖,可能是混齡,也可能是不熟,主動舉手發表心得感想的很踴躍,但由於混齡,認知差異性還蠻大的。

不過我也有發現回答問題的就是那一半人,其他一半人還好也有在專心聽我講話。

小學生可能還無法能在這樣短暫的活動理解同理心,不過我會想辦法在這麼短時間置入尊重彼此的想法。

臺北畫刊 2021 年2月號有我一短篇永樂町市場的商店街開發案


1895年《臺北及大稻埕‧艋舺略圖》部分,紅框是大稻埕新市場敷地。來源:中研院台北市百年歷史地圖
臺北畫刊 2021 年2月號有我一短篇永樂町市場的商店街開發案,參考資料沒有貼上,我補在這裡

參考資料:
台灣の旅,1942年
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永樂店鋪
臺灣瀛社詩學會官方網站
全文: https://www.travel.taipei/zh-tw/pictorial/article/26828

【台北】長輩圖集錦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