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柏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柏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08/30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95-柏林博物館島



到柏林遊覽博物館,除了二戰猶太博物館之外,推薦必去博物館島,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建築、文化與歷史的結合,普魯士帝國規劃之初,將其定位為世界的中心呢!

話說十九世紀初,法國將羅浮宮改造為美術館,英國大英博物館開放公共參觀,那時候普魯士帝國尚未統一還在打仗,即便戰亂,博物館島不停止興建,可看到德意志民族懷抱的理想和意志力。迎接千禧年時,大羅浮宮計畫找貝聿銘設計玻璃金字塔,大英博物館在廣場蓋起圓頂,柏林呢?1989年才倒塌的圍牆,東西德統一但經濟蕭條,可是博物館島仍持續擴建。

1810年腓特烈三世召集優秀建築師來規劃博物館島,1830年第一棟建築「舊博物館」落成,接著普魯士皇家博物館(現稱「新博物館」)、「老國家藝術畫廊」、原「腓特烈國王博物館」改名的「博德博物館」、「佩加蒙博物館」。1880年建築群成形,並決定島上只展出「高貴的藝術品」。島中央是「柏林大教堂」底下有國王陵墓,旁邊建築有軍事大廈象徵國力,以及洪堡大學為知識代表。為了紀念「博德」館長將柏林博物館推上世界舞台,這位別稱博物館界的俾斯麥,1960年將「腓特烈國王博物館」改名為「博德博物館」。(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2017/04/26

20170426《國語日報》城市美學08:【柏林】深沉的意志力,柏林博物館島



建築與文化的結合,柏林的博物館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時光回到十九世紀初,普魯士帝國連年戰爭,英、法早就把皇宮改作成公共博物館,開放給一般民眾參觀。這時普魯士帝國尚未統一,一邊打仗一邊規畫博物館島,一棟棟古典大型建築慢慢地興建,自由、平等的人權思想傳遍了歐陸,回頭想想德意志民族究盡是懷抱著怎樣的意志力要追趕上英法這兩個國家?

*博物館島的歷史

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二世想在施普雷島上建造一座博物館,展出藝術珍寶。1810年,腓特烈·威廉三世正式頒布法令將興建公共博物館。傑出建築師、都市計畫師與藝術家們無不摩拳擦掌,提出了在島的北部新建一座博物館建築的規劃圖,除了建築之外,聯外的橋樑與現代化的排水設施也都在規畫之列。

1830年,博物館島上的第一座建築老博物館(Altes)建成,它同時也是普魯士的第一座公眾博物館。

1870年代末期,這塊區域被正式命名為「博物館島」,就此宣告了普魯士王國仿效巴黎、倫敦建造大型博物館的決心。後來更進一步決定,在博物館島上將只展出「高貴的藝術品」,在我們眼中或許是掠奪而來的寶物,但是當時在國際殖民時代,能夠大量進行考古研究,代表強盛的文化力。

博物館島上各分館逐步完成,有普魯士皇家博物館(現為柏林新博物館),老國家藝術畫廊,還有位於博物館島最北邊像船頭的腓特烈國王博物館,後改名為「博德博物館」,1930年,完成了佩加蒙(Pergamon)博物館。

*普魯士帝國世界的中心

從目前博物館島的建築物來看,位於中間的柏林大教堂,也是國王的陵墓,想像是帝國的國王與上帝的聯繫,旁邊的大廣場,提供給人民集會討論的場所,在教堂旁是第一棟蓋好的老博物館,象徵通往古代歷史之路,隔著運河旁邊的軍事閣廈象徵武力,但是在旁的洪堡大學,就是知識為後盾。

這樣的規劃,博物館島收集來至世界各地的考古寶藏,不只是帝國的中心,包含了上帝(神權)、王權、軍權還有知識、藝術這幾個領域,企圖成為世界的中心。

*博德博物館的命名

博物館島北邊的博物館,原來命名為腓特烈國王博物館,1956年才改名博德(Bode)博物館,是為了紀念第一任館長--博德。

有天才頭腦的博德,兒時念書時連跳兩級,長大後成為藝術鑑賞專家,與貴族關係良好,當年法國羅浮宮高價收購寶物,他透過這些皇族相互的厲害關係,讓寶物得以留在博物館內,或許是這樣的關係,一座紀念國王的博物館,因此改為他的名字。

博德的身體不好,腳部行動不便,在興建博物館時為了監督工程,搬到了博物館不遠處,要下屬每日回報進度,並利用人脈收藏寶物,堅毅努力的行事風格,有了「博物館界的俾斯麥」的稱號。有一任館長曾說:「博德把柏林的博物館推到了世界舞臺,沒有博德,就沒有今天的柏林博物館島。」

*二次戰後的重建

二次大戰後的柏林幾乎全被摧毀,繼之而來的東西德分裂,但博物館島的修建一直沒有停止,儘管柏林圍牆倒蹋後德國統一後的經濟蕭條,博物館仍持續修復,德國人將博物館島定為世界文化的中心,這個強大企圖永遠沒有消失。

為了迎接西元兩千年,巴黎與倫敦花了大筆的經費修建整座城市,重點都擺在博物館的整合與重新規劃,羅浮宮廣場的金字塔入口,大英博物館中庭的玻璃天頂,都顯示航海帝國的博物館,邁向二十一世紀重新定位,將這些文物融入為自生文化的一部分。

鴨子划水的柏林博物館島,逐步實現了這兩百多年來的規劃,若把整個柏林各式各樣的博物館與大型公共建築一起來欣賞,可以感受到德意志民族強大深沉的意志力。


博德博物館像一艘船頭,引領著博物館島前進


柏林博物館島的主要建築_掃描自DM



2014/11/28

《柏林零下7度C》雪與真!

看了片名介紹,以為又是演伊朗 vs 柏林,想了一下好像沒甚麼關係。看完片之後了解,原來是演伊拉克戰爭中,難民逃到柏林所發生的故事,劇情演出雖然平鋪直敘,表面上沒有起伏,但卻充滿了張力,導演經常不告訴你發生了甚麼事情,但等演員的一句話出口,劇中的沉靜似乎是非常必要的。



奧罕.帕慕克的小說《雪》,主人翁是 Ka,雪的土耳其文是 Kar,東土耳其有個城市叫做 Kars,是這小說中的三個重要名詞。而這部片因為遭受到戰爭中母親被炸死,一聽到警報聲就會躲在暗處,而且也不願意開口講話,片尾他開口講的一個字,就是 Snow。

從伊拉克到土耳其,在偷渡到德國,中間要經過不少國家,也是這些難民偷渡的路線,但為什麼挑選柏林作為落腳處,若我們用歐盟的概念,就不難理解,今日德國除了地理環境在歐盟的中央,在經濟地位上,也是歐盟的領導者,德國對國外難民政策,明顯有較好的待遇,片中指出的約旦,其實也是這樣的地方。還記得美國人塑造的美國夢,但這部片並沒有把德國塑造成一個難民天堂,反而也諷刺的說德國人自己的生活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用誠實來面對以往到今日所有的事情,包含自己不敢面對的不公不義,我想這是我們永遠學不會的。

2013/09/17

【柏林】博物館島

為了迎接西元兩千年,巴黎與倫敦花了大筆的經費修建整座城市,重點都擺在博物館的整合與重新規劃,羅浮宮廣場的金字塔入口,大英博物館的中庭,都顯示航海帝國掠奪後想要融入為自生文化的企圖,英法在規畫都市更新計畫的這時,柏林圍牆才剛剛倒蹋。



讓時光在回到十九世紀初,普魯士帝國連年戰爭,英、法早就把皇宮當成博物館,開放給一般民眾參觀。這時普魯士帝國尚未統一,一邊打仗一邊規畫博物館島,一棟棟古典大型建築慢慢地興建,自由、平等的人權思想傳遍了歐陸,回頭想想德意志民族究盡是懷抱著怎樣的意志力要追趕上英法這兩個國家?

二次大戰後的柏林幾乎全被摧毀,繼之而來的分裂種種因素,博物館的修建一直沒有停止,儘管柏林圍牆倒蹋後東西德統一後的經濟蕭條,博物館仍然在修復擴建,變換展覽的位置等等,這或許是去柏林旅遊的人共同的感想。德國人將博物館島定為世界文化的中心,這個企圖永遠沒有消失過。

2012/11/22

【柏林】大衛的拿破崙像

雅克-路易·大衛,1748年-1825年,法國新古典主義畫派。九歲的時候父親就死亡,母親離家出走,被叔父養大,十六歲進入皇家學院學習,但連續三年的比賽都沒有得獎,這樣悲慘的人生幾乎要自殺,一直到了1774年得到了羅馬獎,1784年創作了《荷拉斯兄弟之誓》才一舉得名。


大衛/拿破崙越過阿爾卑斯山/1801年/柏林夏洛騰堡

大衛在拿破崙掌權期間,無疑是愛國的,1800年成為拿破崙的首席宮廷畫家。拿破崙利用畫作的交換來做外交,用這幅畫與西班牙皇室換得哥雅的作品,後來拿破崙指示大衛再畫了三個拿破崙騎在駿馬的畫作,送往巴黎郊區的法國皇家聖克勞德城堡、巴黎官兵療養院、米蘭的宮殿,而大衛自己保留第五個版本。這幾個版本拿破崙與駿馬的英姿相同,但是馬匹的顏色與皇帝衣服的顏色大不相同,而這一幅畫的駿馬唯一是棕色的。



這幅畫作的中心點是拿破崙的匕首,馬耀起的重心往上揚,手指著前方的拿破崙正表示著雄心壯志,風吹揚起了馬的鬃毛與皇帝的衣服,除了拿破崙的身體是靜止的,所有的景象都是動態的。背景有積雪與斜坡地勢險要,空中的雲霧,彷彿有一道曙光,象徵著光明的來到。

腳下的岩石刻著拿破崙的名字,也刻了羅馬時代名將漢尼拔,與中世紀查理曼大帝。我想可能拿破崙很崇拜這兩個人,想要與前人一樣的成就。其實這次遠征拿破崙是騎著騾子走過阿爾卑斯山,有人說拿破崙身高很矮自信心不足,所以用揚起的馬來提高自信心。也有人說這烈馬代表著歐洲,拿破崙可以駕馭統治這批烈馬。

2012/06/03

【柏林】蛋捲的新年祝福

這是今年初收到的明信片,蛋捲自己印的,我想喜歡旅行的人對明信片有莫名的依戀吧!除了照片的風景,看到短文,彷彿回到某種狀態下,甚至回到某樣的心情,再看到郵戳、簽名,就好像去了趟小旅行。



而我,對他一直開新的部落格覺得很困擾,老是一兩年就找不到他舊的文章,但我覺得蛋捲沒有變,一直朝著他的理想前進呢!



另,她的書《她方之城》本來自費印刷一下就賣光光,今年3月份出版社幫她出版了,請大家多多捧場。

她方之城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38569

部落格
http://angeleggroll-herstory.blogspot.tw/

2011/08/14

【柏林】博物館島@世界遺產雜誌

這是第14期的世界遺產雜誌,我有寫一篇柏林的博物館島,很高興總編輯沒有用花俏的標題,很平實!我喜歡這樣的雜誌。




2011/07/30

【台北】柏林博物館島@行天宮社大的世界遺產課程

這是 7/28 星期四在行天宮社大講柏林博物館島的源由,也把我覺得特別的展品拉出來說明,不能免俗的談一下我認為德國統一、推倒柏林圍牆的感想。



放了幾段以前錄的旅遊頻道的節目,珊曼莎介紹柏林,省了我不少力氣。這次準備的不夠多,所以若下次要講同樣的題目,必須再多找一些博物館內的展品,或是其他小博物館的介紹。

2010/12/29

【柏林】塞尚@老國家美術館

塞尚說:「畫畫並不意味著盲目地去複製現實,它意味著尋求各種關係的和諧。」,他的畫作中可以看到形象被解構,然後再重新結構的樣子。這不是立體派的理論嗎?

德國‧柏林
1881年/Mill on the Couleuvre at Pontoise(蓬圖瓦茲的磨坊)/柏林老國家美術館

一般把塞尚的藝術分期為:早期1858-1871、印象派時期1872-1877、結構時期1878-1887、晚期1888-1906年,因為塞尚並不擅於交際應酬,一般的藝術家會喜於在巴黎朋友的交往,但是塞尚從1882年回到勒斯塔克後,雖然也到處到不同地方畫畫,但其實他過得如隱士般的生活,他眾多的風景畫也都是描述山裡、小鎮、小工廠等。

蓬圖瓦茲位於法國北部,是玉米交易的集散地,所以這裡也林立了一些玉米磨坊,這些屋子的線條互相平行,從近到遠方的線條明顯地由粗大變細小,真的非常具結構化。

德國‧柏林
1888-1890年/鮮花與水果/柏林老國家美術館

塞尚有170幅有關水果、花的靜物畫作,藉由這些元素不同的排列方式,不同的構圖,顏色的變化、配色的多樣性,在這樣的組合下,可以找出規律的世界中有其複雜性。

2010/12/27

【柏林】畢沙羅在盧孚西安的生活@老國家美術館

1869-1872年間,畢沙羅住在巴黎西方的近郊盧孚西安,這段時間,莫內、雷諾瓦、希斯勒(Sisley)都有去拜訪。1870年普法戰爭畢沙羅短暫到倫敦居住,與茱麗結婚,後來還是回到盧孚西安居住。

德國‧柏林
1870年/17.75*21 英吋/柏林老國家美術館

這時期畢沙羅的生活艱苦,但是還是持續的創作,他在倫敦期間賣了兩幅畫作,並欣賞了倫敦泰勒、康斯塔伯的畫作,但是他還是不習慣倫敦的生活,於是回到盧孚西安。戰爭的原因,畢沙羅有1500幅的畫作全都毀了,只剩下40幅作品。

而這幅畫中的人物,不知道跟普法戰爭是否有關係?

2010/12/25

【柏林】雷諾瓦畫的家人@老國家美術館

無疑地,雷諾瓦非常熱愛作畫的,印象派畫家中,他沒有梵谷受到磨難的熱情,也沒有高更探尋生命的來去,雷諾瓦看似華麗的畫布,其實描繪了對平淡生活的滿足,從平凡中看見城市中中產階級的愛。

德國‧柏林
麗絲/1868年/33.5*23.25英吋

麗絲,是雷諾瓦第一任女朋友,也是他的模特兒,1868年第一次獲選進入沙龍畫展的畫,是畫於1867年撐傘的麗絲。上面這幅麗絲沒有正面看著畫家,頭髮零散,不經意的裸露出身體,背後若隱若現的光線透過綠葉來表現,模特兒身上的光則來自畫室,整幅畫好像用大光圈的照相機,然後對模特而打著閃光燈拍出來的照片,非常的寫實。

德國‧柏林
Wargemont 小孩的午後/1884年/50*68.25英吋

艾琳,1881年冬天,他愛上了艾琳,並與之同居,1890年4月14日才結婚。1881年起,雷諾瓦到義大利旅行,這三年的旅行返鄉後,受到古典主義的影響,構圖變成嚴謹,這些人物的位置明顯地被安排過,線條出現了,明亮又清楚的配色,但是右上角的窗外景像還是保留了攝影中『景深』的描繪,Wargemont 這個地方是雷諾瓦在1879年認識的一個金融家朋友的住處。

柏林的老國家美術館這兩幅雷諾瓦的畫在1906-07年間取得。

2010/12/16

【柏林】Anselm Feuerbach 希臘式的饗宴@老國家美術館

每次想想西洋美術史中19世紀之後的重要畫家,往往都把重點放在法國巴黎,到了德國逛博物館發現好多不認識的畫家,其實,這些畫家技法都很棒,構圖與內容也都令人駐足思考很久。

德國‧柏林
饗宴/Anselm Feuerbach/1871-1873年/400*750cm/柏林老國家美術館

希臘時期有個傳統,就是在用餐後一群朋友喝酒享樂,在紅酒下肚後,然後討論哲學、辯論,甚至是享受性愛歡愉,與朋友共享。也就是上面這張圖,畫中的壁畫、陶瓶、神龕內的雕像,再再都想要引回希臘時期的景況。畫中右方的人物在討論,有人在沉思,上方的壁畫形成小的對比,但是右方有人跳離討論往左看左邊那青年的擁抱許多美女,與中間的青年不知道在打賭甚麼?

這是畫家畫的第二版作品,第一版作品是柏拉圖的饗宴,沒有那麼華麗,對比也沒有那麼強烈。希臘的饗宴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放浪形骸,是有遊戲規則的,發言須要有順序,座位也有特別的安排,或許跟這幅畫的結構類似,是有些對仗與對比的。這樣巨幅的畫作放在老國家美術館的三樓樓梯口,好像把德國人拉回到希臘時期的那種感覺。

維基百科:Anselm Feuerbach

Anselm Feuerbach,1829-1880年,是新古典主義的畫家,特色是繪畫所用的色彩多樣。曾在杜塞爾多夫、慕尼黑學藝術,又到安特衛普、巴黎學習,然後到卡爾斯魯厄、威尼斯、羅馬、維也納等地,對於希臘文化的追求,從畫中就可以了解。

2010/10/19

【柏林】高更的大溪地女漁夫@新國家美術館

在新國家美術館並沒有看到這幅畫,回來翻畫冊,研究高更的時候才覺得很值得一看。

From 德國‧柏林
1891年/高更/71*90cm/大溪地女漁夫/新國家美術館

在河邊的三個女人,應該是在整理魚網,半圓形穩重的構圖模式,加上背後一個提水的女人,好像是一種聯想,或者是一種暗示,畫冊上說明這種畫法來自西方藝術家,例如:普桑、安格爾、德拉克洛瓦等。高更的畫充滿了西方藝術與古埃及、異國土著文化藝術的綜合體,似乎都可以找到受到很多藝術家影響的元素,但是他自己也創造出別豎一格的自我風格。

高更1891年到達大溪地,畫作內還充滿了很多西方的構圖方式,但是用色非常的強烈大膽。這個時期的畫作大都寄到哥本哈根去賣,更在藝術展展出他50幅的作品,1893年高更離開大溪地去了哥本哈根、法國等地,1895年正式回到大溪地長期的定居,此後的作品純熟,留下了充滿大溪地土地與古老習俗的故事。

老實說,上述的說法還是站在法國觀點,高更後期的畫融入了宗教題材的省思,還有深刻對自我的剖析,一點歐洲的影子都沒有,帶點神秘的氣息,很讓人回味。

2010/08/08

《柏林》幾個重疊城市?

去年去奧捷德三個國家,走過了五座城市,停留最久的城市是柏林,但是最難了解的也是柏林,初淺的了解一點城市中還容納了另一國土耳其的眾多人口,但是我怎麼也連結不起來在這裡發生的歷史故事。

From 德國‧柏林
中國少林寺和尚在布蘭登堡大門前。(從 Berlin 24h 攝影集中掃描出來的一頁)統一的德國是中國學習的對象,這本攝影集記錄著柏林發生的24小時的事情,後來台北探索博物館我也看到了類似的創意展現--台北的24小時。

From 德國‧柏林
我拿著這本書,試著走過腓特列大街,然後坐在大街上看著這本書所記述發生的大事。我發現這跟我在上海的幾個博物館的心情一模一樣,雖然在上海聽館方解說員講的是北京話,很容易了解內容,但是共產黨建國後除了文化大革命,我們一點也不瞭解,那時拍過甚麼電影,文學與藝術,我的腦海通通是零。

在柏林,這樣的印象更為嚴重,除了希特勒這個大壞蛋與受壓迫的猶太人之外,在腓特列大街的混亂與咖啡館,菩提樹大街的瓦斯管線與電燈,書內完全不知道的人名與店名,如今完全找不到遺跡,連個牌子都看不到。

好吧!我承認我對德國文學,一點都沒有接觸過。這本書要讀懂,我看我可能要再苦讀幾年吧!




More about Berlin 24 hMore about 柏林人文漫步

2010/06/25

【柏林】頹廢與塗鴉@塔赫勒斯(Tacheles)文化廣場

待在柏林的的幾天,似乎沒有到幾個著名景點,只在東柏林的巷弄走來走去,看看塗鴉,最後一天黃昏,走的實在有點累,看到一個狀似廢墟的藝術中心,坐在廣場旁的一個汽車座椅上,看著這廣場的人事物。

From 德國‧柏林

環伺周圍,塗鴉的色彩豐富度實在驚人,但是在斷岩殘壁裡彷彿又透出一點往日的華麗氣氛,但回想東柏林冷峻氣氛的電影,又對這一切感到詭譎。這一切廢墟式的景觀隨著夜的來臨,燈光打在牆上,又變了另一種景象,周邊有些餐廳開始營業,人潮浮現,一些人拿著啤酒瓶大聲的聊天,我看著樓上奇裝異服的龐克,在這藝術中心似乎我才是少數的異類。

Taceles 是古猶太文,表示直率坦白。1907年,本來是百貨購物中心,在二次大戰期間,這裡是納粹的辦公據點,五樓曾是法國戰俘拘留區,二戰期間被多次的炸毀,變成這番景象。如今被許多世界各地的藝術家運用,變成一個放縱的創意空間,有實驗劇場,也有電影片播放,大樓內有20個藝術家育成中心的工作室。

官方網站:Tacheles

有個中國老太太在廣場的垃圾桶撿啤酒空瓶,讓我想了解她的身世。

2010/06/17

【柏林】ANNIE LEIBOVITZ 一個攝影師的生活攝影展@C|O Berlin

只要在搜尋器上打入 Annie Leibovitz,就會出現這個出色的人像攝影師的照片與生平連結。

From 德國‧柏林

本來想進去參觀猶太會館,可是看到戒備森嚴,把所有觀光客當成壞蛋的檢查模式,就懶得進入,晃到街角看到這個攝影展,於是就買票進入,收票的是一個漂亮的美眉,很特別的是這個厚紙的票根無法截角做記號,於是她看著每個人的表情畫了一個符號,我收到了一個微笑的臉。

這個展覽館是棟很舊的建築改裝,外面華麗的外牆,走進去展覽的空間並不是很適合辦大型的展覽,或許是這個攝影師太有名了,到處擠滿了人。Annie Leibovitz 是個幫眾多名人、明星、政治人物拍照的攝影師,除了早期的約翰藍儂、黛咪摩爾之外,比爾蓋茲、柯林頓、歐巴馬、英國女王等人也是她的客戶。我在展覽場內看到不少柯林頓競選時所拍攝的作品。

C|O Berlin 博物館(德)
維基百科:Annie Leibovitz(英)
Life Through a Lens : Annie Leibovitz.
Annie Leibovitz – 鏡頭下的人生

我後來看到這個博物館大部分都是辦與攝影有關的展覽,柏林的這一區感覺上跟猶太人有些關係,看到的博物館、展覽館、學校、教堂都跟猶太人相關,而這個攝影師也是猶太裔。我希望我拍的人物也能跟她一樣有張力。

2010/06/11

【柏林】以法蓮宮 Ephraim-Palais 博物館

這個博物館實在是有點怪,我運氣好剛好星期三免費入館的黃昏進去參觀,每樓都有服務人員,就服務我這一個亂逛大街的觀光客。

From 德國‧柏林

大抵上這個博物館是一直不斷地變化展出的主題,以歷史、社會、藝術、文化、政治為主題,來規畫一個個特展,一個樓層被分著幾個區域來展出,每個展區的裝潢設計都很有創意,大部分都不是用多媒體的型態,只是簡單的用燈光與視差設計,有些是用簡單的幾何線條或鏡子等就能營造展場的空間感,並且很容易的讓人身歷其境。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電影歷史至今的一些道具使用方式,並且展出大大小小的道具,雖然是小小的展區,讓我待在那邊最久,或許是在看那黑白片製作的背後說明,以前的電影沒有現在的科技,不知為何那麼吸引我。

這棟建築是 1762年重建的,洛可可式的貴族住宅宮殿,被稱為柏林最美麗的角落,在博物館島的河旁,旁邊雖是大馬路,但是步行在周邊很舒服。是珠寶商人以法蓮所建,優美的曲線還有鐵鑄鍍上金色的陽台,看起來更為細緻優雅。我覺得裡面的從下而上逐漸縮小的旋轉樓梯最有特色。

官方網址:http://www.stadtmuseum.de/index3.php?museum=ep(德)

2010/06/03

【柏林】藝術塗鴉的迴廊與盲人與聾啞工作坊博物館

我是無意間走入這條有塗鴉的迴廊,從外面絲毫看不出這棟舊公寓的中央有那麼多色彩鮮豔的塗鴉,然後又意外地看到這個博物館進去看。

From 德國‧柏林

這家博物館主要是紀念奧托(Otto Weidt),1883年5月2日-1947年12月22日,本來是做掃帚和刷子的生產工作,雇用一些眼盲與聾啞人,在二次大戰期間,一些員工是猶太人,而德國蓋世太保要抓猶太人,於是他就偽造一些文件,賄絡蓋世太保,並且藏匿一些猶太人,或幫助逃亡之類,這裡描述的事蹟還真的不少。

其實每次看猶太人當年被迫害的故事,都覺得很苦,可是在這個博物館逛的時候並不會覺得特別難過,或許是這裡窗戶很多,陽光照進來,還有看到這個工作坊的照片,整個工廠就好像一個大家庭一樣,而盲人與聾啞人可以有這樣的工作,而且老闆還協助猶太人隱匿或逃亡,還真的令人感佩他的行為。

官方網站

也或許是迴廊中的塗鴉,把這裡的氣氛活潑了起來,雖然盲人看不到陽光,可是在這樣的環境工作,應該內心充滿了陽光才是。





2010/05/27

【柏林】猶太區蘇菲教堂的歌聲

蘇菲街(Sophien)是一條很小的街道,在地鐵 Weinmeisterstrabe 站附近,也是我幾乎在柏林每日都會到的博物館島很接近的地方。有時坐地鐵一站轉來轉去,還不如用步行的可以欣賞柏林的街道。


在蘇菲教堂意外聽到高水準的歌聲(是我的手機錄音效果很差)

走在蘇菲街,有看到一些公共藝術品,我想大概是描述猶太人當年被屠殺的意象,看起來很慘。在圍牆內的一個空間,有很多幼稚園的小朋友在裡面愉快的玩耍,戒備森嚴的有保全人員守在大門。我在這邊繞來繞去,要找一所小學內的紀念館,是紀念55000名被送進屠殺的猶太人,原來是17世紀的猶太墓園,但是我找不到,看到一個很像的地方,鐵門深鎖,不得其門而入。看旅遊書上有說這墓地有哲學家孟德爾頌(1729-1786)的仿造陵墓,他是音樂家孟德爾頌(1809-1847)的爺爺,繞來繞去就是找不到。

或許是烈日當頭,也或許猶太社區內戒備森嚴與對遊客不是很友善的警語,搞得我對這區很沒好感,有些小巧的精品店,門口掛著精緻的小品,也讓我覺得高不可攀的不想進去。在整修的蘇菲教堂,我找不到入口,本來想要放棄進去。

還好我走得頗累,就想無論如何既然來了,進去休息一下也好,這是我在義大利與法國各教堂的習慣,進去教堂總會有不少的驚喜,可是在德國的教堂就沒甚麼好看的,我的腳不聽使喚的走進去後,聽到了高水準的歌聲,一個人唱歌,一個人拉小提琴,一個人彈奏教堂的管風琴,短短的十分鐘在教堂內,讓我心靈重新得到了休息。

蘇菲教堂的鐘樓是巴洛克式的,1712年建。

2010/05/20

【柏林】插畫、攝影家@Heinrich Zille 博物館

在柏林到處可以看到博物館,越大型的博物館其實都很早關門,到了下午五點後不想太早回旅館,在街上晃又不知道去哪裡,於是逛到了這家小巧的博物館。

From 德國‧柏林

維基百科:Heinrich Zille
官方網站:Zille Museum
圖片搜尋:Heinrich Zille

我當時以為只是賣明信片或是一些小東西的精品店,進去後發現二樓是一個小型的展覽館,本來也不想花錢進去逛,但是這裡的老太太非常非常熱忱的介紹,好像說這是他爺爺的作品,我其實聽不太懂她講的英文,看她一張拿著一張的照片介紹,又拿插畫出來說這個有登在某某報紙上,於是我就湊足零錢上去逛,可惜裡面不能拍照。

Heinrich Zille (1858年1月10日- 1929年8月9日),在德勒斯登附近出生,1872年到柏林來學習光刻(一種版畫),他的插畫作品是長期刊載諷刺周報上而成名,我其實不太了解當時德國的歷史背景,所以看不出所以然。不過他的攝影作品則呈現出非常平民化的風格,大部分拍農人當時的生活環境。

Heinrich Zille 說他並不是一個藝術家,只是一個辛勤的工作者,他描述工業時代工人絕望無助的社會環境,越來越深的貧富差距,他也描繪一些妓女、乞丐、勞動者等插畫,也曾經被歸類在色情畫家。我想他出身於窮苦人家,應該是非常關懷窮人生活的人吧?Zille 的作品也曾經出現在德國的郵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