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05/27

【伊朗】計程人生



對於非穆斯林來說,要了解伊朗這個國家,實在非常困難,即使是已經去伊朗旅行的人,感受真的是五花八門,這部片以紀錄片型態,加上不同人持著不同鏡頭,又類似一鏡到底的模式,是部很成功值得討論的電影。

片中提及的主題:

1. 男女平權
2. 社會公平
3. 年長者永遠是對的嗎?
4. 未經過別人同意,就私自別人的名字
5. 價值觀

以上這些看似小奸小惡,在片中一般人覺得"就算了",但是小小的不公義,好像沒有人去提醒,往往形成巨大的惡果,我想這是導演想要表達的想法。

看電影雖然不能完全了解一個地區一個民族或一個宗教,但是可以窺看一二,也算值得。

2016/03/11

【台北】城市交通,散步的規劃



最近在台北市開車實在讓我非常的驚嚇,不是左邊蹦出一台自行車,就是右邊飛出一台機車,以前轉彎的時候只要注意行人,現在無論是右轉或左轉,還要加上注意自行車與機車了。

我並非歧視自行車與機車用路人,但是到底這城市的規劃出了甚麼的問題,請大家先看一下我七年前去維也納的心得,就知道我們到底缺少了甚麼。

http://trip.writers.idv.tw/2009/04/blog-post_16.html

不過,既然自行車道木已成舟,我想要討論的是散步的規劃,台北市比歐洲各大城市,甚至是比日本,更有條件成為全世界第一的事情。

首先,我們知道會塞車就是尖峰時間,京都的塞車問題也很嚴重,但是政府卻把塞車路段縮減車道,讓用路人用走的來解決問題。

那麼一個簡單的思考,除了用運輸工具(汽車、公車、捷運、自行車、機車等)來解決之外,如何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呢?

答案就是靠我們的雙腳。

營造一個適合走路的城市,才是最進步的城市,以前有騎樓可以走,現在的大樓已經沒有騎樓的設計。台北市那麼多小公園可以串連走路的空間。還有那麼多學校、公部門機關可以營造走路的環境。以前的市場有遮雨棚,現在的市場也因為建築法規與容易失火等問題而寧願拆除遮雨棚而不改善。

這麼好的條件,我們卻一直不知道改善使用,反而又花了大錢製造更多的問題。

若使用大數據來分析,我相信在台北市的市中心,公車站兩站或是捷運站一站的距離,步行是最快速的方式,若能夠改善更多行人空間,我相信效率會更好。

小時候,我喜歡逛仁愛路圓環的遠東百貨地下室,除了可以逛街之外,不用淋雨與汽機車交會。後來喜歡在台北火車站到西門那區走地下道與天橋,雖然上上下下很辛苦,但是也不用等紅綠燈。現在,在中山到雙連站的地下街走,無論天熱天冷或下雨,都不用擔心太多問題。

觀察巴黎、倫敦、東京人鮮少帶雨傘,除了下雨只下一下子之外,大家應該沒有想到是公共空間的規劃,很適合行人吧?

我知道營造行人的空間有很多產權、法規、各單位權責的問題,但是 eTag 都可以用來收停車費了,那麼汽機車要進入某些巷道要收費不是更容易一些。

若把台北市所有的馬路巷道、橋梁都當成身體血管來看,疏通微血管應該是目前最重要的方向,而不是疏通動脈,或是清理靜脈。

做好台北市各個捷運站的步行空間,這是公共用途,而不是用捷運站的共構來炒房價,既然所有大樓都有公共空間使用的法規,為何不好好的來利用呢?

2015/12/01

【鎌倉】20151201 流水帳:租腳踏車、建長寺、北鎌倉石かわ珈琲、明月院、公共澡堂


為了證明我有完成姊妹會的年度 KPI ,到國外騎腳踏車旅行,冒險錄影一段
https://www.facebook.com/tripwriter/videos/10207522124638827/?l=2931452310890186855



通常到日本旅行,我不會到很多大廟去,只挑一兩個還沒有去過的,因為去多了會麻痺,A寺的方丈會以為在B寺裏面,B寺庭園會以為是C寺,整個錯置。

於是,今天就到鎌倉的建長寺來了,法堂上方有一條龍,好像在京都的建仁寺有看過,心裡想是只要"建"字的寺廟都一定有龍嗎?看了解說牌,原來那邊是雙龍,這邊是只有一條龍,顯然,無論我在法堂內怎樣走,龍的雙眼一定是注視我的,這就是透視法的神奇之處,有寺廟用烏龜、虎同樣的手法呈現。

方丈一隅有個打坐的位置,我在後方庭院坐了幾許,看這龜島緩緩航向另一個池子,小山與後面的山景相映成趣,而且不只是有兩個層次,甚至有三層到遠山的第四層,樹木的顏色錯落有致,透過池水倒映,不同角度更有不同的味道。觀察許久,只是不知道這意境的蓬萊仙山在哪裡?

因為小感冒已經有幾天,不弄好也不是辦法,於是到方丈大廳的禪坐位置去試試看。也不知道坐了多久,面對著剛整修好金碧輝煌黑底金箔的唐門,一直覺得這麼豪華的禪是我無法體會的,張開眼睛張望,有楓葉稱著屋頂,鳥叫蟲鳴極為優美,於是轉個方向面對紙障子極簡的圖案,也不知道坐了多久?


起身,腳不麻,鼻水也不再留,手腳溫溫的。至於庭園山水的蓬萊仙山在何處?我想在每個人的心裡面,這張照片的池子不就是一個心嗎?

後來爬山到後山天園,最高處海拔145m,看到後方標示可通往明月院,於是棄腳踏車放置建長寺門口,再用步行前往。


北鎌倉石かわ珈琲

去年對這家咖啡館印象深刻,因為當日下大雨,我在山中漫步,又濕又冷,抬頭一望看到溫暖的橙色燈光,上樓進入木頭的屋子,無論是屋頂地板,乃至於桌椅,都是木頭。

今日陽光明媚,整山楓葉不甚火紅,只能說一抹紅意幾許黃,綠意仍翠滿山頭,漫步時抬頭一望,粉紅色的花與透黃的楓葉跟我招手,於是在咖啡館內待了一陣子。

年輕的夫婦經營,不會像老咖啡館,只要我一講英文,他們就會緊張的拿出英文菜單來,兩位夫婦英文比我好,於是點了最熱門的非洲豆,老闆娘推薦肯亞豆,我還猶豫是否要來坦尚尼亞有中藥味的咖啡呢!

中午十二點多近來到下午兩點多,大部分時間只有我一個客人望著老闆帥氣的臉龐,削著短髮下巴留一點小鬍子,非常有型,我點了重烘焙的咖啡,雖然剛喝下去有點苦澀,但是放涼了之後仍然還有甜味。

我想像到底是哪裡來的客人呢?應該是住在金泉台山上的人吧!會買一些咖啡豆回家自己手沖,下班經過的時候就來買一些豆回家,反而像我在此工作駐足的人不多。

這家咖啡館,永遠是我心中的桃花源,或許來鎌倉就會來待一下子。— 在 Ishikawa Coffee


明月院的兔子與月亮

上次要進入明月院,下著雨,然後才三點多,就不讓人進去,這次算運氣好,三點鐘以前進來,慢慢晃慢慢看,庭園的每一個弧度都讓我非常驚豔,小小的地方卻能營造那麼多樣的驚奇。

突然看到大家都擠在一個地方拍照,眼看著絕對輪不到我,而且我只有定焦鏡,看著裡面有人在喝茶,我立馬掏錢捐獻進入,可以在不同角度不同遠近拍這經典畫面。就在拍著拍著發現,後院的人似乎都被趕出來,原來三點鐘就開始趕人出後院,似乎要我下一次再進來。

明月院最讓我驚嘆的就是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美,西方的藝術史,從文藝復興的山牆與圓拱的直線透視法,到巴洛克圓弧或是螺旋狀應用在繪畫與建築上,明月院充分利用了這兩個特色加上不同季節會開花會變顏色的植物,達成庭院多變之美,只能說世界上少有的庭園設計能有這樣的成就,甚至是陽光飄雨或落雪,又有不同景致。

這茶壺放在月亮的中間,又在這房間的中央,圓型與方形的對比,室內與戶外庭院的相映,小小陋室卻能營造不同氣氛,聽外面山頭有烏鴉、老鷹的聲音,人於人之間,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有著說不出的和諧之美。


無論何時來此,都有韻味,不知道是否有開放月圓之夜,或是中秋夜,應該會有不同的風情。

****************************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如何第一次到日本公共澡堂就上手

年紀稍長的人都有上公共澡堂的經驗,我的經驗是在金門當兵的時候,部隊取得用水不容易,經常沒有水,所以會到民眾經營的澡堂,後來實行精兵政策,部隊的經費突然多了,反而讓一些公共澡堂倒閉。

在日本的公共澡堂,平日下午是老人家聊天的休閒場所,到了稍晚父母帶著小孩子來洗澡,許多衛生教育,還有與鄰居的交流互動,都在澡堂一覽無遺。

這類的文化隨著大家家裡面都有浴室而式微,目前鎌倉還有市營的五家澡堂,價格一樣,格局也相仿。一進門分男女兩邊,有個歐巴桑在門口收錢,她的座位稍高,可以看到男女兩側澡堂所有的事情,有時會有電視機在她前面,客人抬頭也可以看到。

脫鞋放在門口的鞋櫃,進門付錢後就可以開始脫衣服,可以自己找一個櫃子,把所有東西丟進去,鎖上門把鑰匙掛在手上。

這個脫衣服的地方也是穿衣服的地方,有桌椅、吹風機、雜誌、飲品、體重機、脫水機等,當然牆上也有一些廣告,公家的宣導海報,最近看到的是一些殺人犯的照片。

然後拿著自己的肥皂毛巾,進入澡堂,找一個椅子與一個小臉盆,開始洗淨身體,這些歐吉桑可是非常厲害,一條毛巾可以從頭搓的腳,仔細觀察這些歐吉桑的皮膚可是非常好,都很想偷摸一把。

洗乾淨後才能入池,溫度大概 42 度左右,若覺得太熱,可以選擇有冷水龍頭的地方,打開水然後慢慢入池。這時就是放鬆的時候,看著牆上的富士山,或者看著乾淨的天花板,一般會把毛巾放在頭上,避免著涼。

簡易的澡堂可能沒有冷水池,或是超音波,或是烤箱。但是可以自己 DIY,泡一陣子後,可以自己去沖冷水,或者自行按摩,去角質等,若人多的時候,還是要讓大家都可以使用設備,不要佔據同一個地方太久。

出浴後穿好衣服,可以自行投錢吹頭髮,也可以跟歐巴桑買飲料,喝玻璃品的牛乳似乎是一個傳統,即使冰櫃裡面已經都有各式鐵罐或是塑膠寶特瓶裝的飲料,但,一定會至少留一款有玻璃瓶裝的飲料,這是傳統。

這次體驗了長樂湯、清水湯兩家公共澡堂,有一家網頁還說明是用材燒,門口還堆了一些廢木材,不過當日可能太晚,我是沒有聞到材燒得味道。

台灣人大部分不習慣脫光光在澡堂,但,反正到日本又沒有人認識你,有空就來試試看吧!

PS. 照片的毛巾是我帶柯P來考察一下,看看人家怎樣把舊文化保留下來,希望他有看到。

http://www.city.kamakura.kanagawa.jp/shoukou/koshuyokujo.html



回程,有騎錯路一段,又繞回去,所以比 5.6 km 還多很多。順利達成十公里的目標,為了趕晚上六點鐘回去還車,又為了要達成十公里,害我騎上了鎌倉中央公園,高度大概100公尺高吧!

剛剛泡完澡,摸黑騎腳踏車上山下山,真是驚嚇人的運動。

2015/06/08

【上海】【北京】20150608:動車初體驗

隔壁這位大嬸已經講話教育旁邊的同事一個半小時,很好,你還有三個半小時



結果,大嬸睡了一覺醒來,大約過了一個半小時,又繼續開始教育訓練到下車。

2015/05/24

【台北】齊東街慢步,從米道、街道改正到都市更新

這是前幾日參加台北城市散步的活動, 由孫啟榕建築師帶領大家在這巷弄公園遊走所見。我想即使住在齊東街的人,應該也很難每一個角落都有到達,而周邊各個時代的建築,真是台北從日本時代實施都市計畫以來,各式各樣的奇形怪狀建築與街道,都在其中了吧?也算是台北多樣性的一個特色。


紅色的小路就是今日的齊東街

首先觀察1895年的台北附近地形圖,台北城東門外一片水田,埤塘散落各處,水圳道穿插其中,其中一條小徑就是從東城門外往東偏北,經過三板橋庄,穿越過基隆到大稻埕的鐵路(今市民大道),然後直通錫口(松山),而今日齊東街,就是這條古道的一部分。
齊東街的範圍,從今日的八德路、新生北路、忠孝東路這個交會點, 到濟南路、杭州南路這個交會口結束。實際觀察地圖來解說,或許很容易了解,但是實際漫步在齊東街,經常迷路,而且隔一條巷子要繞很遠的路途。



若從忠孝新生站出發,很多四、五層沒有電梯的大樓,這也是1960年代因為人口的快速增加,一是國民政府移民來台的人總不能一直住在違建裡面,這些移民也出生了第二代,二是中南部來台北工作求學的人也很多,於是這一類的公寓大樓大量的出現。

而這一類的公寓大樓年紀也五、六十歲了,面臨到住戶要自掏腰包出來改建、拉皮是不可能的,近年來多半是建商提出都市更新的計畫,增加房子的樓層,讓建商有利潤賣房子,加入更多的設施,如電梯、停車場等公設,提升生活品質。但相對的高樓更多,影響到了城市的景觀與生態,綠色的空間相對就減少了。



臨沂街17號,有一家馥園高檔的餐廳,大部分的建材從中國進口,外觀樣式也具中國江南特色,據說是政商名流談事情的隱密去處,價格當然也很高。




馥園旁有一座畸形的小公園,這次郝市府年代的政策,台北好好看系列,希望能夠把廢置的空地,沒有使用的老屋,移平並整理成公園,所以大部分是建商在未來要蓋大樓前所謂『養地』的過程,看著兩邊陳舊的舊公寓,或許哪天經過時就變成了非常豪華的大廈住宅。



中間經過幾個都市大樓的開發案,在臨沂街的八、十號,一棟是長相非常簡潔的大樓,原來應該是木造一層房舍,後來房子拆掉改建,還遺留五顆椰子樹,四面都是陽台,大片落地門窗,簡單的欄杆,在這樣的都市中特別引人注意,或許簡單就是一種美。

旁邊有一個國防部管轄的老屋,不過屋頂已經改成鐵皮,牆壁好像也貼上磁磚,庭院內的芭蕉樹還在,里長去爭取開放使用,目前是里民活動中心。


這棟房子大家記憶中的顏色應該是刷上淡藍色的油漆,不過原來應該是木頭的原色吧?

臨沂街27巷一號,有一棟日式木造房舍已經更新完成,後面是頂新魏家的頂禾建設所蓋的豪宅,整個老房子似乎包在豪宅的基地內。這是幾年前文化局所推的老房子文化運動,這一波標下老房子經營使用權利的,大部分是有錢的建設公司,他們希望這一棟房子將成為世界上最美的藏書閣,我則希望未來以公共使用為目標。

導覽老師孫啟榕說明他當時知道建商有意將變電箱放置該歷史建築的地下室,極力地反對與阻擋,否則未來大家去參觀的時候要承受很大量的電磁波,萬一失火的話,地上物不就馬上被燒掉了。


加味消痣丸喔!



齊東街中心的公園,導覽老師說明了日本人當年來台統治的經過,也對日本的統治階層十分的優惠,也才有東門町外這一區的官舍建築,齊東街的日式宿舍群如今還有幾棟尚待修復,當年里長來找他老爸希望他能負責這幾棟老房子的重新設計與修繕,而他老爸未經過他同意就答應了里長,我想也可能是這樣的原因,孫建築師一路與老房子,經歷了好幾任的文化局長,對於政策的變化,或是取得經費的困難,甚至是對於往後經營單位的使用方式,又要修復老房子,是一場吃力不討好的持久工作。


洋式的客廳上方的天花板很講究


日式的客廳(座敷),有床之間,後面可見庭園,前面透過圓形的竹飾,可以看到玄關


另一間房間床之間的床柱

我們進入了琴館,其實我已經多次前來欣賞這棟房子的建築之美,心中一直留存著眾多的疑點,這次來終於獲得了解答。為何一般的住宅有兩個房間有床之間的床柱,而剛進門的右手邊的洋式應接室,居然也有一座改良的床之間,在洋式空間融合和式元素,這點令我印象深刻。


歐美式雨淋板,還有裙襬,並加上了氣窗

琴館後院通往另一棟木屋,其實兩棟房舍建築時間有一點差異,兩棟雨淋板的樣式不同,琴館是日式,上方還有直式壓條。另一棟是歐美式,施工時由上方往下方一片片釘上去,到最下方還有類似裙襬的防雨滴的效果。



此外琴館後方的庭院還有七顆大石作為兩個房間的通道,不過巨石目前埋藏在下方,現在只是用水泥來示意。當然庭園的造景目前還無暇講究,有點一團混亂的違和感。

建築師當年規劃一棟幾層樓輕鋼架的房子,要放置在琴館這兩棟木造建築旁,一方面利用玻璃透光,讓量體感覺不會那麼大,一方面希望未來的經營單位能將廚房、辦公室、展覽、會議室、倉庫等都放置在此,讓木造房舍內不要有過多的雜物,也儘量開放讓公眾進入,這也是目前日本在名人故居成為博物館的常見的作法。但因為市政府沒有經費而沒有實現。



最後,結束的位置在齊東詩社,其實若從琴館穿越後方庭院,是可以直達齊東詩社的,但因為還有幾棟老房子仍舊在等待經費整修,所以要繞路到濟南路上的詩社。

而這兩棟國立台灣文學館所管理的齊東詩社雖不在齊東街上,但取名齊東詩社,我覺得是因應未來這幾棟日式建築成為一個小聚落,而且齊東老街遠比後來日本規劃棋盤式交錯的道路還要更老,這樣的規劃,希望未來政府公部門能夠落實政策的延續,不要因為政權輪替而改變。

此地有中華琴道館,也有了書院台北(不過好像活動很少),現在有了齊東詩社,希望未來會有台灣畫家的畫廊在此落地。


這是我規劃的散步路線,當日因為齊東詩社下午五點鐘就閉館,所以路線有點差異。

孫老師從阿扁市長時代開始做日式木造房舍的測繪調查,這一路上辛苦的爭戰老屋的保留計畫,都市更新的議題從沒有平息過,齊東聚落一路代表日本統治時的威權體制,居住多是與官方有深厚關係的商人,到了國民黨政府時期,居住的是大官與軍方將軍,漫無計畫的蓋房子,後來扁政府想要賣掉國有地取得經費,這一路的發展,真是一頁頁傳奇。從城市外貌來看歷史演變,真是恰當不過了。

2014/03/12

【台東】20140312:鼎東客運山線一日套票初體驗,慢遊台東,就是愛池稻

今天的任務是鼎東客運山線要推廣坐巴士來台東旅行的行程套票一日券,這對我這種喜歡慢步的觀光者來說真是一大福音,現在人用手機查景點很方便,到了定點下車慢慢走路去景點,購買套票送一本地圖,還有優惠商家,看好了客運巴士的時間表,再上車到下一站晃蕩,晚上甚至可以安排去住民宿,實在划算,這個活動從今年3月20日開始試行到6月20日。


鼎東客運提供,在地人的客運總站

在國外旅行坐巴士,很稀鬆平常都是靠這樣的方式,台東的交通跟北海道類似,許多歐洲的小城市,例如比利時的布魯日、義大利的佛羅倫斯、葡萄牙的里斯本,這些不大的城市觀光都綿延到小鎮去,台東有點這樣的感覺,國外的鐵路與巴士混和運用的旅行模式,因為私用轎車大量成長,在台灣一直不興盛。1960年代,大量的使用客運交通,因為鐵路的載運量不大,許多鐵路支線荒廢,逐漸減班拆除。如今,卻又因為客運載客率低,常年補貼,而忘了其實坐巴士,才是最經濟的模式,而且符合台東慢遊,任何地方景物都值得欣賞,只要去台東一天,都市人的緊張繁忙的心情就獲得紓解。

而且台東觀光景點的路線非常簡單,鼎東客運山線這次推的是『慢遊台東,就是愛池稻』就是推廣緩慢旅行的概念,對我來說,無預期的旅行,才是真正的旅行,可以享受緩慢的台東,同時也可以很安全的移動,隨時體驗台東人情味,就是愛池稻囉!



http://tour.taitung.gov.tw/zh-tw/Event/News/826

以下流水帳是錯誤示範,應該是三日行的行程,硬是在一天跑完。

1. 鹿野高台


這裡還可以滑草,不過不是很好維持草坪


採茶姑娘

除了熱氣球的季節可以來此之外,平日來看看遼闊的高台綠草坪,看到採茶姑娘(已經變成阿嬤),喝杯咖啡俯視鹿野棋盤狀的農田,從日本時期規劃,於此區設置移民村,招募日本新瀉縣鹿野農民移住,所以原地名鹿寮改為鹿野。

2. 春一枝


春一枝因應不同活動會配合外包


良心商店


巧遇春一枝的老闆,鹿野76是無人良心商店,用台灣過剩的水果製成冰棒,這樣的概念不但幫助農民,也讓大家長年可以吃到水果。

3. 武陵 Angel Mini Cafe


這台 Mini 改裝的咖啡車就好像長了翅膀


這裡拍婚紗照超合適


一年前去,還陪這小正妹玩平板電動,今天去就介紹一本他最喜歡看的書給我看。多年來我陸續都有來,老闆有堅持理想,我想老闆的夢想或許老闆的女兒會實踐。

老闆一個人在此搭起了工寮,以 Mini 車拉著尾車到處賣咖啡,賺錢買料,自己動手水電木工焊鐵等事務,持續完成。這家店的貨櫃也是因緣際會取得,然後一個人慢慢地完成這個木作露台。這是一個年輕家庭回鄉的具體實踐,在地人都在看這對夫婦會撐到甚麼時候,但幾年過去了,他們還在這裡,一家過著理想中的生活,老闆說希望能有人加盟 Mini 車內建咖啡器材的夢想,而店裡那台 Mini 車就是這樣的原型。

4. 池上全美便當


傳統車站賣便當的方式,快速找錢數學心算要好才能擔任這個工作


賣便當給日本人,多找了錢,特地用漫畫回來感謝,並郵寄郵票回來



坐火車到了池上火車站,一定要買的就是池上便當,短短一分鐘靠站,到底可以賣幾個便當呢?所以從便當只有一種口味,裡面一定有十種菜色,豬瘦肉、柴魚粉、當季的蔬菜,新鮮現碾米,木片便當盒不但可以收收水氣,也可以當湯匙,從火車第一班車一直賣到最後一班車,也是營業最久的便當店。我想每一個行業都一樣,都要想辦法在各種的環境下生存,從古代用荷葉包米飯的便當,一直到坐鐵路時流行鐵盒的便當,用木片做成的便當盒,更有溫度。每次吃到這樣美味的便當,就會落入全家坐火車的回憶中。

5. Bike de Cafe



新開的咖啡館

6. 大坡池



7. 伯朗大道、金城武的樹


金城武喝奉茶的那棵樹


其實我覺得周邊其他的樹比較帥


這個角度是金城武的視野,盡頭是伯朗大道的照片框公共藝術

走過去再走回來,雖然沒有喝到奉茶,周邊的景物實在很療癒,大部分人只是拍了照就走,實在可惜了。

8. 萬安社區




這位導覽老師一直在這此導覽,幾年前來也是這位老師帶的。
DIY:稻草香茅、綁節拍打棒、漂流木筷子
產品:咖啡米布丁、碾米小米酒、麻糬、米苔目

9. 關山警史館




可以了解從日本時代至今警察用具的演進,很驚訝居然有導覽,而且非常生動活潑,想要被關進看守所嗎?這此也可以體驗一下。

10. 賽車場



11. 清水莊溫馨民宿



12. 原生植物園


可以吃到飽各類的蔬菜

13. 鐵花村




點杯飲品,聽聽音樂,村內有多米力冰淇淋,用米做成的冰。

14. 綠茵小築



大草坪、腳踏車、一體成形的文藝復興拱門式小房間,很養生的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