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咖啡誌》文可璽 p.42 大概1930年代
臺北市區改築記念/台灣日日新報/1915年出版(右邊第二棟立面改做)
上:臺北市區改築記念/台灣日日新報/1915年出版
下:google 街景
前川國男設計的東京銀座明治製菓
龍瑛宗與宮田彌太郎
作家呂赫若經常出入明治喫茶店,也邀請龍瑛宗一起去。 1944年龍瑛宗計畫發行小說集《蓮霧的庭院》,找了版畫家宮田彌太郎繪製封面,曾留下一張兩人笑開懷坐在喫茶店的照片,不過不確定是否在明治喫茶店。
但,很悲哀的是因為軍政府審查不過而沒有出版,後來 1985年才完成他的心願!
查了許多地圖只知道大概的位置,但這張照片對出來正確的位置,一直覺得這麼漂亮的立面怎麼可能打掉,這兩張照片核對下來,還真的整個窗戶都打掉了,但兩側的房子維持著原來的立面裝飾,這樣對出了位置,是今日的衡陽路46號(大三元)。
總覽:關於本站、水瓶子、外稿、演講、導覽、媒體、流水帳、年度計畫、綠逗冰|地圖|青田七六|野草|星球旅行|臉書專頁|首頁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2023/07/27
2023/04/22
【台北】綠島難友與地質系學長@孵
每次這位比我年長的學弟都會帶美國美女出現,因為他在美國求學任職的同事同學的朋友來台遊玩,他都會負責接待,真得做了很多成功的國民外交啊!
今天,他特地把這位在大學教文學的教授兼作家帶到玉山社的走讀重版出來的簽書會上,我非常跳TONE 的想到了巴黎的莎士比亞的書店,我會不會到異國的某個書店去參加某人的簽書會呢?
我可能看太多電影了!
走在迪化街,看到了熟悉的店家上的有孔蟲化石的攝影,突然想到了這位學弟的父親也是在綠島住了十幾年,與地質系的學長葉雪淳同樣都是難友,在綠島海邊還採集有孔蟲標本寄給同學做定年分析。
一般外國人對於台灣的歷史多半不了解,為何有那麼奇特的建築,但每次這位學弟帶來的朋友,我都認為比台灣人還要了解台灣,或許是同溫層,還是喜歡旅行的人,會比較多去了解當地的歷史呢?
孵咖啡 - 孵珈琲洋行。
2023/03/28
【台北】好孕工作室 咖啡館
自從第一次踏入好孕,好運的碰到了 陳鈺萍 ,多次踏入都遇到了親子共享的咖啡時光,最驚奇的是看到了日本時代的工藝品--椅轎。
雖然有聽過在水中生產、順勢生產之類的話題,但我相信在現代大醫療機構的共犯結構中,這類的生產方式可能被視為女巫,是個異端分子。
但,我相信這樣是回歸自然的一種生產方式!
拖了好久想要送地址牌,希望好孕長長久久。
2023/01/25
【台北】不知道為何有一款叫做"七七"的香菸? 黑膠咖啡
跟某收藏家約在華山的黑膠咖啡,剛見面還沒有熱身,他就很開心的秀出剛標到的收藏品,一張一張的翻閱,收藏的品質真好,好像打開時光機到了那個年代,撫觸標籤的質感,我彷彿聞到了菸絲的味道。
看著紅磚的廠房,當時的樟腦、菸、酒專賣的工廠,這些產品的標籤到底是在哪裡貼上的呢?那麼樟腦的產品又有那些呢?
我們悲觀的認為我們所做的事情,討論的事情,或是活化再生的事情,應該很少人在乎在意吧?
黑膠唱片不是賽璐璐片嗎?而賽璐璐就是以樟腦在增進其可塑性後再加上其他染料和其他物質製成的化合物,那麼,到底有沒有在這裡生產過黑膠唱片呢?華山文創園區是台灣第一座工廠活化的文創園區,酒、樟腦這樣的工業產品,加上縱貫線鐵路,這些基本基礎資料若建立完成,要開甚麼樣的文創店,應該都很有故事可說吧?
不過應該很少人在乎!
2022/11/27
【高雄】杉林大愛園區小森時光
莫拉克風災後,全力投入災後居民的復健計畫,詢問了築夢新故鄉文化產業發展協會郭建德,真的很難在短短的用餐時間道出這十幾年來的投入。
往未來看,這家利用在地食材,還有在地水力發電的廢土再生出陶器,說出了在地的故事,原住民、客家文化的交錯,讓這樣的飲食特別有味,外頭這個自己搭出的窯,還可以同樂烤肉、烤披薩。
永久屋,這十年不斷的職訓,許多人又開始到各地工作,是應該開始思考在地的產業了吧?只有了解在地的歷史、地理環境,特別的塑造這群人在地的故事,才有可能創造出永久的產業,無論是不是觀光,或者是飲食,只有落地生根,才能看得更遠。
— 在高雄市築夢新故鄉文化產業發展協會。
2022/09/17
【台北】我對於味道的記憶
不知道為什麼看到這個榕樹樹屋,就想到龍貓撐傘等公車的那個畫面?是我太跳痛了嗎?
現在金華街135號的公共澡堂已經部分修復,經營的商店在浴池放置了薰衣草,符合販賣香精油的布置。不過這個榕樹攀爬在屋子內外,到底是要成為我們歷史的一部分嗎?
之前澡堂廢置,金華麵店在前面開業,榕樹也成為攤子部分遮蔽,2013年4月,曾有公民團體來清潔打掃這裡,用強力噴水柱,仍然無法清理磚牆上長年的油汙(新聞搜尋關鍵字:盼保存華光古浴場 市民自主為歷史建物洗盡鉛華)
轉貼新聞部分:
***********
參與的居民朱博安在心願卡上寫下:「現在看見的這片風景、這些味道,都會一直留在我的腦海裡。如果大家現在的努力,可以讓這裡留下一點點痕跡,不僅僅是為了我的回憶,而是能夠讓大家理解這是與自身相關聯的。」
***********
若談到我的部分記憶,是每次開車經過這裡,都會有很多計程車司機停車休憩,肚子餓了就在麵店溫飽一碗麵,一下子又能去載客,但因為周邊沒有公共廁所,所以榕樹成為了最天然的廁所,金華街這一段到處聞得到一股濃厚的尿騷味。
印象中有次找不到地方尿尿,我也在此留下了味道。
而今,古蹟修復了,那股味道也消失了,香精油商店進駐,浴池變成了薰衣草,目前,我還說不出我的領悟。
金華街與杭州南路的路口,擁有各黨各派的競選看板,其實也跟旁邊的古蹟活化,沒有任何關聯。
2022/09/16
【台北】THE COFFEE ONE 興波咖啡 SIMPLE KAFFA 榕錦時光生活園區-原臺北刑務所官舍
這家咖啡館是興波咖啡嘗試以得獎咖啡豆來提高整體價格,並強調在桌邊服務,讓產地到桌上一杯咖啡,充分讓人了解。
這棟建築被火紋身過的歷史,還有後來為何變成玻璃屋,可能在外面有些的說明看板。原臺北刑務所官舍是歷史建築,這是這排金華街旁的有圍牆的遺址,但於這一排商店的經營方向,完全無關。
去脈絡化,變成我們對於古蹟經營再利用不得不的特色?
最近CAMA「豆留文青」松菸鍋爐房開幕,感覺有點像是東京清澄白河的咖啡館,一邊烘豆一邊當成咖啡館,這股潮流也是CAMA展店的特色,剛好有設計一些咖啡教學,符合傳統鍋爐房開火的烘豆個性。
回到臺北刑務所官舍,這個比較負面的文化資產,從日本時代想要開創一個現代化的獄政體系,這邊居住的是統治階級獄政體系的公務人員,而戰後也變成了司法體系公務人員宿舍,爾後的華光社區,或者因為金華街比較寬廣,而變成麵店、牛肉麵、包子等小吃攤位聚集,計程車司機喜歡很快速的吃飯後繼續工作的穿梭之處,甚至也有許多骨董商店在此營業。
以上很快速的說明這邊的變遷,從比較低階的公務人員宿舍,與小黃司機吃飯休息處,轉變為高價咖啡館,我想這也是活化修復的成本要轉嫁到消費者所做的選擇,但這樣的活化方式變成了現在看到的結果。
真的沒有辦法解決"去脈絡化"的問題嗎?
我覺得中間應該有更多的平衡點可以做,法國的食農教育,大廚師會到學校教小朋友認識食材。這樣的空間,在不同的時段,或許可提供給社大、學校教育用途,或許也可請業主提供相關的教育活動,表面上看起來是付出人力成本,但長久可以增加認同感與再利用脈絡的連結,長期來看反而是有利的行銷活動。
期待這樣的古蹟,能培養出更多古蹟愛好者,也創造出更多咖啡喜好者。
2022/08/26
【花蓮】綠夢森林,遇到也是水瓶座的姐姐
花蓮「砂卡礑步道」走入山谷綠澗巨樹,最難得的是進入原住民的區域。
這位姊姊很好聊,看到這樣的美景與手沖咖啡,我就整個擋不住,這個家庭三人各司其職,兒子負責搬石頭、抬水、磨咖啡豆,姊姊負責聊天手沖咖啡介紹自己從小到大的原住民特色,大哥利用石頭整地,一直說著河邊的巨石右邊是蛇、左邊是老人、那邊是一個人抬著重物......等等。
走到上面的巨樹拍照吸取天地精華,在平台上做瑜珈,享受緩慢的時光,但下方走步道的觀光客來去匆匆,天氣熱大家也不敢在陽光下曝曬,我在上帝的視角看著云云的眾生。
聽著蟬聲呼大呼小聲,詢問姊姊這家咖啡館開了多久,就剛滿三個星期,但詢問兒子你在這裡搬石頭搬多久了,他說大概已經快兩年了,至於汗流浹背的大哥完全不需要有時間概念,只要開心在這邊造園就很滿足。
來自天龍國的我,還建議一些利用機具或滑輪來省時省力的方法,兒子說他反正一天也只搬幾趟,我回頭想想我這個都市俗真不會體驗生活,一家人在這當下才是真正的幸福。
離開時,簡單的自我介紹,原來姊姊的生日跟我姊相同,也是非常搞怪的水瓶座呢?
2022/08/16
【台北】雅痞書店,爵士音樂會
線上聽演講在疫情期間成為一種風潮,我覺得在家裡舒服地坐在書桌前聽演講,甚至是在客廳沙發舒服的聽演講是一種享受,若是製播可以把簡報檔與演講的畫面調整適宜,甚至比現場的演講效果與吸收程度要好得多。
雅痞書店在這幾年疫情期間,演講活動幾乎都有了線上,我應該算是經常使用者,對自己有興趣的主題,花一點錢聽演講並不為過,而且還可以在期限內暫停或重播,當然也可以選擇快轉。
有沒有可能有線上爵士音樂會呢?
本來應該是戲劇院內建的餐廳,或是 PianoBar 或是河岸留言之類的場域,很令人驚訝的是雅痞書店做到了,場次非常多,真是十分佩服啊!也撐過了這個疫情。
我覺得若未來多攝影機可以讓電腦AI 來做導播工作,搞不好線上音樂會是可行的喔!有沒有人要來嘗試呢?
前一陣子 Youtube 的 THE FIRST TAKE ,是不是也算是某種現場的型態呢?
2022/06/19
【臺北】為什麼要養活病毒?為什麼要做愛?藝旦間酒樓踩點活動
同屆的同學,有源源不絕的人才可以來分享,畢業三十年,人生也進入了另一個境界,這次試辦這樣的分享活動,隨著新冠疫情的熱門,即使是販夫走卒,每一個人都變成了專家。
透過專家的研究,看了很多的分析曲線,內心糾葛了一下,即使科學實驗研究的數字那麼確定了,網路上還是很多事是而非的謠言,或是亂下標題的新聞,從小到大用A片來當成做愛的教材,要如何誠實的面對自己的身體呢?
很感謝來參加的同學是龍月堂經營者的親戚,請大家吃著 1932 年就創立的滋味,原來有歷經1935年城市博覽會的老店,可以那麼的雋永。
今天走讀從歸綏街起頭→江山樓→春風得意樓→花柳科醫院→維特酒家→蓬萊閣與東薈芳舊址,所有一切的關聯都是從大航海時代開始的。
未來病毒會怎麼樣演變呢?
心有七七的藝旦間酒樓踩點活動
很感謝同學先許願說要去看看日本時代的酒家,但其實舊有的建築完全都拆除了,我們去看『江東春蓬』舊址。
要一個小時內踩大稻埕四大旗亭,實在不容易,一開始要走入歸綏街文萌樓,就走錯路了,所以多花了一點時間,不過總算是走了咖啡館、酒家、花柳科醫院,還講完了四家書店,還附送了順天外科醫院與第一唱片行,還講了郭雪湖的南街殷賑。
快走快閃與快講,到了目的地花了七十分鐘總算達成任務。
不過,我覺得我並沒有把大稻埕以前的烏貓與烏狗的文化講出來, 劉抒苑同學傳來了龍瑛宗寫的『黑妞』,搭配劉捷書寫的『大稻埕點畫』,這兩人還是好朋友,所以這兩人書寫的大稻埕可信度相當高,節錄『黑妞』部分如下:
黑妞
冬天的燈影寂寞地投射在濡濕柏油路上,我拖著木嘎啦嘎啦地走著,突然間,我想起了她一定是叫做阿燕的少女。
那兒是本島人街――大稻埕的一角,一片十字路口有點曖昧喫茶館。其艷俗氣的杏頭,有三個十四、五歲女招待站著等待顧客來臨。其中穿上綠色服和白色裙圓臉少女,是我所認識的,我想呼喚她 的名字,但端詳一下,竟是看錯人了。 在世間,面貌相似的人很多哩!不覺苦笑著,就要走過去。 但一味淘氣的少女們,賣弄風情地喊叫起來:「喂!來坐嘛!」 她們的濃粧艷抹,雖在傍晚仍然那么明顯,嘴唇紅得令人不忍,而且有點討厭,但討厭裡又覺得有些憐憫 之情。我不管那些終於走過去了。
......
我想好好研讀馬歇爾,便將他的「經濟學原理」帶來。
2021/05/12
【台北】光景咖啡
光景咖啡
上次去光景,還是在舊店,因為前一陣子要找關節手沖架,發現拍攝地點就是光景咖啡館(不過是在舊店),就想說來光景新店看看,也順便是不是可以看到那個手沖架。
入門非常嚴謹的測量體溫,紀錄來客的電話,還要戴上口罩。
我做的椅子旁牆面就有黃銅的骨董燈,一旁有豪華的吧檯,這些裝潢不知道花了多少錢呢?看的出來老闆非常細緻的妝點這些。
夕陽的光線從旁邊畫過,對面的公園充滿了綠意。
2021/05/11
【台北】秋波名曲喫茶
秋波名曲喫茶
在門口,就好像到了日本的老喫茶店,本以為進去會看到老夫婦站吧檯,看到的全部是年輕人,不過有位最漂亮的,低頭工作最努力者,應該是老闆的媽媽!
第一次看到秋波的 logo,居然有溫泉的符號,看到菜單有動漫美少女,然後下方打著"臨去秋波",我想應該不是要懷想楊燕的歌吧?仔細看了秋波電台的粉絲頁,重點應該是"秋",而溫泉這個熱的符號被轉化成音"波"吧!這是我的認知。
對於咖啡館內每個角落的細節,一種復古的昭和風格,除了懷舊元素之外,還是有新的物件,我看著牆上架子的咖啡杯,詢問了老闆,原來是網購回來的。
近年來這樣講究的咖啡館多起來,一方面很擔心投入這些裝潢的成本會不會很高?或許拜全球化之賜,只要懂得配色、風格,要找適合的家具應該不難,但許多懷舊的物件可能不好維持,真正難的是永續的經營。
才開兩個月的咖啡館可以日日滿座,非常難得,我想經營總有很多難關,沒有鬆懈的本錢。
《來杯咖啡如何》
《來杯咖啡如何》
類似深夜食堂說故事的方式,從第一集開始,無論故事多精彩,我的目光就只有在這個黃銅關節手沖架上面,每看完一集就上網找找哪裡可以買到。
由 The Coffee Registry 所設計的黃銅關節手沖架,英文名稱為:The Curator Pour Over Stand!我不知道怎麼翻譯這款手沖架,google 給他一個很美麗的名字:策展人倒在攤位上!
第六集這位大叔教咖啡的第一課是去釣魚,他覺得心靈中有餘裕,才能製作出一杯好咖啡,細細的品嘗吃進去的食物,只要發現不對,就要找出原因,這樣才是學習好咖啡的第一步!
這簡直是太經典了,從小到大我們在庸庸碌碌的生活中,把各式各樣的活動填滿了我們的時間,沒想到要製作出好東西,必須要有"餘裕",剛好這兩個字是我兄、姊的名字之一。
所以,我實在太幸福了!
等我訂購的手沖架來,再來分享如何利用餘裕製作出一杯好喝的咖啡。
2021/05/05
【台北】珈啡所在
珈啡所在
世勳老師從琥珀色工作室、咖啡教學到開店,一進門看到了黑膠的地毯墊、大喇叭,專業的擴大機、黑膠唱盤,還有眾多的黑膠收藏,你以為就只有音樂嗎?
還有很多可看之處,吧檯後方的器材,多半需要經過老闆、店員的導覽,才能一窺世界各地沖煮咖啡的器材,從器材了解各地文化,之前世勳老師介紹過那不勒斯顛倒壺,另我印象深刻,也介紹了柏林壺,我因此回家做了柏林壺的實驗,連結如下:
http://trip.writers.idv.tw/2019/10/blog-post_68.html
http://trip.writers.idv.tw/2019/10/101-no031-040.html (該篇最下是柏林壺的實驗) 我總覺得美式咖啡很沒文化,就是用義式濃縮加水稀釋,可能這是目前咖啡館最常見的沖煮模式,這次看到美式咖啡壺的器具(照片右下),真的錯怪美國人了。 除了黑膠、骨董咖啡器材,還有骨董椅子喔!有空再來介紹溫莎椅。 珈啡所在的咖啡特色,應該是藝妓拿鐵與藝妓濃縮了,超級豪華的藝妓配方豆,整個只能用奢華來形容了。
http://trip.writers.idv.tw/2019/10/101-no031-040.html (該篇最下是柏林壺的實驗) 我總覺得美式咖啡很沒文化,就是用義式濃縮加水稀釋,可能這是目前咖啡館最常見的沖煮模式,這次看到美式咖啡壺的器具(照片右下),真的錯怪美國人了。 除了黑膠、骨董咖啡器材,還有骨董椅子喔!有空再來介紹溫莎椅。 珈啡所在的咖啡特色,應該是藝妓拿鐵與藝妓濃縮了,超級豪華的藝妓配方豆,整個只能用奢華來形容了。
2021/05/02
【台北】#門窗 @COFE No.02
20210502
#門窗 @COFE No.02
最近開始來拍門窗好了,應該很容易累積50次。
不知道為何在台北可以好好地坐下來慢慢地吃早餐的店不太多,或許有很多人會提出反例,說明有很多店都可以,但是我指的是環境、音樂、餐飲綜合考量下,大家好像還是習慣午後的時間,好好的跟朋友坐下來聊天吧?
大稻埕的清晨八點鐘,大橋頭市場擁擠的人潮,與迪化街上冷清的人車,形成有趣的對比,難不成上市場的人們與來迪化街的人們是完全沒有交集的族群?
我想應該是這樣吧!
這個社會已經很明顯地會自動分類好,甚麼人應該在甚麼時間到甚麼樣的場域去做固定的事情,你是否可以到菜市場買菜買魚之後,信步走到迪化街的文青咖啡館休憩一下,聽聽音樂,然後思考著中午要煮甚麼餐呢?
至少我在日本的市場旁的喫茶店,經常看到菜籃車,或是母女一起吃早餐的現象,有人會想要去菜市場裡面開一家文青咖啡館嗎?我想時機應該成熟了。
身為 COFE 假日的第一個客人,我看著與四十幾年前一樣的立面、屋頂,修復好的門窗,街上的行人已經大不相同了,街屋的使用方式也有所改變,吃著十年前第一次吃到的紅心芭樂果醬,沒想到小時候隨手可得的水果,已經成為了台灣特色,冷凍的巧克力磚,像是時空膠囊,用不同的形式保留著台灣的滋味。
2021/04/23
【台北】Tom's Bakery 棠舖
Tom's Bakery 棠舖
每次導覽到台灣民眾黨黨部的遺址天水路,都會介紹旁邊的真人廟,翻出陳植棋、倪蔣懷畫的平凡無奇的在地小寺廟圖片,大家的眼光就被這家店吸引走了。
我想我一定要找一天來拜訪光顧一下,回想蔣渭水在1931年2月18日台灣民眾黨被解散,被抓起來後釋放,清晨踏出拘留所,大家拿著棉被在此拍照留念的張照片,彷彿就在甜點店的門口上演。
通常想到甜點,多半是很多少女、貴婦會來光顧的店,或許是我來的時間不太多,整個午後只看到許多大叔出沒,自由自在的談論天南地北,也有大叔沉默閱讀。
原來每一位大叔心中都有可愛的甜點店。
2021/04/21
【台北】COFFEE TO 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台北出張所
COFFEE TO 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台北出張所
最近幾年修復開放的博物館,越來越精緻,而且長年來被詬病的博物館內的餐廳咖啡館品質低落,我覺得有翻身的機會,一般人應該會大大的改觀。
委外的規定法令部分,的確多年來有長足的進步,營業面積營業方式都有明確的規定,美學的注重也是非常重要的,到日本的時候,無論如何都要參觀一下博物館的餐飲、精品店的經營,攝影博物館一樓的賣店的確做到了質感,但我覺得與攝影、商船、公路局的連結,可能要加強一下,或許,還需要點時間磨合!
右上照片,在我小時候的印象,對外有個開放的公車票售票口,不知道誰有看過這樣的照片呢?
PS. 能在超級厲害的吧檯工作,很羨慕啊!
【台北】新北投,拾米 x高馡
拾米 x高馡
每次經過想要進去,總是客滿要排隊排很久,剛好今天來新北投,所以進來朝聖一下,我選擇了看外面的景觀,點了咖哩飯、咖啡、甜點。
甚麼都有,甚麼都不奇怪,進來的族群也很多樣,藉著合作擴張多樣的產品。
北投有有甚麼在地產物?或許很少人可以回答出來,來這裡都是浸溫泉吧!但是透過咖哩、咖啡,帶入健康飲食並與在地連結,我覺得還算不錯的方式。
不知道有沒有桶柑咖哩飯呢?
2021/04/18
【台北】還活著的台灣旅遊廚房
星期日的午後,在大稻埕周邊的咖啡館全部客滿,我在想我應該到哪裡去工作喝咖啡看人潮呢?
突然就走上了 台灣旅遊廚房 , 剛好育芯在教義大利麵醬的製作方式,聞到了這樣的味道,肚子突然好餓好餓,曾幾何時,我們好像都只能到餐廳吃這類的食物,不能在家裡煮好吃健康食材的食物嗎?
歡迎報名參加廚房教室的課程,點入上面的粉專留言即可。
大稻埕假日封街,行人可以慢慢地逛,最近的叫賣聲比較少了,但是人潮並沒有減少,很多人帶毛小孩出來散步,到城隍廟拜拜的人不減,但個人覺得來求姻緣的年輕人少了一點,反而是老人家來的比較多(不知道是不是幫兒女求姻緣?)
這一篇文章除了幫旅遊廚房廣告一下(沒錯,廚房在疫情一年後還活著),也可以到育芯新進駐的店吃義大利麵,@左轉有書 TouatBooks x 曬太陽洋食小館
照片上,還有寧夏街夜市著名的 豬肝榮仔 老闆,還有在溫州街開過 pub 的阿銘,地下街女王,市議員、里長、廣播人等等,台灣巷弄到處臥虎藏龍。 — 與簡余晏。
2021/04/14
【台北】大阪商船台北支店,攝影博物館
大阪商船台北支店,攝影博物館
有幸在開幕前進去參觀,小小的接待櫃台,還有小小的旋轉樓梯,我想起國中(約1980年代)來此排隊買學生票,面對臭臉的賣票小姐,想想走廊怎麼會有售票口,而現在搖身一變,居然是非常高級的博物館。
為什麼百年前優雅的建築設計,在我小時候完全感受不到?
這十年來接觸到日本時代的歷史,讀了日本的建築史、歐洲的建築史,逐漸的重新了解修復好的建築,才明白了原來台灣在建築史中擁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夾在漢式與歐式的夾縫中,走出了另一條道路,這棟建築,就是非常良好的說明。
攝影作品中,也可以說明台灣在這歷史中演變的過程,只是說明牌作的太文青了,字又小又矮,實在很難查詢,可能是要大家著重在照片上吧?
希望未來有強大的導覽老師!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