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亮軒老師的新書發表會後,認識了在復興南路、瑞安街附近開業的信義書局老闆,有空經過一逛,我如獲至寶,這不是一般社區的文具店,而是真正的經過老闆選書的社區書局,於是我找了一兩天午後去跟老闆、老闆娘訪談。
[照片]
成立於 1983年的信義書局,老闆林家成其實在1977年就在成都路一號的中國書城租下一個書店的小攤位,後來來到復興南路這邊開店,當時在附近只有和平東路、建國南路口的今日書局(1976-2010年)。當年台北市賣新書的書店的集散地不多,除了重慶南路、台大周邊、國際學舍(今大安森林公園),稍小的書店在光復南路信義路上,還有吳興街底有幾家,這是我小時候的記憶。
後來這些社區型的小書店為了求生存,重點放在文具販賣,又當時流行電動玩具檯子,學生出入比較多,又會轉靠這維持生計。但是信義書局的林老闆堅持書局內外絕對不放這種遊戲機,給學生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
老闆自己選書,尤其在歷史人文那櫃書,是老闆娘最自豪的。另外還有眾多的雜誌櫃,以同等級的書店來說,信義書局的雜誌種類算是非常多的。這些書櫃也是老闆當年自己動手做木工,書櫃耐用至今快三十年的時間。這一類社區型的書局,到底要怎樣在現在這個網路時代存活下來,我想一直是這幾年一直在討論的問題。與其想這些事情,還不如想想甚麼是社區型書店的優勢?最終的答案應該還是人與人之間的服務。
信義書局這幾年一直有做回收舊書的服務,社區的人把家裡看過不需要的書拿到書局,然後定期會整理送到偏鄉資源較缺乏的部落、社區。林老闆當年看過『異域』這本書心理非常感慨,這幾年也在建安國小老師介紹的因緣際會之下,每年新曆年都會去泰北寫春聯,並做教學服務。看著書局上方掛滿了各種各式各樣的公益獎狀,老闆夫婦兩人都熱心公益並與社區活動結合。
談到書法,林家成寫了一手好書法,曾經獲得日本外務大臣獎,書局的門口櫥窗有他寫得一手好字,加上最近出版的老闆選書,簡簡單單的就可以看出老闆的個性。老闆娘陳麗卿更是讀經老師,每次聊一聊她就會吟唱幾句,讓我覺得以前小時候背唐詩宋詞非常辛苦,早知道可以用唱的,應該就很好記憶了。
我去的那兩天下午,都有社區的太太、年輕人進來,跟老闆娘攀談,感覺上她也負責了一些人與人交往的情感諮詢服務,就好像小時候,我跟媽媽到菜市場去買菜回來經過雜貨店,不知道為什麼她們就是跟老闆娘在門口站著聊天聊很久很久,也不找椅子坐下來喝杯水輕鬆的話家常,就要站著呢!在這裡,好像看到了當年的景象。
老闆還帶我去附近散步,帶我走過許多名人住過的地方,甚至是以前出版社的位置,瑠公圳的遺址,如今那條路還在,只是水流跑到地面下變成臭水溝。
雖然有時候進雜誌三本,又退回三本,但是知識經濟的效益很難評估,在網路書店殺價的景況下,信義書局今年也打算把書局做一些改變,適合讓社區的人來參與活動,回歸到人的需求性服務,我想無論經營甚麼行業,都應該可以生存下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