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5

【台北】北投,一個區域多樣族群的足跡

台灣很少有一處地方可以同時看到平埔族、漢人、日本人生活過的痕跡,並不全然的是互相取代的生活空間,而是不同區域的開發。

*原住民與漢人融合

在漢人來開墾前,台北是原住民凱達格蘭族生活的範圍,漢人來像原住民租土地開墾,北投這邊的淡北古道經過今日的大同街、中正街、清江路,是漢人貿易的必經之路,原住民生活以漁獵、簡易的農耕,居住的房舍以高腳屋、茅草為主,在今日的保德宮還刻有平埔社的土地公,證明了原住民在此生活的足跡。

這兩個族群在此共同生活融合,原住民逐漸溶入了漢人的農墾生活方式,原住民的農耕模式原本比較簡易,樂天知命的生活模式,配合漁獵之下只要夠吃就好,並不會很重視引水灌溉大量生產,但因為北投並不缺水,只要用很簡單的取水模式,從山上便可以引入足夠的農墾用水,這部分原住民後來倒是用這樣的模式與漢人和平相處。伊能嘉矩來台做調查,寫下了原住民受到西方基督宗教的影響,居住處的衛生環境反而比漢人還要衛生的紀錄。

*清代遺跡

周氏節孝坊,是為了表彰婦人周絹,生於乾隆53年(西元1788年),是淡水廳儒生陳玉麟的太太,丈夫早逝,奉侍公婆撫養小孩,咸豐11年(1861年)建坊表揚,這個節孝坊是是全台唯一用觀音石建造的。陳玉麟的後代,也曾當過北投國小的校長,牌坊是陳維英老師上奏,皇帝頒定,陳氏宗親在北投的發展有一席之地。

大同街陳氏宗祠後面,是北投地區當時的私塾,台語稱為『學仔內』,當年請了福建的許多老師來任教,後來陳家後代也有擔任老師。日人將八芝蘭(士林)公學校北投分校舍在這裡,後來就是北投國小,學仔內是當年北投的教育中心。

(補一座廟裡面的磁磚牆)

北投雖然產出硫礦,因為清朝政府並不缺硫,又怕人民自製火藥,明令禁止開採,雖然還是有部分漢人與原住民私採,走私路線魚路古道,也就是今日的陽金公路,從金山偷運出海,但是實質出口的量並不是很大。硫磺溫泉給人有入置身地獄的感覺,地熱谷甚至還以地獄谷著稱,漢人與原住民都敬怕三分,也有諺語說牛一掉到硫磺谷,幾個小時後屍骨無存,從北投的原住民語『女巫』來看,硫磺溫泉還真是神秘的禁區。

*日本時代的發展

北投的溫泉資源一直到了日本時期,才大量的開發,溫泉有治病療效,在新北投開發了大量的溫泉旅館,讓日本人來台住宿,1916年,更把淡水支線延伸到新北投。不只如此,硫磺礦的開發、燒陶輕工業、塩草手工編織業的興起,在老街上還有專門養殖黃牛的公司,在附近放牧吃草,專營牛車貨運公司,看到牛車來來往往的載送貨物。

北投的那卡西,從日本的藝妓表演三味線與能樂,後來變成了南管與本土歌謠,早期的那卡西兩人演奏樂器,一個人女歌手吟唱,後來變成一個人自彈自唱,樂器演變為手風琴、薩克斯風、吉他,後來又有電子琴、電吉他、鼓等電子樂器加入。那卡西還可以給客人點歌,與卡拉OK的型態互相結合。

*溫馨接送情

到了戰後此地成為色情行業的聚集地,也是美援時期美國大兵在亞洲度假尋歡的重要場所,山坡上上下下的限時專送,本來是送小姐到旅館服務客人,後來演變成為載送當地人上下課、上下班,或者協助快遞、跑腿、繳費、買菜等雜務服務,目前騎著打檔機車的限時專多為阿伯、大叔,很難想像在老街區來來往往都是這樣的機車,機車等候招呼站以電話號碼末四碼,最近幾年還成立了安全巡邏工作,從溫馨接送情,到觀光指引,這個行業應該還會有下一波的轉型。

如果在老街上買到北投的桶柑,吃得同時想想北投曾有這樣多采多姿的歷史,一股酸甜的滋味浮上心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