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12/29

《玫瑰的名字》

表面上是幾起連環凶殺案,也感覺還像是要映證啟示錄的預言,但其實是對於圖書館內藏書知識的誤解。像是波赫士的圖書館,裏頭充滿了各種迷宮,殺人的人害怕書內的知識被公開,會毀掉基督教的根基,但其實這些都是人的臆測。

2023/11/30

《北投行進曲》

從大學時代出野外千里迢迢搭乘公車到北投,看到白煙嬝嬝,又聞到刺鼻硫磺味,長大後又冬天千里迢迢飛到北海道去泡湯,才知道北投溫泉鄉才是寶。

北投小小的地方除了溫泉,不同的政權有不童的政策,從清代的旅行網紅郁永河來台開採火藥,到了日本商人開發溫泉旅館,意外的那卡西,美援時期大兵放鬆的所在,小小的北投,還有北投燒、限時專送等。

甚至,足立仁的住宅青田七六,還存有北投公園的水彩畫!

這樣多樣的歷史地理,裕仁皇太子行啟觀賞北投石,台北帝國大學的總長幣原坦在此都有溫泉會館。

在部落格時代楊燁的北投文史工作讓大家受益匪淺,對於北投第一家溫泉旅館到底是哪一家,對於我們對於在地傳說有了更正確的答案,由於錯誤的資料一再的被複製貼上,所以這本誠意十足的在地文史,有了眾多楊燁多年收藏的照片資料,看到許多石碑埋沒在荒煙漫草之中,至今許多老房子也還荒廢在北投,更提醒我們應該看得到北投之美與北投之寶貴。

2023/08/27

【北埔】龍瑛宗〈午前的懸崖〉 ,太宰治與太平洋戰爭

首先,先說這本書的出版是台灣文學全集,但是只出版了這一本,第一篇就是午前的懸崖,剛開始就是紀錄一對殉情的男女,讓我想到了太宰治的四次自殺,有三次都找女性一起殉情。

有別於《人間失格》,這篇小說的主人翁張石濤上了火車,到了一個小鎮長野縣的上諏訪,本來想要吞下自殺的藥丸,看到一群軍人努力保家衛國而自覺,即使念醫並不是他的志願,他也願意活下來繼續努力念書。

有趣的是在翻閱這本二手書的時候,看到夾著一張台鐵的車票,但這一張是敬老票,不太可能是要搭車去鄉下為情自殺的,車票後面還有兩隻手機的電話號碼,當下我有點想要打電話去問是否有看過龍瑛宗的這一篇短篇小說呢?

長野縣上諏訪,是知名的日本電影《你的名字》取景的地點!

而原本規劃一系列的台灣文學全集,竟然就在這樣的懸崖嘎然而止,因為戰爭而爆紅的龍瑛宗,也在終戰後的白色恐怖下失語,如同台灣文學的短命嗎?如今,回頭閱讀這樣的作品,在那個時代背景下,許許多多創作下有趣的比對,都讓我驚訝的覺得寓意深遠。

2023/07/02

《百年台灣大地》推薦序:科技雖然可以改變未來,但要從了解自身開始/青田七六文化長水瓶子(作者為台灣大學地質系七七級校友)

(這本書內有一些難得的照片)

百年台灣大地推薦序/青田七六文化長水瓶子(作者為台灣大學地質系七七級校友)

從大一進入地質系就讀,就愛上了台灣山水風土,每次出野外艱苦的看著地圖,教授稀鬆平常地指著地形圖,輕而易舉的在三千公尺的高山上來去自如,不然就是在溪底的大石頭間上下跳躍,當我還在氣喘吁吁的時候,已經指著地質露頭解釋完畢,根本來不及測量記錄所見。

或許是玩心太重,終究沒能繼續地質系相關所學,畢業後就投入其他行業,一直到2011年,同學一起參與馬廷英教授故居青田七六的經營,當時辭去熟悉的專業領域,做著文化導覽的工作,回首大學四年老師的教導:野外實地記錄觀察測量,邏輯推演加上台大學生必要獨立思考的能力,是人生中面對所有事情的萬用鑰匙。

*2021年早坂犀足跡的新發現

大學時代認識了師公--早坂一郎這號人物,但僅止於台灣博物館收藏的寶物,1926年在新竹州大溪郡大溪街(今桃園市大溪區)發現的犀牛化石,命名為早坂犀。早坂一郎對於國家公園的認定與價值,天然紀念物的指定:海蝕石門、泥火山、北投石、貝化石層等有相當的貢獻。讀過本書後,才知道早坂教授無論在東亞各地野外調查,與各地的學者合作努力才造就了東亞地質學的成形,尤其是台灣從無到有地質學研究,進一步影響台灣考古人類學與近代環境保育的奠定。

1984年,大塚裕之、林朝棨將早坂一郎採集自大溪的標本與左鎮採集的犀牛化石標本共同命名為中國犀牛早坂氏亞種。直到2021年在新冠疫情期間,發現於菲律賓的菲律賓犀(Rhinoceros philippinensis)被重新檢視與研究,並發現與早坂犀牛具有共同的獨特特徵,不同於亞洲的獨角犀和雙角犀,為東亞獨特之支系,兩者因此一起被建立為新屬島犀屬(ZooLogical 雜誌的論文)。早坂犀被重新分類,成為合併新物種早坂島犀。

歷經了快一百年,我們對於犀牛的物種演化與足跡的研究,才前進了一點點。

*從日月潭水力發電廠到石門水庫去除淤積永續開發

日月潭水力發電歷經了全球經濟不景氣,最後在1934年完工,早坂一郎就地質學的角度來看,臺灣各地的剝蝕作用尤其顯著,進行日月潭電力工事時必須注意岩盤不安定的問題,以及對自然、人文的衝擊。

台灣歷經多次的大地震,核電廠附近的斷層調查,因應極端氣候需要預防大豪雨的堤防,又要水庫蓄水,種種的建設都需要地質學家。最近石門水庫歷經二千日的工期回春延壽,阿姆坪防淤隧道竣工,每年可清淤增加六十四萬噸,這一些基礎研究調查與相關的工程都不是一蹴可幾,對於大自然的破壞與人類的生存,都必須有個平衡點。

*宮澤賢治的胡桃化石,滄波石與雪峰石的發現與命名

宮澤賢治《銀河鐵道之夜》其中提到胡桃化石的發現有提到的地質學家就是早坂一郎,這樣的情緣,讓我想到了滄波石、雪峰石的發現。

2013-2015年間,黃士龍、沈博彥、朱傚祖、俞震甫幾位地質學相關的研究者組成團隊。他們在登山時,討論應該做一些甚麼創新的事物,於是有了找尋新礦物的計畫,從維也納自然博物館收藏品中切割出了一個1.5 x 1.5 x 0.3公分大概如同米粒大小,這個標本是1979年在阿根廷的一個農田發現的隕石。

從這個隕石內,台灣的研究團隊找到了三種不同的新礦石,其中二種礦物目前在地球表面尚未發現,為了紀念顏滄波、馬廷英教授兩位地質學老師的教導,因此申請命名為滄波石、雪峰石。其中滄波石與骨骼構成類似,未來或許可以成為生物科技的陶瓷材料,而這樣的發現無論了解太陽系的過去與人類科技的未來,都有很大的影響,只是這樣的研究進度非常的緩慢。

*博物學家的視野

大家都知道達爾文物競天擇的演化論,他認為所有物種都是從少數共同祖先演化而來的。但達爾文不但只是生物學家,甚至是地質學家、考古學家或稱為博物學家,回到大航海時代,人類對地球各處的探索或植基於物產的開發,書中說明早坂一郎對於馬偕博士能夠紀錄自然的現象,最後以讚嘆天主作結:「縱使土地變換,縱使山巒淹為滄海,我們也毫不畏懼。無論何處都有神為我們而設的避難所,祂將以雙手擁抱我們。我們將奉獻此生讚美主。」,這與我們小時候教育的「人定勝天」大不相同,無論科學如何的進步,仍對大自然存有敬畏之心。

*科技雖然可以改變未來,但要從了解自身開始

當我走過瑞芳哩咾海濱看著一片陰陽海,1990年關閉的禮樂煉銅廠舊址,當時我們在山上出野外眺望這一片海洋,大家猜想說著或許幾年後可能陰陽海就消失,但至今仍然存在,到底為什麼造就這樣的特殊地質景觀?也有地質系教授經常在金瓜石調查,他期待因為開採技術的進步能重新開採金礦,美國的頁岩油開採技術不也如此改變了全世界嗎?

這十年流行跨領域學習,人們多有斜槓專業,單一專長已經無法滿足這個社會所需,面對世界上各種競爭,我們需要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生活的這塊土地,認識自己,做更多基礎的地質調查,了解先人的努力歷史,進一步對於各族群生物的重新認識,連結古今才能有自信地邁向未來。

以下是這本書的內容說明,我覺得實在寫的太好了,轉貼出來,我想想如何把早坂一郎融合在我的導覽內容

***

內容簡介
執歷史學家之筆
總匯十九到二十世紀臺灣最珍貴的地學史料
重現塵封超過一世紀的大地故事

  ★首部融合臺灣近代史與地質研究史的跨領域作品
  ★以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早坂一郎教授為核心,回溯、開展近代科研精采歷程
  ★由科學訴說一段跨越國族藩籬的歷史
  ★從東亞到臺灣、從玉山到墾丁,復刻田野現場與遭遇
  ★科學史、殖民史、高等教育史與在地生活的連結

  ◎斯卡羅中的李仙得原來是地質物產研究者!
  ◎馬偕親歷並記錄了1891年雞籠地震與海水倒灌的驚險情景…
  ◎早坂一郎和臺灣學子在臺南左鎮發現了最完整的犀牛化石?!
  ◎日治時期的天然記念物、國立公園等保育倡議影響至今

  十九世紀末日治時期,日籍學者紛紛來臺,是近代臺灣各種科學研究的起始。本書以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地質學講座教授早坂一郎(1891-1977)為核心,向前回溯西方人如何因交通、貿易、蘊藏豐富的礦產資源來到島嶼;向後探究臺灣學者接續科學研究至今的努力,引領讀者認識近代地質知識體系進入臺灣的歷程,並透過精采的田野調查,看見地質學的建構與殖民治理與在地生活之間的關聯。這些成果,不僅重現百年前的臺灣大地風貌,更以獨特的科學視角,訴說出一段跨越國族藩籬的歷史,開啟一扇扇百年前島嶼生活的時代景窗。

  臺灣位於亞洲大陸東緣、板塊交界處,由造山運動形成,多斷層及地震,向來是地質研究的熱點。最早的地質調查研究始於十九世紀中葉歐美人士來臺探查,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有羅妹號事件的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加拿大宣教師馬偕等。

  十九世紀末,諸多一流的日籍學者來臺,全面展開地質研究。早坂一郎來臺時,已經是東亞地質學的大家,亦是世界級的少數腕足類化石研究者之一,非常重視古生物學,認為達爾文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具備充分的地質學古生物素養。他將古生物學分類與新的研究方法帶來臺灣,貢獻甚鉅。最值得一提的是1931年早坂收到陳春木從臺南左鎮菜寮溪河床寄來的化石,並在林朝棨的指導下,開啟了菜寮溪動物化石研究的開端。

  早坂非常重視科學普及,在臺研究多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例如溫泉、火山、地震等。1935年4月21日新竹、臺中發生大地震,早坂帶學生進行研究,指出震央位置並提出防止震災的方法。1945年他推薦指定了地質方面的天然記念物,包括泥火山、海蝕石門、過港貝化石層等,至今仍是重要的地質襲產。其對於臺灣南部熱帶海岸原生林以及喀斯特地形非常驚豔,主張在南部設置國立公園,引發了論辯。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配合統治需要,早坂將研究重心延伸至南方,包括海南島、泰國、帝汶島等地。戰後1949年,早坂與最後一批日籍學者返回日本,期間心境頗多轉折。此後,林朝棨、顏滄波、馬廷英、王源等,持續將地質研究向下傳承。

  作者花費多年時間,往返臺日兩地,將塵封超過一世紀、豐富龐雜卻散佚各處的田野資料、珍貴史籍,細細爬梳收整,完成此一跨越語言與學科的臺灣近代地質學研究紀錄書,讓我們看見臺灣近代學術轉變的脈絡,以及學術的多元性。

  地史研究與人文史交互影響、演進,就像腕足類化石漂亮的環、左鎮菜寮溪的野牛齒,每一個研究的印記,都將島嶼的山河、常民的生活融入其中,並指向當代科研與環境保育的新課題。

本書特色

  1. 重現19世紀至20世紀,臺灣地質的珍貴性與生物多樣性被發現的精采歷程
  2. 以年代為經,人物為緯,展現不同時代的科學家樣貌
  3. 指出早坂一郎的時代重要性,以及其在古生物生活史、腕足類化石研究的貢獻
  4. 了解近代臺灣學術的起源、發展脈絡,以及多元性:1928年臺灣首創最高學府「臺北帝國大學」成為近代大學模式在臺灣發展的濫觴。「講座制」尤為近代地質與相關科學奠基;其中理農學部更居重要位置。
  5. 看見殖民時代在政策制定與科學研究間的應用與限制

2023/06/13

《黃土水與他的時代》

我開始收集XXX與他的時代相關的書籍,還真的蠻多的,我們對於那個時代的前因後果其實非常的模糊,跳脫殖民與被殖民這種論點去理解當時的藝術創作,仔細地想想,黃土水怎麼突然會雕塑,師從那些老師,或是受到誰的影響,我們幾乎沒有完整的資訊。

這本書是從日本研究者的研究訪談與調查推論而出來的結果,我們似乎多理解了黃土水一點點。

台中的國美館有著許多黃土水的作品並列,我看了對於黃土水這個人更為模糊,但黃土水對於台灣文化的源頭與發展卻是十分熱切的關心,希望台灣青年能夠覺醒創造榮耀(P.119)。

這本由許多論文改寫的書我覺得多少還原了黃土水創作的歷程,也還原了交友關係,對於重新認識台灣歷史非常有幫助。

2023/05/19

《夕暮大稻埕》台灣人的影戲夢,鍾肇政的筆下的虛實人生01-觀音山落日

龍瑛宗的勁風與野草都還沒寫完,這回要開始寫鍾肇政《夕暮大稻埕》的地景慢步還真的不容易,看完了還是不知道怎麼下手,畢竟鍾老這一篇比起《魯冰花》討論度低,很多梗埋得很深,我不知道能不能看的出來,不過就實際的地景與相關人名的轉換應該沒甚麼問題,這種非虛構的小說,寫起來真的不容易。

觀音山落日,第一段的地景在九號水門(今南京西路、環河北路):「淡淡的、柔柔的暮靄,罩住了整個河面,罩住了整個觀音山。也罩住了那隻渾圓的微帶橘紅色的夕陽。」

一開始就把觀音山、三重、大龍峒、萬華的相對關係描寫出來,再來把日式拖鞋走在卵石路上,看到穿著西裝戴帽子的摩登景象,加上無聲電影要有辯士,以及年輕辯士派到全台各地去播放電影解說劇情。點出了1930年代大稻埕的戲院不但有電影,還有上海來的正音演出,歌仔戲等表演,十分多元蓬勃。

故事的男女主角兩人重逢於八年後,老闆許天馬把童貞作家吳臨風的作品《夕暮大稻埕》改拍電影,而這個重逢其實只是演員娜娜演出彩雲,開場白就佈下了祝家姊妹彩玉、彩雲與吳臨風年少的相遇,酒樓藝旦咖啡館女給相互的關係,娜娜有一百萬的身價,賣藝不賣身到底有那麼簡單嗎?種種的對照,演員虛實,小說與電影,有種戲中戲的感覺。

小說中的演員劉太陽,真實世界是劉喜陽,曾經在李春生家族的新高銀行工作,參與《佛陀之瞳》的演出,成立臺灣映畫研究會,還找了老闆李延旭擔任會長,後來拍了《誰之過》票房不好而解散了研究會,真的是一個夕暮的故事啊!

第一章最後,鍾肇政用劇本的方式演出第66場,彩玉臥病在床,彩雲想要去當藝旦來改善家庭經濟灑悲情的那一幕,為何選擇66這個數字呢?奇門遁甲:「進退失自由,內外不和,艱難不堪,損傷災禍,大有家破人亡的兇相數。」

圖說:
圓圈:九號水門(今南京西路、環河北路)
箭頭:天馬茶房,大老闆詹天馬在小說中是以許天馬為名,開咖啡館又擔任辯士,小說中有個天馬映畫社,詹天馬是老闆。
A:永樂座
B:第一劇場
C:第三世界館
D:新舞台

2023/04/26

【台北】台灣醫學現代化之路,與吳佳璇同學的徒步台北

我們在醫學人文博物館集合,看了一些胸像與總督府醫學校到台大醫學院的歷史,我想佳璇同學環島一天都要走20公里以上,決定這條路線要拉長一點,時間也拉長,台灣的醫學現代化的確也很崎嶇,就從公會堂出發,最終會在青田街結束,主要探訪對台灣醫學有影響的一些雕像舊址、舊居。

賣個關子路線等我們走過一次在分享,看來又要繼續K一些相關的書,才會有比較完整的脈絡,很感謝同學跟我講了一些八卦,不過感覺好像聽一聽就忘了。

收到精神醫療的開拓者葉英堃傳記,看來我是不是要把這些資料餵給 AI,然後在用問答方式找出相關資料,不知可不可行呢? — 與 Erin Wu 。

2023/04/17

《葉英堃傳記》台灣精神醫療的開拓者

出處:堅持: 台灣神經醫學的拓荒者洪祖培教授

一開始看書就停不下來,直接翻閱後面到岳父劉明遭遇的白色恐怖,葉英堃從童年際遇到當了日本兵又到台大醫科就學,碰觸了大多醫師不願意的精神科,想必要有萬分的耐心耐性才能做好這個工作吧?

感謝 Erin Wu 願意做老師的採訪工作,幫我們留下那段紀錄。

Erin Wu:

當年老師看初稿,看到我下這個很太宰治的標,不知道怎麼想?不過,是他自己稱葉家是斜陽族的

劉家千金有讓神經精神科種下分裂的顏值吧😜

Jessie Chua:

葉夫人的伯父是嘉義振山眼科的劉傳來醫師。振山眼科的舊建築目前是人氣鼎盛的林聰明砂鍋魚頭總店。劉明一家人都曾被寫入邱永漢的小說中,因為是小說,所以當然穿插虛構的情節。

2023/03/18

【台北】KTV簽書會

在書店、咖啡館、老房子、斷食營、便利商店、停車場、體育館等地辦簽書會之後,第一次在 KTV 辦簽書會,未來還有那些地方可辦簽書會呢?

2023/02/23

《都市的醫師》

感謝鄭曉峰給我的資料

拿到書很興奮,原來日治初期的同溫層(交友圈)很重要。廢話,好像每一個時代都很重要。

2022/12/24

《台大校友會刊》感謝張文亮教授介紹青田七六前任屋主足立仁教授!

足立仁到底在1945年有沒有回來台北把兒子帶回去呢?有關足立教授的生平,感覺有不少用字不精準,是從日文翻譯過來的原因嗎?還是沒有好的編輯審視整篇文章呢?

2022/12/01

《台灣日式建築紀行》日文版

渡邊老師這十年來的紀錄,疫情期間不曾停歇,深深地覺得這個世界的成功,是屬於永不停歇的人。

從這些老房子的探訪、紀錄,與周邊的人互動,有了時空感,蓋房子之時與建築史的串聯,再歸納出百年來建築的演進,我覺得並不是常人可以完成的。

雖然已經有兩本正體版,這本日文版更為完整,既簡潔又有檢索感,好像應該是傳統官方的出版品才有這樣的能力,但反觀今天這類的書籍都是私人完成,官方的出版品也都缺乏這樣的精神了。

台灣到哪裡可以買的到呢?

ps. 很感謝有機緣可以提供渡邊老師右下角這個有趣的小資訊:

紹興酒
清酒
小米酒的產地

2022/10/12

《植民地時代の古本屋たち樺太‧朝鮮‧台湾‧満洲‧中華民国:空白の庶民史》

台灣的書店街,可能大家都認為是城中的重慶南路,的確沒錯,但依據這張地圖來看,日本時代應該是在西門町清水祖師廟那邊可能聚集的更多二手書店。

目前,也只剩下 鴻儒堂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還存在。

昭明社,應該也是日本時代的出版社,不知道有沒有甚麼連帶的關係呢?

2022/09/24

《一路向南》

今天導覽臨濟護國禪寺前,想說再來講一點點台北新四國遍路,結果搜尋到跟我同屆同學(真是沾光)在雜誌上一路向南的專欄。

想說這本書也買來躺在書架上很久了,趁今天一口氣讀完!

看同學的經歷,實在非常佩服有人願意投身這一個科別,通常我們認為的醫師都是與社會脫節的,能夠專注在自己所學與社會互動,加上是用"雙腳"走出一片天。

能夠分段走完台灣西半邊,隨時走去看古蹟,了解古蹟背後的故事,有時是去找朋友,有時跟朋友一起走,有時隨時跟路上的人攀談,這樣的旅行恐怕或許一般人也可以做到,但是要能夠同時能夠看到這一路上的"過往歷史",這才是真的不容易啊!

孟東籬的《素面相見》,自序中就有描述台灣的街道,作者發心要『走遍』台北,在寒風苦雨中每天走三四個小時,大致走遍了台北,但等他要整裝南下的時候,開始氣餒沮喪,因為走出台北到處都在造橋修路車擠喧囂,重點是沒有行人容身之處,而且也根本沒有行人,這是四十年前孟東籬所見的台灣,至今,我也覺得孟東籬描述相去不遠。

我寫了幾本有關台北的書,但每每要跨出台北,我就開始躊躇了!感謝透過徒步的作者同學,給我們看到台灣的歷史。我今天看了兩回,就想好好的慢慢看,一次看完真的太浪費了。 — 與 Erin Wu 。

2022/09/23

【台北】燈塔行,北齋的不解之緣

今天社會系的同學說要去聽他以前工作長官的演講,於是愛對路的我就出現在敏隆講堂了。

十幾年前在大公司上班,白天到處開會,假日攤在床上,心靈十分空虛,於是常利用周間的晚上聽演講吸收,當然敦南的誠品講堂是最經常光顧,只要是系列的講座,我大抵上都會報名,可以有不加班的藉口,也想多吸收工作之外的知識。

從文學、電影到建築我都有興趣,到處聽演講開啟了我人生的另一扇窗。

今日重溫二十年來聽演講的經驗,不知道是頭腦轉得很慢,還是真的沒有接觸吳爾芙的小說,我只看過電影時時刻刻,也只在倫敦的高登廣場公園待了一下,今日來聽詹偉雄的燈塔行,簡直是燒腦,而且一路講到了晚上十點多,一回家就躺下來呼呼大睡。

看過許多有關燈塔的電影,會不會跟這本經典小說都多少有點關聯呢?感謝詹偉雄帶我們讀書,書好像永遠讀不完!

2022/07/31

《夜流》

有點詭異,老鼠色的烏雲好像一個惡魔遮蔽了夕陽,雖然如此,仍可以看到柑仔色的晚霞,遠方林口臺地的高樓大廈,近山墨綠的山林一夕間變換成黑色,清楚的寺廟屋頂,乍時蟬鳴聲大作。

《夜流》

在重新看一次龍瑛宗的作品,這篇 1977 年刊登在熊本的雜誌,主人翁杜南遠的家族故事,就是台灣史最重要也最令人揪心的那一段,從清領時期到日治初期,不長的短篇小說,每一個段落都是重要的台灣史,從地理環境的描述,到日本、閩、客、原住民之間的關係,短短的文字竟然埋藏著眾多的秘密。

第一段:

一九一○年代初的一個黃昏,日本殖民地台灣北部一個寒酸的村落,晚霞紅通通而華美。橘色的鱗雲映著夕暉明亮著,但因夕陽的轉移,不知何時變成茜色,一會兒又成為鼠灰色了。在村道的木麻黃上,土磚的矮瓦屋上,夕暮厚重地粘著。

2022/06/12

「走讀台灣」《自由的滋味》《龍坡雜文》《被遺忘的年代》

「走讀台灣」 #書單推薦接力活動,由於最近幾年讀書比較無法集中注意力,只想要讀重點,甚麼旁枝末節都會快速略過,因此推薦這三本書,都可以只讀想要讀的地方即可。

一、《#自由的滋味》彭明敏教授最近仙逝,從日本時代念書被徵兵逃到日本內地失去了左臂,戰後成為台大最年輕的系主任,老蔣全力培養台灣樣本學者,沒想到"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讓他進入牢獄,逃亡海外23年後回台灣參加直選總統!若要看重點就直接翻閱到第八章被捕,看看在當時要印文宣,如何檢字與挑選印刷廠呢?

二、《#龍坡雜文》臺靜農,擔任台大中文系最久的系主任,從他的上一任喬大壯因憂鬱症返鄉而自殺,上上任許壽裳在家裡被殺,這本自述散文收錄在"記波外翁"內,這三人都居住在今日的青田街、溫州街,感情很好互相支持,但畢竟戰後生活不易,臺靜農轉換心境,自稱龍坡丈人,閱讀寫文經常幫人作序,也算是溶入溫州街的生活了。

三、《#被遺忘的年代》

孫立人將軍在 1955年被軟禁,連同他的許多部屬都受到牽連,這一本書是他的部屬譚展超將軍的兒女所寫,比較勁爆的是譚展超有另一個義大利間諜太太,因緣際會之下被女婿重新發現一本書《鴉片茶》,裡面有張譚展超的照片,因此開始找尋他父親的故事。

以上這幾三本書,主人翁都曾經歷經戰爭、牢獄,但仍然持續努力,進而活出對自由有影響力的人生。

#走讀台灣 https://www.facebook.com/worldbookdaytw/ 點名 戴章皇 來帶我們走讀一趟台灣吧!

2022/06/08

《高更》

早年的高更在印象派中被排擠,梵谷邀請他一起成立南方工作室,但是兩位大叔都不是那麼好相處,離開失敗伊甸園的高更,而跑回祕魯這個小時候長大之處,企圖在大溪地幫助原住民獲得人權,但終究在熱帶島嶼變成了野蠻人。

高更帶著馬奈的畫作--《奧林匹亞(Olympia)》,應該是複製印刷品或是明信片,大溪地的女孩問說這位美麗的女人是你的太太嗎?

文化差異與保守,這句話含有多層的意義:

1. 這幅畫的女性並不漂亮,馬奈刻意的描繪粗糙的線條
2. 畫裸女,應該是很親近的人
3. 把畫掛在自己的房間,應該也是很思念的人

高更在死前並不怎麼知名,但是過往後卻越來越紅,到底是甚麼樣的原因呢?

2022/04/03

《正好住基隆》,到基隆散步吧!

深入了解基隆後,發現與日本門司港有點神似,可能同樣都是海港山城的小城市。

居住在基隆司令官邸(流水偉助社長宅)的小歐,剛好在青春期居住在這樣的住宅,這樣的因緣際會,也因為有通靈的耳朵,讓這個屋子好像一個結界,成為通往了不同時空的門,下次請小歐來青田七六聽聽看有沒有甚麼不同的聲音。

或許是住過這樣的房子,讓小歐迷上了四國遍路,並且在網路上創了熱門社團,也身體力行的在本書推薦了基隆漫步的路線。

我也試著在基隆市區這試著行走過,但多雨不時的開傘關傘,有點風的情況下,我認為穿著風衣是比較好的選擇,山坡上上下下,也需要穿著防水的運動鞋,左繞右拐的旅程中充滿了各種風情,非常有趣味性。

看完了這本書,有深深的感動,居住在這樣的老房子,深入了解日本文化之後,回頭深耕在地的散步行程,基隆這幾年的蛻變,上上下下的山城並不很適合腳踏車旅行,期待各種慢步的行程。

— 與 Odili L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