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重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西湖旁的岳王廟,是南宋抗金名將岳飛所葬之處。
小時候的教科書裡,總是少不了這一段歷史:聽起來像是跌打損傷藥膏第一品牌名稱的完顏阿骨打(金太祖)所建立的金朝,如何俘虜了北宋徽、欽二帝,史稱「靖康之難」;還有那被岳飛「拐子馬」殺得「真鬱卒」的金兀朮,雖然不可能看到兩人真實交戰,但自己總會一遍又一遍在腦海中編劇上演,這大概是受到布袋戲裡史艷文大戰藏鏡人那樣風雲變色、金光強強滾的視覺影響。後來猜想,這可能是歷史比別人好的原因,因為別人靠死背,我卻是有畫面的精采故事,至少不會弄成張飛打岳飛,打到滿天飛。
因此對於像我這樣一個喜歡歷史的人來說,在大陸這樣的一個文明古國旅行,往往有著今月曾經照古人的臨場感與激動,許多歷史場景歷歷在目,更加印證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句話。這無關政治正確,而是出自於對文化的讚嘆。
在中國歷史上,漢人一向認為自己居住的地方是中土,行中道,所以自稱中國,對於鄰近的蠻狄戎夷,總是懷抱著蔑視的眼光,用今天的話語挑明來說,這就是種族歧視。既然是歧視,當這些弱勢民族強大時,當然要伺機挑戰正統,人類的歷史就是這樣的不斷循環,連今日伊斯蘭教與基督教世界的爭戰不休亦是依循這樣的邏輯。
因此在女真強大後,當然要取而代之。偏偏南宋在中國歷史上武功屬於積弱不振,即使如此仍要偏安江南,賭一口氣,伺機反攻,當然最後結果常常是偏安不思危,而終死於安樂。歷史雖有明鑑,但似乎常常又見重演。岳飛死後,邊擾依舊,南宋國祚到最後還是終結於所謂「異族」的手中。
殿中除可見岳飛及其子岳雲的墓之外,最著名的便是當年陷害岳飛的秦檜、王氏、万俟咼【註1】、張俊等四人跪像,接受眾人唾沫相對。現在雖已掛上告示不准再吐沫,但依舊有人無視,不知道是原本愛吐痰的壞習慣,還是真正義憤填膺所使然。後人對秦檜的恨意,不光只是吐痰就了事,據說油條(本來叫做「油炸檜」)也是臨安(南宋首都,今杭州)人為了要洩憤而發明的,讓秦檜每天下油鍋接受凌遲的痛苦。
自古便說:時勢造英雄,若岳飛生在太平之世,不知是否又會造就這番名聲?還是一介平凡按照年資升官的武將?將軍是靠戰場打出來的,這句話可一點也沒錯。
【註1】:「万俟咼」音為「莫奇屑」,万俟為複姓。本為鮮卑部落名,後魏以為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