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猶太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猶太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0/05/27

【柏林】猶太區蘇菲教堂的歌聲

蘇菲街(Sophien)是一條很小的街道,在地鐵 Weinmeisterstrabe 站附近,也是我幾乎在柏林每日都會到的博物館島很接近的地方。有時坐地鐵一站轉來轉去,還不如用步行的可以欣賞柏林的街道。


在蘇菲教堂意外聽到高水準的歌聲(是我的手機錄音效果很差)

走在蘇菲街,有看到一些公共藝術品,我想大概是描述猶太人當年被屠殺的意象,看起來很慘。在圍牆內的一個空間,有很多幼稚園的小朋友在裡面愉快的玩耍,戒備森嚴的有保全人員守在大門。我在這邊繞來繞去,要找一所小學內的紀念館,是紀念55000名被送進屠殺的猶太人,原來是17世紀的猶太墓園,但是我找不到,看到一個很像的地方,鐵門深鎖,不得其門而入。看旅遊書上有說這墓地有哲學家孟德爾頌(1729-1786)的仿造陵墓,他是音樂家孟德爾頌(1809-1847)的爺爺,繞來繞去就是找不到。

或許是烈日當頭,也或許猶太社區內戒備森嚴與對遊客不是很友善的警語,搞得我對這區很沒好感,有些小巧的精品店,門口掛著精緻的小品,也讓我覺得高不可攀的不想進去。在整修的蘇菲教堂,我找不到入口,本來想要放棄進去。

還好我走得頗累,就想無論如何既然來了,進去休息一下也好,這是我在義大利與法國各教堂的習慣,進去教堂總會有不少的驚喜,可是在德國的教堂就沒甚麼好看的,我的腳不聽使喚的走進去後,聽到了高水準的歌聲,一個人唱歌,一個人拉小提琴,一個人彈奏教堂的管風琴,短短的十分鐘在教堂內,讓我心靈重新得到了休息。

蘇菲教堂的鐘樓是巴洛克式的,1712年建。

2010/04/08

【柏林】令人暈眩的猶太博物館

猶太人在二次大戰被德國迫害屠殺,因此在各國都有猶太博物館來記錄那段歷史,在柏林這個希特勒最後自殺的地方,逛這博物館特別感到哀傷。

From 德國‧柏林

一進博物館就覺得暈眩,我想原因是建築物的設計不是垂直與水平的,整個建築物就不規則,進去長廊就是斜斜的,入口是個傳統的建築物,不過進入主建物後就很容易迷路,加上許多大型的裝置藝術呈現出來的意象,呈現出當年猶太人的恐懼。有一個空間很黑很黑,人只要被關進這個高牆內,生命就似乎絕望,關了幾天很快就會發瘋。

我在博物館內逛的很快,大抵上就是迫害的記錄,親情的支持讓猶太人得以活下去。當我想走出外面透透氣的時候,在一個狀似代表猶太墓園的裝置藝術內散步,很多小朋友在此跑來跑去,也有許多年輕人在此玩躲貓貓。在這個傾斜的墓園中,我只要努力想要平衡,就會暈眩,只要閉上眼睛就好了。

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不斷地透過小說、戲劇、電影來告訴世人他們的身世,從亞伯拉罕到摩西出埃及帶領猶太民族到迦南地,這樣被磨難的歷史經過了四千多年,以色列終於在二次戰後建國,至今也六十幾年了,未來這些歷史會不會再重演,其實還是要靠世界上所有的人有沒有智慧能夠一起共處吧?





這博物館的空間設計很特別,但我不是很喜歡逛這個令人悲傷的過往,非常佩服德國人可以面對這段歷史,把博物館放在自己的首都,但台灣呢?我們有沒有這樣的政府與人民呢?

2009/10/12

【布拉格】波希米亞的聖阿妮絲女修道院(Klaster Anezky)

本來以為聖阿妮絲女修道院(Klaster Anezky)會有一些19世紀捷克畫家的作品,沒想到到了這個地方,卻沒有看到,因為比較近代的作品是移放在城堡區的聖喬治女修道院(St. George's Convent)美術館。


修道院的庭院


書上描述這裡保留了不少古建築留下來的遺跡與雕像

這裡的修復的很好,保留了歌德式的外觀,可是裡面一整個是新的感覺,用鋼樑撐住玻璃地板與電梯,裡面展覽的作品都是教堂內文藝復興前的古物,看起來比較呆版的木雕作品,多屬於中世紀歌德時期的聖物與畫作。我對這些基督教派沒有甚麼研究,所以只能快速瀏覽過去。


票根

在地下室可以看到西元1234年所遺留下來的紅磚牆與石牆,可以想見這裡的歷史,是波希米亞地區最早的歌德式建築之一,而建立此修道院的阿妮絲在1989年被封為聖者。

官方網站:中世紀藝術在聖阿妮絲女修道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