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掃墓。
高鐵烏日站,結束的燈會
因為我阿公、阿嬤去年已經撿骨進塔了,所以說去掃墓也是怪怪的,老實說從小到大掃墓的環境雖有進步,不過進步的很慢也很細微,我算是從傳統的土葬、撿骨、骨灰塔,這樣的過程都有看過,這樣反思何謂"進步",可能很奇怪。
親友能夠齊聚一堂,慎宗追遠,考慮這個重點,眾多儀式的簡化,納骨塔周邊的環境,空間的規劃與應用,整個台灣進步的空間很大,最近被拿出討論的宗教與慈善團體的議題,跟這部分的進步也有些關係的。
叔、姑長輩,逐漸都變成了划手機的低頭族,突然間從八卦媒體跳脫出來,接收的資訊比我們要多的多,對人生也開始有更多的想法,對事情的解釋也有自己的說法,身為晚輩也只能點頭再點頭。讓我感覺長輩好像回到二十幾年前的我,進入多采多姿的大學生活,甚麼都想嘗試卻又不敢的心情。
逐年去掃墓,看到長輩的變化,不只是年紀大的身體變化,而是心情的轉變,台灣也進入了老年化社會,其實有更多我們要面對的。
在靈骨塔內,叔、姑找尋著父母、阿公阿嬤、阿祖的骨灰罈,雖然身體是步履蹣跚的年長者,但心裡卻是小孩子,嘰嘰喳喳找不到塔位的緊張的心情,我好像一個旁觀者,開了塔內的燈,跟塔內的好兄弟姊妹說聲抱歉,打擾了這裡的清靜,一方面又要轉換心情成為祭拜者,看到阿公阿嬤的照片,會想起了童年的種種。
清明時節還沒有到,天氣卻熱的比夏天來的狠,人生在各階段,要面對著不同的角色,也要轉換各種角色,在掃墓時,我們有了快速轉換的能力,要承接這樣巨大的心情落差與轉變,我們的環境,其實遠遠的跟隨不上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