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30

【台北】橋,1920年代地方色的推展

台北橋,1920年代地方色的推展

印象派的畫家在 1870年代主要畫作的內容,除了是現代化的即時素描寫真留下"當下"的光影之外,這群人結黨結派是落選沙龍的主要畫家,以諷刺道貌岸然的學院派畫家為樂。

1889年,清政府規劃大稻埕到新竹的鐵路,從淡水河最窄的地方興建木橋,該木橋不是很高,規劃可以把橋面橫向的打開,方便船隻通行,也因為橋墩不是很高,又在和最窄的地方,洪水一來木橋很容易沖毀。

1920年台北橋重建了木橋,不久後又被大洪水沖毀,於是重建鐵橋,1925年完工,成為台北八景之一「鐵橋夕照」。時間到了1927年,官方舉辦第一屆的台灣美術展覽會,原本是強調地方色,以原住民、水牛、寺廟、地方民俗為主,後來開始強調現代化的建設,以宣揚政府執政的績效也成為許多畫家寫生之處。

而現在台北橋川流不息的機車,成為國際媒體上知名的景點。到底那麼多機車,是進步還是落後,可以請大家來評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