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巴比松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巴比松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08/11

【台北】農民的手@歷史博物館米勒展

這次來台展出的16幅米勒的畫作,與他同期的巴比松畫家作品,實在是可以做一個非常強烈的對比。


1863年/大牧羊女圖/米勒/巴黎奧塞美術館
牧羊女沒事還要做掃把

前幾次說明了米勒生活的時代背景,在巴比松的農村米勒終於找到他畫作生命的出口,這群從巴黎來的畫家,雖然都在這個楓丹白露森林寫生,米勒看到的農民就像是兒時的回憶與救贖,而農民也驚嘆這個來自巴黎的畫家什麼農事都會做,可以注意看看米勒筆下農民的手,無論是低著頭的拾穗,還是縫布的手,亦或是放牧的少女,各個手上都是不斷地工作,而且每個粗壯的關節,都有紅腫或長繭的痕跡。縫衣的手每個手指都有自己的生命力,這樣的觀察並不是短時間的觀察就可以畫的出來,而是經過長時間的體驗才能表現的出來的。


1852年/農婦/杭特/巴黎奧塞美術館
杭特把米勒的畫作介紹到美國去

可以比較這個富商之後的杭特,筆下的農婦就充滿了嬌貴的氣息,不但露著白晰的背,手指還把玩這小花朵。這幅畫與米勒所有的畫作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由此也可以知道巴比松畫派雖然都聚集在這邊寫生,但是每個畫家因為出身的不同,也有自己的特色,米勒的表現是沒有一點的田園之美,而是農民與天地的關係。

米勒生了九個兒女,畫中的牧羊女據說就是以女兒為模特兒,上面這幅牧羊女一展出後得到大家的讚賞,但米勒的成功是經過長時間觀察素描少女而拼湊畫出來的油畫,這點可以從他眾多素描作品得知。

【台北】米勒作為農民畫家的意義@歷史博物館米勒展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8/blog-post_10.html
【台北】春天@歷史博物館米勒展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6/blog-post_16.html
【台北】波納的動物畫@歷史博物館米勒展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6/blog-post_10.html
【台北】米勒的拾穗@歷史博物館米勒展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6/blog-post.html

2008/08/10

【台北】米勒作為農民畫家的意義@歷史博物館米勒展

記得高中的時候,老師曾批評某一個攝影展,把一張壯碩工人辛苦滴著汗水搬著磚頭的照片,命名為『力與美的結合』,雖然我沒有看到這張照片,但可以感受到老師很不滿的心裡,一個藝術家要怎樣表現社會景況,無論是畫家、攝影師,在任何時代背景下,都會有他的意義。


1857年/拾穗(局部)/米勒/巴黎奧塞美術館
後面的收割畫面是工業革命大量生產下的作業模式

要看得懂米勒,最好還是先了解畫家的生平,還有他處在的歷史環境。1814年出生的米勒在一個小農村,小鄉村的教會神父看到了米勒作為畫家的天份,於是集資讓這個小孩到城市去習畫,1837年米勒第一次到大城市巴黎,那時候工業革命才剛開始蓬勃發展,城鄉的差距開始變大,鄉村的小孩長大了通通前往城市工作,當然米勒也不例外。

在巴黎的畫家都怎樣過活呢?當然要幫有錢人畫肖像畫,當時中產階級也漸漸地興起,米勒就幫稍微有些錢的人作畫賺取微薄的收入,但是畢竟不是城市長大的小孩,米勒的肖像畫賣的並不是很好,於是他轉往裸體畫,但是比起當時已經成名的畫家安格爾,落落大方的裸體畫,這樣的主題似乎也不討好。

正當米勒陷入在巴黎生活的低潮時期,1848年巴黎發生了二月革命,當時畫家就到鄉下去避難。1849年,胡梭邀請米勒到巴比松畫風景畫,但是米勒所畫並不是優美的風景,也不是田園之美,而是『農民』,想像農民出身的米勒,好像找到了生命中的力量,米勒的畫並不是真正的用相機拍下來的風景,而是經過長時間在農村的素描,然後把這些元素組合構圖成為油畫作品,表現出農民生活中的故事。


1859年/拾穗者之歸(局部)/布荷東/巴黎奧塞美術館

後來,一些過分神聖美化的作品,把拾穗轉化成一種高尚的行業,繪畫的技巧實在不輸米勒這樣的土畫家,但是給人的感覺就沒有那樣的真實。這讓我想到了小學的時候,總要參加壁報比賽,每次我們做出來總是要反攻大陸,解救在挖樹根的農民,或是要讚美富足的台灣,我們的生活簡直在天堂的樣子。

我在金門當兵時,去逛了戰史館,那邊有幅畫利用透視法的原理,讓蔣介石的微笑眼神一直盯著你看,還有吉普車的輪胎也是同樣的原理,真是直呼神奇。後來最近去三峽看李梅樹老仙的作品,也有同樣的技法,這些技法其實並不重要,但是李梅樹早年畫下農村的景象,卻讓我深深的感動。

1871年巴黎發生了農民革命,很多貴族與中產階級在巴黎公社下慘死,我想這應該不是身為農民畫家米勒想要引發革命的初衷吧?當時的畫家大部分也出身富貴,也只能畫出貴族與城市的美好,像米勒這樣從鄉村到城市打拼,然後毅然決然的又回去當農民的畫家,才是真正幫農民代言的畫家。

這幾年我有機會去台灣鄉村看看農民的生活慘狀,但是我卻看不到農民絕望的臉,雖然生活都已經入不敷出,但是他們仍然對土地充滿了敬重,也不斷地勇敢的嘗試更多創新的可能!在美濃看到外籍新娘在採集水蓮清洗,在南投看到種梅子開料理餐廳,或者想要保留一切懷舊建築的中寮,台灣的農民,正在產生許多米勒。

【台北】春天@歷史博物館米勒展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6/blog-post_16.html
【台北】波納的動物畫@歷史博物館米勒展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6/blog-post_10.html
【台北】米勒的拾穗@歷史博物館米勒展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6/blog-post.html

2008/07/28

【台北】柯洛的小鎮沙維爾@故宮博物院印象畢沙羅展

在法國藝術史上,柯洛是19世紀最出色的風景畫家,與普桑(Nicolas Poussin)與克勞德‧洛漢(Claude Lorrain)同稱為法國三大風景畫家。


1823年/小鎮沙維爾,鄰近亞弗黑市/柯洛/牛津大學美術館

20世紀初的許多藝術研究者發現柯洛生前的一些畫作,除了參展展出的風景畫外,還有很多人物畫、宗教畫、裸體畫等,驚嘆他的作品的多樣性與現代感,這次去了東京的國立西洋美術館也才發現這個不太有名的巴比松畫派的畫家,在紮實的新古典主義訓練下,並融合北方繪畫的優點,奠定了柯洛的風景畫基礎。

【東京】柯洛(Corot)的光與追憶的變奏曲@國立西洋美術館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7/corot.html

上面這幅畫作是柯洛早期的作品,小鎮房屋的景象顯得比較生硬不自然,可是右邊這棵大樹已經有了生命的樣子,我在這幅小小的畫作前面(24.8*34cm)左右端看,因為前面有層玻璃,看起來就好像立體的一般,左側的陽光照在大樹上,微風吹過大樹,樹葉好像閃閃發光,彷彿聽到了夏日蟬鳴的聲音。

柯洛雖然屬巴比松畫派的畫家,跟米勒把農民辛勤的工作描繪有所不同,柯洛的風景畫裡的人物只是點綴,即使有漁民農民在裡面,也沒有表現出這些人物的辛苦,反而是禮讚自然美景的角色。柯洛影響了後來的畢沙羅、雷諾瓦,甚至高更、畢卡索的一些畫作也從那邊獲得靈感。

【台北】路西安‧畢沙羅的庭園@故宮博物院畢沙羅展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7/blog-post_21.html
【台北】印象畢沙羅(Pissarro)@故宮博物院畢沙羅展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7/pissarro.html

2008/07/07

【東京】柯洛(Corot)的光與追憶的變奏曲@國立西洋美術館

去東京的行程最有收穫的行程,就是去上野公園內的國立西洋美術館,不但收藏羅丹的雕像,還有莫內、雷諾瓦、高更等印象派畫作,更重要的是看了柯洛的特展。


1869年/佩戴珍珠的女子/這次展出最重要的肖像畫,光影的感覺十分強烈

上個月在台北歷史博物館看了米勒的畫展,原本以為這邊的特展規模應該跟台北的差不多,沒想到展出的作品還真多,分為好多大主題(印象中是六個),從柯洛的鄉村風景畫、肖像、樹的光影、素描作品、城市街道還有構圖技法等方向切入,由於我的時間只有一個小時,匆匆地看完,被趕出來後趕快買了一大本柯洛的作品介紹,一大本只要日幣2500元,類似的藝術書籍在台灣就要台幣2500吧!

官方網站
http://www.corot2008.jp/

柯洛(1796-1875),莫內稱讚他才是真正的大師,經常到楓丹白露森林作畫,後來結識了巴比松畫派的畫家,因為家裡有錢,可以資助他到處旅行作畫,看他的森林的畫作就好像樹葉在微風中跳舞,強烈的陽光照射過來的感覺,大自然合諧中充滿了詩意,河水、樹木、光線、倒影等,都可以感受到畫家的感情。柯洛走過了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巴比松畫派與寫實主義等,也被稱為是印象主義的入口。

無論肖像人物或是風景畫,柯洛的一幅畫就好像一首詩,寧靜自然中不知道隱藏了什麼樣的秘密。

2008/06/16

【台北】春天@歷史博物館米勒展

這次米勒展讓人眼睛一亮的作品多半是色彩豐富的,這幅春天就很引發我的興趣。


1873年/春天/米勒/巴黎奧賽美術館

這幾幅是收藏家哈特曼1868年訂購的作品,主題是四季:春夏秋冬,夏秋兩幅畫現存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與紐士頓美術館,冬天還未完成米勒就過世。這幅畫在巴比松的工作室內完成的,畫家晚年的作品通常技法都非常純熟,累積一生的風景讓人看來耐人尋味,是少了點真實感,但多了許多浪漫的元素。

春天的雷雨過後,左方有兩道彩虹,還有些烏雲籠罩著大地,但金黃色的陽光迫不期待的灑在樹上,照在田裡冒出來的小花,也照在樹上剛發新芽的花,土地還濕著的痕跡,天空中就有飛鳥從林裡飛出來覓食,右後方的藍天撥開籠罩的雲霧,我想這春天應該就是一種人生,從冬天甦醒的人生。

畫後面正中央有個人在躲雨,有人說是畫龍點睛,可是我怎麼看都是多餘啊?或許他是畫自己也說不定?

【台北】波納的動物畫@歷史博物館米勒展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6/blog-post_10.html
【台北】米勒的拾穗@歷史博物館米勒展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6/blog-post.html

2008/06/10

【台北】波納的動物畫@歷史博物館米勒展

這幅畫是我在奧賽美術館閒逛時印象最深刻的作品,覺得很亮眼,很像照片的巨幅畫作。


1849年/尼韋內的耕作,第一次鬆土(局部)/波納/巴黎奧賽美術館

奧塞美術館的畫作有很多採自然光線,管理人員看到天氣暗了才會開燈,當時這幅畫在一個陰暗的角落,我用相機怎樣拍都拍不好,乍看之下真的是照片,天空很藍,翻起來的土就好像聞到泥土的味道,這次來展時,更仔細的觀察牛的嘴巴累得一直流口水,這幾頭牛的眼神也透露出許多的無奈。

冬天的雪覆蓋在大地,堅硬的土地需要翻土才能耕作,泥土內還有許多小花,女畫家波納不但精心研究動物的肌肉以及骨骼結構,連大地自然的顏色與細節都觀察的很細微。工業革命後,農作也開始用大量、經濟規劃化的作業模式,在米勒、波納等田園畫派的畫作中都表現出社會結構、鄉村與城市的轉變。

波納的父親也是畫家,鼓吹解放女性,他的女兒應該是最好的實踐者。

【台北】米勒的拾穗@歷史博物館米勒展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6/blog-post.html

2008/06/01

【台北】米勒的拾穗@歷史博物館米勒展

米勒的這幅畫應該是除了達文西的蒙娜麗莎畫像之外,被大量的複製在各個地方的畫作。


1857年/拾穗/米勒/巴黎奧塞美術館

這次來台北歷史博館展出的作品有米勒16幅作品,還有同時期巴比松畫派的作品,一進入展場就可以看到這些非米勒的田園作品,同樣都是在巴黎南方50公里的楓丹白露森林附近的巴比松村作畫,在這個工業革命興起的年代,農村的農產品開始大量生產,農民的生活並不是很好,出身農民的米勒,在農村繪畫剛好抓住了時代的改變,詳實紀錄的他對土地的敬重。

巴比松畫派的構圖簡單,大部分就是一條水平線把圖畫分為上、下兩區,上面天空佔三分之二或是三分之一,在這個畫派出名之前,風景畫其實在當時評價不高,巴比松畫派的畫家雖然都是畫風景,可是有人紀錄農村的建築,米勒著重農民、農作物與牧羊等題材,有的人就是純作風景畫,其實各有特色。

巴比松畫派也是法國浪漫主義轉向寫實主義的起點,這類的作品,讓大家在工業革命之外,被鄉村中的優雅所感動,當時法國飽受戰亂,一般人都想躲到鄉下,剛好這些畫家成功的為風景畫打下基礎,也替後來1860年後的印象派奠定了相當好的道路。

拾穗是個宗教的傳統,農民收割的時候故意把剩下的稻穗讓比較貧窮的人來撿,可以看到後方很多的農民忙著收成,堆上馬車準備運走。而前方這三個撿拾收割剩下來雜亂的稻穗,左方的婦女腰彎下來都已經非常困難用左手去支撐著腰,細細觀察這三名拾穗者的身軀,好像看到農民的辛苦,而辛苦的背後還有更辛苦為了生活奮鬥的人。

我在展區逛了快三個小時,來來回回的看這一遍又一遍米勒的畫,對於米勒長期終老在巴比松這個小農村,紀錄了當時城市、鄉村社會結構的改變過程,由衷的感佩。翻出當年在奧賽美術館拍的照片,當年為什麼沒有這樣的感動?

【台北】李梅樹的三峽寫實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2/blog-post_18.html
【三峽】李梅樹紀念館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5/blog-post_19.html
歷史博物館官方網站
http://www.nmh.gov.tw/zh-tw/Exhibition/Content.aspx?Para=1|21|417&unkey=21


米勒展內的廁所,語音導覽的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