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文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文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06/03

《華麗島民話集》與《華麗島顯風錄》



這是西川滿的作品集,雖然在福島出生,但三歲就來台灣,人生三十幾年都在台灣度過,過世後將兩萬餘冊藏書捐贈給真理大學。

西川滿與楊逵對寫實主義,看法是對立的。

不過,西川滿的創作沒有因為戰爭結束而終止,對於從年少到青年時光在台灣生活,一種華麗的輝煌的描述,在別人眼中是殖民者的優越想像,但我覺得或許對於歷史、在地的認識,才是重要的。

2018/05/06

《安妮日記》漫畫版



文學名著的改作或是改寫,應該還是會爆發出不同的時代意義。

以為漫畫版可以加快閱讀的速度,其實並沒有,很快的翻閱過去後再回頭看看細節,這樣的改作其實是重新咀嚼後,一個解構再建構的過程,我看著最後的說明,好想再把原著再細細翻閱一次,年輕的時候看這部作品沒有甚麼感覺,現在再閱讀漫畫版,著重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一樣的時間點,同樣是從青少女的眼中看到的世界,截然不同的表現手法,同樣是戰爭引發的故事,探討爭端的源頭,才是真正能夠解決戰爭的辦法吧?!

2018/03/27

阿嘉莎·克莉絲蒂《命案目睹記》



把世界知名的偵探小說完全改成日本人事物來演出,改編的過程中還不能失去原始精神,看似容易,但沒那麼容易,而最近CG動畫可以降低拍攝成本,這部特別篇其實還蠻通偷工減料的,但重要的是演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只有資深演員可以表演到恰到好處了。

2018/01/31

《平成細雪》改編谷崎潤一郎的作品



傳統與非傳統之間的選擇,我們一般認為傳統與現代是互相矛盾的,可是事實上隨著時間的演進,有一些傳統的東西會留下來,並隨著現代化被保留了下來。

這個連續劇拍攝的是一個大家族生了四個女兒,隨著父親的事業失敗,家產也都賣光了,四個女兒無法保留傳統的老屋,也無法留下值錢的骨董。

老大被賦予擔當起母親的責任,老二夾在傳統與現代的中間張羅所有家裡大小事務,老三一直相親想要找到門當戶對的對象卻一直失敗,老四渴望逃離傳統大家族實踐全然自由的女性自主權。

最後,本家(老大)把所有家產賣光還債,大家在傳統華麗的老房子內喝下最後的茶,四個人拘謹的跪坐在一疊榻榻米內,可是身上卻自由的穿著洋裝,代表著內心已經解放,再也不用受到傳統的束縛。

所以,這四個女主人翁,不但代表著一年四季之外,也代表著時光的流逝,日本在明治維新歷經了一次社會階級的大轉變,第二次世界戰爭結束後,又來了一次,如今這種千年財團還是存在,透過公司合併,商業的運作之下,透過聯姻維持家族企業的傳統是否依舊呢?

原著是阪神發生大水災,而改編的是阪神大地震,外在的環境變化,加上疾病、厄運等事件,在這樣的外在的環境下,凸顯主人翁深刻的個性。

看完了這齣只有四集的連續劇,想到了起承轉合,如同春夏秋冬的輪轉,開始與結局的拍攝都在秋末的楓紅時刻,最是華麗的風光,雪子的改變最為劇烈,或許細雪,也指的是她吧?

日本的美感總是在一剎那之間,拋去的傳統束縛,面對的那一瞬間,最美!

我特別喜歡每集劇末四人停格的眼神與對比,好像歌劇音樂劇,也好像枯山水,每個人都是每個人的對比,在傳統的空間內,述說著每個人不得不的選擇。

2018/01/16

芥川賞公佈


若竹千佐子,這個太太太緊張了,耳機掉了兩次,這個記者一直重複問好幾次她才聽懂。

芥川賞由石井遊佳的《百年泥》、若竹千佐子的《我獨自一人》(おらおらでひとりいぐも)共同獲獎,兩人都是第一次入圍芥川賞

2018/01/08

【奈良】井上靖與台北,《天平之甍》與唐招提寺,鑑真與青苔



井上靖的父親是軍醫,曾經當過台北衛戍病院院長,但井上靖當年並沒有跟隨來台北,反而是待在伊豆山區老家。井上靖的小說《我的母親手記》最近改編成同名電影,談到老年癡呆症的母親。

鑑真和尚從打算渡海到日本,花了十一年第六次才成功成行,到奈良蓋唐招提寺的時候已經失明,唐招提寺全盛時期據說有三千名徒弟。井上靖的作品《天平の甍》就是描述鑑真和尚的旅程。

我喜歡這裡的青苔,會是他眼中的世界嗎?這一切好像沒甚麼關係,但,好像又有很深刻的關係。


從地鐵站出來步行到唐招提寺,日本路邊到處有這種廣告地圖,即使沒有用手機也不容易迷路吧!唐招提寺的字彷彿是新的,雖然不同時間貼上的廣告,但大多使用同一個字形。


在奈良到處可以見到傳統工法的牆,以石塊為基底,上面土角磚,鋪上茅土,下雨很容易就壞了。


進入了唐招提寺的南大門,道路切過去車子開很快,其實相當危險


入門前說明看板,內有好多國寶


南大門的看板『唐招提寺』四字,據說是孝謙女皇仿王羲之書法字所寫


1998年作為「古都奈良的文化財」的組成,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組成有東大寺(正倉院)、興福寺、春日大社、元興寺、藥師寺、唐招提寺、平城宮跡、春日山原始林。


看著每一棟都好像的建築,其實用途大不相同


南大門進入,第一個遇到金堂,有乾漆盧舍那佛坐像、千手觀音、藥師如來佛


中間是鼓樓,右邊是很長的禮堂


回頭看到賣店


講堂,有彌勒如來佛像。地上的碎石子看過去有層次感,但踩在上面沒有層次感


經藏、寶藏(照片:維基百科),此處的寶藏有鑑真從中國帶來的經軸


訶利帝母社,鬼子母


松尾芭蕉句碑



開山堂有鑑真的坐像,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御影堂在整修,所以搬到這裡面來?(照片:維基百科)


涼亭底下放著寺廟遺跡


御影堂平成大整修說明


御影堂說明看板


御影堂整修中,無法進入


鑑真和尚御廟


兩側的青苔、植物非常夢幻


門票(參拜券)


井上靖《天平之甍》(維基百科)




中國觀點的影片,整修金堂的十年紀錄,這部片的影音不同步

【奈良】志賀直哉旧居與《暗夜行走》



志賀直哉1929年從京都搬來此地,一直居住到 1938年搬遷到東京去,大概住了十年的時間,從二樓的客廳就可以看到若草山,不知道當年是否也有眾多的鹿在此奔跑?

志賀直哉在此完成他最重要的作品《暗夜行走》以及眾多的作品,和風庭院包覆在房子中央,旁邊還有大型洋式的會客室,看起來像是今日的咖啡館,可以看著另一側的庭院。很多窗戶是兩層的設計,外層玻璃,內層為紙門,又有不少多福窗,外表看起來非常傳統和式建築,但是裏頭的裝飾則非常的洋派。

茶屋是志賀親自設計的,白樺派追求自由,所以茶屋並不相傳統的茶屋要低下頭爬進去,這邊的茶屋雖然比一般住宅要矮,但是門口沒有特別的區分。有區分客人或主人的位置是天花板採用不同的木材質。據說這間茶屋是志賀的小朋友與媽媽最喜歡在此生活玩耍的地方,也是招待客人最重要的地方。

日本的大作家都可以住在那麼大的家裡,不知道現在也有這樣的行情呢?

日本時代,總督府經營台灣不容易,曾經有想賣個法國。當年白樺派志賀希望全面改說法語,因為那是最美的語言。但這兩個都沒有實現,不然台灣人會不會更有美感呢?

到了奈良,少了京都的浮誇,萬物想要回到最單純的原始構想,就連1929年的舊居都是這樣的呈現。— 在志賀直哉旧居/奈良学園セミナーハウス(Shiga Naoya Former House) 。


若草山遠處雲霧繚繞,雨剛停實在怡人,還好沒有搭公車才能看到這樣的景象


志賀直哉(1929-1938),1928年開始自行設計整個住家


大門口


說明牌,洋和混和風格,並且非常重視茶屋的設計


奈良學園說明看板,這個木柱的斜橫紋很雅致,台北一些日式家屋也有。


二樓的客間,八疊榻榻米還有床之間、地袋,這是我最喜歡的空間,兩層的窗戶設計。


窗外看出去的庭園


二樓的書齋,當時窗外就可以看到若草山景


二樓的書齋,暗夜行路大多在此完成


一樓的茶室,六疊榻榻米,天花板用竹子,志賀直哉覺得朋友一起來喝茶要舒適,所以不能太小。


這張照片跟這個茶屋變化蠻多的,原本有一個觀音像,被谷崎潤一郎買走


茶室外


洋式的食堂,還有凸窗,我沒有拍到


這間房子少有的多福窗


浴室外的洗手台


台所


居間


子供寢室


子供學習室


白樺派的合照




說明DM非常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