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隔壁親家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隔壁親家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04/04

《隔壁親家》4/15-17國父紀念館威力加演

上星期又去水底寮看了《隔壁親家》彩排,雖然看了不少次,但是心裡的感動依舊,這次又有新演員的加入,讓所有的演出更為細膩,尤其是那個老營長,雖然只有出現一幕,印象非常深刻。水底寮的村婦更像是從小說裡面跑出來一樣,以前只是背景,現在是描述這故事時代背景的重要角色,就好像《星際大戰》的復刻版,在原來的單調的影片上加上了許多的動畫一般。

隔壁親家部落格:http://allmusic.pixnet.net/blog







還沒有看過的,一定值得去看加演。希望有天這八個重要主角,也可以培養出接班人來演出這齣音樂劇。

2010/01/18

《隔壁親家》台灣音樂劇,老三的保守與聽話,連治與天養純純的愛情

台灣在 1970年代後期,那時候的小型的企業與工廠如雨後春筍的出現,天養到台北念大學,連治也在加工廠上班賺錢,這對戀人即使分隔兩地,還是經常書信往來,音樂劇中表現出兩人純情的愛情。


左:連治在心底想著是否配不上在台北念大學的天養
右:兩人的愛情在自己的堅持與父親重修舊好而終成眷屬

一般的農村往往老大要負責養家,當老二不顧一切的去追尋自己的夢想,老三背負的責任就是要努力實現社會的期待。當天養是全村唯一的大學生,愛上了從小到大的青梅竹馬,有著老大、老二失敗的例子,而石龍伯又把所有的期望寄託在天養這個兒子身上,他甚至希望他努力在台北打拼,不要回到這個他一輩子無法逃離的小農村,不希望他做沒有出息的農夫。

而這時粗皮雄的三女兒連治,又在加工廠的小開大力追求下快要對天養的愛失去信心的當下,找到了粗皮雄與石龍伯小時後一起立下誓言的圖畫,兩個老人家一輩子的夢想在日本人走後國民政府來台,農地重劃與經濟價值觀的鉅變後,他們終於發現原來自己的夢想還在,誤會冰釋,連治與天養終成眷屬。


兩人唱出從小到大的純純愛情

兩廳院售票系統

2010/01/10

《隔壁親家》台灣音樂劇,老二的叛逆與衝勁,迎治與天保的炙熱愛情

通常家中的老二都會比較叛逆,做事比較有衝勁,這是我覺得跟我同齡以上不精確的調查心得,隔壁親家的兩個老二,拋開家鄉的一切,到大城市去尋夢,無奈現實生活總是充滿了無奈,兩人尋夢不成,在台北被打得鼻青臉腫。


左/迎治與天保的憑著一股天真炙熱的愛情,到台北尋夢
右/迎治在酒店陪酒,天保不能接受,被黑道大哥打得鼻青臉腫

兩廳院購票
人物關係圖

1970年代的台北,繁華的台北城,從日本時代就是許多歌舞餐廳的所在,劇中歌詞提到的圓環小吃,大稻埕的酒店,黑道大哥與小弟出入,還有天保在台北後火車站擔任計程車拉客的行業,想著火車轟隆轟隆從中華路來來回回,身處異鄉的人在這裡討生活,租房子在一小間用木頭隔間的小房間,貿易往來雖然很熱絡,但是工作異常的忙碌與辛苦,心底追尋的到底是甚麼?

1960-1990的西門町老照片



在一次警員的取締活動中,管區的警察介紹迎治到外國人比較多的酒吧駐唱,應該是天成街一帶,當時美軍駐台的軍人不少,都在那附近的西餐廳、咖啡館與酒吧出沒。後來迎治認識了一個黑膚色老外,開著大車到故鄉水底寮迎娶,這一幕在這個小地方引起了不少的騷動,迎治的爸爸粗皮雄在嫁了第二個女兒後,也在田旁邊蓋起了樓房。



2010/01/04

《隔壁親家》台灣音樂劇,農村老大的悲苦宿命,招治與天賜的愛情

隔壁親家這齣音樂劇中,描述老大、老二、老三的個性,配合當年的時代背景(台灣當年歷史縮影),或許因為我家也是三個兄弟姊妹,這樣突顯地個性讓我印象深刻。


招治與天賜為了家中的父母,知道愛情已經無望

台灣當年歷史縮影

民國48年,蔣介石與杜勒斯共同聲明放棄反攻大陸。
民國49年起,開始實施農地重劃(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政策)
民國53年,台灣與法國斷交。
民國54年,美國終止對台援助。
民國55年,台灣於高雄成立第一個出口加工區
民國60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
民國61年,台日斷交
民國62年,美國決定停止對台灣無償軍援
民國64年,蔣介石去世
民國67年,台美斷交
民國68年,美麗島事件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農村需要大量的勞動人力,老大背負的責任非常重大,男老大需要再娶一個能做事又能生小孩的媳婦,女老大需要承擔家中弟妹的照顧工作。兩家的老大若是結婚,不但兩家的勞動力會降低,而且因為家中長輩不合,對於尊重長輩的傳統,老大通常會依照父母親的指示,也因此招治與天賜只好拋開兒女私情。



但是非常不幸地,隨著經濟的發展,非常遵從父命的天賜待在家中務農,反而成為沒用的人。同時,招治嫁給了來台的老兵國恩搬過來家中一起幫忙,粗皮雄就好像多了一個兒子,同時又有良好的工作機會可以補貼家用。這樣的歷史背景完全違反了過往的經驗法則,讓這兩家人風水輪流轉,導致更多的仇恨。

2009/12/22

《隔壁親家》台灣音樂劇,歐吉桑的個性,石龍伯與粗皮雄

音樂劇的一開始,是在石龍伯要賣掉家裡的水牛,支助最小的兒子天養念大學學費,這是石龍伯最後的賭注,他要他的兒子大學畢業後就在台北找工作定居發展,不要再回水底寮這窮鄉壞地,石龍伯把自己想要逃離這個地方的幻想寄望在小兒子身上。


石龍伯不得已賣掉那條老水牛後,無奈的唱出自己就是那頭水牛的沒落心聲

石龍伯與粗皮雄雖然在小時候是很好很好的玩伴,可是長大後成家生子生女後,不但土地重劃的結果有天壤之別,而且那一代在重男輕女的背景下,兩個人交惡,兩個人似乎都忘了小時候相處的那份天真,這一切都是因為社會變遷後那一套價值觀的影響。

我一看到石龍伯的演出,對人親切善良,但是有很多心裡的想法不善於表達,一出口就是不太好聽的話,但是他總是默默地用做的付出,比對石龍伯小時候的天真,年紀大的石龍伯顯得刻薄而不通人情。兩家人在小孩成長的過程中,其實也是互相扶持的,石龍伯曾經在粗皮雄的大女兒發燒的時候親自抱去醫院看病。或許在這樣就像是一家人的環境下,石龍伯的心裡覺得他大兒子應該娶更好的媳婦,而不是一輩子就待在這個地方。


石龍伯:天公伯我問你


粗皮雄不了解一輩子辛苦種番薯過活,又生了三個罔市女兒,為何石龍伯還嫌她大女兒眼睛瞎了一隻,看不起他們家

粗皮雄為人憨厚傻直,從小跟石龍伯是好朋友,擁有美好的童年時光,可是一切的發生都在土地重劃之後,一連生了三個女兒,衰運不斷地壟罩在他家。風水輪流轉,粗皮雄的大女兒嫁給了退伍的老兵國恩,國恩的營長就好像是他父親一樣的照顧他,在台灣無親無故的國恩入贅住在石龍伯家裡幫忙,無疑地讓粗皮雄多了一個大兒子,而且還可以在公務機構上班領薪水。二女兒到台北娛樂場所上班,認識了有錢的黑人老外,嫁到外國去。

這一連串的事件,讓粗皮雄因為經濟景況好轉而翻身,蓋起了樓,個性大而化之,喜歡炫耀的個性更加深了與石龍伯的間隙與恩怨。


冤家相堵

本站相關文章:


2009/12/20

《隔壁親家》台灣音樂劇,點出1960年的台灣城鄉人物的時代背景

這齣就好像是我阿公、阿爸與阿母年輕時實際發生的事情,昨晚在《隔壁親家》加演場的彩排觀賞結束,回家後反覆的回味整齣戲的細節,雖然在熱鬧詼諧中帶過所有的故事,但每個場景與人物都有台灣當年的氣氛與味道,配合各類歌舞表演與台語歌曲,個人覺得整個演出媲美百老匯,尤其這是我們自己的故事。


照片取自宣傳DM(點圖放大),其他劇照可以到隔壁親家加演宣傳照的相簿去看。
粗皮雄三個女兒:招治、迎治、連治分別由許效舜、鍾筱丹、洪瑞襄、張世珮飾演。
石龍伯三個兒子:天賜、天保、天養分別由彭恰恰、謝怡安、程伯仁、江翔睿所演。

故事敘述在宜蘭的鄉下水底寮,石龍伯與粗皮雄兩個人小時候情同手足經常玩在一起,在日本時代的公學校畫下一張水彩畫訂下一輩子互為好友的誓約。但是在國民政府來台實施土地重劃的政策,粗皮雄分得的地只能種蕃薯,又連生了三個女兒,而石龍伯不但分得水田可以種稻米,又連生三個兒子,擁有充足的勞動力,因此兩人交惡,每次在政府分發肥料或在一起的場合都不斷地鬥嘴。

最精采的一幕算是兩人打架的那一幕,不但邊打邊唱還融合了黑光劇、布袋戲與歌仔戲等動作與舞蹈,可以整合的那麼細膩,我光是看彩排就驚為天人,果然在台灣怎樣的事情都會發生。

這齣戲能繼續演得下去就是因為石龍伯與粗皮雄三個兒女因為從小一起長大而互相喜愛,但因為兩老互相吵架爭執而不能相愛,於是大女兒嫁給了一個老兵,二女兒去台北闖蕩嫁給了老外。就在兩個老三也要被拆散的時候,兩老因為當年的那張水彩畫而冰釋前嫌,有情人終成眷屬。雖然劇情很芭樂,但也很實在。

隔壁親家部落格,這部落格裡的影片與文章都讓我一再回味。


追求小女兒的工廠小開所跳所唱的一段

這齣音樂劇除了演出唱出這些人的內心世界,也同時反映了台灣在1960年代在戰後與美援時期城鄉的發展,時代一直前進,風水是一直輪流轉,但是我們仍不要忘了要互相體諒互相合作才能共創未來。

目前加演場在高雄、台北仍有票,水瓶子推薦大家可幫父母買票前去觀賞。這齣戲原著是廖風德,藝術總監編劇楊忠衡,音樂總監作曲編曲冉天豪,執行導演與舞蹈設計是伍錦濤,歌唱指導魏世芬等,除了幕前的演員外,幕後各有專長的老師努力互相融合才能組合出整個表演。另外我發現許多場合的配角三姑六婆更厲害,簡直就已經是角色上身的演出,即使燈光沒有打在他們身上,還是照樣做動作。

PS. 感謝音樂時代讓我們幾個部落客有機會看到練習的彩排演出,非常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