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總覽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總覽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10/14

《臺北老屋三生事》孵了很久的書終於生出來

孵了很久的書終於生出來,很感謝典藏文創完全支持,我對實體書有些莫名的堅持,許多設計也很讓人驚奇。

①由於經常有跨頁的照片,這本書的裝訂,可以完全攤平。
②書封與書本是一體的,近年大部分書封是分開的,閱讀時成為干擾,書封經常不見。
③書封不是全部上亮光,只有字與部分六角磚上亮光
④軟的書封,容易翻閱。

這本書除了 橘枳 的插畫之外,還有一個亮點是資深責任編輯寫的詩,每一棟老房子開場白都是感情豐富的詩,是感同身受的人才可以用這麼精練的文字描述一棟屋子的三生事。

出了幾本書以來,都覺得遇到很厲害的編輯,喜歡咖啡館的編輯,喜歡書店的編輯,喜歡散步的編輯,這回遇到了喜歡老房子的編輯,感恩!

新書在 欒樹下書房 已經上架,過幾天在博客來與各大書局應該就可以買到了,希望大家繼續支持水瓶子。— 在欒樹下書房。

活動隨時更新:


2018/09/30

《東京》

江戶幕府(日語:江戸幕府/えどばくふ Edo Bakufu */?),又稱德川幕府(日語:徳川幕府/とくがわばくふ Tokugawa Bakufu */?),是日本歷史上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幕府政權,由德川氏開設於江戶(今東京)而得名。自創始者德川家康1603年受封征夷大將軍開始,直到1867年末任將軍德川慶喜大政奉還於明治天皇為止。(維基百科)




2018/07/04

《台北慢步》走出台北的文化厚度


雖然說這種街區導覽帶了很多回,但是以書本的形式呈現,加上與讀者的互動,還是很少舉辦,有別於坐在冷氣房演講場地的分享,實際走動的導覽還是大不相同。

閱讀、導覽、講座互相整合,難度很高,節奏不一樣,很希望大家試著多參與這樣的活動,也試著規劃一條屬於自己的慢步路線。

重點是:導覽+一本書+台灣文學館文創品,只要 $499,實在太便宜了。



慢步走出台北的文化厚度

  記得小時候上學路上,由於家離學校比較遠,每日總是提早出門,走不同的路線,腦中天馬行空亂想著,想像自己是坐飛行器、騎腳踏車、行船、開車,或者化身為麻雀、貓咪來看這個世界。所以,放學的路隊,我們會在路上玩耍,走不同的路線,經過不同的地方,玩不同的遊戲。

  如今,在台北市遊走的上班族,即使是計程車司機,可能都不知道每一條馬路的由來,為何要這樣規劃,歷經了怎樣的歷史事件?從清領、日治到民國時代的台北市,歷經了怎樣的變化?

  台北的都市紋理—道路、鐵路、水圳道、古蹟、遺跡,每一個角落都隱藏著許多歷史故事。台灣人不若日本人喜歡立碑,走在日本大小街道的角落,可發現數不清的大小石碑,根據石碑上的文字去網路上搜尋,都會有一大堆資料跑出來,但是走在台灣的街道,除了路名、商店廣告招牌外,看板上難得看到與在地歷史相關的資訊,反而常跳出「南京到長春壅塞」的資訊,彷彿身處中國的高速公路。

  打開不同時代的地圖、航照圖、照片,找出古地名、都市紋理的演變,居然發現我們不在意的角落背後有那麼多的連結。在台北慢步,跨越不同的時代,可以玩故事連連看,就會發現同一個巷弄可以用不同的主題串連,而在巷弄裡遊走,就好像玩爬樓梯遊戲,只要走不同的巷道,就會有不同的結果。

  台北市的歷史還不至於像許多考古遺址,不同文化圈的層層疊疊那麼複雜。台灣北部在西班牙時代,隸屬於菲律賓管理,是西班牙航海貿易的亞洲樞紐。在清領時期,台灣是中國沿海的一部分,不論是郁永河來開採硫磺時,或者是羅漢腳來農墾時,都是屬於邊陲地方。到了日治時期,將農業研究的中心放置在台灣,作為更進一步南向的前哨站,期望建立以島鏈為基礎的帝國。

  從這樣的歷史來看,不同的角度,慢慢的藉由步行省思,參訪大大小小的景點,串連出不同主題的散步路線,正是以台灣為主體的思考模式,將多元文化納入日常生活之中,逐漸收納融合成台灣文化的一部分。

  懷念兒時經過的水圳道,下大雨過後在圳道裡划小船、抓魚的往事歷歷在目,不禁令人想要穿越歷史時空,回到當時。事實上,只要每一個人都規劃出一條散步路線,這樣累積起來的文化厚度,就足以媲美世界各國;即使這樣的目標非常長遠,但隨著年歲的累積,城市發展的文化厚度增加,相信是可以達成的。

活動紀錄:


2018/03/10

《人孔蓋》



其實台北也有不少有特色的人孔蓋,不是上面很髒,就是塗上斑馬線、紅線、黃線,最多的是菸蒂。


2018/01/15

水瓶子的導覽





2017/07/23

《日本咖啡館》群像

日本除了老咖啡館、老喫茶店外,各式各樣的咖啡館顯露出多樣的文化,去日本觀光一定要找一家咖啡館去體驗。




2017/07/16

《名曲喫茶》



在音樂那麼隨意的年代,還有人可以認真的聽音樂嗎?答案在名曲喫茶店裡面


2017/07/12

20170712《國語日報》城市美學13:《智利》復活節島,摩艾石像《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裡去?》





*復活節島的發現

172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海軍發現位於南太平洋中的這個小島,在航海圖上記下了這個該島的位置,發現時正好復活節,所以記錄為「復活節島」。1774年,英國著名探險家詹姆斯‧庫克再次找到該島,並記錄畫下佇立在海邊的摩艾石像。

整座島嶼都是火山岩的復活節島,摩艾石像的身體與頭上的髮髻是採用不同材質的岩石,島上不同的採石場完整的提供了這些石像所需的材料,眼睛的白色是用海邊的珊瑚來上色。有些人巨型石像是外星人的傑作,實際看過整個島的環境,雖然搬運、立起來極為困難,但可想像運用木材滾輪與小石頭來移動,並使用槓桿原理可以立起石像。

這些代表祖先的石像背對著海洋,面對著祭壇,也面對著族人居住的聚落,守護著子孫,石像的底下還是族人的墳墓。

*復活節島原住民的原鄉

南島語族的原住民,從台灣出發,攜帶著小型家禽、家畜,透過航行在太平洋的小島,原住民花了幾千年的時間由西向東移民,抵達了復活節島。更多的DNA鑑定,說明了島上的雞與台灣的雞有密不可分的關連性。

*為何不再建摩艾石像?

摩艾石像後來在整個島上幾乎被推倒,對於這樣的現象眾說紛紜,有的說是族人內鬨,互相猜忌,所以將別族摩艾像推倒,為了要徹底摧毀石像,推倒的方向是臉朝下,因為重力作用鼻子部分的突起,整座石像會斷裂而無法復原。

也有人推斷因為地震引發海嘯,被較大的海浪所推倒,因為島上的摩艾像大部分是朝向陸地,所以推倒的方向是臉部朝下。

島上人口增加但資源不足,老鼠吃盡了果實,大型樹木不再生長,沒有樹木當滾輪,人們無力再搬動摩艾石像,採石場佇立著一堆半成品石像,或坐或躺凌亂的棄置山邊,好像摩艾像彼此在交談,成為今日觀光必去的地方。

*鳥人競技

鳥人競技是摩艾被推倒後,族人不在互相戰爭,利用體育競賽模式取得領導權的方法。

春分時刻,每個族派一名壯丁稱為鳥人,爬下懸崖,划著蘆葦船「波拉」到附近的一座小島,等待燕鷗孵出蛋,偷出蛋後綁在頭頂上,游泳回到本島並爬上懸崖把蛋交給酋長,該族就得到一年的領導權。

鳥人競技有很大的風險,可能不慎掉落懸崖,海中淹死,或被別族鳥人擊斃,但這個公開的競技,總比部族間血腥的戰爭好得多。

*殖民時期,奴隸販賣,地上轉穴居的悲歌

航海殖民時代,歐洲人到各殖民地去開墾拓荒需要奴隸,復活節島有眾多的人口,是否強押人作為奴隸?是否利用傳教方式湮滅傳統信仰?是否挑撥離間原住民族群?

考古學家發現了復活節島上有不少的洞穴,洞穴口堆滿了石頭,作為一個防禦工事,敵人要進入洞穴,還真的不容易,甚至一個洞穴會有好幾個出入口,若被攻擊,還可以從別的出口逃生。

航海時代,復活節島被發現後就好像一座動物園,不時有人類探險的足跡,之後的奴隸販賣,傳染病蔓生,到處是曝屍、人骨,讓這座島嶼變成了死人島。1870年代,島上大多數居民都到大溪地做勞工,1877年,島上只剩下約一百五十個原住民。

高更第二次回到大溪地群島,1897年,畫下了《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往何處去?》長達374公分的長畫作,每看到這幅畫,想起這段島民被受欺負的歷史,看著復活節島修復重新立起的摩艾像,人類是否真正記取教訓呢?

*摩艾石像的文化交流

復活節島1960年發生大地震,海邊那十五尊摩艾像受海嘯、地震影響而傾倒。1982 年,日本大阪博覽會借了一尊摩艾展示。1992年,日本資助大吊車,把摩艾像重新立好,並修復了祭壇。

英國的大英博物館,美國的自然史博物館,有從復活節島搬去的石像。日本宮崎縣的海邊,複製了摩艾像,這七尊複製的石像與大部分復活節島上的摩艾一樣是面背對這大海庇佑著他們的子孫,但在復活節島上這七尊原版的石像卻是面對著大海的,這海岸就是祖先登陸島上的地方,摩艾像遠眺著原鄉。

反思我們在任何博覽會中,是否有抓緊文化交流的機會,學習別人的文化專長呢?既然台灣原住民是南島語族的原鄉,是否有機會與智利政府取得合作,也在台灣海邊立起摩艾像,讓大家了解復活節島上的悲慘經歷呢?

2017/04/12

20170412《國語日報》城市美學07:《祕魯》輝煌的廢墟,馬丘比丘






*第二版

祕魯的馬丘比丘,位於祕魯中部海拔約二千四百公尺的山脊上,四周是河谷地勢險要,興建於西元一四四O年左右,西班牙人於一五三二年打敗印加帝國,實行殖民統治期間,並沒有發現這座城市,直到一九一一年被美國的歷史學家海勒姆·賓厄姆三世重新發現。

馬丘比丘的原住民語意為「古老的山」,當年可能是貴族度假的住所。用石頭蓋起的神殿、住所,牆壁石頭間的縫隙,連一張紙都插不進去,工藝技術令人驚嘆,建築時石頭堆疊起來完全不用灰泥當黏著劑,只使用卡榫的概念互相緊扣,歷經了幾百年來的風吹雨打、地震來襲,還依然屹立不搖。

到達馬丘比丘的路途並不容易,要先搭火車到熱水鎮,行車時看窗外懸崖峭壁、河岸峽谷等地勢險要。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讓這座小鎮異常熱鬧,由於要進入馬丘比丘人潮眾多,清晨五點就要去排隊等公車,當地政府為了控制觀光客人數,限制公車的數量,行車經過了十幾次大轉彎與上下顛頗,終於抵達馬丘比丘的入口。

馬丘比丘的天氣多變,有時整天都是籠罩雲霧之中,下一秒雲霧散開後就可見到壯觀的遺跡,從高處觀察,雖然這些遺跡今日都缺少了屋頂,但發現一整山頭上除了神殿、貴族住所之外,還有採石場、梯田式的擋土牆、排水道等設施。

設計規劃良好的排水設施,類似梯田的擋土牆,由下而上先用大石塊堆疊,然後鋪上較小的石塊,最上方鋪上細沙,可供種植農產品,不但可做山坡的水土保持,蓄水、排水也都設想到了。最近考古學家甚至重新發現了當年建設的地下排水道,可讓雨季的雨水,有宣洩的管道。

印加人並不使用黑瓦,而是用茅草當作屋頂,用木頭當門,目前可看到許多遺跡牆上多有突出的石栓,就是利用繩子綁住屋頂的茅草,或是綁住木門的結構,無論怎麼樣強烈的大風,都不會把屋頂吹走。

難怪智利詩人聶魯達到訪後,寫下了:『我看見石砌的古老建築物鑲嵌在青翠的安第斯高峰之間。激流自風雨侵蝕了幾百年的城堡奔騰下泄。……在這崎嶇的高地,在這輝煌的廢墟,我尋到能續寫詩篇所必需的原則信念。』

太陽神是印加帝國的守護神,馬丘比丘的太陽神殿,在每年的夏至(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六月二十一日)的直射的陽光,會直接照射在祭台上。

這樣精密的天文學計算,也實作在山頂的『栓日石』上,依據周邊的山頭位置,日落西山時,印加人企圖把太陽栓在聖石上永保光明。此外一旁有顆菱形的石頭,根據傾斜的角度還可指引出南十字星的方向。

台灣很多山脈,只要颱風暴雨,就有土石流災情來看,祕魯同樣是多雨的氣候,甚至環太平洋大陸邊緣都是地震帶,後來西班牙殖民時代所蓋的教堂在地震中垮了,為何早期印加帝國的神殿依然屹立不搖?

馬丘比丘、佩特拉這兩座姊妹城市,表面上看起來都是用石頭建造,但能夠屹立不搖還是必須先做好水利系統。我們應該多學習這樣的精神,了解大自然運行法則,紮紮實實的做好基礎建設,建立恆久的建築。

圖說:遠處的山頭,左轉九十度,好像一個印加老人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