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1

20180221《國語日報》城市美學27:【台北】青田街七巷六號,洋和混合的家屋



1928年,台北帝國大學的設立,從高等農林學校改制,在此服務的學者、教授,有穩定的研究機構工作,於是投入大筆的資金,有人把日本內地的家產賣掉,集體向銀行貸款購地建屋,就在今天青田街與溫州街的部分區域。

1930年代陸續蓋好的家屋,每一棟房子隨著主人不同的喜好而有不同的設計,這也是全台灣獨一無二的區域,因為當時全球經濟不景氣,除了大官可以有較豐富的資源可以興建華麗的住宅,一般基層公務員多是居住在樣式簡單的住宅,這批學者教授受到明治維新之後全盤西化的影響,將西洋生活文化帶入了自宅,洋和混和的設計,是當時的潮流。

明治維新(1868年)初期,日本人被歐洲人嘲笑,一昧的抄襲歐式建築樣式,而不知道其中的文化精隨。在台灣也很明顯的大型公共建築在大正、昭和時期的不同,大正時期(1912-1926年)的建築多採用紅磚加洗石子交錯的外牆,外觀比較繁複,當年的台灣總督府(總統府)、總督府台北醫院(台大醫院)、台北州廳(監察院)等,多是這樣建築樣式。而台灣的昭和時期(1926-1945年)大多為現代主義的樣式,例如:台北市役所(行政院)、公會堂(中山堂)。

而昭和時代的家屋,也陸續捨棄了洋和兩館的設計,將洋式的空間合併整合在一棟建築內。以青田街七巷六號這棟足立仁教授的家屋為例,內有洋式的客廳、書房、餐廳的設計,而日式榻榻米的空間為多功能使用,可以是主人、客人晚上睡覺的房間,也可以當成茶室,屋內還有廁所、廚房、洗澡的空間,甚至還有一間佣人房,動線設計規劃良好,坐南朝北,房屋有墊高之外,因應亞熱帶氣侯,有設置氣窗,走廊(緣側)還加寬,可以讓室內通風涼爽。

原本後院在陽光室外,還有一個大水池,不只作為消防防火災的用途,夏日微風吹拂還可以讓室內涼爽,小朋友可以游泳玩耍,這種日式庭園水池造景轉變更為實用性,是充分了解台灣氣候後所做的設計。

青田街區日式房舍的庭院,種植有高聳的南洋植物:椰子樹、麵包樹等,也有較中等的果樹:芒果、蓮霧、芭樂等,或者觀音棕竹、桂花、櫻花、玫瑰等,四季都有飄香的花,也顯現了這一批研究農業的學者所背負的任務,將台灣打造為農業研究的中心。

當年來台工作的日人,經常需要招待親朋好友,打點政商關係,所以自己的住家也經常有宴客的需求,這樣一棟不大也不小的家屋,即使來了二十幾個客人都可以在不同的空間作彈性的運用,一點都不覺得擁擠。

我會想像足立仁教授,可能早上是被太陽光喚醒,假日有時跟朋友去爬草山(陽明山),採一些野蘭花回來在庭院配種,或許也邀請三五好友來家裡吃飯,在洋式客廳聽黑膠唱片,小朋友在後院的水池戲水,玩累了可以取出水池的西瓜,在屋簷下一起分享,而大人們則在榻榻米上喝抹茶欣賞藝術品。

1945年,戰爭結束,日人大多遣返,這一棟棟日式家屋,就變成了台灣大學或公營機構的宿舍,難得保存良好,不但可以了解日人的軌跡,也可以了解國民政府來台學者的生活方式,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體會。

我一直認為美學是建立在歷史文化的基礎上的,文化是過去人類生活的總和,了解過去這塊土地的歷史,保留下美好的建築與生活習慣,這就是美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