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1

2018.02《Taipei Walker》No.250,水瓶子城市漫步16:維特咖啡廳,到萬里紅公共食堂、黑美人大酒家




照片:推測為1942年台灣神社祭,騎樓有 CAFE WERTHER招牌,來源:《看見李火增》王佐榮編

延平北路與南京西路口的兩層樓建築,上面打著『萬里紅公共食堂』的字樣,該棟樓大約興建於 1930年代,二樓本來是『維特咖啡廳』。

在日本時代,咖啡廳為文人雅士的文化沙龍場所,討論美術、時事、生意等,咖啡廳內歐式的裝潢、留聲機等音響設備,牆上掛有西洋畫作,擺設石膏像等,並且舉辦許多藝術展覽活動。

單純的文化沙龍咖啡廳很難經營,因此還提供和洋食餐點、咖啡、茶等飲料,甚至提供酒類飲料,有些咖啡館女服務生(女給)穿上西式圍裙,還可以摸摸小手,給男性客人有談戀愛曖昧的遐想。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食物的配給限制很多,咖啡館也只能往情色發展。

戰後,這些場所逐漸變質為風化場所,政府明令禁止陪酒,並且將所有的酒樓、酒館、咖啡廳改名為『公共食堂』,這也是為何台灣的餐廳、旅館,都不稱為『酒館』的重要原因。後來『公共食堂』這個詞也廢止。

萬里紅公共食堂,因為『紅』字與中國共產黨的『紅』衛兵相呼應,於是只好改英文名『All Beauty』,『All』取其台語諧音為『黑』,變成了黑美人大酒家。這個有紅轉黑的過程,在早年反共的政治正確,是很常見的改名。

我小時候(1980年代)經過那個熱鬧的地方,印象中是大千百貨公司與銀座服飾店,一氣呵成的建築外觀,而且是三層樓高度,沒想到歷史建築重新整修後,外面的貼皮剝除,把三樓增建的部分拆除,還原到當時維特咖啡廳的模樣,在兩條馬路的轉角非場搶眼。

目前一樓為森高砂咖啡館,主要提供台灣產咖啡、茶類飲品與禮品包裝,坐在咖啡館內看著窗外的人車走動,就好像走入時光機。原本隔壁的大千百貨在日本時代是亞細亞旅館,我會想像穿著和服、西裝、藍衫各式服裝的人在此往來,路上還有人力車、腳踏車、黑頭車、凸頭巴士,夜晚霓虹燈閃爍燈紅酒綠,甚至二二八事件的引爆,都在附近的天馬茶房。期待咖啡館的經營不只是相關的產品,若能增加一些文化沙龍的展覽,這樣距離楊三郎的哥哥楊承基當年開設維特咖啡的理想更接近了一些。

從日本時代與歐洲一樣的文化沙龍咖啡廳,演變為風化場所,各類的用詞,因為特有的禁令,從單純的少年『維特』的煩惱,非常文青的咖啡館,歷經萬里紅公共食堂,演變為黑美人大酒家,應該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荒謬歷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