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單品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單品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0/12/17

【台北】淺焙咖啡的酸滋味@Coffee Sweet

從小就喜歡吃酸的東西,看到《吳寶春的味覺悸動》一書中淺焙咖啡館的介紹,一下班就衝過去品嘗一番。

寄件者 台灣‧台北

地址感覺在很深的巷弄中,其實不然,只是在市民大道與天津街口,旁邊有座公園,還有幾棵大樹,公園有運動的老人,小朋友跑來跑去,秋黃落葉多的蕭瑟景像中,給這城市車水馬龍中的快速生活裡添了一絲暖意,咖啡館旁邊一棟被拆除的老房子用鐵皮圍起來,我推開鐵門走進去,馬上感受到店裡的溫暖。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33巷20弄3號(天津街市民大道口,旁邊有溜滑梯公園)
電話:02-25210631

依照最近的慣例,我到哪裡都是點肯亞AA單品,同樣的產地的豆子可以喝不同烘焙的各種口味,menu上還特別標明淺焙的咖啡會特別酸,若客人不喜歡就祝福客人能找到適合的口味。

淺咖啡色的咖啡上桌,清澈的有如高山茶一般,聞味道果然就是酸,那種酸可以媲美酸梅汁、檸檬汁,但是有種花果的芬芳,喝入口有點像烤橘子皮的味道,我習慣過了一會兒在咀嚼口中的味道,淺焙咖啡的味道沒有後勁,淡淡地果香,船過水無痕。在不同溫度品嘗這杯咖啡有不同的風味,第一次我還說不那樣的轉變,或許多喝幾杯才會有心得。

烘焙咖啡豆時會有兩次爆開,淺焙咖啡只爆一次,各家自己烘焙的咖啡館我覺得都有不同的特色。坐在吧檯看老闆細心的煮咖啡,或坐落地窗望著窗外,來此的多是上班族,享受一杯不同的以往的咖啡,還有麵包蛋糕小點心,讓自己的心情轉變一下也不錯。

2010/12/12

【台北】像喝醉微醺的夜晚@聞山咖啡

一到聞山咖啡,就覺得有點微醺,不知道是泛黃的燈光,還是因為整間屋子都有烘培的咖啡味?

From 台灣‧台北

我一個人找了位置坐下來,有著熟悉的檯燈,像極了20年前台大總圖書館的檯燈(不知道現在是否還是用這款?),牆面上的歐洲咖啡館的照片,泛黃的燈光,木頭桌子與木頭裝潢,濃厚的咖啡味,彷彿置身歐洲的老咖啡店,一進店門口就陳列了眾多的咖啡豆,我坐在店裡,幾乎每隔五分鐘就有客人進來詢問咖啡豆,然後就買了一包回家,自煮咖啡的人口真的不少,在捷運站旁的住宅區與商業區,一下班就順手買了咖啡豆回家。

我想,聞山咖啡應該是做出口碑,才會有那麼多客人。而店後面一台遠紅外線烘豆機,就是一種『新鮮』的展示。

年輕的楊老闆,第一家店是在淡水的老房子「石牆仔內」,自家焙煎的咖啡豆,還供應全台30多家店的咖啡豆,讓我非常詫異的是麵包店的銷路比咖啡館還要好,老闆非常自豪的說,店內架上的咖啡豆,大部份都是七日內新鮮烘出來的。聞山咖啡是他第二家店,秉持一切隨緣與交朋友的經營模式,楊老闆的咖啡經可是聊也聊不完。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景中街19號
電話:02-29334567

想要微醺的感覺,不一定要到酒館,來咖啡館酗咖啡,純單品咖啡的咖啡因,不會讓你難以入眠,反而更好睡。一點兒也不傷心的咖啡館。

2010/12/04

【台北】 《咖啡時光》漫畫與PEG Coffee 配個咖啡吧!

我正午一進咖啡館,遇到正在烘豆子的老闆,咖啡的香氣充滿了整個空間,我第一個問題就很讓人三條線:『請問有插電的座位嗎?』

From 台灣‧台北

老闆一臉尷尬的跟我說要到下午2點才開始營業,本來想厚臉皮的問老闆可否讓我坐到開業,但是想我剛剛那種機車的問題,自己也覺得很不好意思,於是到隔壁吃飯後再回來喝咖啡。

我吃完飯回來後問了第二個笨問題:『有單品咖啡嗎?』,老闆說店裡專賣單品。這回該我尷尬了,接著問了一些不專業的烘咖啡豆的問題,老闆很細心的回答,他熟練的濾泡咖啡,一下子就端上了我的肯亞AA單品,浮在咖啡上的一些油滯,感受到前幾天剛烘培好咖啡豆沉穩的香氣,喝了一口含在嘴中,一股濃烈的果香味,不酸不苦,簡直可以感受到蜜蜂嗡嗡的聲音。

本來想在這裡打開電腦上網寫稿,但是,拿了漫畫『咖啡時光』的第一集,原作是日本作家花形怜(Rei Hanagata),漫畫家是平松修(Osamu Hiramatu),尖端出版社。不拖泥帶水的劇情,讓我桌上這陶杯有了更好喝的感覺,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這是我喝到目前為止最好喝的肯亞AA,一種難以言喻非洲的芬芳。

【Love, Espresso】
夢想和憧憬
細緻而金黃地 漾在表面

輕輕地搖晃
我喝下第一口espresso
濃郁伴隨著美麗的遐想
縈繞在腦中不停地打轉

我喝下第二口espresso 突如其來的苦澀

襲擊著無處可逃的味蕾
撕裂著喉嚨 也敲擊著心
凝視著那深咖啡色
隨著時間 習慣了的苦澀

化成一份厚實 藏在心中

細細品味著回甘後的香醇
我喝下最後一口的 espresso

取自:Facebook PEG Coffee 的粉絲專頁
老闆給我一小杯測試中午剛烘好的咖啡豆,也很順口,唯一的缺點是沒有沉澱的咖啡香,缺少了一點後勁,酒是越陳越香,咖啡豆烘培過也需要一些沉澱才會有香濃,一家自己烘培的咖啡館,PEG 配個咖啡吧!

2010/10/11

【台北】在生態綠見面的朋友們

老實說,生態綠咖啡館坐落的位置不是那麼好找的住宅區,每次跟朋友約見面都要花很多力氣去找,而我每次去都是迷路。但是,一到了咖啡館內坐下來,就不太想出來。

From 台灣‧台北

我實在也不知道這當中的原因,事後想想,除了沙發舒服之外,應該每次在那邊遇到的人,好像都是朋友,即使第一次見面,聊些網路現狀,馬上連結起來,可以有聊不完的話題,然後每次到這裡就一直在打招呼,問候朋友近況。生態綠,可以說是虛擬網路社群的現實版,從公平貿易的理念來說,這本身就是很理想性的,志同道合的人也因此可以在這個空間找到一種歸屬感,好像一家人一樣相處。

生態綠公平貿易咖啡概念店

有河book、生態綠,讓我有同樣的感受,坐在這兩家店喝杯咖啡,無論是一個人來,還是一群朋友來,都可以很快的找到客人的網路鏈。有時是舉辦新書見面會,有時是來發新書給朋友,有時是讀書會,或是談談外包稿件等。我發現我來這裡還真的全都跟『書』有關。

每次去都問了咖啡豆的價格,可是都沒機會買回來煮,希望下次前往,能多為地球生態多進一份力氣。

2010/06/14

關魚的《扭轉新聞》與生態綠咖啡館的簽書見面會

上周五,跟關魚約在生態綠咖啡館拿熱騰騰的書--《扭轉新聞》,這是關魚這幾年在網路書寫的文章重新整理的自費出版,透過獨立書店的通路,現在的銷售量很棒,若以單純的出版品來看定價350元的書實在很貴,但是我讀完了整本書,若以350元能買到一個對媒體的未來,那真是太划算了。



看完了這本書,跟我20年前在唐山書店的地下室讀完媒體暴力的相關書籍,一樣的感受,沒想到20年來,我們更退步了。

雖然在學校的時候就認識關魚,可是實際熟悉卻是在網路上的活動,網路社群很奇妙的會被志趣相投的一群人吸引在一起,我們會在不同的網路活動中見面打打招呼,然後很快的又隱身在電腦螢幕的前面,書寫著這些活動的想法與看法,然後在回到平常人的生活。這就是網路活動的虛虛實實,而網路社群活動,我想應該是『搶救樂生運動』的運動達到最高潮。

我很佩服這群人,除了用一支筆,在網路上書寫,也真的花時間參與這些運動,除了想喚起大家對人權的尊重,執政者對弱勢團體應該更有同理心去規劃施政。而我,我曾經幾次去樂生門口,但我莫名的不敢進去,所以選擇捐款登廣告,也在背後默默地支持。

關魚除了了解社會運動,長久以來記者的訓練,報導與評論,幾年前更自己跳下來創立台灣好生活電子報,在成立大會上,我有點質疑這樣的綜合性電子報要怎樣長久營運?但這幾年就是硬生生的存活了下來,我們寫部落格或寫網路文章多是為了興趣或是某方面的自我實現,而關魚在網路上書寫,實在跳脫了個人,簡直就是一個為了媒體理想價值觀的大挑戰。

扭轉新聞:遲到的孩子與生日禮物
離開主流媒體,貼近土地人民←到哪裡買這本書?可以看這篇

雖然看這本書有不少用『我』這個字眼,但是熟悉關魚的人應該會很清楚,他把『我』已經捐出去給社會了,我希望這個『我』能夠為我們媒體的生態多帶來一些生機,就像生態綠咖啡館的概念一般,為公平交易的商業活動帶來希望,我們在這家咖啡館就好像在家裡一般的喧嘩嬉鬧。很多事情,只要『相信』,應該就可以做到。

生態綠公平貿易咖啡概念店

2009/12/28

【台北】George House 咖啡館與爪哇咖啡,還有用 TWINBIRD 自己實驗的結果

去 George House 每次都會有些驚喜,這次去其實是要買咖啡豆,然後請教老闆怎樣煮咖啡,有點想要把這裡當成咖啡知識教室。


George House 咖啡館
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247號

不過一到這地方,來的客人好像彼此都認識,整個就是聖誕節的氣氛。大家聊天我剛好坐在中間傻笑,要低頭看電腦也不是,可是偷聽大家聊天又怪怪的,就這樣一來一回後,我也就習慣了,看著有人帶著豬腳進來或是分享蛋糕,害我整個很想去嘗嘗,只是大家都偷偷地拿到店外吃,並沒有打壞店裡不提供其他食物的規矩。

我點了很有厚重土地味道的爪哇咖啡,女主人說亞洲的咖啡跟非洲的咖啡最大的不同是非洲的咖啡香都很直接,不是花香就是水果香,可是亞洲的咖啡很沉穩,甚麼味道都有,入口有點酸很苦澀,有很重的焦油味。想想這不就是亞洲的海島氣候的感覺嗎?爪哇島的氣候夾雜著熱熱的海風,吹著這塊大地,有時種植不同類型的水果,這些味道全部被土地吸收。我喝著咖啡閉上眼睛想想我對爪哇島的認識,他的歷史過往,彷彿就在我腦中呈現,我實在詞窮無法描述這樣的味道,只能說在苦味與酸味中,帶有土地的芬芳,不過這咖啡的咖啡因的確有點重。



我買了半磅的爪哇咖啡回去,用這台 TWINBIRD 恆隆行的電動虹吸式咖啡壺來煮。George House 用的溫度是91度,他們不是用酒精燈,是用定溫的瓦斯再煮咖啡,好像化學實驗室的裝備,然後虹吸到上面只能讓他滾熱三秒,不能太久,我很懷疑這樣短的時間可以充分的把咖啡味道煮出來, George House 技術純熟,煮出來都很好喝,於是我想自己嘗試看看。

由於這台咖啡壺設定的溫度在85度,我讓熱水在上面滾熱十秒,實驗之後的結果,第一口的味覺是差不多,可是後續的焦油味覺與甘味沒有在咖啡館煮的那麼好喝,我想是因為其他的變因?杯子問題還是水的溫度不夠?還是咖啡壺比較大?我開始第二次的嘗試,溫度在85度,然後滾熱二十秒,第一口的味道是比較苦澀,可是後續的焦油味覺與甘味有出來。

我得結論是,若是要煮得比有經驗老闆所煮的咖啡館好喝,這咖啡壺是比不上的,但是若是比較方便度與安全性,這咖啡壺還是蠻值得推薦的,若是可以多一個調溫度的旋鈕,或許會有更好的表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