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電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電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06/06

《以愛之名:翁山蘇姬》



透過選舉選上了卻被長期軟禁,這些年來緬甸的民主有著各種的面貌,翁山蘇姬雖然不是緬甸的總統,但擁有實權,面對種族問題,還是要為自己辯護。

堅持了半輩子,緬甸的未來是否可以平順?

我喜歡盧貝松的視角,由上往下的觀看,一切好像事不關己,但其實息息相關。

2020/05/31

《迴路殺手》



這部穿越電影其實沒必要研究邏輯,面對未來的自己,你到底是要合作,還是反抗?

最後,男主角自殺,跳出了惡性輪迴,解救了世界?還是進入另一個迴路呢?

2020/05/29

《現在,很想見你》



一個大學生被車撞了穿越到死後一年的雨季,跟未來的老公與小孩道別。竹內結子的純愛電影,這部電影所有的演員都好會演,也都很盡責。

下雨,也浪漫了起來

2010年,盧貝松《神鬼驚奇:古生物復活》(法語:Les Aventures extraordinaires d'Adèle Blanc-Sec)



這部片子有點《印第安納·瓊斯》系列的感覺,可是盧貝松有他自己的鏡頭美學。

盧貝松電影中的美女,除了擔任溝通之外,這一次還十分的靜定度過所有的難關,也沒有脫離警察都是白癡,只會喝咖啡吃大餐。

埃及人如何建金字塔呢?這些古人復活後都用念力來移動東西ㄟ!

2020/05/23

1985盧貝松《地下鐵》與《星際大戰》、《總鋪師》



結構盧貝松的電影場景,提供很多新奇的想法,而他的電影除了埋了他往後電影的創意,也提供別的導演更多經典的畫面。

不過很明顯的地下鐵中的這個橋段是跟星際大戰致敬的。

例如:白色巨塔中院長領隊大批醫生會診,總舖師在地下道辦趴,飛車追逐等等。你還可以找的到彩蛋嗎?

盧貝松的電影中,將美女(海豚)作為不同階級的溝通橋梁,最後在《安娜》讓她女老闆成為俄羅斯的情報頭子,是否真的就畫下了句點呢?

2020/05/21

盧貝松《碧海藍天》

看到一點點終極殺陣的起點,誰可以找到第五元素、星際特工、露西等有相關的橋段呢?

2020/05/18

《地獄怪客》


把地獄怪客與亞瑟王的血脈連結,該片中有許多暗藏的意象。

1. 地獄怪客頭上的角,代表他是摩西嗎?
2. 善與惡的對抗,善真的對大家好嗎?
3. 超人都很帥嗎?

雖然很多動作非常血腥,也想顯示幽默感,但我覺得許多細節都值得大家思考。

2020/05/14

金凱瑞《王牌冤家》



台灣特有的電影命名法好像都會毀掉一部好電影,只要是金凱瑞主演的,就是『王牌』系列。這是一部金凱瑞不演喜劇的電影。

洗掉記憶的忘情診所,在抹除記憶時被當事人抗拒,表面上一團亂的後設對話場景顯得非常無厘頭,但在演出的當下才知道原來女主角也去抹除過記憶,而抹除後的兩人竟然在火車上又重新認識,又重新來過。

所以,愛情就是原地繞圈圈嗎?

故事有個小支線,就是忘情診所的院長與女助理曾經偷情被院長太太發現,女助理也洗掉記憶過,無意間喝了酒又再度告白,這部分劇情有畫龍點睛的效果,但我一直想到蜘蛛人會不會出現呢?

2020/05/12

盧貝松《星際特工瓦雷諾:千星之城》



自從看了盧貝松的第五元素,除了絢爛明亮黑暗對比強烈的科幻場景之外,還有對於法國文化的再生有不少的著墨,總覺得應該沒有更厲害的電影出現。

看了這部電影,我想也只有盧貝松能夠超越盧貝松,一個厲害的導演通常專注一輩子同樣的拍攝手法與題材,才能開花 結果,盧貝松能夠同時創新那麼多種類的題材與拍攝手法,實在不容易。

很想看完所有盧貝松的作品。

2020/04/20

《一個巨星的誕生》



歌手的傳記電影很多,這部改編自《星海浮沉錄》之前已經有三個版本(1937年、1954年茱蒂嘉蘭及1976年芭芭拉史翠珊星夢淚痕版本)。

改編電影要能加入不同時代的特色,又同時要超越前作並不容易,這個讓男主角自殺來成就女主角可能不妥當,也可能只能用在這個時代吧?

《玫瑰人生》、《為你鍾情》、《茱蒂》、《波希米亞狂想曲》等等歌手傳記的電影,藥物吸毒、婚姻家庭愛情等,似乎都是取材的重點,每次看完後一直哼著歌曲想著劇情,真是人生如戲啊!

我很好奇以前的版本有鄉村歌曲嗎?

2020/04/19

《從前的我們》



生活就是小說,小說就是電影,真實與虛構分不清楚!

這部電影是男女主角自己編劇自己演,《一個巨星的誕生》是男主角自導自演最後自殺,但是這部電影到底是誰殺了殺誰呢?

2020/04/06

《當愛沉睡時》生命的意義在於傳承,還是留下愛的記憶?



中山美穗應該可以說各類型愛情片的總和,從《情書》長得很像分飾兩角,1999年與金城武的《兩千年之戀》,最近幾年嘗試得到各種病症的角色。

這齣電影主要討論早發性的阿茲海默症,失去記憶前,可能身體會有退化的現象,中山美穗藉由寫作,留下了愛的印記,她過去的戀人,應該是她的老師,而幫完成最後一部小說的學生也愛上了她,是個師生戀的循環。

最忠心的狗--蜻蜓,平白無故地失蹤,代表了一個訊號,狗知道自己將死,自己會到河流的上游(山上)等死,或許中山美穗也有這樣的想法,希望在戀人前留下最美的記憶。

對蝴蝶來說,短暫的美麗,活在世界上就是愛的記憶,也同時完成了傳宗接代的任務。

PS. 希望真的有這座偶遇圖書館,用書背的顏色譜出美麗的色彩。

2020/04/05

贗作,男人真命苦,防疫最佳影片



昨日新聞大打台灣熱門景點人擠人,我想我們應該多拍攝類似的影集,多多挖掘台灣小地方迷人之處,這樣就不會都擠在同一個觀光區了。

男人真命苦從第一作1969年開始,一直到第四十八作1995年止,隨著男主角渥美清的過世而結束,第四十九作算是回憶之作。

去年底,發行了第五十作,每次想說應該每一集都看一下,然後去日本的時候,別忘了要去朝聖一下這些小地方的景點。但每次都有藉口而看了其他的影片。

這次的日劇是《男人真命苦》的贗品,把主人翁的故鄉從東京葛飾(兩津勘吉的故鄉)移到了大阪,把關東與關西的落語的不同有一番表演,並且加入了一些關東與關西文化不同。劇中對於相關的設定與原劇雖有些不同,但重點放在家庭相處、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男人真命苦》通常都在每年的盂蘭盆節和新年上映,很想買上那卡皮箱去旅行。

《完美社區謀殺案》



原來以為會看到喬治克隆尼,看到一半才發現怎麼都沒有出現,原來他是導演。喬治克隆尼有導過許多電影,多在人權、戰爭等議題上。

該片其實是漏洞百出的謀殺案,小朋友一眼就看出破綻,除了大量的暴露白人的優越感,對於黑人的歧視,還有隱含著對於胖男人都是不聰明的刻板印象。

慢調的黑色幽默,是很值得自省的電影,支離破碎的結局,小男孩的身邊也只有黑人朋友陪伴。

2020/04/02

《羊男的迷宮》



電影的開場是電影結束的倒轉,故事中的故事,少女愛看故事書,居然應對到現實的世界,羊男是希臘神話中半人半羊的農牧神,但電影導演否認是希臘神話中的角色潘恩。

我個人認為是聖經代罪羔羊的羊,這個羊男要奧菲莉亞去拿弟弟純淨的血來獻祭,剛好跟聖經中的故事做了"交換"。

羊男的形象,與子宮的樣子類似,所以這個羊男與子嗣相關,劇中的上尉期待這個嬰兒未來能夠繼承他的遺志,如同他敬重他父親一樣,壞掉的懷錶隱喻了這一切。

整部電影在西班牙1944年的現實中交錯比對,奧菲莉亞在現實中的無奈,直接在夢中出現,這位羊男也讓他產生了質疑,這個質疑也是對亞伯拉罕宗教中的質疑,這時候上尉出現搶走了他的兒子,射殺了奧菲莉亞,除了重男輕女男女不平等之外,故事回到了原點。

表面上,這故事是悲劇,但是透過角色的更換,很值得我們思考,到底要相信誰?

《羊男的迷宮》與《水底情深》同一個導演,他的電影與神話、現實、歷史交錯,並加入了奇幻色彩,雖然有點恐怖,卻值得一再重看。

2020/03/31

《有村架純的攝影休日》



才看第一集就有強烈的"是枝裕和"風格,緩慢的平移鏡頭,緩慢的散步,緩慢平淡的對話,甚麼都是緩慢的。

可是,居然可以很專心的看完,每一個心情的轉變都隱藏在上上個鏡頭的某一句話或是某一個動作,看習慣直線式因果關係的電影,大概很不習慣看"是枝裕和"這種風格的片子。

但,我們的人生,應該在活在"是枝裕和"的世界裡才對,沒有壞人,也沒有真正的好人,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交互關係,第一集用這樣的模式來呈現外遇關係,我想應該很多人不太能接受吧?小三不就是勾引人家的大壞蛋嗎?為什麼那麼溫柔賢淑呢?

我喜歡有村架純在《咖啡冷掉之前》的表現,難得有這樣的劇,可以聚焦在那麼年輕演員的真實故事。

2020/03/24

《誰偷走蒙娜麗莎》畢卡索那幫人



若要看這部片來了解1911年發生在羅浮宮的竊盜案,那麼就要失望了,原來這部片主要是描述畢卡索與他朋友
畢卡索那幫人結黨炒作藝術品價值的電影。

看原文片名,比較貼切!

對於不熟知巴黎當代藝術家的名字的人,恐怕會看不懂片中的彩蛋,不過重點是畢卡索與紀堯姆·阿波利奈爾的情誼,看懂這兩人即可,片中加入了馬諾洛、馬克斯、費爾蘭迪、瑪麗‧羅蘭珊、立體派的布拉克、野獸派的馬諦斯、作家史坦等人,喜歡1920年代的巴黎,應該會很喜歡這部片,畢竟巴黎是流動的饗宴。

這部片藉由蒙娜麗莎的失蹤,暗暗的把藝術品的價值做了一個大嘲諷,到底在藝術品的價值是因為藝術家的名氣,還是因為真的藝術家的功力,畢卡索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他刻意的讓布拉克作為立體派的頭頭去對抗野獸派,成功了之後他卻賣出最多的畫作。

1911年的羅浮宮搶案,兩年後在佛羅倫斯找到了原畫,竟然只是一個油漆工,而後又有一個贗品商說是他指使的,原畫失蹤後他可以賣出複製的蒙娜麗莎。

那麼,這部電影透過這樣的對照,讓大家了解畢卡索這個人,他自己說:好藝術家抄襲,偉大藝術家竊取!

後來有人美化與引申畢卡索的話,我覺得根本曲解了他原始的想法,大家可以google 看看,或許也有自己的解讀。

2020/03/21

《叛逆的麥田捕手》



一部作家的傳記電影,是《麥田捕手》的作者沙林傑的故事,原先以為像這本書一樣,但其中有許多異同之處,有人說是文學中反英雄的先驅。

但我覺得,是1960年代反文化運動的先驅!

後來開槍射殺雷根、在大街上打死約翰藍儂的兇手在法庭上都用《麥田捕手》這本書來答辯。而作者在二次大戰中,面臨女友兵變嫁給了卓別林,這本書的手稿隨著諾曼第登陸帶給了作者莫大的心靈力量。

諷刺的是,第一段婚姻卻是納粹黨員,沙林傑到底是想接住戰後的敵軍女軍官,還是要讓自己得到救贖?

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曾經引發了自殺潮。《麥田捕手》厭惡虛假的成人世界,但被兇手拿來做為一個藉口。

看了電影中主人翁對於他老師的無情,是他的"真誠"嗎?還是他小說中的"虛偽",這是我最不解的一段。

2020/03/08

《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



在 Friday 選了這部電影,看了一下就覺得好像看過,但是為什麼男女主角不太相同,原來之前看的是連續劇版本,看到最後感覺電影版比較美,太多很痛苦的時間流並沒有很強烈的呈現出來,若可以的話,或許原著會呈現比較多細節。

男主角可以透過強烈的意志力穿越,回到小時候的身體裡改變了未來,身體是小朋友,思想卻是大人,這樣超齡的表現讓母親、母親的朋友,最重要的是兇手也都察覺了。

我覺得最悲哀的是第三次穿越,男主角昏迷了十幾年,都是他小時候救出來的女同學照顧他,電影中並沒有強調這一事件,最後他在橋下與女主角交會。

電影雖不像連續劇那麼強烈,但人與人的交會卻讓我想了很久。

2020/03/07

《在時間停止的世界相遇》



雖然該劇的設定與演出的矛盾很多,不過就"多出來的時間"與"真命天子"的概念,的確賺人熱淚。

電影玩了一個小詭計,讓人會有以為竹內涼真與板垣瑞生同一個人,一個是學生時代,一個是長大成為醫生。

兩個的確是對照組,竹內涼真收到了離婚證書,而板垣瑞生簽署了結婚證書,這樣的對照在電影中並不強烈,但我覺得小說中要討論的"人生",其實並沒有太多著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