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7

【台北】赤峰街文化慢步



不知道為什麼對於這條街特別喜愛,十幾年前去生產力中心上課,會刻意的在巷弄間散步,有時會走入彎曲的違建中偷窺有些老人家的生活日常。

那時,滿街是五金、車材、音響,如今,這些店變成了少數,違建被拆除或整理,但仍看到十幾年前的店家、住家的痕跡,我依然在巷弄間尋找,目前有一些塗鴉,沒有歷史脈絡的可愛圖案,往上看屋頂的痕跡搭配著鐵皮在城市遊走。

日本時代的御成町,有規劃國民住宅,這邊的街道十分方正,十分小巧。隔著淡水支線鐵路線這端是下奎府町,如今是赤峰街,天際線不高,有一點點日本東京下北澤的感覺,咖啡館、小清新文創賣店,搭配著幾十年的老店油煙味,年輕人穿著時尚的衣服在店門口抽啜著菸,十分違和感的在城市遊走。

在北村家遇到馬場克樹先生,是日本作曲作詞家,擔任過台日文化交流的官員,他說了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台灣文化像是吃漢堡一樣的自然,裡面包了洋派的牛肉,台灣人吃的豬肉,各式各樣的配菜,甚至是日式料理都可以包含夾入漢堡,更不用說原住民、南島語族料理,與近代東南亞嫁來台灣的新住民配偶所帶來了南亞料理。

這幾句話就像是走在赤峰街一樣的感受,五味雜陳無法分類的風格混搭在此。一樓是破舊的房子,壁癌發霉的牆壁,二樓卻是時尚小清新,會說故事的服飾店。

我在咖啡館坐著,往外看著對面咖啡館的時尚男女,日韓觀光客按圖索驥,老先生老太太緩慢的散步,騎著腳踏車的大叔,手把上還帶著兩隻大鸚鵡,更多是機車、計程車、貨車快速的從我眼前開過,店內的客人聊著各式的話題,店員拿起滑板帥氣的往地上一甩,優游的在城市遊走。

這是台灣十分包容的街區生態,還是無脈絡可循的都市發展,淡水支線早已經拆除,如今變成地下化的捷運路線,青少年在地下街練習舞蹈,豪宅高樓林立的街區,難得的有這一區還沒有蓋上高樓,赤峰街巷弄的二樓陽台有一致的洗石子裝飾,特殊的鐵窗窗花、磁磚、地磚,打鐵人已經不在,赤峰街獨特了開出了幾朵不知道甚麼樣的花香味。

2017/03/06

《羅根》與《原野奇俠》



科幻片所有的元素都有,基因複製、超能力,但是這次的金鋼狼強調的是家庭、老人與小孩。

雖然金鋼狼一心求死,面對如同父親的恩師X教授,心存著等他死了,就要自行了斷。但是這個X教授實在太任性了,想要變成一般人享受天倫之樂,但是這個任性,造成了平白無辜人的死亡,這一段完全複製《原野奇俠》的片段,金鋼狼的任性把壞人打死後,後來讓平凡家庭全被壞人打死了。 (#畫錯重點)

片中埋藏了眾多的彩蛋,是這種續集電影尋寶的重要元素,但西部、荒野、邊境、公路、汽車等元素,我覺得更重要,是在老電影中找出恆久不變的美國拓荒精神。

陳杏村



陳杏村,1910年生於台南白河,1926年台北女子職業學校畢業後到東京銀座念服裝設計,1935年畢業後回台北開時裝店。

陳杏村的老師是平井滿壽子,嫁給美國人,回台北後她一口氣請了十五個員工,設計、剪裁、製作衣服,在京町三丁目開店,大約就是今日的博愛路52號。後來去上海考察,報紙還刊登了介紹上海最毛斷的旗袍,署名身分為洋裝店主、設計師,代表著流行時尚界的先驅。

除了賣時尚洋服,陳杏村在台灣也賣過咖啡。

1937年到上海,取得上海南洋煙草公司總代理、英美煙草公司總經銷,戰爭時間還捐了兩台戰機給日本「杏村一號」與「杏村二號」,戰後以漢奸罪起訴,當時台灣地屬日本統治,後來無罪沒事返台。

後來負責青果公會,經營香蕉出口日本,捐建了「果貿新村」,1958年獲「陸海空軍褒狀」。

陳杏村的媳婦,曾經當選過資生堂小姐,她的孫女,目前是日本民進黨黨魁蓮舫。

2017/03/05

《秘密》



連環殺人魔知道了『第九』專案,於是千方百計的使用催眠術,讓死後進入腦中記憶的幹員,也受到催眠而發瘋。

漫畫改編的電影要傳達的概念還是太多了,很難在一部電影演出來,是不是拍成連續劇會比較恰當呢?

2017/03/04

【台北】紀州庵導覽



今天是某團體很特別的行程,只要半小時的紀州庵定點導覽,然後一小時在室內演講廳簡報。

不過,硬生生被我把時間顛倒過來,我在街區走了五十分鐘,然後室內快放照片四十分鐘。大家可能沒預期我會這樣安排吧?在巷弄間散步看到的東西比較多,雖然對我的挑戰比較大,但我習慣把周邊環境全部講清楚後,才描述一個定點的景緻。

因為來的人太資深了,所以一下子塞了太多太多東西了,希望大家可以消化下去。

以下是關鍵字:

北白川宮能久
乃木希典
兒玉源太郎(南菜園)
明石元二郎
上山滿之進
森鷗外
石井稔
艋舺河乃莊
平松家族
南風原朝保
尾辻國吉
森山松之助
近藤十郎
淺井新一

《我可以不做你女兒嗎》



難解的母女關係,這個題目本來在以前的社會是不會出現的,以前生很多小孩,父母上年紀後由子女輪流照顧,老人又不那麼長壽,不會出大問題。但目前社會,甚至是女兒的老公都已經過世了,母、女依然在世,只好彼此互相照顧。

這部日劇看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但去日本觀光旅行的時候,在各地的咖啡館到處看到母女的組合,一起到市場,然後一起在咖啡館,或許女兒扶著母親,有時甚至是母親要照顧女兒這樣的景象,台灣也面臨到這樣的高齡少子的社會,父母要如何在空巢期找到自己的興趣與嗜好,我想台灣社會還沒有做好準備。

2017/03/03

《台灣十年大變局》三位大叔一同列席的新書分享會


野島剛的《台灣十年大變局》— 在聯經書房 上海書店。

鐵志的近代(近十年)政治演變史說明的很清楚

【台北】松菸小賣所:這可能是唯一跟小黛姐合照的照片吧?



認識在小黛開始網路書寫之初,太多是透過文字,初見面幾回,覺得怎麼小黛的人生色彩繽紛,喜氣十足。但是文字背後的情感那麼的黏膩,一針見血讓人難以忘記,撫觸久了留下了一些深色的傷疤,只留在自己的心中。

當年 達爾文 (Darwin Lin) 介紹我去斷食的時候,看了小黛的文章,就不敢去了,覺得斷食很恐怖。但是去了一次之後,覺得斷食非常簡單啊!只是我非常偷懶,每次去只面對一點點事情,我想小黛應該是非常認真的去體驗斷食吧?

今日的歡送會,看到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說好了不滴下一滴眼淚,但在我心中沉澱了一桶子的水,難以宣洩,有幸後半輩子慢慢咀嚼消化。

2017/03/01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70-文學故居2



再談文學故居,這集來聊些八卦。亮軒寫了多本小說與散文描述父親馬廷英教授與青田街七巷六號,亮軒老師本人週四或週末會在「青田七六」帶免費導覽喔,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報名參加。

1974年11月梁實秋從西雅圖回台北,思念已過世的太太程季淑,在這趟回憶的旅程中,遇到遠東出版社老闆的乾女兒韓菁清,二人書信往來,開始交往了。1975年梁先生便宣布與韓小姐結婚,報刊消息的同時,懷念已故妻子的「槐園夢憶」,還在副刊連載著呢,當時民風保守,引起文壇和社會很大反應。水瓶子根據當年送稿費支票給梁先生的編輯朋友們談起,再婚之後梁先生來應門,沒有拄著拐杖,身體似乎變好,文風也有點變化,引起風波的再婚何嘗不是文壇一大幸事呢。

梁實秋在台北搬過很多次家,現在可以去探訪的日式建築「梁實秋故居」,位於雲和街11號,而「雅舍小品」裡的雅舍還有哪些地方呢?打開聲音聽節目吧!(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2017.03《Taipei Walker》No.239,歷史台北



原稿:

台北邁入現代化的都市建設

1911年的一場強烈颱風,台北市街淹水,大量房屋倒塌,台灣第一座龜山發電廠、小粗坑發電廠泡在水裡不能發電,停電一個多月,因此規劃了台北預備火力發電所,位於今日的基隆路與羅斯福路口,就是現在的台灣電力公司綜合研究所。

陳澄波在啟用時就跑到了水源地附近,畫下了發電所,電線桿、大煙囪、觀音山(寶藏巖)、農田等,是一個追著現代化設施跑的畫家。火力發電所1915年啟用到1934年就廢止,原因是日月潭的水力發電廠完工,當時是全亞洲最大的水力發電廠,到1960年代為止,台灣的水力發電量比火力發電量還要大。

那一場颱風,總督府趁機執行了台北城中的都市改正計畫,全面將台北城牆拆除,興建三線道路,並且規劃了表町的中軸線(館前路),從台北車站走出來面對著台灣博物館,擁有原住民與南島語族文物、史前遺物、動植物化石標本等眾多典藏,這樣的中軸線代表著一座城市邁入現代化的重要象徵,更重要的是這條中軸線往南延伸,經過南門沿著今日的南昌路走,會到達1928年成立的第一所大學--台北帝國大學。

戰爭結束後,台北帝國大學改制台灣大學,周邊有臺北水源地唧筒室(自來水博物館),是日人來統治台灣第一首要的水道工程,總督府聘請蘇格蘭人巴爾頓擔任顧問,不幸在新店溪上游染上瘧疾,後來死於東京,他的學生濱野彌四郎陸續完成了台灣多處的水利工程。

在台大的周邊,除發電廠、自來水廠外,還有一條鐵路的縱貫線新店支線,由萬華到新店,水源地站的遺址旁,還有一棟1962年興建的站房,是新店支線唯一遺留下來的遺跡。原本載運煤礦、茶葉、木材的鐵路線,後來演變為平日上下班,假日去碧潭戲水,甚至是參拜神社廟宇的重要交通工具,於1965年拆除。

到台大參觀博物館群,在人類學博物館,可以看到原住民各族的衣服裝飾品各有特色,最近博物館為了與原住民取得文物的正當性,還舉辦了結婚、結拜等儀式。磯永吉小屋(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在1925年堪稱是全台灣最先進的稻米研究室,有各式測量儀器、機械式計算機與洗照片的暗房設備,說明了台灣蓬萊米培育的過程,也可以了解中村種的身世之謎。在物理系館的文物廳,看到亞洲最早的 Cockcroft-Walton 型直線加速器,也是帝國大學時代研究衝破原子核一次就成功的所在。

從自來水博物館的中軸線走出來,對應到的終點是傅斯年校長的墓園方尖碑,象徵著現代化的承接與轉化,可惜今日中軸線上已經有園區內的許多建築物,不然自來水、電力、鐵道等現代化設施,農業、考古、原子彈的研究,短短的一條中軸線,有說不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