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8

【台中】東海書苑,風雨中的寧靜書店

 在台北逛書店稀鬆平常,但出了台北逛書店,最常去的應該算是東海書苑,第一次去想說應該在東海大學旁,查了一下地址用導航系統到達目的地,一出車門卻是金錢豹,半信半疑地走進去,果然是家書店,跟默契咖啡館共生的東海書苑,由於我的時間不多,匆匆地看了十分鐘,主要分類有翻譯文學、台灣本土歷史、人文藝術、社會學、旅遊、詩集等等類型,利用挑高的格局,創造出較多的書架空間,我很想就坐在地上開書,不過這裡並沒有人在逛書架的感覺。



 第二次到東海書苑,一進門就看到空的書架,打包好的箱子,心想帶衰的我總是讓書店、咖啡館倒閉,從東海大學搬到金錢豹附近如此短命。同樣是下著大雨的午後,我坐在吧檯,喝咖啡的人們好奇的看著我拿著相機拍著裝箱的書,也拍下默契咖啡孤獨的身影,我當時一副沒落的心情,想想又少了一家獨立書店。不久後,東海書苑3搬到現址正式營運,靠近美術館附近,門口還有綠蔭大道。

 之後,收到網友『換日線』自製明信片,他記錄了東海書苑的過往身影。另一個好友『貓』,三更半夜去拜訪,整間老房子都是書堆與雜物的狀況,老闆都很熱心的說明書苑的狀況與進度。每次到台中,去東海書苑已經變成例行公事,已經整個開始營業了,我在一樓書架看著熟悉的書,有關社會學、小說與繪本,還有建築、文化與藝術的類型,二樓以上還在整理,書架上的書,透漏了老闆的個性,我只要掃過一遍,就知道書店的氣味,我在那邊僅有的幾座書架上看到這家書店類似的選書,在各個獨立書店的書架上看到同樣類型的書籍,原來書店的個性是很容易辨認出來的。

 又是一個星期日的午後,外面下著大雨,這時東海書苑已經擴充一樓店面,裡面卻坐滿著人,一桌桌的朋友來此聊天,吧檯客人也用筆記型電腦上網。曾經在中寮山上遇到「溪底遙學習農園」的馮小非在隔壁的隔壁開啟了一家『上下游市集』,每次到東海書苑都會遇到舊友,遇過馮小非,也遇到正在做花生醬的岱樺,更扯得是在非假日巧遇二十年沒見的國中同學,他對東海書苑的歷史比我還要了解。我也遇到一個文學立委躲在角落用紙筆寫作。透過書,人與人的交會分外的值得珍惜。

 幾次跟岱華見面,在青田七六,也在註書店相遇,她忙碌的不可開交,嘴巴說話停不下來,我則是都用嘴巴一直吃東西,但今天我們兩個都很安靜,是因為一張白色的明信片嗎?在這裡終於買到一本風土痣00,跟創辦人合拍搞笑照,一手花生醬、一本風土痣,加上一張新發行的洗耳恭聽明信片,水柱開到最強,沖洗耳壁汙垢,收音清晰不漏字。

 聽到老闆與善雯討論最近國美館的派遣工抗爭事件,還有性騷擾學生的教授,性別意識成長歷程與實踐的議題,對我來說有點硬,或許我真的不是身在其中吧!從東海別墅搬到中港路金錢豹旁與默契咖啡咖啡的合作,然後再搬到現在國家美術館旁,有朋友想要經營這裡,老闆交棒後不久又交回來,不知道在老闆的眼中這算不算是『風雨』呢?

 有次跟老闆廖英良小聊了一下有關獨立書店聯盟,也聊了一下獨立書店的理念,這當中有關人與人之間,還有人與事之間的區分,老闆可是分得非常清楚,也顯見東海書苑可以存活至今的重要理想性格,不會因為小事而有所偏廢,我們存在一個商業化的資本社會,很多理想會被『錢』影響,能夠擁有堅持理想性格的人的確不多了。

 老闆問了很多書店老闆一個題目:你們堅持到現在是為了甚麼?

 這的確是很有趣又現實的問題,若是大家都失去了原來的理念,那又為何要堅持下去呢?這其中一定有一些值得做的回饋吧?我也這樣的問自己,為何我要四處跑去這些書店拍照、買書、坐下來喝杯茶,或是參與活動,這僅僅是少數人的活動嗎?

 很汗顏的是我很喜歡逛書店,也喜歡買書,也喜歡撫觸書的質感,給我充實的感覺。至於喜歡『閱讀』這檔事情,我從來沒有安靜、認真、快速地從頭到尾讀完過一本書,不是看了其中一章就塞回書架,就是遺忘在床頭,或是馬桶前。而我的夢想,就是開一家真的可以讓我定下心『閱讀』的書店,而終究是夢想吧!

 閱讀有多重要?為何我要到獨立書店去買書,又為何每個偏鄉都需要一家書店?圖書館跟書店又有甚麼不同?恐怕很多人都不瞭解,也無法在想去分辨二手書店、獨立書店、連鎖書店了,老闆丟出那麼多問題,其實大家應該都沒有答案。若我們把書店成一個討論的空間,知識傳達的地方,那麼事情就簡單多了,為何公部門所經營的圖書館無法達成這樣的任務,而且圖書館的書大部分是不流動的。偏鄉地區為何需要一家書店?在民主時代大家可以有自己的意見表達,可以匯集理念與理想。

 每次到東海書苑,都讓我思考書店存在的意義!也真誠的希望台灣三百六十八個鄉鎮,都有一家屬於各鄉鎮的書店。

五年級訓導處的同學


今天收到一個蛋糕與一個油飯,原來是五年級訓導處多年的網友小孩滿月。

下午在書店翻到某位作家的書,是我沒有收藏到,立馬買了回家,看著他六本旅行手繪的書,從他開始在網路上發電子報,然後談戀愛結婚生小孩,到處旅行的過程中,這一路上,我們好像是一起成長,但卻從來沒有見過面。

我不太算是網路世代長大的小孩,但是從電話魔電連線的 BBS 時代開始,每一個階段每一平台都有參與,有時候在討論區遇見的網友,可能在部落格遇不到,但最後居然在臉書上重逢。

人生或許是不斷地錯過,但網路社群是最多的重逢,找朋友容易了,但我們卻少了一份珍惜。

2014/02/27

【台北】遠流別境,人潮中寧靜的綠洲

我想也只有在書店這個空間,可以有較寧靜的時刻。位於華山文創園區,到哪裡都是人潮,但是到了遠流別境的書店,無論人多人少,大家自動保持了安靜,就好像進入了圖書館。



這裡的書雖然不多,但主題性選書還蠻不錯的,遠流有更多的書,應該可以做更多的主題書展,例如:金庸、台灣古蹟導覽、柏楊的資治通鑑、科普教育等系列。從 1975 年創立的遠流出版社來說,出版的圖書種類非常多樣化,從小到大,遠流陪伴我不少童年時光。

但很奇怪的,書架上不少書並不是遠流出版社出版,還擺在明顯地位置。我坐在大桌子,翻了幾米的書《真的假的啊!》,以前都覺得幾米是拉近大人心中的童年,這本書有別以往的風格,拉近我們與社會的距離,或許在華山曾經辦過幾次幾米的展覽,也有相關的舞台劇,我對這個空間充滿了幾米的想像。書架上也不少村上春樹的作品,都是膾炙人口的書籍,能夠撇開自己出版社的立場,也進了不同出版社的書,遠流別境書店也算很有市場性,只是這樣會少了點自己的特色。

國中的時候寒暑假,總是金庸的小說陪我度過。大學時代看了同學有一整套柏楊版資治通鑑,也開始看著生硬的歷史活化的文字,所以一直把遠流出版社想像成編輯字典、辭海、圖鑑的出版社。最近日本小說《啟航吧!編舟計畫》,一部辭典可以花十五年去編輯,這希望台灣也有這種精神的出版社存在。

恰巧在一個特賣會書展開始的第一時間進去逛,五本書只要三百九十九元,看到一些很不錯的圖鑑書,遠流出版社的編輯、插畫品質很好,這樣的價格可能最幸福的是讀者,作者與編輯只能在背後暗自啜泣。

【台北】遠流別境回頭書,還有 FabCafe



華山的遠流別境,五本399元,真划算,看到一些很不錯的圖鑑書,而且好像才剛剛搬出來,等到明天來搶可能太遲了— 在遠流別境 libLAB 。



左邊了一對在吵架的夫婦,對面坐著討論標案的男人與女郎,隔壁一個外國人在討論空間規劃,右前方一個穿粉色系 T恤的老外,清一色 MACBook,只有我一台非設計主流的筆電。

我的筆電螢幕又出了點問題,真的是要換成 MACBook 了嗎?

在華山文化園區的遠流別境旁, GaBee x FabCafe, 不知道是怎樣的合作模式?還是 GaBee 第二家咖啡館?

在這樣的文創園區討論的事情多是文創、文創,但是文創的定義到底是甚麼?設計?創業?可永續經營?還是另一個泡沫?我總覺得一絲絲的空虛!

平常日一個人來咖啡館,這樣的人潮像是假日,那麼假日就會爆炸了吧?— 在 FabCafe Taipei

【台北】國中國小老師的導覽



這兩天的團體導覽是國中、國小老師,看來老師這個行業還是女性居多,還是男性都不想參加這類的活動呢?

而且我發現國中國小老師實在都很專心,只要我一開講馬上就停止聊天,而且還會有互動,平常很懼怕來的團體是聚餐性質的同學會,同學相見就很興奮敘舊,根本不會鳥我,但老師研習就真的不同,很感謝那麼捧場。

這兩天很高興,事後都有老師私下跟我說我講得很清楚仔細,可能是以教小朋友的心態鼓勵我吧?!— 在青田七六。

2014/02/26

【台北】小玩子的三三店長,這是當日活動拿書來跟我交換的書,還真多樣性



今日來了不少熟悉與不熟悉的面孔,我講了阿曼遊記,也從文藝復興一路講到印象派一些歷史傳承與惡搞的藝術史。

這是昨日的公告
明天 15:00-22:00 擔任 大玩子 ?什麼 的一日店長,本來想說就讓大家休息,我沖咖啡給來的人客喝,沒人的時候就拿掃把打掃。但今天小丸子說要準備完整一點,那我們就來換書吧!新舊不拘,拿本書來,我就換一本台北小散步給您,我也可以說一下我最近這兩三年帶導覽散步的心得。

時間:2/26 15:00-22:00
地點:台北市永康街 53 號



換到了不少好書,謝謝大家來捧場,不知道有誰漏了,請自標,感謝— ──和邱繼財、Natascha Lai 、 Carol Yang、Ruby Wu 、黃心侃、Denny Chen 、查普特和大玩子,在 ?什麼。

【台北】亞典藝術書店,翻書好像在逛博物館

1989年,亞典藝術書店座落在師大附近的羅斯福路巷子內,我大學時代除了誠品外,是很難得可以找到藝術相關大部頭的書籍。2000年,總店搬遷到仁愛路現址,2004年,開設了重慶南路分店,2009年重慶南路分店關起來,現在就只有仁愛路總店一家。沒想到每一家雅典書店,都有我逗留的痕跡。



幾年前去重慶南路逛書店,剛好要把那個分店結束,買了一些特價書回家。今天一進總店,看到很多促銷的牌子,以為又要結束營業,心想我天生帶衰,每次去逛書店,都是最後幾天營業,詢問之後原來是經常有促銷活動,讓人有挖到寶的感覺,還可以清理庫存書。

亞典書店進了很多國外的藝術圖書,這類書籍印刷精美,套色要非常精準,就好像藝術品捧在手上一般,一頁頁翻閱就好像在逛博物館、美術館。每次到這裡都逛了很久,原本以為這樣大部頭頗貴的書籍會比較少人購買,沒想到一直有人在結帳,來了許多外國人、藝術家、建築設計師、學生,這樣的專門書,包括素描、繪畫、雕塑、建築、設計、攝影等專書,一般書店可能嫌麻煩,書架上不好放置、佔位置,書籍髒掉壞掉又不好退書,這個對書店經營是很大的考驗。櫃台一直忙結帳外,還要用透明塑膠包書,客人買回去就不用自己包了,十分貼心,也避免客人翻閱的時候弄髒書。

1985年就開始做藝術圖書代理,亞典持續專心經營同一件事情,成為藝術圖書為主的書店,是電子書或是網路書店很難追趕上的類型。在這裡認識了書店的副總,年輕貌美,侃侃而談亞典快三十年的歷史,可是看起來才三十出頭啊!

亞典的老闆(頭目)戴亞信堅持藝術圖書的種類齊全、價格合理、新書快速上架、服務親切等原則,跟著讀者一起成長,不斷地出國考察書展與參觀各類的書店,相信也可以給客人想要的書籍。

亞典藝術書店
網址:http://www.artland.com.tw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122號B1
電話:(02)2784-5166

2014/02/25

【台北】汗牛書店



眾多中國、日本的藝術書籍,比較吸引我注意的是日文文庫本,還有台灣工藝相關套書,去京都玩之前,來找個主題:寺廟、書店、咖啡館,都有很詳細的介紹,讓我好像去了京都的古書店。— 在汗牛書店。

【台北】小三的科普導覽



現在的小朋友邏輯因果教育好像不太好,不過對於小三生來說,我好像要求的太多了。這一班的老師,還一直強調重點在哪裡?我真的要學下來。

今天來了兩班,我借看了一下導覽手冊,應該是老師製作的,真的很用心,把我們這棟老房子的身世用很簡單易懂的文字說明。

我發現"專心","專注"是所有小朋友最困難的一件事情,最後我請所有小朋友閉上眼睛,專心聽聽周邊是不是有鳥叫聲,居然有人就大聲回答說:沒有。

帶了小朋友到了 1930年代,用我的聲音描述當年的景象,不知道會不會有小朋友對歷史、對石頭、對植物有興趣,以後能有一兩個小朋友能夠念地科,就非常好了。— 在青田七六。

《東京書店時代》@雅痞書店


每次到了雅痞書店,都想要把整櫃的書與DVD搬回家,還好理智戰勝了,我根本沒那麼多時間去讀去看。

不過看到架上有本《東京書店時代》,我馬上就掏錢買了下來,在隔壁的餐廳坐下來閱讀,想想今年的旅行計畫,何時要到東京去晃晃,只是突然又從白日夢醒來,我去這些書店翻閱這些看不懂得文字要做甚麼呢?是說要來學日文了嗎!

來雅痞書店,總是我一個人,坐在餐廳的角落觀察上班族中午來此用餐,逛書店適合一個人,到餐廳吃飯總是兩三個人,到咖啡館顯然更為彈性自由。在周邊散步的時候看到一家新開的咖啡館,也觀察到了幾家麵包店不在開張,這城市永遠有新鮮事情,我們少了悼念,喜新厭舊,但是陪伴我們最久的是隔壁的雜貨店。

多次來雅痞書店,看著舉辦很多的藝文活動,也發現老闆關心不同國家地區的文化,來到這個空間,天花板的木頭裝飾,牆上的現代藝術畫作,還有歐式的檯燈,台灣傳統的布袋戲,播放的是西洋流行音樂,在公寓內看到紅磚牆、老櫥櫃,同時也存在著現代的家具,混搭風看似容易,卻相當的不簡單。

隔壁的漫畫店、DVD 出租店,還有書店內的新書、出租的書,也混入了我們的生活,從最早法國的法雅客這樣的生活概念店,台灣很少有人學得來,佩服這樣的店能夠生存,在台北這個市中心,或者在偏鄉,我認為都有這樣的書店生存的空間。— 在雅痞電影文學書店(咖啡藝文展演小客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