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逛書店稀鬆平常,但出了台北逛書店,最常去的應該算是東海書苑,第一次去想說應該在東海大學旁,查了一下地址用導航系統到達目的地,一出車門卻是金錢豹,半信半疑地走進去,果然是家書店,跟默契咖啡館共生的東海書苑,由於我的時間不多,匆匆地看了十分鐘,主要分類有翻譯文學、台灣本土歷史、人文藝術、社會學、旅遊、詩集等等類型,利用挑高的格局,創造出較多的書架空間,我很想就坐在地上開書,不過這裡並沒有人在逛書架的感覺。
第二次到東海書苑,一進門就看到空的書架,打包好的箱子,心想帶衰的我總是讓書店、咖啡館倒閉,從東海大學搬到金錢豹附近如此短命。同樣是下著大雨的午後,我坐在吧檯,喝咖啡的人們好奇的看著我拿著相機拍著裝箱的書,也拍下默契咖啡孤獨的身影,我當時一副沒落的心情,想想又少了一家獨立書店。不久後,東海書苑3搬到現址正式營運,靠近美術館附近,門口還有綠蔭大道。
之後,收到網友『換日線』自製明信片,他記錄了東海書苑的過往身影。另一個好友『貓』,三更半夜去拜訪,整間老房子都是書堆與雜物的狀況,老闆都很熱心的說明書苑的狀況與進度。每次到台中,去東海書苑已經變成例行公事,已經整個開始營業了,我在一樓書架看著熟悉的書,有關社會學、小說與繪本,還有建築、文化與藝術的類型,二樓以上還在整理,書架上的書,透漏了老闆的個性,我只要掃過一遍,就知道書店的氣味,我在那邊僅有的幾座書架上看到這家書店類似的選書,在各個獨立書店的書架上看到同樣類型的書籍,原來書店的個性是很容易辨認出來的。
又是一個星期日的午後,外面下著大雨,這時東海書苑已經擴充一樓店面,裡面卻坐滿著人,一桌桌的朋友來此聊天,吧檯客人也用筆記型電腦上網。曾經在中寮山上遇到「溪底遙學習農園」的馮小非在隔壁的隔壁開啟了一家『上下游市集』,每次到東海書苑都會遇到舊友,遇過馮小非,也遇到正在做花生醬的岱樺,更扯得是在非假日巧遇二十年沒見的國中同學,他對東海書苑的歷史比我還要了解。我也遇到一個文學立委躲在角落用紙筆寫作。透過書,人與人的交會分外的值得珍惜。
幾次跟岱華見面,在青田七六,也在註書店相遇,她忙碌的不可開交,嘴巴說話停不下來,我則是都用嘴巴一直吃東西,但今天我們兩個都很安靜,是因為一張白色的明信片嗎?在這裡終於買到一本風土痣00,跟創辦人合拍搞笑照,一手花生醬、一本風土痣,加上一張新發行的洗耳恭聽明信片,水柱開到最強,沖洗耳壁汙垢,收音清晰不漏字。
聽到老闆與善雯討論最近國美館的派遣工抗爭事件,還有性騷擾學生的教授,性別意識成長歷程與實踐的議題,對我來說有點硬,或許我真的不是身在其中吧!從東海別墅搬到中港路金錢豹旁與默契咖啡咖啡的合作,然後再搬到現在國家美術館旁,有朋友想要經營這裡,老闆交棒後不久又交回來,不知道在老闆的眼中這算不算是『風雨』呢?
有次跟老闆廖英良小聊了一下有關獨立書店聯盟,也聊了一下獨立書店的理念,這當中有關人與人之間,還有人與事之間的區分,老闆可是分得非常清楚,也顯見東海書苑可以存活至今的重要理想性格,不會因為小事而有所偏廢,我們存在一個商業化的資本社會,很多理想會被『錢』影響,能夠擁有堅持理想性格的人的確不多了。
老闆問了很多書店老闆一個題目:你們堅持到現在是為了甚麼?
這的確是很有趣又現實的問題,若是大家都失去了原來的理念,那又為何要堅持下去呢?這其中一定有一些值得做的回饋吧?我也這樣的問自己,為何我要四處跑去這些書店拍照、買書、坐下來喝杯茶,或是參與活動,這僅僅是少數人的活動嗎?
很汗顏的是我很喜歡逛書店,也喜歡買書,也喜歡撫觸書的質感,給我充實的感覺。至於喜歡『閱讀』這檔事情,我從來沒有安靜、認真、快速地從頭到尾讀完過一本書,不是看了其中一章就塞回書架,就是遺忘在床頭,或是馬桶前。而我的夢想,就是開一家真的可以讓我定下心『閱讀』的書店,而終究是夢想吧!
閱讀有多重要?為何我要到獨立書店去買書,又為何每個偏鄉都需要一家書店?圖書館跟書店又有甚麼不同?恐怕很多人都不瞭解,也無法在想去分辨二手書店、獨立書店、連鎖書店了,老闆丟出那麼多問題,其實大家應該都沒有答案。若我們把書店成一個討論的空間,知識傳達的地方,那麼事情就簡單多了,為何公部門所經營的圖書館無法達成這樣的任務,而且圖書館的書大部分是不流動的。偏鄉地區為何需要一家書店?在民主時代大家可以有自己的意見表達,可以匯集理念與理想。
每次到東海書苑,都讓我思考書店存在的意義!也真誠的希望台灣三百六十八個鄉鎮,都有一家屬於各鄉鎮的書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