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18

【台北】同安街散步

翻開1936年台北的地圖,同安街就已經存在,當時叫做川端町,顧名思義就是在河邊,有條新店支線鐵路(也稱萬新鐵路)通過,就是今日的汀洲路,每次在這邊散步,經常迷失在巷弄間,可是就是逃離不開同安街、汀州路,就這樣來來回回,不然就是在繞圈圈。



1764年(清乾隆29年)這個地區就叫做古亭莊。牯嶺街95巷與同安街口附近有長慶廟,旁邊有座鼓亭庄遺址石碑,傳說來台開墾的漢人為防禦住在新店溪上游屈尺的泰雅族出草獵首,建「守望亭」在廟旁,設置大鼓為哨站警戒,因此稱鼓亭。另一說當年來農夫設了穀倉古亭畚(今苗栗客家社區還可見),因此命名為古亭。

1920年代,這個地方稱為川端町,因為靠近新店溪與萬新鐵路(舊稱縱貫線新店支線)交通方便,日本人假日的休憩活動是乘船遊河,欣賞河岸風光,白天在上游碧潭戲水、釣香魚,黃昏時到下游河邊賞夕陽,然後晚上到居食屋飽餐一頓,或飲酒作樂,或有藝妓表演,靠近河邊有不少的餐廳,根據1928年的日本職業別明細(地)圖上,在今廈門街上有清涼亭、春花園、料理新茶屋、大正園、千花園、料理樂水、料理有馬支店等。不過,很奇怪的是沒有看到1917年就建好的紀州庵?

1921年,從萬華到新店的萬新鐵路建好,主要是要運煤、木材、茶葉等貨運用途,軌距約一公尺,採單一票價。但後來台北帝國大學成立,加上新店地區也居住更多的人,除了貨運外,變成了平日上下班,假日觀光休閒的鐵路線。1965年萬新鐵路拆除,為今日的汀洲路。

詢問過不少長者,對萬新鐵路的印象眾多,因為火車開得非常慢,若是沒有買票就上車,遇到查票的車長,會跳下火車繞一圈躲過查票之後再跳上火車。住在木造房子的長輩說,小時候晚上要等到最後一班火車經過才能安然入睡,從新店開過來最後一站是萬華火車站,因為載了大量的煤,經過古亭站的時候周邊的木頭房子彷彿搖籃一般震動,搖來搖去的,那時大約是晚上十一點半鐘。

1937年,川端橋水泥橋完工,就是今日中正橋,原本連結到廈門街,所以廈門街是個熱鬧的商店街,當時最熱門的是訂做皮鞋店,還有一些居食屋料理店。建橋據說是楊仲佐(台灣畫家楊三郎之父)很會種菊花,1923年裕仁皇太子(昭和天皇)要到永和賞菊,因為台北過去永和沒有橋,所以才建這座橋。後來重慶南路改接到中正橋,廈門街因而沒落,如今多為二手電器、家具的商家。

1940年代,石井家族在今同安街28巷有三排木造房子,今日強恕中學那塊土地就是他們家族的農園,石井稔曾任職台北帝國大學的農化研究室助理教授,戰後石井家族離開台灣,那邊就整個改建為公寓,如今只剩下一間木造房舍是台大管理。

1945年戰後,同安街附近的房舍,作為公務人員眷舍。在同安街、水源路、金門街、廈門街這塊區域,聚集不少文人,例如:王文興、余光中、林海音等人就住在此地。也有文學社團、期刊,藍星詩社、文學雜誌等。1970年代起,純文學、爾雅、洪範、遠流等出版社在此成立。主要因素當年的電信網路並不發達,文人寫稿、編輯與出版業若能聚集在同一區,可以省不少交通往返時間,溝通也比較容易。

1982年,台灣發生第一起銀行搶案,李師科拿著兩年前在金華街教廷大使館所搶的警槍,戴假髮、鴨舌帽、口罩,蒙面闖入台灣土地銀行古亭分行,得手後進入複雜的防火巷道內逃逸。該區在金門街、晉江街一帶,當年水圳還未加蓋,裡面違建叢生,逃入裡面就很難抓到人。

在同安街28巷旁是牯嶺街95巷,原本是一條小溪流,在1990年代初才加蓋變成馬路,該小溪的上游原本是瑠公圳的林口支線,流入今牯嶺街95巷、三元街、西藏路,然後流入新店溪,在下游地段日本時代稱赤川,據說是清澈有魚的溪流,四、五月晚上可以看到很多螢火蟲發光,所以有座木橋稱為螢橋。可是到了戰後因為周邊違建不少,人口增多,家庭廢水都排入這條溪流,當地人戲稱為黑龍江。

自從紀州庵文學森林開幕以來,經常跑到這座公園,看著還沒有修復日漸凋零的老屋,周邊許許多多的老屋隨著時代逐漸消失,而今有一些奇怪又有趣的建築裝飾在這個區域,老實說,談不上美感。有座公園的角落放置一座凱旋門。還有個懷舊餐館,卻有文藝復興的拱門裝飾,非常歐風。路邊突出的一棵大榕樹,走幾步路就有一間小廟,上上下下的樓梯與斜坡,還有巷道比馬路還要大的現象。

以下是紀州庵文學森林的自我介紹:

「紀州庵」建於1917年,日治時代由平松家族所經營,為聞名遐邇的河畔料理亭;1950年代戰後,被作為公務人員眷舍,小說家王文興曾居於此,並以此場景寫出《家變》。由蜿蜒的同安街輻射出去,水源路、金門街、廈門街的臺北城南,在50、60年代,聚攏不少文學人、文學社團、期刊,藍星詩社、《文學雜誌》、中國文藝協會……多少文學人與書寫在此間逗留與蔓生。1970年代起,純文學、爾雅、洪範、遠流等出版社不約而同以城南為據點,帶起另一波文學脈流,巷弄間文字的聲息共響。

......

很難想像,以前曾經有火車在這個區域呼嘯緩慢而過,到處都是水圳道,一座座小橋跨過水道,下大雨颱風過後門口水位大漲,小朋友特別喜歡玩水,這些光景應該都不可能再出現了。王文興的小說《家變》,那些竹籬笆木造房子,也很難在今日的同安街看到。高聳的河堤水泥牆,要過去看河,還要爬走一段不短的路。

不知道為什麼,我總把《阿Q正傳》與《家變》聯想在一起,故事背景與書寫方式大不相同,但小說中給我們很多當年的景象,除了代表著一個時代小人物的故事外,看著小說甚至還有氣味跑出來。

我試著在這裡想像1930年代的味道,或許是酒味、粉味,人們在居酒屋內飲酒作樂,望著河水吟詩作對。1947年二二八事件,讓這個地方產生了莫大的緊張感,靠近河邊有人的屍體,到處傳出槍聲,很多人躲在家裡不敢出來,躲了好幾天稍微平靜一點,就跑出來跟鄰居借米找吃的東西。到了1960年代,外省/本省家庭融合的第二代,父親年邁的記憶消失,每個人的心理產生莫大的變化,那可能是成長吧?從小說中人心的變化來看同安街街廓的變化,其實最恰當也不過了。

4 則留言:

  1. 同安街去了兩次,一次去那裡吃東西,一次去紀州庵演講,不知道為何,就覺得那條路很吸引我,喜歡那裡面的感覺。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想是因為那區都是舊公寓,因為以前的水圳道變成了馬路,相對來看比較沒有那麼擁擠吧!

      刪除
  2. 謝謝妳精彩的文章,我從小就住在汀洲路上(靠近師大路口)後來搬到同安街28巷底(現在的強恕中學後面),搬過去的時候,文章裡頭提到的赤川還在(有流經今天的長慶廟前),當時已經準備填土成地。同安街住的公寓據說是以前一棟很漂亮的日式房屋拆掉的舊地改建的。符合妳文章裡頭提到的石井家族歷史。萬新鐵路的歷史則是聽阿爸說纔知道的,妳文章中提到的長慶廟(旁邊還有個天主教堂,我從小就覺得這樣的異同並存很有趣)廈門街、牯嶺街...都是我從小就非常熟悉的地方。很少有文章提及這一區的歷史,今天拜讀一遍,覺得很有趣。希望在都市更新話題炒作非常熱門的現下,有更多人能夠溫故知新,更珍惜這個城市的點滴舊時小風景。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其實不是住在這邊,是因為最近幾年都在台北市大小街道散步,剛好有機緣遇上我們老師以前就是住在同安街28巷巷口那間台大的宿舍(現在是野草居食屋),所以問了老師以前的事情,轉錄在這裡。

      另外一些資料,是搜尋網路有些人的回憶而呈現出來,若有機會的話,我們也可以聊聊,多紀錄小時候的回憶。

      感謝!

      刪除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