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2

碎念:出版到書店整個產業鏈的問題與建議

一直不覺得自己是這個產業的人,出了幾本書,帶了與書店、歷史、古蹟相關的文化導覽,寫了散步、書店相關的書,驚覺已經涉入頗深,喜歡看書、買書、囤積書本,再不消化一下,書本滿是蠹蟲,再不思考一下,頭腦都生鏽了。試問一下,在這圈子裏面的人,會認為"水瓶子"是這個產業的人嗎?

*難以定義的產業

首先,難以定義是最大的問題,開書店的人都說自己承受著通路商或是出版社的剝削,法國透過定價政策,控制上下游通路的利潤,讓遊戲規則不會因為大者恆大,我們現在實施同樣的政策有用嗎?網路書店、大型二手書店、大型連鎖書店,從上游出版到最下游的書店,試圖掌握這個市場。

我覺得全世界的出版業崩壞,並不只在紙本的書本,而是全面的崩解,記得去年去歐洲旅遊,大城市隨處可見回頭書、二手書一歐兩歐的賣出,翻閱了內容並不是書籍不夠好,是不是手機、網路,讓媒體的收視方式有了根本的變化。

*共用授權、開放資料庫

這些變化在不知不覺中,我們目前只有媒體有新聞資料庫,但出版社似乎沒有共用資料庫,共同取得授權的一個模式,幾年前公部門執行的數位典藏計畫,攝影、報紙、文獻,甚至是地圖、博物館收藏等過往資料。

我知道很多寫作者,自己都是收藏者,把自己辛苦的收藏拿來出版分享,甚至還有捐給博物館、公部門。都不能得到相對應的報酬。

我們今天很輕易的在網路上使用Google,也很容易取得美國、日本等國的公開資訊,他們多半時時效過了,就開放全球的人使用,今日很多台灣的都市計劃,當年的照片、文獻,我們都是從美、日取得,我不相信我們公部門當年沒有留下副本,為何不公開。

*外包節省成本

去日本的車站,仍然擠滿了人在書店買書,翻閱了多樣化的雜誌,經常好奇多少的閱讀人口可以撐起了這樣的市場,剛好詢問在日本雜誌社工作的人,他們模組化的分工模式,更精簡的人力,透過外包來達成節省成本。

但同樣的工作模式到了台灣,突然就變成了剝削,一本雜誌外包的價格越來越低,記者、攝影、美編的工作量大增,還沒有利潤的情況下,還沒有享受可以共同授權,或是減少採訪共用照片,做更深入的主題,或者享受共同編輯平台的好處,外包商就已經做不下去了。

一窩蜂,類似的主題,今天A雜誌出了,找了十家咖啡館,B雜誌出了,訪問了另外十家咖啡館,或許中間有些交集,然後C雜誌也出了專輯,蒐集了五十家,雜誌的競爭固然重要,但是共用資源,或者避免一窩蜂,這需要更有智慧的讀者與出版者去避免,不要到最後,大家都輸掉了。

*公部門自己先整合

經常遇到公部門要做導覽地圖,外包給A廠商,然後另一個部門要做類似的事情,外包給B廠商,又重新再來,他不會發給A廠商,利用比較低的價格就可以完成。我們一直在避免圖利廠商,就一直重複重工浪費,應該有一個方式叫做議價。

更嚴重的是隔年,一切又重來,這時候C廠商、D廠商又出現,然後得標價格又更低,要做的事情又更多,變成一個惡性循環。

我並不反對公部門的補助,如何補助,到後來會生出一堆小公司來承接這樣的活動,一限制標,變成小公司靠行大公司去取得標,我們為何要平白無故生出那麼多公司來,為何不能給去年做得很好的公司,或是去年第二得標的公司,輪流把這些事情做好,或者是本身就是出版業、通路、書店,補助他們長期投入的工作,讓這項工作變成正向循環。

政策的不延續,好像一直是我們的問題,有人怪我們經常在選舉,但是我們是可以克服的。

*作者的自生自滅

老一輩的作家,專心在文字的工作領域,用心的感受生活,在抽象化與具體化間來回的思考,可以產出雋永的詩句,或是迷人的散文。他們刊載報紙副刊的文字,過陣子就有出版社要求集結成書,就可以有版稅收入。

今日的作者,有時出版社不願意出書,要自費出版,整理照片、文字,還要管編輯排版,封面燙金之外,通路還要自己找,自己搬書去寄賣。

有人會說該作者本來就沒有名氣,當然要經過這樣的過程,但是我們沒有一個出版獎項的公開比賽,大體上只有文學獎,但是出版本身領域很廣,有關歷史、地理、科學、藝術、建築等,這一類的寫作者,要不原本就是大學教授,或者是研究生論文改寫,不然這類專精的作者,永遠沒有出頭的一天。

出過幾本書的作者,為了能夠持續生存,可能要到各地去做分享,或者接演講,透過不同型態的推廣模式,讓自己的書可以分享讓更多人知道。

以上,還沒有說完,我想每一個小主題都可以再延伸出出版產業可以做的事情,我頭腦好像還沒有用到 1%,還沒有得到"思考"的快感,先做個小結論:有效分工,是目前自救的最佳辦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