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五十冰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五十冰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09/19

第四天【波多】Bolhao 市場,百年老咖啡館 Majestic Cafe

16年前,真的已經16年了?照相還是一樣搞笑嗎?難得參加過旅遊長工頭堅的團,我們好像還同房了兩次,另一次是吳哥旅行團。

圖說:
左:2024 葡萄牙波爾圖
右:2008 捷克(我有空查在哪裡?還是當年團友可以告知?李彥杰:克倫諾夫-彩繪塔那邊!那面牆很有特色,跟塔同一個風格!)— 與 WuKen 。
1. Bolhao 市場
2. 波多車站
3. 市政廳前
4. 巧克力店
5. 大橋的夕陽

#連續五十冰 成功達陣,暫別冰壇

波多百年老咖啡館 Majestic Cafe,點了一杯 Art Deco Cup 冰淇淋!

這家咖啡館有波爾圖酒搭配點心,應該是這家店的特色,遇到一個領班,大排長龍的時候,他的手勢、笑容與眼神整個人的表情都感染影響週邊的人,還會拋媚眼眨眼,不論男女都覺得這家店真好。

門口很帥的攝影師,可以幫大家拍照列印出來,拿到這張紙,瞬間變成通緝犯的感覺,有空來後製一下!

葡萄牙波多市政廳前

走過來的時候烈日當頭,而且看起來波多有很多工程在進行,包括火車站、路易一世大橋,回來看了 Google 地圖才發現波多有眾多的軸線,表面上高處眺望是紅屋頂,但綠地也不少,直線、矩形、 圓形、三角形的人工建築物長在這個丘陵地,是個很適合散步的城市。

市政廳前放了 Porto 的英文字,是觀光客的最愛!

周邊街頭轉角的圓塔尖塔沒有一座長得一樣,就連街角的售票亭也呼應這樣的造型,但未來這售票亭應該沒有用了,不知道未來命運如何呢?

我是旅行回來後會在網路上一直回顧,真慶幸有 Google 3D的地圖

2024/09/16

第一天【伊斯坦堡】【里斯本】第四十九冰,機場的博物館

20240916

這輩子到伊斯坦堡轉機應該最多次,因為等待轉機時間有十二個小時,於是去體驗了土耳其浴,睡了一小覺覺得精神飽滿。

在土耳其要逛了很多世界文化遺產,也進入了不少博物館,這次在機場閒晃,被希臘式的雕像吸引,於是花了13歐踏入這個入口網站式的博物館看了很久,只有我一個人包場的博物館,若這裡有放上舒服的沙發,可以上演博物館驚魂夜。

這幾年去日本的機場、公共空間,都有把文物寶物放在這裡吸引大家,或者販賣紀念品的商店,台北其實也都有依樣畫葫蘆,但是感覺上並沒有收門票,或是轉化為觀光財,在桃園機場看到台灣文學館的一些文創品,讓我眼睛一亮,期待台灣的博物館們可以有更多積極的作為。

土耳其涵蓋的土地廣闊,我看著這些文化遺產,有亞歷山大的眾多雕像,還有羅馬帝國相關文物,加上了東邊的高加索地區有關基督宗教的修道院等等,這些跟土耳其的宗教文化信仰大不相同,但是卻把人家的文化文物修復展示,我不知道有沒有轉化為土耳其人的文化,但至少好好轉換為觀光財(應該有吧?)。

或者,是因為想要加入歐盟的努力呢?

即使沒有成功加入,也完成了文化交流。

1. maat 博物館https://trip.writers.idv.tw/2024/11/maat.html 2. Time Out Market

2024/08/17

《南方的光與夢:龍瑛宗與他的文學時代》



一個離世二十五年的文學前輩,大多以日文寫作,在這個時代又重新重述與轉譯的作品不斷地產出,我想這應該是想不到的事情,為什麼如此?我想可能是這個時代,與龍瑛宗的時代,有太多雷同的環境了。

這是這本書的推薦:

從群山綿延的北埔,什麼都沒有的小鎮,到絢爛的帝都,他結合唐.吉軻德的奇想、海涅的浪漫與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孤寂,寫下臺灣兩個世代的文學容顏。

***

是台灣文學工作室的共同作品,有了對於當年環境的假設,一個從鄉下不能在鄉下的北埔出生,立志要奮力上爬,即使已經在台灣的大公司台灣銀行工作了,仍然不滿足,就好像今天研究所畢業的學生,即使已經進入了台積電,仍然要前往美國的最大企業上班的企圖。

***

劉榮宗開始寫作的情境或許是如此:一九三六年八月中的某天清晨,臺北盆地盛夏熱烘烘的空氣在書房外蓄勢待發,書房裡的劉榮宗正握著鋼筆,盯著眼前一疊稿紙發呆。書桌旁的日曆上,十一月三十日那格被圈了起來,旁邊註記「改造懸賞小說截止」。按照他的個性,日曆右側應該還會掛著一張計畫表,上面寫著:每天寫四〇〇字(約一或兩張稿紙)三個月半=一〇五天
一〇五天X四〇〇字=四二〇〇字(約一百張稿紙)

***

這本書的標題:南方,指得是帝國的南方,得到文學雜誌的獎項,戰時的體制已經開始,該慶幸地是台灣知識分子還不需要去從軍,但不幸地體會也是這樣的身分認同,我從他的作品中,想要理解那個時代的年輕人,但以往的評論往往就是一段話結束:日本殖民統治。

北埔,或許我們對古蹟、老房子的關切不少,但,我們到底要怎樣的生活,是我們可以自己塑造的。

圖說:
1. 北埔愛上咖啡的冰沙,老闆自己蓋屋自己下去煮咖啡,平日與假日都可以去度過一個下午的休閒時光
2. 從姜阿新洋樓外拍,看到不同時代的建築,也可以感受到龍瑛宗作品想要把台灣文化推到日本的企圖。
3. 南投休息站,每次重讀有木瓜鎮的小鎮,然後回到故鄉,都有種從旁觀者看自己家鄉的無奈。
4. 《南方的光與夢:龍瑛宗與他的文學時代》,繼阮光民老師漫畫轉譯作品,這本書也是認識龍瑛宗心情的書。 顯示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