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覽:關於本站、水瓶子、外稿、演講、導覽、媒體、流水帳、年度計畫、綠逗冰|地圖|青田七六|野草|星球旅行|臉書專頁|首頁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2021/11/13
《大英博物館裡的伊斯蘭史》
很喜歡看這種雖然很厚,但不需要從頭看到尾的書,隨手一翻都會有收穫,而且會喚起旅行的記憶。
這十幾年去拜訪很多古文明國家,大部分人可能會覺得是去看古蹟遺址,但是看到這些文物,連結到歷史與地理,才能拼圖出古文明的輪廓,但若是你沒有到當地去體會,看這本書也可以先對當地有些憧憬。
這是一本無論何時何地都很適合翻閱的書籍。
以前總要到博物館去看這樣的文物,其實不用甚麼高科技的元宇宙,看一本實體書,早就可以穿越時間,橫跨各州各地,去體會這一切。
我的提問是中國、東南亞國家的伊斯蘭文物有那些呢?或許明天來看看 水瓶子城市慢步 的線上直播,訪談譯者苑默文,你會有更多的認識。
2010/10/17
大英博物館《古希臘人體之美》珍藏展
這幾年好像各國重要的博物館都把藝術品巡迴在世界各地展覽,今天上午去看了在故宮展出大部分是羅馬時期仿製古希臘的藝術品,看到了有來自埃及的特色,除了希臘神話之外,希臘藝術也呈現了當時庶民生活狀況。
帕里斯的審判(選美):雅典娜(左)、赫拉(右)坐在寶座上、愛芙蘿黛蒂(在瓶的另一邊不在畫面上)照著鏡子,等待牧羊人帕里斯的決定,勝利女神(有翅膀那個)則準備要將金蘋果給勝利者。這也是後來特洛伊故事的開端,帕里斯把金蘋果給了愛神愛芙蘿黛蒂,後來特洛伊的因為這些女神的愛恨中,承受了多少戰爭的苦難。
今天看展最吸引我的並不是展現人體之美的雕像,希臘奧林匹克運動員碩壯的肌肉,身材比例簡直完美的不真實,愛神愛芙蘿黛蒂脫下衣服準備沐浴,在多神的希臘世界,神與一般人一樣有愛欲情仇。一般希臘人平常並不能接觸到這些完美的雕像,但是在日常所使用的陶器上,一幅幅古樸的希臘神話故事,在希臘人的生活中不斷地被流傳,讓所有地中海周邊,隨著陶器的使用,所有人都可以知道這些神話故事。
這些陶器上記得當年在羅浮宮看到一間間的展覽室,多到看都看不完,反而一點感覺都沒有。今天看到一個一個360度可以表現的陶器,有的是畫在盤子的底部,大部分是畫在長胖型的瓶子來表現。有黑色底的紅繪,也有紅色底的黑繪模式,而運動會的獎盃,也是用瓶子來頒獎,畫上運動員或相關的希臘神祇,不但實用也別具意義。
陶瓶上的繪畫多以側身人物來描繪,這種來自埃及的畫風,在這陶瓶上都可以感受到。
From 英國‧倫敦 |
今天看展最吸引我的並不是展現人體之美的雕像,希臘奧林匹克運動員碩壯的肌肉,身材比例簡直完美的不真實,愛神愛芙蘿黛蒂脫下衣服準備沐浴,在多神的希臘世界,神與一般人一樣有愛欲情仇。一般希臘人平常並不能接觸到這些完美的雕像,但是在日常所使用的陶器上,一幅幅古樸的希臘神話故事,在希臘人的生活中不斷地被流傳,讓所有地中海周邊,隨著陶器的使用,所有人都可以知道這些神話故事。
這些陶器上記得當年在羅浮宮看到一間間的展覽室,多到看都看不完,反而一點感覺都沒有。今天看到一個一個360度可以表現的陶器,有的是畫在盤子的底部,大部分是畫在長胖型的瓶子來表現。有黑色底的紅繪,也有紅色底的黑繪模式,而運動會的獎盃,也是用瓶子來頒獎,畫上運動員或相關的希臘神祇,不但實用也別具意義。
陶瓶上的繪畫多以側身人物來描繪,這種來自埃及的畫風,在這陶瓶上都可以感受到。
2007/11/27
【倫敦】太平洋的復活節島@大英博物館
對我來說,太平洋上的許多小島,是個神祕的地方,一大片的海洋島嶼,一大片的澳洲大陸,這裡的文化似乎是被歐洲人的航海探險才產生的?
復活節島的大型石雕像(西元前1000年到17世紀都有)
但是真實的故事是這遼闊的海域原本都有人居,他們利用航海的技術,早就可以交流貨物與資訊,也造就了他們的強大的語言能力。據說當時歐洲人從大溪地帶到復活節島的隨行翻譯可以跟島上的人溝通,證明這片汪洋大海的語言是相通的。
172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海軍發現位於南太平洋中的這個小島,在航海圖上記下了這個該島的位置,發現這裡時正好是基督教的復活節,所以記錄為「復活節島」。1774年,英國著名探險家詹姆斯‧庫克再次找到該島,一直到1914年才開始進行相關的考古與研究。
歐洲的航海時代,除了把基督教傳到世界各地外,比較負面的是帶來了疾病,同時也把當地的文化也毀滅了,這些太平洋島嶼上的少數民族因此人口減少。
《經典》2001年08月號 第37期:【南島新世界】
http://taipei.tzuchi.org.tw/rhythms/magazine/content/37/content.htm
復活節島的大型石雕像(西元前1000年到17世紀都有)
但是真實的故事是這遼闊的海域原本都有人居,他們利用航海的技術,早就可以交流貨物與資訊,也造就了他們的強大的語言能力。據說當時歐洲人從大溪地帶到復活節島的隨行翻譯可以跟島上的人溝通,證明這片汪洋大海的語言是相通的。
172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海軍發現位於南太平洋中的這個小島,在航海圖上記下了這個該島的位置,發現這裡時正好是基督教的復活節,所以記錄為「復活節島」。1774年,英國著名探險家詹姆斯‧庫克再次找到該島,一直到1914年才開始進行相關的考古與研究。
歐洲的航海時代,除了把基督教傳到世界各地外,比較負面的是帶來了疾病,同時也把當地的文化也毀滅了,這些太平洋島嶼上的少數民族因此人口減少。
《經典》2001年08月號 第37期:【南島新世界】
http://taipei.tzuchi.org.tw/rhythms/magazine/content/37/content.htm
2007/11/22
【倫敦】南亞印度@大英博物館
今年去了吳哥窟與北印度,所以對印度這一區的文化特別有興趣,不過整個看下來,印度神話比希臘神話更難懂,翻譯成英文讀音更難了解,看下來還是一頭霧水。
約西元1000年/哈里哈拉的雕像,是毗濕奴(Vishnu)與濕婆神(Shiva)的合體
【吳哥】保護神毗濕奴 Mahavisnu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7/mahavisnu.html
【吳哥】濕婆大神的毀滅之舞 Siva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7/siva.html
【吳哥】濕婆大神修行娶妻與凱拉薩山的修煉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7/blog-post_27.html
印度在西元前8000年前就有人居,但一直到西元前3000年才發展出多樣的城市文明,發源地是印度河流域,目前還有一些印章上面的文字還沒有被解密。西元前1900年印度河文明衰弱,往西北印推進,有些部落使用的是印歐的語言。西元前500年,比較東方的恆河文化崛起,釋迦牟尼從瓦拉那西地區崛起,成為佛教世界的發源地。
印度的三個主神是毗濕奴、濕婆神跟梵天,這個雕像是兩神的合體,那就是非常無敵,經常看到日本卡通有合體的概念,不知道是不是緣自於印度?
約西元1000年/哈里哈拉的雕像,是毗濕奴(Vishnu)與濕婆神(Shiva)的合體
【吳哥】保護神毗濕奴 Mahavisnu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7/mahavisnu.html
【吳哥】濕婆大神的毀滅之舞 Siva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7/siva.html
【吳哥】濕婆大神修行娶妻與凱拉薩山的修煉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7/blog-post_27.html
印度在西元前8000年前就有人居,但一直到西元前3000年才發展出多樣的城市文明,發源地是印度河流域,目前還有一些印章上面的文字還沒有被解密。西元前1900年印度河文明衰弱,往西北印推進,有些部落使用的是印歐的語言。西元前500年,比較東方的恆河文化崛起,釋迦牟尼從瓦拉那西地區崛起,成為佛教世界的發源地。
印度的三個主神是毗濕奴、濕婆神跟梵天,這個雕像是兩神的合體,那就是非常無敵,經常看到日本卡通有合體的概念,不知道是不是緣自於印度?
2007/11/21
【倫敦】羅馬帝國@大英博物館
在大英博物館的羅馬帝國古物當然不比羅馬要多,可是收集的還蠻多樣性的,充分表現羅馬帝國擴大後保留了當地文化藝術的特質。
密特拉神殺死公牛(西元二世紀)、米爾登霍爾珍寶上有希臘神話(四世紀)、不列顛的馬賽克
波特蘭寶瓶(一世紀)、銅製雕像、銀器
畫有希臘神話的陶器、尼祿焚城遺跡、銅製雕像
羅馬城,西元前753年由羅慕斯建立,據說是雙胞胎兄弟,所以羅馬也稱為雙子城,西元前509年國王被罷黜,羅馬開始了共和時代。羅馬城的建立因為周邊都是各種民族,所以一開始就是外來的文化,從神話故事、陶器、青銅器或是建築的式樣來看,幾乎全部都是來自希臘。但羅馬藝術也有自己的特色,人物的雕像重視寫實,無論是政治家、將領甚至到平民百姓,大家都喜歡留下頭部的寫真。
羅馬的建築因為在帝國擴張或是在水利的取用都要求快速建造,發明了材質比較輕的混擬土建材,可以利用奴隸大量的建造大型建築物,這點跟慢工出細活的希臘世界有很大的不同。
羅馬軍隊的鐵盔甲或是盾牌上面也可以發現一些古羅馬的藝術痕跡,西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把首都遷到君士坦丁堡,讓羅馬失去的光茫,帝國建成之初終究擁有漂泊的個性。
《羅馬》再見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06/blog-post_15.html
密特拉神殺死公牛(西元二世紀)、米爾登霍爾珍寶上有希臘神話(四世紀)、不列顛的馬賽克
波特蘭寶瓶(一世紀)、銅製雕像、銀器
畫有希臘神話的陶器、尼祿焚城遺跡、銅製雕像
羅馬城,西元前753年由羅慕斯建立,據說是雙胞胎兄弟,所以羅馬也稱為雙子城,西元前509年國王被罷黜,羅馬開始了共和時代。羅馬城的建立因為周邊都是各種民族,所以一開始就是外來的文化,從神話故事、陶器、青銅器或是建築的式樣來看,幾乎全部都是來自希臘。但羅馬藝術也有自己的特色,人物的雕像重視寫實,無論是政治家、將領甚至到平民百姓,大家都喜歡留下頭部的寫真。
羅馬的建築因為在帝國擴張或是在水利的取用都要求快速建造,發明了材質比較輕的混擬土建材,可以利用奴隸大量的建造大型建築物,這點跟慢工出細活的希臘世界有很大的不同。
羅馬軍隊的鐵盔甲或是盾牌上面也可以發現一些古羅馬的藝術痕跡,西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把首都遷到君士坦丁堡,讓羅馬失去的光茫,帝國建成之初終究擁有漂泊的個性。
《羅馬》再見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06/blog-post_15.html
2007/11/20
【倫敦】希臘世界@大英博物館
巴黎的羅浮宮應該是希臘雕像及陶器收藏最多的地方,而倫敦的大英博物館則是以收藏物巨大取勝,好像整個宮殿都搬了過來。
留鬍子的祭司(-490年左右)、中間可能為海中女神涅內伊德碑像(-380年)、維納斯
勝利女神?、半人馬喀戎(Chiron)、希臘館部分
雅典的帕台農神廟前的騎馬隊伍、希臘的陶器、太陽神阿波羅
希臘世界在青銅器時代一直到羅馬帝國前的這段時間,希臘文明覆蓋了地中海的大片土地。西元前4000年,愛琴海的基克拉群島上發現大理石的小雕像,還有彩色的陶器。西元前700年左右,腓尼基人用字母文字帶到希臘,人體藝術在陶器上表現出希臘神話。西元前480年雅典的民主城邦制度讓希臘大陸免於落入波斯人手中。而後到了西元前338年馬其頓帝國統一了希臘,而亞歷山大大帝更擴張領土到達波斯,甚至到西印度。
我對希臘藝術的感嘆在於這些雕像,可以把一顆石頭雕出完美的人體比例,而且穿在身上的衣服皺褶還能栩栩如生,彷彿這些雕像是在動作中的景象。而希臘神話中人與神之間的愛恨情仇,在這些雕像中表現無遺。
上圖中間的一個神話故事便是半人馬的故事,赫克力士的老師喀戎,有次與一個壞人打鬥,那個壞人只要接觸到土地變能產生力量,怎樣也打不死,半人馬把那個壞人舉到半空中很久,損耗他的力量,最後制服了壞人,然後交代國王必須把他關在高塔,不能接觸到泥土,否則他又會出來作怪。
在大英博物館看到這些多樣、巨大的建築,往往會忽略每一個雕像個別的故事,回來後查了神話故事與所拍的照片很難對照起來,看樣子還是要把希臘神話熟讀才是。
【羅馬】阿波羅@梵諦岡博物館3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05/blog-post_24.html
【羅馬】特洛伊@梵諦岡博物館4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05/blog-post_26.html
【巴黎】美惠三女神@羅浮宮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08/blog-post_03.html
留鬍子的祭司(-490年左右)、中間可能為海中女神涅內伊德碑像(-380年)、維納斯
勝利女神?、半人馬喀戎(Chiron)、希臘館部分
雅典的帕台農神廟前的騎馬隊伍、希臘的陶器、太陽神阿波羅
希臘世界在青銅器時代一直到羅馬帝國前的這段時間,希臘文明覆蓋了地中海的大片土地。西元前4000年,愛琴海的基克拉群島上發現大理石的小雕像,還有彩色的陶器。西元前700年左右,腓尼基人用字母文字帶到希臘,人體藝術在陶器上表現出希臘神話。西元前480年雅典的民主城邦制度讓希臘大陸免於落入波斯人手中。而後到了西元前338年馬其頓帝國統一了希臘,而亞歷山大大帝更擴張領土到達波斯,甚至到西印度。
我對希臘藝術的感嘆在於這些雕像,可以把一顆石頭雕出完美的人體比例,而且穿在身上的衣服皺褶還能栩栩如生,彷彿這些雕像是在動作中的景象。而希臘神話中人與神之間的愛恨情仇,在這些雕像中表現無遺。
上圖中間的一個神話故事便是半人馬的故事,赫克力士的老師喀戎,有次與一個壞人打鬥,那個壞人只要接觸到土地變能產生力量,怎樣也打不死,半人馬把那個壞人舉到半空中很久,損耗他的力量,最後制服了壞人,然後交代國王必須把他關在高塔,不能接觸到泥土,否則他又會出來作怪。
在大英博物館看到這些多樣、巨大的建築,往往會忽略每一個雕像個別的故事,回來後查了神話故事與所拍的照片很難對照起來,看樣子還是要把希臘神話熟讀才是。
【羅馬】阿波羅@梵諦岡博物館3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05/blog-post_24.html
【羅馬】特洛伊@梵諦岡博物館4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05/blog-post_26.html
【巴黎】美惠三女神@羅浮宮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08/blog-post_03.html
2007/11/15
【倫敦】美索不達米亞的巴比倫、亞述、拜占庭與波斯帝國@大英博物館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就是現在的中東地區,包含了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約旦、以色列、黎巴嫩與土耳其等地,有半月形肥沃土地,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在此交錯,也稱為兩河文明。
巨型人面獅身帶翼(-865年)、另一邊的獅子、亞述王宮浮雕
烏爾之旗(-2600年)盒子、彩色的浮雕、人面獅身帶翼另一角度
鳥頭人身浮雕、圓柱形印章、灌木叢中的公羊(-2600年)
【巴黎】羅浮宮的美索不達米亞
http://trip.writers.idv.tw/2004/09/blog-post_22.html
西元前7000年前,在兩河流域就有農業聚落的遺跡,而到了西元前3000年前,美索不達米亞開始了全球的首批的城市,開始有社會階層與工業分工的組織,當然統治的權利還是利用神話與宗教,西元前2000年,北方的亞述帝國與南方的巴比倫帝國開始爭奪土地,一直到了西元前1000年,波斯帝國統一了這塊區域,但是一直無法往西的希臘發展,到了西元前334年,亞歷山大征服了波斯帝國並到達了亞洲印度地區。
美索不達米亞區是人類最早的文字發祥地,採用象形符號及楔形文字,早在西元前3000年前就已經格式化成標準的文字,採用泥板當成紙,用蘆桿當成筆,而楔形文字的解讀一直到19世紀末才完全被解開。
目前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保存這些泥板最多的地方,如今都還在解讀這些紀錄,最有名的應該算是西元前700年前在巴比倫記錄著大洪水的故事,應該也就是聖經中流傳的故事。
巨型人面獅身帶翼(-865年)、另一邊的獅子、亞述王宮浮雕
烏爾之旗(-2600年)盒子、彩色的浮雕、人面獅身帶翼另一角度
鳥頭人身浮雕、圓柱形印章、灌木叢中的公羊(-2600年)
【巴黎】羅浮宮的美索不達米亞
http://trip.writers.idv.tw/2004/09/blog-post_22.html
西元前7000年前,在兩河流域就有農業聚落的遺跡,而到了西元前3000年前,美索不達米亞開始了全球的首批的城市,開始有社會階層與工業分工的組織,當然統治的權利還是利用神話與宗教,西元前2000年,北方的亞述帝國與南方的巴比倫帝國開始爭奪土地,一直到了西元前1000年,波斯帝國統一了這塊區域,但是一直無法往西的希臘發展,到了西元前334年,亞歷山大征服了波斯帝國並到達了亞洲印度地區。
美索不達米亞區是人類最早的文字發祥地,採用象形符號及楔形文字,早在西元前3000年前就已經格式化成標準的文字,採用泥板當成紙,用蘆桿當成筆,而楔形文字的解讀一直到19世紀末才完全被解開。
目前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保存這些泥板最多的地方,如今都還在解讀這些紀錄,最有名的應該算是西元前700年前在巴比倫記錄著大洪水的故事,應該也就是聖經中流傳的故事。
2007/11/14
【倫敦】埃及木乃伊@大英博物館
西元前6000年,尼羅河的居民開始發展農業,群居後有製陶及鍊銅。西元前3600年彩繪陶器並用泥土製作神祇。
甲蟲、第19王朝法老美西斯二世、埃及文字
嚇人的木乃伊與拍照人群、木乃伊群、最早的墳墓
色彩鮮豔的長壁畫、貓狗木乃伊、魚木乃伊
埃及的宗教是膜拜制度,建立在農業經濟上,埃及人對動物的崇拜很深切,所以有各類動物的木乃伊,而這些神祇雕像也都有動物的影子。埃及人的國王稱作法老,是以神格化的統治方式來統治人民,法老是太陽神的兒子跟鷹神的人類化身,死後稱作奧西里斯(Osiris),就是冥界之王的意思。
西元前1250年/亡靈書/埃及王室抄寫員/倫敦大英博物館
這個亡靈書是草壓紙,是第19王朝王室抄寫員所畫,主要是提供死者在冥界的保護咒語。很多小朋友趴在木乃伊旁畫下作業,最熱門的就是上面第二行右邊那張有露出骨頭的墳墓。
相關:【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埃及館
http://trip.writers.idv.tw/2005/03/blog-post_111209149594445567.html
甲蟲、第19王朝法老美西斯二世、埃及文字
嚇人的木乃伊與拍照人群、木乃伊群、最早的墳墓
色彩鮮豔的長壁畫、貓狗木乃伊、魚木乃伊
埃及的宗教是膜拜制度,建立在農業經濟上,埃及人對動物的崇拜很深切,所以有各類動物的木乃伊,而這些神祇雕像也都有動物的影子。埃及人的國王稱作法老,是以神格化的統治方式來統治人民,法老是太陽神的兒子跟鷹神的人類化身,死後稱作奧西里斯(Osiris),就是冥界之王的意思。
西元前1250年/亡靈書/埃及王室抄寫員/倫敦大英博物館
這個亡靈書是草壓紙,是第19王朝王室抄寫員所畫,主要是提供死者在冥界的保護咒語。很多小朋友趴在木乃伊旁畫下作業,最熱門的就是上面第二行右邊那張有露出骨頭的墳墓。
相關:【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埃及館
http://trip.writers.idv.tw/2005/03/blog-post_111209149594445567.html
2007/11/13
【倫敦】大英博物館
去倫敦的一個重大原因就是可以參觀眾多的博物館,而大英博物館所收藏的古物眾多,不但可以自由拍照,還是免費進入的。
2007.9.17 大英博物館的馬桶
【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的馬桶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11/blog-post_22.html
到倫敦的第三天,大致上已經了解倫敦整個名勝古蹟的分布,而且前兩天也走得很累,於是安排整天就在大英博物館亂逛,一大早就在門口排隊,準備九點鐘就進去,當然只能在中庭遊走,然後十點鐘就可以衝進去埃及館。
大英博物館的中庭很有看頭,中間的大英閱覽室是2000年重新翻新,而整個中庭用現代建材在大圓頂加蓋,陽光可以透通下來,整個空間寬敞挑高明亮,我覺得比巴黎的羅浮宮中央的金字塔要高明的多,圓形顯然比四角金字塔形要自然。而中庭也展示了大型的各式古文明的古物,巴比倫的浮雕、埃及的大獅子、印加帝國的高聳木雕、羅馬帝國的大理石國王騎馬雕刻等。
不過很可惜的是因為展出中國的兵馬俑展覽,所以整個大英閱覽室的歷史桌椅是封起來的,就為了放置兵馬俑,我在台北的歷史博物館已經看過展覽,不想買票再進去看,以展場的大小來看,搞不好在台灣展出的空間還比較大。
【台北】兵馬俑@歷史博物館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6/blog-post_02.html
這次無緣接觸到馬克思寫資本論的桌椅以及踏出腳印的地板,當然也沒看到孫中山先生1896年9月在此的苦讀的所在,而列寧也有在此讀書的痕跡,相同的地點,不同的時間下造就出各國的領袖人物。
2007.9.17 大英博物館中庭,看展覽的尼姑
大約九點五十七分,很多人就在中庭的各入口準備進入,十點一到大家就衝進去搶拍照。
2007.9.17 大英博物館的馬桶
【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的馬桶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11/blog-post_22.html
到倫敦的第三天,大致上已經了解倫敦整個名勝古蹟的分布,而且前兩天也走得很累,於是安排整天就在大英博物館亂逛,一大早就在門口排隊,準備九點鐘就進去,當然只能在中庭遊走,然後十點鐘就可以衝進去埃及館。
大英博物館的中庭很有看頭,中間的大英閱覽室是2000年重新翻新,而整個中庭用現代建材在大圓頂加蓋,陽光可以透通下來,整個空間寬敞挑高明亮,我覺得比巴黎的羅浮宮中央的金字塔要高明的多,圓形顯然比四角金字塔形要自然。而中庭也展示了大型的各式古文明的古物,巴比倫的浮雕、埃及的大獅子、印加帝國的高聳木雕、羅馬帝國的大理石國王騎馬雕刻等。
不過很可惜的是因為展出中國的兵馬俑展覽,所以整個大英閱覽室的歷史桌椅是封起來的,就為了放置兵馬俑,我在台北的歷史博物館已經看過展覽,不想買票再進去看,以展場的大小來看,搞不好在台灣展出的空間還比較大。
【台北】兵馬俑@歷史博物館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6/blog-post_02.html
這次無緣接觸到馬克思寫資本論的桌椅以及踏出腳印的地板,當然也沒看到孫中山先生1896年9月在此的苦讀的所在,而列寧也有在此讀書的痕跡,相同的地點,不同的時間下造就出各國的領袖人物。
2007.9.17 大英博物館中庭,看展覽的尼姑
大約九點五十七分,很多人就在中庭的各入口準備進入,十點一到大家就衝進去搶拍照。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