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市集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市集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12/12

【台北】新舊書屋、牯嶺街市集

20201212

又來牯嶺街逛二手書店,下圖這家"新舊書屋",最吸引我的是面向外面的書架,等於在屋外逛書店,後來想想以前的牯嶺街,書架設置在圍牆邊,客人就在人行道上逛書架,街頭的攤販,不也都是用戶外的空間嗎?

最近幾年流行的手搖飲,店面佔坪小,客人也在騎樓下等待,完全不佔室內空間。

遠遠的看著每年一次的牯嶺街市集,這個假日好像到處都是市集,播放著聖誕節應景歌曲,是否能更有特色呢?

2020/07/26

【台北】龍山文創基地,一卡皮箱

* 苦茶,人間書話

看到這攤幾乎都是絕版書,最厲害的是偵探小說系列,路過的人(如我)沒有興趣,但我覺得是最有價值的一攤。

說起藏書人的癡迷,苦茶應該非常典型,同樣的書會重複買入,而我的書架也經常在整理的時候才發現,購買的時候遲疑良久,想說不下手下次就沒有機會了。

我知道這些擺攤都不是為了討口飯,應該都只是以書會友而已。

*老派購物學

我最喜歡這個攤位的擺飾,但沒遇到店主 劉盈伶 ,真的是我那個年代會喜歡的相關書籍啊!

*到這種書友擺攤會的好處就是可以請他們簽自己的書

一個在地的文史工作者,娓娓道來的基隆大小事情,我翻閱了他寫的書《戰火記痕:1945年前後基隆地區居民的生活記憶》看他底下的參考資料眾多,每讀一頁都好像回到那個時空背景。

在基隆博物館志仁兄的攤位,隨手一翻這本《情治檔案》裏頭有彭明敏教授逃亡的揭密,看起來跟《自由的滋味》書中描述的類似。

看了《戰火記痕》第一章日治時期沖繩人在基隆,也突然想到了《到美麗島》這本書,一個沖繩人到俄羅斯然後到台灣行醫的故事,這位"與那原惠"小姐的阿公"南風原朝保"醫師,顯示了台灣在日本時代,帝國內各地區的人交流的全面性。— 和王志仁。

*逛了龍山文創基地的擺攤後,看到了這區有卜卦塔羅牌的服務,一時眼盲,覺得怎麼有點眼熟這位書友,但從我的書友資料庫搜尋找不到這位帥氣的大叔。

我看了一下招牌,原來是熊大,我應該是要搜尋咖啡資料才對。一直想要去北道南找他,沒想到北道南都收起來很久了,一直都是在不是他家的咖啡館相遇。許久不見,原來是到了一個生產咖啡設備的廠商去服務了-- iDrip 智能手沖咖啡機。

看過咖啡 Youtuber 的開箱文,只是價格不斐沒有下手,熊大說今年有機會出新版本而且價格也會下降,看來荷包要小心點。

從愛樂壓到 Nomad,不插電具有義式濃縮風格的咖啡機好像是貼在熊大連上的標籤。不過,我有時會分不清楚熊大與巢咖啡老闆,一位是愛樂壓,一位是甜點。— 和 Jonathan Sunbear Chao 。

【台北】苦茶,人間書話

苦茶,人間書話

#龍山文創基地 #一卡皮箱

看到這攤幾乎都是絕版書,最厲害的是偵探小說系列,路過的人(如我)沒有興趣,但我覺得是最有價值的一攤。

說起藏書人的癡迷,苦茶應該非常典型,同樣的書會重複買入,而我的書架也經常在整理的時候才發現,購買的時候遲疑良久,想說不下手下次就沒有機會了。

我知道這些擺攤都不是為了討口飯,應該都只是以書會友而已。

2018/09/23

【東京】六本木,檜町公園,大草原,市集,公園內的露天咖啡屋



此時我在公園內戶外,拂來微風,打開電腦,坐在大樹下的一個木頭圓桌,剛剛躺在草地曬太陽,周邊有市集,許多新創微產品,想想這到底是以前人的生活方式,還是未來人的生活方式,只能說一切都活在當下。

這個桌子的檯燈是仿木材質,本以為是用隔壁大樹的兄弟做成的,午後四點中的陽光有點斜,有點刺眼,但是很暖和,陣陣風吹響了樹葉,露天咖啡館播放著輕音樂,周邊人聊天的笑聲,一切都那麼的和諧快樂。

公園內的整體設計與大樓內的美術館,公益社團的空間,流水環繞在四周,安藤忠雄設計的展覽館,連著下雨的東京,在星期日難得露出了大太陽,只有假日難得看到東京人緩慢的表情。

在市集買到右下角的咖啡包,直接沖熱水手沖,直接可以喝,真是野餐良品啊!320日圓

PS. 黃昏,還是會有蚊子的。— 在檜町公園。

2018/09/22

【東京】上野公園 TaiwanPlus 攤位:新竹的厚食聚落



上圖為1913 年大阪明治紀念拓殖博覽會,臺灣喫茶亭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藏號 2008.004.0062
下圖為 2018年9.22,東京上野公園的 TaiwanPlus,厚食聚落攤位

台灣產品出國參與各式各樣的博覽會早在一百年前就已經驚豔世界,每每在旅行中看到各式屬於台灣圖騰,總是異常感動,要讓世界知道這些品牌,其實必須融入日常生活中,並加入獨特方便性。

以這次攤位厚食聚落為例,搬來了所有的食材,然後在小小的攤位開了廚藝教室,雖然容納的人不多,但可以發現報名的日本人想要多學習各地飲食文化。透過吃的味覺感受"在地"生活的樣貌,是直接可以接觸異地的方式。

周邊的餐車:滷肉飯、珍珠奶茶、炒米粉等等都大排長龍,其實還有更多台灣小吃,都很適合做廚藝教室,若可以製作成真空包,可以保存運送,方便料理的佐料,這部分的商機很大,但首先還是要能把文化(歷史+生活)說明清楚才對。

許多攤位已經在東京設立門市,印花樂、Domo Cafe 等,若品質穩定,其實也是可以把故事說完整的DM,找店面寄售也不錯,或許成立一個台灣商品館可以協助這方面的事宜。

看到以前的新聞,日本時代很多原住民到東京、大阪參訪,反過來說或許是讓各多人看到異地文化才對,這次原住民的樂團表演中,融合了世界各地的音樂元素,這種解構後重新在建構台灣文化的現象,很值得多多投入資源,建立品牌,期待— 和陳昭恩和厚食聚落。

【東京】TaiwanPlus 文化台灣,上野公園




遇到好多朋友,算是同溫層嗎?臺灣精緻在地商品前進全世界— 和王詩鈺、張鐵志、王慶富和陳昭恩。


掌中戲表演,很吸睛!



攤位四周是餐車,大排長龍,不到中午很多餐車就賣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