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
2023/06/20
紫藤廬的展:一種注目‧法國自由
2021/05/02
【大溪】蘭室的客家詩歌吟唱
2021/04/14
【台北】大阪商船台北支店,攝影博物館
2021/03/24
【台中】臺灣國立美術館,經典再現展
2021/02/25
2021/01/11
【台北】老屋寫生相關書展
2021/01/09
《臺北老屋三生事》欒樹下書房 插畫家 橘枳 畫老屋與調查當下的故事 No.07
2021/01/05
【法國】凡爾賽宮
2020/12/28
【台北】青田七六小書房的"老屋寫生"展
《臺北老屋三生事》在欒樹下書房的展覽與青田七六的導覽
2020/12/12
【台北】新舊書屋、牯嶺街市集
2020/12/05
2020/11/13
【台北】咖啡展心得
2020/11/01
《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
12
3
1.鹽月桃甫/1930/油彩/刺繡
2.米勒的畫作
3.展覽導覽專書《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
去福岡亞洲美術館看過陳澄波的東臺灣臨海道路那幅作品,今日再看到還是一樣的感動。 總覺得鹽月桃甫應該是非常喜愛高更,不只是他的畫作中的配色,還有殖民地原住民的生活,但看到這幅畫,雖然是高更的色彩,原住民的題材,但背後有誰的精神呢? 米勒,筆下的農家生活,窮苦,不知道明日的希望,只有活在當下的知命,農女牧羊時還要理羊毛,雙手長繭還不能休息。 看了這檔展畫作的細節,了解了臺灣當時產業發展的情況,了解了台灣的風景,也了解了這些畫家心裡的想法,更認識了自己。
2020/10/31
【台北】世紀旅程,1920-2020 台北設市百年紀念特展
2020/10/16
《日本近代洋画大展》 《日治時期臺人畫家與作家的文藝合盟:以《臺灣文藝》(1934-36)為中心的考察》
2020/10/14
【台北】『畫時代』特展 @北投文物館
2020/10/07
《「茶。生活」閱讀講座》
2020/10/02
【台北】🌾到城藝遊 | 構圖台灣🌾- 大稻埕國際藝術節畫展
藝術家/黃法誠、黃郁筑、洪司丞、李怡萱、王昱翔、林煥嘉、黃至正、林昱均、蔡維傑、趙馥樂、林玉雯、曾詩涵、劉默霖、顏昱齊
主辦單位/ 大稻埕國際藝術節 Tua-Tiu-Tiann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Arts & 阿波羅畫廊 Apollo Art Gallery Taipei
🌾展期/2020.09.24~11.15
🍷開幕/2020.10.01 下午三點
🍺開放/每天下午兩點至六點
🧄地點/ 學藝埕 台北市迪化街一段167號(一至四樓)
💎入場/憑"贊助券"
展覽主題「到城藝遊 | 構圖台灣」的「到城」為大「稻埕」的諧音,試圖著將視覺藝術帶進此向來以表演藝術為主的大稻埕。這次展出作品以不同媒材及風格呈現出台灣的意象。14位參與藝術家,多數為歷屆「構圖˙台灣」甄選脫穎而出的入圍者。共展出41件作品,呈現在學藝埕的四個樓層。
2020/06/30
【台北】青田七六小書房的展覽『茶。生活』,登陸土星
一起去登陸土星咖啡館......
*
小書房的小書展
茶生活
祝曉梅
*老師給我們這檔小書展的說明文字
茶道的探索,
以為途中充滿善良,
以為這裡沒有物質煩惱,
以為會發現禪境,
以為解脫就在這裡…
學了茶道,
我學會認識自己,
學會認真面對挫折,
學會將險阻視為逆增上緣,
學會順接因緣,
學會轉念,
學會放手。
茶道就是生活禪,
要不要一起來探尋?
*經歷
日本茶道裏千家準教授
日本茶道裏千家第十六代家元授與「宗梅」茶名,為國內大學教師中首位榮獲此項殊榮者。
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研究所博士
日本拓殖大學語文研究所
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學院研究所TCLE
曾協助總統府、日本交流協會、故宮、史博館、北投文物館、台大等大專院校舉辦日本茶道活動或研習會。
著有
《日本裏千家茶道點茶流程系列1:基本動作與盆略點前》
《日本裏千家茶道點茶流程系列2:基本動作與風爐薄茶點前》
《和敬清寂──日本茶道初探手冊》
《找茶初心──日本茶道探索手冊》等。
李啟彰
*老師給我們這檔小書展的說明文字
從生活出發, 找尋一種感動自己的力量。 在與茶結緣的過程中, 靜觀茶席與環境間的細微枝節。 可能是一杯茶的餘韻讓自己幸福洋溢, 可能是一把壺的線條讓自己入迷, 可能是茶桌上的一盞茶花讓自己屏息, 也可能是茶席上的氛圍讓自己期待停格。 一杯茶串起了傳統與未來, 既馳騁於數千年的歷史文化, 又增添了當代元素文創想像, 新的生活, 就從這杯茶開始。
*經歷
李啟彰,器物藝評家、資深茶人。
中國茶文化,茶具連鎖店,「岩陶」總經理。
《日日,茶日子》、《茶日子2》作者,柳宗悅《茶與美》譯者。
上海復旦大學EMBA,美國聖母大學MBA,淡江大學物理系畢業。
2009開始在中國大陸推廣茶文化,舉辦上百場茶會與講座。
專研茶葉安全與飲茶養生相關議題,從科學角度分析品茶,將感性意境以理性言詞轉譯,致力於以行動宣傳推廣「安全飲茶」與「茶陶之美」。
***展出的說明文字***
*轉折壺組
轉折壺組是李啟彰與陶作坊共同打造其茶器美學,從科技產業轉身踏入茶領域,生命的轉折如臨深淵,人生求的是圓滿,雖有轉折也不輕言放棄,而壺身的兩個反向交錯的圓弧正象徵著他不願妥協的堅韌。
將傳統茶文化的精隨與茶器的實用性及美感,達到最完美的融合。
*日本茶道器具
茶碗與茶筅--⽇本茶道具
茶筅由⼀截⽵筒經精細切割製成,在點茶過程中快速刷動茶湯,將茶粉和熱⽔均勻混合,產⽣⼀層翠綠的茶沫。
呈茶時,主⼈將茶碗的正⾯朝向客⼈,客⼈將茶碗捧起放在左⼿掌上,喝茶前順時針轉動茶碗,避開茶碗正⾯圖紋,以表謙虛以及敬意,也是對美麗茶碗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