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日式建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日式建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10/21

【屏東】文創園區:小陽。日栽書屋



我最喜歡的空間是這間小房間,雖然是日式住宅,因為後來的使用模式已經不是榻榻米,店主的活化模式也不是復原日式空間,而是加入了南部的竹蓆,整個小空間還有後來的展示櫃,除了日式雙拼格局,還有後來伯伯的生活模式,都完整的保留了,對於台灣生活的型態,到沒有刻意過度的裝飾,配合藝術品的擺飾,從小地方看到店主的用心。



店主後來有找回原來生活在此的伯伯,他也很開心自己住過的地方,包含後來加蓋的連結處,刻意的露出,而不是很多餐廳咖啡館用包覆的模式,把醜的東西會漏水的地方遮住,這是最好處理的模式,但是沒有兩年又要重新再包覆一次,到不如一次把漏水處理好,乾乾淨淨的讓它外露出來見人吧?

後來伯伯增建的廚房,外頭依附著綠色植物,太陽光照射進來的綠意,用塑膠水桶轉化變成的燈罩,傳統到現代材質中間的過程一覽無遺,而不是一刀兩斷的粗暴,那麼洋和混合中間的過度,以及後來時代的變遷,大家可能以為老屋翻新很簡單,單純的能夠呈現這樣的美學,又可以講出故事,其實相當不容易。— 在小陽。日栽書屋。


原來是榻榻米的空間,在多年的使用變成這個樣子,一點也不覺得唐突


1940年代的屏東市街圖


很喜歡窗戶


大稻埕桌遊,一般人反映太複雜


三平新聞不知道是哪三平?原來是三平咖啡,老闆是留學西班牙的楊文正


原本這扇窗外是戶外,後面是增建的廚房,但如今也是書店內


原來是廚房的痕跡


這扇窗的光影有如魔術師


這書櫃上面的不連結的書架,是傳統座敷凹間變化為酒櫃的一個樣式


書櫃上的紙塑是藝術家儲嘉慧作品


老屋配上一些老書

【屏東】縣政府青年學院做導覽志工經驗分享:如何做文化導覽,台北昭和町的故事。勝利文創園區的晃蕩



這是這一趟下來屏東最主要的分享,到屏東縣政府青年學院,旁邊就是孫立人將軍故居,雖然來聽的也有青年,不過還是以資深的導覽大哥大姐為主,希望我的分享有點助益。

導覽大哥中氣十足,不像我連續講了四個多小時,已經完全沒力,他們不但沒有睡著,會後還能繼續跟我分享周邊的歷史記憶。

收穫很多


孫立人將軍來台的第一個住處,第二個是台北的陸聯聽


門口的老樹新生鐵牌都變老了


玄關木紋,類似在台北臨沂街的文房


床之間與書院造樣式


勝利新村是日本時代第一座機場,還有滿州來的訓練軍馬的軍隊(讓我想到了阿部寬)


說明地圖


勝利文創園區一棟棟日式宿舍,不過,從外觀是感受不到日式木房的樣子


後面應該是靈骨塔的樣子


防盜玻璃碎片與玻璃燈罩


空降軍隊的展,不過非常諷刺,展覽內容是中華民國的軍機,但是這裡是日本軍駐地


還是跑去車站旁的書局逛一逛

2017/10/09

【台北】楊進順教授故居



今天上午在青田七六導覽完,去了旅人書房一趟,並且到了附近的咖啡館門口遇到了附近老教授的兒子,自從老教授過世,他很快的把房子清理乾淨後交還給台大,每天就在咖啡館門口看這他以前住家的變化。

之前也已經跟他聊過他的父親,今天跟他聊了很久,大致上都在講青田街的改變,還有這些老教授處世態度,當時還有一些日本教授留在台大教書,這些日本教授非常紳士,出門一定要穿戴整齊,戴頂帽子,無論是否下雨都要帶一支雨傘出門,居住在此的很多台籍教授,因此教授的太太們互相串門子都是用日語交談,而日本的居住文化,包含他接觸過的將軍,都深受影響。

透過他的說明,讓我更了解了這些老房子的珍貴,聽他說洋式的客廳,屋頂還特別要做裝飾,還沒有修復前我還沒有觀察出來,修復後仔細端看,這屋子的門廊還真是創新,非常適合台灣的氣候。

照片是 1957年中研院的航照圖,位於今日泰順街 26巷,原來是一個大水塘,不少小朋友夏日在那邊玩水被溺斃,他說這邊有幾戶人家還有竹筏,我好奇的打開航照圖,真的跟威尼斯的岸邊一樣,好像還有碼頭的樣子,其實這水塘的規模,從 1945年的航照圖與 1957年的比較,已經縮小了一些,後來全部填平蓋房子。

我看到門口有資源回收的老人家,以前這樣有院子的教授,往往會讓一些空間給老人家存放回收品,在這些住家收回後,還有建商、市政府在整理違建的空間,弱勢族群的生計馬上受到擠壓。我了解一個都市要有乾淨的市容,但是是否有足夠的包容力,我沒有答案?

除了老房子的消失,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情感,似乎也不存在了!

2017/07/24

【九州】舊大島邸,又是一個遷移(移築)的古蹟


滿頭大汗的大中午步行到此,一進門光吹冷氣,就覺得值回票價了。進門查找了一下資料,原來,這棟古蹟曾經市民熱烈的討論要保存,後來仍舊拆除,不過決議異地保存。

http://tamatorijisi.web.fc2.com/oosimasinbun.html


從西邊的國小校地內遷移過來,距離很短,但是座向有點變動,2010年解體後,那個小學馬上就蓋好了,2017年重新組起來的舊大島邸開放,先辦一些茶道活動


DM


模型


玄關看出去,有個『大』字,表示大島邸


但是從外面看只是圖紋



圖紋真是多樣


欄間的圖案也很驚人


四疊半的茶屋,入口很矮


這個床柱真是引人注目


典型的多福窗


佛間


庭園造景的石頭也很多樣



大島邸


大島小太郎(又大又小)


辰野金吾


高橋是清


竹內明太郎

2016/04/10

【台北】文房



很久前預約的文房參觀,終於可以進來了,聽完簡短的導覽,不知道以前曾經住過誰?

現在我坐在警衛室寫東西,剛剛在佣人進出的矮門口用點心喝咖啡,這邊現在轉變為用餐區,所以也不能閱讀,剛剛在用餐區被建議不要使用電腦這種3C產品。

文房的每個角落的裝飾美輪美奐,因為日式的空間比較狹小,大型書櫃與書桌顯然不容易擺放,但觀察到似乎整個空間被抬高了,提升了成為寺廟的高度,依然保存了原來的格局,保留了許多氣窗,大門入口的玄關處木作的雕刻,非常簡單大方,洋式的客廳地板,承襲了這樣的圖案,極為典雅。

洋式與和式空間區分,因為整個空間被抬高了,室內的家具多半是洋式規格,而區分不出來,工業風的大型燈罩,更呈現一種混搭的迷濛。我喜歡坐在緣側欣賞下雨,但目前看著後方的豪宅,這棟日式建築反而被包在裡面,旁邊有變電箱,或許是精華地段,這樣的空間重用,已經算是很好了吧?看著東西方的古物放置一堂,莞爾一笑,這就是人生,建築若有靈魂,不知道是否顯得孤寂?

我不由得想起了在京都住過的那棟民宿,主人喜歡書,大量了放置書架與書,或許未來還可以再去多住幾天。

2016/03/30

【台北】有關尾辻國吉

又去了一趟尾辻國吉宅喝茶、喝咖啡,聽店長說我坐在陳文茜、郝龍斌常坐的位置,我的邏輯能力應該沒有受到影響?

以下是我以前寫的有關尾辻國吉這個人,加上了一點時代的想像。

********************************************



*年表:

1883年,尾辻國吉生
1903年,東京工手學校畢業,台灣總督府民政部任職
1909-10年,任日英博覽會建築監督,到英國去參展
1916年,出差香港、新加坡、馬來半島、爪哇、婆羅洲、西里伯斯、菲律賓視察熱帶建築
1917年,台南廳庶務課
1922年,總督府專賣局技師
1929年,千歲町2丁目11番地(今福州街11號)設計建造自宅
1933年,專賣局養氣俱樂部北投別館落成
1934年,坐骨神經痛辭官
1937年,台南的台灣日報社落成

*參考資料:

尾辻國吉,我的住家,《臺灣建築會誌》,第2輯第3號
尾辻國吉,明治時代の思ひ出 其の一,《臺灣建築會誌》,第13輯第2號
尾辻國吉,明治時代の思ひ出 其の二,《臺灣建築會誌》第13輯第5號
蔡龍保,日本工手學校的設立極其畢業生的海外活動-以台灣為中心的考察(1895-1905)
與那原惠,到美麗島

*題目:

參與台灣進入現代化都市建築,尾辻國吉在台的生活樣貌

1934年的夏天,51歲的尾辻國吉辭去了官職,時任專賣局營繕係長,當他從工作的地方沿著兒玉町的道路(今南昌街)緩緩的步行回家,才剛剛進入夏至,蟬聲喧囂此起彼落。

他回顧這三十幾年在台灣的生活,經常工作到深夜,竟然忘卻了蟬鳴的聲音,前一陣子到附近的南風原醫院找了朝保醫師,這位沖繩醫師的口音雖跟鹿耳島不同,總讓他想到了故鄉與父母。醫師診斷為坐骨神經痛,警告他若不休息五個月,可能從此沒辦法走路,於是尾辻國吉提出了辭呈,想要改變生活方式,好好的修養一番。

*三十年的現代化都市建設

尾辻國吉二十歲從東京工手學校畢業後隻身來台,1903年,他到台灣總督府報到時,還暫時在清末留下來的老辦公室內辦公,往東看台北還是水田到達山邊,當時衛生條件不太好,總督府上下同仁在開發、開發還是開發的聲浪中,就這樣過了三十幾年,歷經了市區內眾多的工程,很多台車鐵軌運送建築物資,填平了許多埤塘。有時颱風天淹水、停電,公共建築破損後的重修,這一切的忙碌,就是為了一個衛生、現代又讓人驕傲的城市。

1910年,日英博覽會舉辦,尾辻國吉有幸成為其中建築的監督人員,與台灣的原住民排灣族一起到英國。

1917年,因應各地方建築官舍的需求,尾辻國吉被派任到台南,1922年又回任總督府,這時剛啟用沒幾年的總督府辦公環境也比以前要好得多。同時,很多同事開始置產,於是他也在千歲町取得了一塊大約130坪的地,在梯形不方正的土地上,親自設計監工,期望這棟房子適合台北的氣候。

1931年,尾辻國吉調入了專賣局工作,從當年來台中央集權式的管理模式,甚至是民營機構的大型建築,都交由總督府的技師來設計,然後交由民營建設公司施工,後來漸漸的總督府把這樣的實權交給了地方政府,最後甚至是連專賣局也都有設置營繕單位,可以自主設計生產菸、酒、樟腦、食鹽的工廠的廠房。

從這些資歷來看,尾辻國吉的工作有時是升官,有時是因為中央與地方的制度變化而調單位,整體來說他的工作雖然是建築設計,所學除了各個專業領域都要了解之外,公共建築更要兼具美感,十分不容易。自從尾辻國吉的老師辰野金吾到歐洲學習西方建築之後,這一批學生能夠來台灣大顯身手,而且台灣的氣候與歐洲、日本大不相同,我想應該歷經了種種的實驗,才能蓋出適合台灣的建築。

*熱帶建築與環境衛生

台灣的氣候日本本土差異很大,日本來統治台灣後第一代的官方建築,經常是以歐洲、日本的角度思考,甚至還有使用銅屋頂(例如:撫台街洋樓),一到夏天裏頭就被太陽曬得非常熱。

而尾辻國吉在《明治時代回憶一》一文提到了當年兵營的設計,是利用抬高的地板,窗戶很小,在南面設計外廊,然後漆上白色的外牆,看起來非常有熱帶風格。當時的公家建築,也經常在房子的東、西、南側加裝屋簷,躲避太陽直射。

此外,當年在總督府的東邊,興建了一棟棟的醫院與官方辦公建築,周圍經常環繞著180公分的外廊,對我們來說應該是兒時亭仔腳的回憶,而這樣的建築,被我們稱為日本興亞式的殖民風格,但在這些建築官僚的眼中,是熱帶地區建築的調適。

當年台灣除了氣候炎熱,疾病、衛生問題也很嚴重,於是建築規劃上要求防疫,除了通風、採光、防潮之外,如何遮陽、隔熱是很大的課題。此外,因為市區的自來水、地下水道也已經鋪設完成,流動的水溶入庭園的設計,還有防止中暑、清潔、預防蟲類進入室內等重要的功能。

*休閒養身館與現代化商辦設計

尾辻國吉在北投設計了一個讓專賣局員工可以休憩養氣的別館,專賣局養氣俱樂部北投別館,於1933年落成,是非常先進的和洋混和式的建築,用石塊與水泥蓋起牆面,木造屋頂與內部的裝飾,幾乎都是日式民居慣用的手法,但是在外觀上高聳的窗台,菱形的碎玻璃,挑高的窗戶與加寬的走廊。

這個別館,顯現了尾辻國吉長年在台灣的努力,不僅是建築樣式適合炎熱的氣候,室內通風涼爽,還兼具了美學與傳統日式民居的特色。我猜想尾辻國吉在辭去官職後,是不是經常來北投浸溫泉養病,或許是北投的硫磺治好了他長年的病也說不定?可惜現在已經拆除了。

除此之外,有關清酒工廠在台灣這樣炎熱的氣候,長年要保持低溫,甚至是更早期的水力、電力的建築設計,尾辻國吉都有參與的經驗。辭官後的尾辻國吉還是接了建築設計的工作,1937年在台南落成的台灣日報社就是他的傑作。

包含印刷工廠加上非常新潮的新館,就在台南火車站前,報社裡面除了營業廳之外,還有圖書館、閱覽室、書庫等。更重要的是有電話的交換機,搬運報紙要用的電梯也都有了,據說當時已經有沖水馬桶的設置。現在的商業辦公大樓,很多理所當然的設施在今日來看都稀鬆平常,但若是時光回到那個年代,一切都是非常新奇的。

*好像招待所的自宅

今日的福州街11號,就是當年尾辻國吉自行設計的住家,從外觀來看,兩層樓的木造房子,卻有三層的屋簷,這樣層層疊疊的看起來好像寺廟的高塔,就令人驚奇,尤其一入門口看到門柱就非常特殊精緻。

進入玄關後雖然左手邊有一間洋式的「應接間」,但我的目光會放在具有凹間的客間,兩層的門窗打開,外頭是庭園,整個視野極佳,可以說是一百八十度的全景看到戶外的庭園造景,若這時坐在榻榻米地板上,視角往上抬,可以看到藍天白雲與高聳的綠蔭樹梢。

佣人房、廚房、廁所、化妝室等用水的空間,全部在房子的東邊,可能日出太陽直射,可以保持較為乾燥的環境,而日落之時太陽西曬入房,即使門窗關上或窗簾遮上,屋內採光還是極佳,透過欄間的山水雕刻與門窗上的玻璃透射,營造光與影的趣味。

回到家裡就好像回到旅館一般,接待客人也很有面子。二樓的空間比較小,雖然只有兩間房間,但小孩房有上下舖,外頭還有陽台的設計,在二樓陽台曬曬太陽喝杯咖啡,俯瞰一樓庭園,應該十分愜意。

尾辻國吉在自宅落成一年後檢討這棟住宅的設計,由於面西的緣側非常通風,雖然西曬的陽光需要用窗簾遮陽,但相對的傍晚時分只要把門窗拉開,而且附近並無二層樓的房子,透過二樓通風的設置,整個房子非常的涼爽。

台北不同季節風吹的方向不同,也特別設計了四周都有門窗,可以依照季節,調整門窗的開關。另外台北的蚊蟲很多,跟內地大不相同的是在門窗上設計了紗窗,所以晚上睡覺的時候不需要掛蚊帳。

就風水來說,廁所的位置並不好,在屋內會聞到異味,但受限於這塊土地的應用,當時實在沒有辦法做了這樣的規劃。

此外,尾辻國吉認為洋式的應接室(客廳)需要一些家具、燈飾、器物等配合,變化性很大,但是傳統和式的空間就不需要,他希望給人的感覺是簡單而不華麗。

*台灣建築會誌

尾辻國吉從小到東京念書,又被派到台灣來工作,或許台灣的氣候跟他家鄉鹿兒島比較相似,一待就是三十幾年。1928年,井手薰等二十位當年在台灣的建築技師,成立了台灣建築會,尾辻國吉也是其中的一員,這些建築技術官僚在台灣努力的成果,透過《台灣建築會誌》這本雜誌發表。

1934年後,他已經離開公職,但還是經常在這本期刊發表,而 1910年代在台北蓋的歐式建築也歷經了二、三十年的歲月,很多都需要維修整建,甚至自宅的設計與檢討,尾辻國吉也提供了許多資料,到今日透過這些期刊,我們都可以了解這些古蹟歷經了那些足跡。

想像一下一群少小離家的年輕人,肩負著要建設好要進入現代化城市的懷抱,在從農業、工業生產的工廠設備,一直到 1930年代北投的休閒產業與報社的建築規劃,幾乎橫跨台灣在日本統治這五十年重要的階段,到了白髮蒼茫的時候,回首經手過的建築,會是多麼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

2016/02/28

【台北】從台北刑務所到殷海光故居,白色恐怖滄桑路


走到了金山南路與信義路附近,熱鬧的東門市場(#)人來人往,應該想不到在1904年,一旁的台北刑務所完工,是台灣第一座石造的監獄,也是台灣司法獄政邁入現代化的第一步。

*台北刑務所

今日這裡是台北市中心,在台北城的東門外,當時一片水田人煙稀少,放置監獄在此非常恰當。刑務所興建之初所需要的建材剛好取用台北城牆拆除的石材,當時為了搬運這些石材,還興建了鐵軌,受刑人徒手拆除石材,然後利用台車搬運到現址,而砂土則從螢橋的渡船場採取,約在今日廈門街與汀州路附近。

興建監獄時塵土飛揚,於是在監獄的北門處挖掘砂土來種植樹木,可能有地下水,或者是因為水圳經過而形成了一個很深的大水池,在這大水池旁的門內,也曾經是死刑犯的行刑場。

曾經去威尼斯的人都有坐過貢多拉的經驗,船夫能夠唱歌或是說故事,當我們經過一座橋時,船伕會說著那一頭是監獄,而每當橋上傳出嘆息聲,可能就是犯人拖去行刑的時候,也因此這座橋也稱為嘆息橋。

如今,台北刑務所北邊的圍牆、還有犯人從監獄帶出來行刑的北門還在,如今已經用紅磚封死,也有傳說這扇門是運屍門,威尼斯有船伕都耳熟能詳的嘆息橋故事,但是台灣還擁有眾多的文化資產,有多少人可以說出動人的故事呢!

的確,我們很少知道有哪些人曾經被關在這座監獄內?

1912年,曾經參與黃花崗之役的羅福星,在大稻埕從事地下抗日活動籌設組織,1913年,偷了一批新竹官方的槍枝,組織被警察一一偵破,羅福星被捕,二十人在台北刑務所送上絞刑台而死,此為苗栗事件。

1923年,蔣渭水因為治警事件未宣判前,被拘留在台北刑務所,後來被判刑也關在這裡,他寫在《台灣民報》(1924.4.21)的入獄感想:評論:「現時監獄的衛生設施很進步,各房的面積坪數相當大,房內也各有專用水道和便所,每天清掃一間。屋內也有窗戶和天井的通氣孔,衛生設備的周至,我們一般人家的房間都還不及。此外,也安排定期野外運動和每日入浴,也是適宜的設備......總而言之,從衛生方面來看,今日的監獄反而比普通家庭的設備更完全,所以入獄的人反而比在家還增長健康,增加體重。」

治警事件,林幼春、蔣渭水、賴和、王敏川,台灣共產黨員:潘欽信、謝雪紅、簡吉等都曾經被關在這裡。

二次戰時美國的飛行員被打下來的俘虜也關在這裡,1945年6月19日,在監獄的北門內,14個俘虜以「轟炸平民」的罪名處決,美軍後來丟了兩顆原子彈後宣布投降,仍關押在監獄的11名外籍飛行員,終於被釋放返鄉。

還有更多人例如:簡娥、翁澤生、黃宇宙、歐清石、楊金虎、李建興、赤嶺親助等人在不同政權,不同時空環境下被關入監獄,的確台北刑務所所關的多是一般犯罪的人,上述人等多為政治、叛亂、戰爭事件,光是這些過往,就非常值得述說與紀念。

*四六運動與許壽裳

1949年3月,距離二二八事件發生已經兩年,這兩年間白色恐怖烏雲密布,台大也發生許多教師因政治因素被迫辭職。而四六事件的引爆點,就是台大與師範學院(師大)的學生騎腳踏車載人,被警察取締後不服,兩名學生被毒打一頓,後來引發請願同學與民眾大約一千人包圍警局(今大安分局)。

後來警備副總司令彭孟緝決定抓拿主謀份子,在四月六日進入台大與師範學院宿舍(#)逮捕學生,當時台大校長傅斯年與當局協商,警告彭孟緝:「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拚命!」,但師範學院就沒有那麼幸運,因為當時學生姓名與校方提供的宿舍房間對不起來,於是軍警大規模的把所有學生抓起來後再一一比對姓名。

張光直當時念建國中學是高三,也被捕入獄進入台北監獄服刑,他描述獄中的環境很不好,三個人住在一間牢房。這跟當年蔣渭水的描述有天壤之別,不過當年一間牢房是關一個受刑人,後來要關的人太多,大家擠在一起也難怪環境變差了。

在張光直的《番薯人的故事》一書中,他描述獄中牆上刻著『殺許教授萬俥受苦』這句話,1948年2月,許壽裳教授在青田街六號的住宅中被殺,凶器是一把斧頭,被砍四刀喉管幾乎斷裂。警察在政府高層的壓力下,抓了高萬俥說是兇手。

許壽裳被殺害前一兩周,的確辦公室與住所都有遭小偷,警方認為高萬俥偷東西被發現而引發了殺機。不過在台北監獄的這幾個字,到底是高萬俥自白殺了許教授,還是因為別人殺了許教授害高萬俥受苦,這樣的謎團直到今日,恐怕都難以解開。

*消失的武德殿與其他遺跡

這個台北刑務所規模之大,同時可以容納約兩千個受刑人,也因此需要眾多的軍警人員維持秩序,這麼多的軍警人員住宿的場所在監獄的西邊,後來為司法人員的宿舍華光社區。

軍警人員練習劍道的武德殿,1935年完工,位於台北刑務所的西北側,裏頭有柔道與劍道場,柔道場地板下還有裝彈簧,劍道場的地板還有裝擴音的甕,武德殿的外面還有射箭場,大約在1990年代失火燒毀。

秋惠文庫(#)內意外保存著武德殿的獅子口瓦,1991年,當時還是大學生的秦政德,因為看到密密麻麻的違章建築,被荒廢的武德殿所吸引,於是爬上屋頂,把這個獅子口給拆下來。不久,這邊就發生火災,武德殿就此消失。當年的行為雖然不妥,但卻意外的保留了文物。後來秦政德創了小草藝術學院,將收集的文物照片印成明信片,對於歷史事件的立碑計畫,對於台灣文史挖掘、踏查與藝術展覽,貢獻良多。

目前台北刑務所除了剩下北邊的圍牆列為台北市市定古蹟之外,還有許多歷史建築,包含用石頭堆砌的地下水道,可以說明現代化水道除了原來的台北城中之外,也已經擴及到東門外,還有目前的金華街135號的紅磚屋,這座紅磚屋在日本時代就被當作澡堂使用,後來為前面變成了金華麵店。

*華光社區內的美食

金華麵店當年在此地的生意很好,一方面是金華街的馬路夠大又位於市中心,很多計程車司機能夠把車停在路邊,進入麵店填飽肚子後繼續工作,目前金華麵店已經遷移到潮州街,或許是離開了那個位置,生意就變差了。

此外,碳烤老麵燒餅、大有車料、廖家牛肉麵、杭州小籠湯包、新鮮豆漿店、盛園燒餅油條等老店,在華光社區的房子拆除後,有的結束營業,有的在附近找店面繼續營業,讓人垂涎三尺的美味,也隨著房子拆除而消失。

或許時代進步,美食餐廳也要跟著時代前進,衛生與用餐環境,在這樣的房子裡面難道都是衝突嗎?在金山南路的明月堂(#),1935年由日本人創立,原本在南門市場對面,戰後由周金塗接手經營,雖然搬過兩次家,但是都在這附近。我喜歡季節性的櫻花糰子,配上紫蘇葉,想像著在櫻花盛開的樹下,欣賞著一瞬之美,口中吃著這些甜點,人生這樣活在當下,就已經滿足了。

*刑務所的外役農場

台北刑務所的設置,除了有現代化的地下水道,還設置司法機構,嫌疑犯的看守所與男、女受刑人的監獄是分開的,有醫療室、分隔病舍等。甚至針對犯案較輕的受刑人,在東邊還有外役農場可以工作。

在1960年之前,這個農場還可以聞到濃厚的稻草香味,在城市中的一方之地圍著高牆,留給人無限的神祕感。後來這邊的空地逐漸蓋起了大型公共建築,淡江大學的城區部、政大公企中心、摩門教教堂、教廷大使館都在這個區域。

談到了教廷大使館,就不得不提台灣的第一個銀行搶案李師科,在犯案前兩年,先在這裡搶了警衛的配槍,蟄伏了兩年才拿這把槍去搶銀行。

台灣黑道竹聯幫的精神領袖陳啟禮,或許父母都是司法人員,也曾經住在華光社區,一所監獄的周邊,承載了眾多人的記憶,除了台北城市現代化的發展,百年來的司法制度,歷經了戰爭、政治事件,暗黑的故事也特別的多。


*紫藤廬(#)

平常日來紫藤廬,一直會感受到一股濃厚的老藝文氣息,這個『老』字,不僅僅是茶風味,而是整個空間,來的客人感覺是名人或是學者,還有整個展覽的空間,都有老味道。泡茶的方式是老的,用酒精燈加熱沸水,自己動手泡茶,一群人坐在榻榻米的空間,脫下鞋襪的腳丫子能夠呼吸,連聊天的內容都放肆了起來,這就是自由吧!而這樣的自由其實並不是像呼吸一樣的自然,台灣經過前輩的長期努力,我們才可以自由的集會與說話的權利。

1921 年開始有供電紀錄的房舍,原來是總督府官員的住宅,1950年財政部接收使用,宿舍主人周德偉是基隆關稅署的署長,當年《自由中國》雜誌的雷震、殷海光也都曾經在這間屋子裡討論自由主義的哲學思想,或者討論當年的政治環境。

1961年夏天的一次颱風,紫藤廬屋頂被吹壞,幸好靠著老紫藤樹的藤蔓支撐,屋瓦沒有打壞天花板,周德偉重構了一幢兩層樓古典風的洋樓,有大吊燈、壁爐,形成了今日洋和混和的樣貌。

周德偉也曾請海耶克來台演講,並翻譯《自由憲章》,請殷海光翻譯了《到奴役之路》,寫了《當代大思想家海耶克學說綜述》等文章。

周德偉的兒子周渝,感染到這樣自由的氣息,所以1976年在此成立了耕莘實驗劇團,應該算是最早非官方的藝文活動團體,林麗珍的第一支舞「不要忘記妳的雨傘」曾在此策劃與排練。

爾後高雄發生的美麗島事件,黨外人士多所在此聚會,黨外編聯會提出了台灣前途決議文,以及1991年的波灣戰爭,是第一次戰爭透過新聞媒體即時的透過轉播讓全世界人觀賞,同時,周渝也在二樓掛起了反戰的布條。

這樣的歷史機緣,可能要了解一下周德偉先生成長的過程,1902年出生於湖南長沙,湖南第一聯合中學肄業、北京大學預科、公費赴英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老師是海耶克,崇尚自由主義的,後來到德國柏林大學哲學研究院。但,周德偉在就學的過程中,因為戰亂而經常中斷。或許這樣的原因,造就了周德偉不居不饒的精神。

紫藤廬由自由主義的討論發跡,到了黨外人士討論聚會,變成古蹟後的開放使用,並且成為一間藝文氣息濃厚老茶館,自由、開放的氣氛,近來研究茶道,在老房子裡持續的發酵,繼續享有這樣的自由空間。

*殷海光故居(#)

殷海光故居在巷弄內,若時光回到1960年代,殷海光被台大禁教,巷口有特務監控,自由中國雜誌停刊,殷海光想要出國進修、講學,卻被政府禁止,只能靠太太夏君璐在外打工度日。

1928年出生的夏君璐,與1919年出生的殷海光,是1945年在重慶認識,兩人靠著書信往返彼此更為了解,1949年,高中剛畢業的夏君璐,不顧家人的反對隻身千里迢迢來台灣找殷海光。想像一個在動亂時期,妳會出國去投靠一個還不是男朋友的男人嗎?可見是非常需要強大的勇氣,是怎樣的愛情可以讓夏君璐這樣的拋開一切呢?

1949年,殷海光來台擔任台大講師,開設課程有邏輯、羅素哲學、理論語意學、科學的哲學等科目,並參加胡適、雷震、傅斯年等創辦的《自由中國》雜誌。1954年,去哈佛大學一年後回台大任教,並為《自由中國》寫大量的政論文章,以筆的力量對抗極權統治。殷海光批判黨化教育、反攻大陸問題等時政。

1956年,殷海光跟學校申請宿舍,但是台大已經沒有房子提供,於是找了一塊堆放建材的空地,自行規劃設計後工人蓋了這棟好像是日式木造建築,但卻是洋式格局的房子,也是瑠公圳支流流過的地方,當時庭院一棵樹都沒有,殷海光開始自己種樹。

殷海光在台大教學期間,年紀尚輕,深受學生愛戴,下課後學生經常與老師一邊散步一邊討論,也因此被稱為『馬路學派』。平日喜歡喝咖啡的殷海光,一拿到稿費,經常就去買一瓶煉乳,打開後直接喝下肚,我想那是一種難得奢侈的幸福感吧!

目前在故居內展出台大校長發的平反公文,說明台大當時受到政府壓力就解聘了殷海光,應該引以為戒,不應該再犯。殷海光本名殷福生,當時台大的聘書都用這個名字,而殷海光是他寫作出版的筆名。

即使在後來殷海光被停止教學,但是這群馬路學派的學生經常來找老師討論。自由中國停刊後,巷口有特務監控,老師怕學生受到牽連,多次在門口貼上字條,說明身體不適,請不要來找老師。即使是這樣,學生依然如故,那是一種能夠呼吸到『自由』空氣的味道吧?

看著殷海光的書信,字跡工整,行文白話且條理清晰,邏輯清楚。故居旁的模型看了很久,上面有自由主義圖書館的規劃,在這一大區的日式建築樹木高聳綠映扶疏,若未來能夠繼續保留,讓大家來此讀書,討論哲學思想,那一定很棒!

每次去殷海光故居,在一條死巷子裡,被兩排日式房舍圍起來,一進巷底的門,不高的殷夫子讀書台,一旁種植著咖啡樹,還有一個大水池,是給小女兒戲水的,這些都是殷海光利用身體勞動一個人一土一磚慢慢堆蓋起來的,我終於了解殷海光晚年無奈的在此創造他自己的小世界的心情,目前故居的小山水池,是自由主義思考的最後一塊淨土。

2015/04/28

【台北】福州街的校長故居

每次經過老房子前,看看高聳的樹木,還有南洋的樹種,麵包樹是馬來半島的樹種,可是為何是台灣人的共同記憶呢?



都會想到屋內、庭院,到底發生了怎樣的過往?

【深採作品】老房子、活房子—校長、古蹟、YOUTHFUL DAYS(尹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