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覽:關於本站、水瓶子、外稿、演講、導覽、媒體、流水帳、年度計畫、綠逗冰|地圖|青田七六|野草|星球旅行|臉書專頁|首頁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2025/09/06
【台北】爵士音樂節 #jazzeverywhere
#台北爵士音樂節 #jazzeverywhere
感謝朋友報馬這個活動,下午有空就來了,我參加台北市各式各樣"節"的活動,可以觀察到所有來的人並非全部都是爵士愛好者,但我覺得這是場成功的文化活動,我看著小朋友可以聽整場,沒興趣的人也可以安靜地享受爵士,很少看台北市政府的活動可以如此,不過我還是建議能夠適當地收費。
我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台北市的預算是最多的,經常看到辦活動都是熟面孔,或是本身不是很有興趣,只是來吃喝免費的,像是放煙火或是跨年倒數的演唱會,各種燒錢的活動,我覺得都可以進階一點可以評估效益(雖然我知道報告一定有),是否可以培養更多職業爵士樂團呢?
今天這場活動很多熟悉的面孔,六年前在戲台酒館演出的楊曉恩老師,當時就覺得他的演出很穩健,到了今天還是一樣,爵士樂團經常會發現有靈魂人物,即興組合的樂團也可以透過樂器的交流很快地找出 leader,我想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爵士樂團這樣的組織是很值得學習的典範,不知道有沒有人做這樣的論文啊?
變形蟲爵士樂團,還真的很厲害啊!這一個月到處都有台北爵士音樂節的活動,趕快報名參加吧!
2025/07/13
【台北】最近迷上的爵士歌手
我這個大外行,從聽不到大提琴的聲音傻傻地去聽,等到稍微知道這些樂器組合,記得去紐約聽到了自由自在的爵士夜,後來聽了藍調,到里斯本聽了FADO,有點雷同卻又不同,那麼巴薩諾瓦 又是甚麼調調呢?
很感謝聲色咖啡舉辦了這個聽黑膠的活動,還是由出片的歌手來解說, 李寬 敏說這是非常難得且獨一無二的午後,我頂著大太陽跑來,離開時大爆雨跑到停車場,即使撐著傘全身還是濕透了。
我回家聽了徐悠語 的中文創作的作品,之前有同學一直在練唱歌劇,我一直想說怎麼台灣沒有中文歌劇歌曲耳熟能詳,後來想想傳同台語老歌倒是被改編了不少,最近金曲獎的足芳足芳李竺芯用台語的法國香頌版本,那麼爵士好像很少啊?
徐悠語的國語巴薩諾瓦,很有創意的,而且直擊爵士樂器搭配的精神,黑膠唱片內各種樂器單純的都有展現的空間,每個聲音都不搶,又有那麼自在的慵懶感!
@聲色咖啡
2025/01/01
No.09【台北】爵士女朋友 Blue Note Taipei
#五十次生日趴 第九趴 爵士女朋友 Blue Note Taipei 台北藍調
第一次來這裡的時候,我還聽不見大提琴的聲音,經過這幾年的淬鍊,已經可以聽到大提琴低沉的震動聲,也可以稍稍體會爵士互相即興地互相唱和,我覺得這些表演者的音感都要很好啊!
今天來聽爵士"女"朋友四重奏,可是居然是二男二女,原來鼓手出國深造,大提琴手身體不適,所以換來了兩個男生,不過還好沒有變成三重奏,仍然有大提琴演出,鋼琴手是翁家怡。
看來今天來得都是女朋友的男粉絲,都是一人單身赴任啊!每次輪到長笛上場,馬上就有掌聲,現場感覺果然很有魅力。
2022/08/16
【台北】雅痞書店,爵士音樂會
線上聽演講在疫情期間成為一種風潮,我覺得在家裡舒服地坐在書桌前聽演講,甚至是在客廳沙發舒服的聽演講是一種享受,若是製播可以把簡報檔與演講的畫面調整適宜,甚至比現場的演講效果與吸收程度要好得多。
雅痞書店在這幾年疫情期間,演講活動幾乎都有了線上,我應該算是經常使用者,對自己有興趣的主題,花一點錢聽演講並不為過,而且還可以在期限內暫停或重播,當然也可以選擇快轉。
有沒有可能有線上爵士音樂會呢?
本來應該是戲劇院內建的餐廳,或是 PianoBar 或是河岸留言之類的場域,很令人驚訝的是雅痞書店做到了,場次非常多,真是十分佩服啊!也撐過了這個疫情。
我覺得若未來多攝影機可以讓電腦AI 來做導播工作,搞不好線上音樂會是可行的喔!有沒有人要來嘗試呢?
前一陣子 Youtube 的 THE FIRST TAKE ,是不是也算是某種現場的型態呢?
2018/01/10
【岡山】倉敷,低價的爵士樂@Piano Hall Avenue
可以當場表演的爵士樂的鼓、鋼琴、風琴等
今天竟然沒有帶手機出門,看到了一家 Jazz 的招牌 ,一進門就聽到熟悉的電子音樂,一台大鋼琴,一整組的鼓樂器,有義大利麵、比薩與咖啡、茶飲。很大的喇叭內嵌在天花板,音效無敵的好,我想像晚上都滿座的時候,會聽到碗盤杯酒交錯的人聲鼎沸,夜裡燈紅酒綠是怎樣溫馨的場面呢?
我點了一杯黑咖啡,坐在裏頭半個多小時,沒有其他客人,我很好奇是只有我一個人在倉敷嗎?這些店員平常開店應該是做功德吧?
仔細的再看看入口玄關,居然有好多麥克風架子,還有一台風琴,牆上的畫、照片都跟樂器有關,店主以前是音樂家嗎?懷抱著怎樣的理想開這樣的咖啡館呢!
後來查一查網路,這家店還真的邀請不少樂團來表演呢!。
門口
倉敷車站照片翻拍自明信片
1968年開業的爵士咖啡館,舊址在車站附近,大約在 1987年搬到此地。
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ianoHallAvenue/
2017/07/06
【名古屋】JAZZ&Coffee YURI 的聲音
看到一牆面的黑膠爵士唱片,聽到放鬆的爵士樂,純淺木色的裝潢,加上大太陽西曬,從窗簾偷跑進來的光線,門一開一關,一點點灰塵往上揚起的氣氛,尤其是外頭的氣溫差,無論如何一定要坐下來喝杯咖啡,由於今日已經兩杯,所以點了蒲公英咖啡。
年輕情侶,一群男上班族聊天,可能是開會,一個歐吉桑,煙味,聽JAZZ好像到我舅舅家,舅舅出生,已經是民國時代,想不透為何過著日本的洋式生活。
大約1955年開始的二十年,是日本爵士咖啡館的全盛時期,但如今名曲喫茶店都已經很少了,要特定在爵士樂的喫茶店、咖啡館那更是少有了。1968年創立的 YURI 店內的黑膠有四千多張,諾大的音響喇叭在小小的空間顯得特別,2010年重新裝潢,搭配著淺文化磚的牆面,一種復古又現代新潮感,黑膠唱片透過真空管放大器,整個咖啡館就像是樂器一般,這是目前全電子音樂無法呈現的美感。



年輕情侶,一群男上班族聊天,可能是開會,一個歐吉桑,煙味,聽JAZZ好像到我舅舅家,舅舅出生,已經是民國時代,想不透為何過著日本的洋式生活。
大約1955年開始的二十年,是日本爵士咖啡館的全盛時期,但如今名曲喫茶店都已經很少了,要特定在爵士樂的喫茶店、咖啡館那更是少有了。1968年創立的 YURI 店內的黑膠有四千多張,諾大的音響喇叭在小小的空間顯得特別,2010年重新裝潢,搭配著淺文化磚的牆面,一種復古又現代新潮感,黑膠唱片透過真空管放大器,整個咖啡館就像是樂器一般,這是目前全電子音樂無法呈現的美感。



2008/11/02
【台北】草嶺古道歸來碎碎唸,精采的頭皮發麻之爵士演奏
本週依照慣例也是滿滿地行程,流水帳如下。

泰勒提供的照片
星期一:開會
星期二:開會→開會
星期三:開會→在敦南誠品遇到溫德斯→開會→買了一個定焦鏡(我一定瘋了)→看《里斯本的故事》
星期四:教育訓練→開會→溫德斯簽講會
星期五:開會→開會(午餐一起解決了)→開會→老闆語重心長的開會→看《羊男的迷宮》
星期六:警廣→人太多沒進去的旅展→四四南村拍照→101摟下的 LoVE→咖啡因的婚宴
星期日:芒草之草嶺古道→信義誠品玩恐龍卡→華欣二手書店→Blue Note 爵士演奏超級精采
星期日一早就趕去福隆,準備走一段草嶺古道,小水瓶從來沒有走過郊山,記得上次去爬山的時候全程是用抱的,那大概是五年前的事情了吧!星期六晚上去參加咖啡因的婚禮,當時去爬山的時候她老公還抱了小水瓶一大段路呢!
星期日晚上第一次專門去聽 Jazz 演奏,以前聽 Jazz 總是在一些飯店用餐的演奏(
ex: 上海的和平飯店),這次的表演是鋼琴、大貝斯、鼓手,這樣的組合我還是第一次去聽,頭先還聽不到低音的貝斯聲音,後來各個演奏都有獨秀的機會,讓我聽到了大貝斯的低音魅力,彈奏者是林煒盛,指法很快,可是看他的表情完全陶醉在爵士樂的樂聲中,讓在現場的人如痴如醉,有很多人閉上眼睛聆聽。鼓手是日本人落合誠治,鋼琴是 Lou Rainone,三人都在紐約有固定的爵士樂表演。
這不是這次的演出,但同樣是在 Blue Note 的表演,從網路搜尋到的
我猛然想起在紐約的時候,同學有帶我去過一個爵士酒吧!但是因為人太多所以沒有進去,現在想想真是扼腕,浪費了那麼好的機會。能在台北聽到國際大城市的表演,真是十分幸運的。因為昨晚實在很晚了,聽了兩段就回家,最後據說到了凌晨兩點才全部結束,在星期日的晚上隔天要上班的情況,那麼多人撐到最後真是難得。希望下次還有這樣水準的爵士表演可以去聽。
去 Blue Note 聽 Jazz 的部落客:
[爵士] 聽Live jazz,非Blue Note莫屬
Tylerlin 泰勒
KARLMARXIAN CARNIVAL
相關網址:
bassistwei的爵士天地-bassistwei's jazzland
Blue Note 藍調
《里斯本的故事》在台北遇見里斯本的溫德斯
《一次》遇見台北的溫德斯
【台北】LoVE

泰勒提供的照片
星期一:開會
星期二:開會→開會
星期三:開會→在敦南誠品遇到溫德斯→開會→買了一個定焦鏡(我一定瘋了)→看《里斯本的故事》
星期四:教育訓練→開會→溫德斯簽講會
星期五:開會→開會(午餐一起解決了)→開會→老闆語重心長的開會→看《羊男的迷宮》
星期六:警廣→人太多沒進去的旅展→四四南村拍照→101摟下的 LoVE→咖啡因的婚宴
星期日:芒草之草嶺古道→信義誠品玩恐龍卡→華欣二手書店→Blue Note 爵士演奏超級精采
星期日一早就趕去福隆,準備走一段草嶺古道,小水瓶從來沒有走過郊山,記得上次去爬山的時候全程是用抱的,那大概是五年前的事情了吧!星期六晚上去參加咖啡因的婚禮,當時去爬山的時候她老公還抱了小水瓶一大段路呢!
星期日晚上第一次專門去聽 Jazz 演奏,以前聽 Jazz 總是在一些飯店用餐的演奏(
ex: 上海的和平飯店),這次的表演是鋼琴、大貝斯、鼓手,這樣的組合我還是第一次去聽,頭先還聽不到低音的貝斯聲音,後來各個演奏都有獨秀的機會,讓我聽到了大貝斯的低音魅力,彈奏者是林煒盛,指法很快,可是看他的表情完全陶醉在爵士樂的樂聲中,讓在現場的人如痴如醉,有很多人閉上眼睛聆聽。鼓手是日本人落合誠治,鋼琴是 Lou Rainone,三人都在紐約有固定的爵士樂表演。
這不是這次的演出,但同樣是在 Blue Note 的表演,從網路搜尋到的
我猛然想起在紐約的時候,同學有帶我去過一個爵士酒吧!但是因為人太多所以沒有進去,現在想想真是扼腕,浪費了那麼好的機會。能在台北聽到國際大城市的表演,真是十分幸運的。因為昨晚實在很晚了,聽了兩段就回家,最後據說到了凌晨兩點才全部結束,在星期日的晚上隔天要上班的情況,那麼多人撐到最後真是難得。希望下次還有這樣水準的爵士表演可以去聽。
去 Blue Note 聽 Jazz 的部落客:
[爵士] 聽Live jazz,非Blue Note莫屬
Tylerlin 泰勒
KARLMARXIAN CARNIVAL
相關網址:
bassistwei的爵士天地-bassistwei's jazzland
Blue Note 藍調
《里斯本的故事》在台北遇見里斯本的溫德斯
《一次》遇見台北的溫德斯
【台北】LoVE
2005/06/29
【紐奧良】欲望紐奧良之Food & Beverage
快樂的感覺有很多種,但唇齒口腹之間的滿足總是最為直接。
到紐奧良,除了別忘了在.Jackson Square旁的半露天咖啡館,喝杯Cafe au Lait、配盤沾滿糖粉的Bejgnets,消磨一個上午之外,到Bourbon Street,在滿街的酒吧之中,你也該來杯醉人的美酒。
我是個兩杯黃湯下肚必定亂性的人,就算自己沒亂,起了整身的酒疹也令別人完全不亂,所以對於酒的滋味,我只能淺嘗,卻無法得到上層的領悟。於是在紐奧良,我點了最安全的雞尾酒冰沙。
這裡雞尾酒的種類之多,令人嘆為觀止,其中最著名一款名為「颶風」(Hurricane)。所用的酒料有那些,我已全然不復記憶,但酒如其名,初喝清涼無比,可是後勁十足。不用太久便頭暈目眩,步履零亂。
回到台灣之後,再也想不起「颶風」的滋味,每有機會上pub或餐館,翻到雞尾酒的menu,總會試圖尋找它的蹤跡,但就像颶風到了太平洋便改名颱風,走遍台北大街小巷,我再也嘗不到這款名為「颶風」的強風勁雨雞尾酒。
咖啡、調酒等配角出場之後,真正的重頭戲──紐奧良菜,現在才搬出來。紐奧良的美食主要分成Creole(克利歐)和 Cajun(凱郡)食物,美味的關鍵在於它的血統不純粹。世間佳餚越是中西合璧、五味雜陳的,越是精彩。在中國有廣東菜;在美國則是紐奧良的食物。不變的真理是:它們都有大港口,原料新鮮不說,加上各式的飲食文化也由此進口,人們越勇於嘗試,食物也就越多姿多采。
Creole菜是由歐裔拉丁人和加勒比海黑人混血而成,著名的佳餚有香辣的海鮮湯Gumbo和海鮮燴炒飯Jambalaya。我對香料情有獨鍾,可是在美國的日子,吃來吃去總是salt & pepper、蕃茄醬、BBQ醬等滋味,初嘗Creole菜,各式各樣的香味洋溢在唇齒之間,真是感動地快要掉下淚來。
Gumbo海鮮湯裡面除了蝦子等海鮮,主角還包括了秋葵。我最初並沒有嘗過這項蔬菜,味道很是清香,最重要的是它有黏稠的汁液,能創造出自然的勾芡口感。湯裡選用的辣椒,不嗆而香,雖說是香辣海鮮湯,但不似中國川菜的麻辣口感。Jambalaya也是好吃的不得了,顏色紅紅亮亮,加了許多我想不起來的香料,略帶點湯水,吃起來濃郁卻不乾澀或油膩。
Cajun(凱郡)菜是法國移民凱郡人所吃的食物,是法國的南方菜配上路易思安納的美食,名菜有法式炸海鮮三明治(po’ boys),以及把小蝦油炸成爆米花的Cajun Popcorn。我對油炸食物素來興趣不高,所以這些菜的印象已經相當模糊。只是港口的海鮮品質一向不差,加上Cajun沾了法國血統,價格也較高,當做晚餐,十分飽足。
吃完了晚餐,時間也已不早,但紐奧良夜生活還正精彩。只是一個異鄉女子,央求不到同行的男子攜帶到色情表演場所參觀,只能再選家pub喝喝咖啡、聽聽爵士,消化一下滿腹的美食。
還好味蕾上的快活尚在,無怪乎有人要說:「Sometimes, good food is better than sex.」
到紐奧良,除了別忘了在.Jackson Square旁的半露天咖啡館,喝杯Cafe au Lait、配盤沾滿糖粉的Bejgnets,消磨一個上午之外,到Bourbon Street,在滿街的酒吧之中,你也該來杯醉人的美酒。
我是個兩杯黃湯下肚必定亂性的人,就算自己沒亂,起了整身的酒疹也令別人完全不亂,所以對於酒的滋味,我只能淺嘗,卻無法得到上層的領悟。於是在紐奧良,我點了最安全的雞尾酒冰沙。
這裡雞尾酒的種類之多,令人嘆為觀止,其中最著名一款名為「颶風」(Hurricane)。所用的酒料有那些,我已全然不復記憶,但酒如其名,初喝清涼無比,可是後勁十足。不用太久便頭暈目眩,步履零亂。
回到台灣之後,再也想不起「颶風」的滋味,每有機會上pub或餐館,翻到雞尾酒的menu,總會試圖尋找它的蹤跡,但就像颶風到了太平洋便改名颱風,走遍台北大街小巷,我再也嘗不到這款名為「颶風」的強風勁雨雞尾酒。
咖啡、調酒等配角出場之後,真正的重頭戲──紐奧良菜,現在才搬出來。紐奧良的美食主要分成Creole(克利歐)和 Cajun(凱郡)食物,美味的關鍵在於它的血統不純粹。世間佳餚越是中西合璧、五味雜陳的,越是精彩。在中國有廣東菜;在美國則是紐奧良的食物。不變的真理是:它們都有大港口,原料新鮮不說,加上各式的飲食文化也由此進口,人們越勇於嘗試,食物也就越多姿多采。
Creole菜是由歐裔拉丁人和加勒比海黑人混血而成,著名的佳餚有香辣的海鮮湯Gumbo和海鮮燴炒飯Jambalaya。我對香料情有獨鍾,可是在美國的日子,吃來吃去總是salt & pepper、蕃茄醬、BBQ醬等滋味,初嘗Creole菜,各式各樣的香味洋溢在唇齒之間,真是感動地快要掉下淚來。
Gumbo海鮮湯裡面除了蝦子等海鮮,主角還包括了秋葵。我最初並沒有嘗過這項蔬菜,味道很是清香,最重要的是它有黏稠的汁液,能創造出自然的勾芡口感。湯裡選用的辣椒,不嗆而香,雖說是香辣海鮮湯,但不似中國川菜的麻辣口感。Jambalaya也是好吃的不得了,顏色紅紅亮亮,加了許多我想不起來的香料,略帶點湯水,吃起來濃郁卻不乾澀或油膩。
Cajun(凱郡)菜是法國移民凱郡人所吃的食物,是法國的南方菜配上路易思安納的美食,名菜有法式炸海鮮三明治(po’ boys),以及把小蝦油炸成爆米花的Cajun Popcorn。我對油炸食物素來興趣不高,所以這些菜的印象已經相當模糊。只是港口的海鮮品質一向不差,加上Cajun沾了法國血統,價格也較高,當做晚餐,十分飽足。
吃完了晚餐,時間也已不早,但紐奧良夜生活還正精彩。只是一個異鄉女子,央求不到同行的男子攜帶到色情表演場所參觀,只能再選家pub喝喝咖啡、聽聽爵士,消化一下滿腹的美食。
還好味蕾上的快活尚在,無怪乎有人要說:「Sometimes, good food is better than sex.」
訂閱:
意見 (At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