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瓜石的祈堂老街,現在走過可能想不到過往的繁華,想像人來人往的街上,有著十幾家的雜貨店,分布在彎彎曲曲上上下下的山城,入夜後還燈火通明,人聲鼎沸。
如今,祈堂老街黑色屋頂的油毛氈仍在,但少有人居。老街地上、階梯上都鋪著洗石子,不知道以前是泥巴路?還是石頭路?或是水泥路?鋪上石板?我只看到允發食堂的招牌,但好像沒有開店,唯一一家的雜貨店,賣著兒時的紅色素蜜餞,走在這蒼涼的街上,看到『國際終戰和平紀念園區工程』的綠色告示牌,已經失去屋頂的房子,堆滿廢家具,不知道誰來紀念這曾經繁華的老街。
或許我們已經對『紀念』這兩個字太過麻木。
當地有名的地方人士,黃仁祥,曾經是苦力頭,生於1883年,本來在石尾(今黃金神社)開雜貨店,後來五號路與簡深淵合資開設『金益昌』雜貨店,而這店還可以讓工人賒帳。在石尾的雜貨店中有奉祀關公,據說很靈驗,黃仁祥在祈堂路底蓋了勸濟堂,把石尾的神壇遷移到此,主神就是關聖帝君。1991年,在廟上面加蓋了一個大的關公銅像,重約25公噸。
由這樣得知黃仁祥應該有學日語,才能與日本人溝通,而當時從大陸來的工人也應該由苦力頭所管理,日本人的礦產公司直接對苦力頭,方便招工開採。黃仁祥很有生意頭腦,不但經營雜貨店,還投資礦產,廟中的捐獻記錄也都有他的名字,在當地人的眼中,他是一個會幫助工人的和善大叔,還擔任過學校的家長會長與議會的議員。
勸濟堂前的兩座刻著『奉獻』的石燈籠,被後寫著昭和年間,關公的廟宇,混搭著日本神社的石燈籠,在此淘金的各種人,加上宗教多元化的發展,都可以在金瓜石看到金光閃閃的燦爛足跡。
PS. 此為花旗基金會贊助,七星生態保育基金會主辦,雲山水民宿協辦。
已推薦台灣好生活報「地方采風」單元囉~
回覆刪除http://www.taiwangoodlife.org/storylink/20110423/3686
謝謝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