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1

【台北】綠能的商店街

在台北,只要是遇到『開發』,表示就是要『拆除』,我們重來不是用『更新』的角度來看事情。柯市長最明顯的政績就是『拆除』,違建拆除很好,但是同時也拆除掉了許多共同的記憶。


日本的商店街

今天我要說明的是文化的維持,都是在共同的記憶上,在拆除的同時,我們如何重塑這些共同記憶,建構我們生活空間的除了一個『點』一個地方之外,就是一條『線』,例如:一條商店街、老街、橋梁,或是一條人行天橋。到世界各地都有這樣的地方,而台北市的市場,自從日本時代以來,目前留存的都已經老舊不合時宜,但是目前都還在使用,民國五十年左右,為了鼓勵建商興建公寓,准許在一樓設立攤商,這些市場有些也還在使用。到了後來一波興建市場,希望把街上的攤販納入管理,在台北市完全失敗,目前大多拆除重建為圖書館。

為何在台北市,這樣的公共建設,每日生活所需的市場,無法好好的規劃?

在日本,一條商店街可以是小學生的通學道,可以是鄰里溝通的橋樑,可以是觀光客消費的場所,也可以遮風避雨。到了歐洲,一條商店街可以通過許多大宅院、跳蚤市場、公園,甚至不會因為下雪而無法出門。在威尼斯、佛羅倫斯,橋梁上有小商店,變成一種傳統。但是在台灣,一條商店街經常變成治安的死角、失火時不容易逃難的主因。

為何商店街的優點,到了台北全部變了缺點?我想最大的主因是政府各單位無法有效的溝通與整合,而住民也因為利益的糾葛,經常對立。

台北的夏天非常炎熱,午後有大雷雨,還有梅雨季節,冬天則是濕冷,這樣的氣候,理論上最應該適合在街道上蓋上遮雨棚,早年的『亭仔腳』,就是適合這樣的氣候,沒想到目前的建築,已經不鼓勵這樣的空間分享,目前的建材技術非常好,而且一直強調綠建築的同時,是否可以用這種遮雨棚來達成這樣的任務,再生水(中水)的回收使用、綠色植物、太陽能板、消防等設備,是否可以一起納入規劃。

這樣的建設更可以把傳統民間信仰納入,巷內的小廟,也得以讓更多人重新認識。巷口的公園,也得以有更多的使用,臨時的市集也可以有地方舉辦。最重要的是共同的記憶,可以延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