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的相簿: https://goo.gl/photos/NcReB5gE1WEsVocz5
整座島嶼都是火山岩,摩艾石像的身體與頭上的髮髻是不同的火山岩,眼睛用珊瑚上色,島上不同的採石場提供了石像的石頭,實際看過整個島的環境,雖然搬運、立起來極為困難,但是還是可想像出來,運用木材滾輪與小石頭的槓桿原理,這些代表祖先的石像背對著海洋,面對著聚落,守護著子孫,石像的底下還是族人的墳墓。
摩艾石像後來在整個島上幾乎被推倒,大家對於這樣的現象眾說紛紜,有的說是族人內鬨,互相猜忌,有人覺得被大浪推倒或是地震,又為何推倒的方向總是臉朝下呢?
看板,說明這些石像如何被搬運過來,也說明如何加上髮髻
這個導遊的導覽手冊,對於考古學有很清楚的說明(點這裡進去)
奇怪的幸運草
面對摩艾像的住家,推測可能是部落酋長,或是祭司的家,橢圓的石頭基座除了可以插上竹子的洞之外,還有簡易的美化裝飾紋,這個屋子周圍用竹子圍起來,用茅草蓋屋頂,門口還有可以接雨水的大石缽。
高更踏上了外祖母的追尋出路前往大溪地追尋,但是他到的地方往往又被所謂的『文明』所侵入而改變原本的純樸。
高更所處的年代,1848-1903年,對比與當今,同樣是處在一個M型社會的結構中,貧富差距很大,大航海殖民時代,歐洲工業革命,金融市場崩盤,這不跟目前這十年來有著類似的現象。當年在巴黎文壇中雨果書寫社會中下階層窮苦的狀況,高更從有錢的證券金融業到窮苦潦倒的畫家,這樣的體會應該特別深,而我們經常搞不清楚高更要追求甚麼?無非是一種原始,一種還未開發的源頭,或者說是一個伊甸園、香格里拉、桃花源。
復活節島、大溪地,對於文明的衝突,有那麼神似的發展,或許,全世界也都是如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