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2

《日常對話》



面對母親的同性傾向,母親帶兩個女兒離家,脫離酗酒的父親,一路成長的過程中,交往了眾多的女朋友阿姨,這樣的眾生相,母女始終沒有討論這樣的現象。

這是台灣傳統社會的現狀,很多反體制的行為,在他們心裡或許已經明白,但是說出口的竟然是:我不知道!

導演兒時也曾受到父親強迫性侵,母親離開那個酗酒的老公後,也沒有回鄉掃墓祭拜父母。女性在祭祀文化傳統禮俗屬於弱勢,他的家人竟然不聞不問,令人諷刺的是母親居然是從事牽亡魂的工作,一個幫助亡者親友舉辦儀式,得以慰藉人心的工作者,並不想去祭拜自己的母親。

一個從女性角度的觀察者,除了觀察自己的母親,也回頭檢視自己成長過程中缺乏的一角,我想這部片某部分是自我的追求,但也十分殘酷的點出了父權世界的不合理。

這部片,沒有男性角度,也不需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