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分離派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分離派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9/06/17

【維也納】奧圖‧華格納(Otto Wagner)設計的車站@卡爾廣場

維也納的地鐵系統與一些公共建築的設計,很多有華格納(Otto Wagner)的影子,最突出的應該就是向日葵的圖案。


2009.3.30 車站保留下來兩座主體,其中一座改為咖啡廳,星期一沒開。

1898-1899年完工的地鐵車站出口亭,銅綠色的屋頂加上繁複的花紋裝飾,大理石上的金箔圖案上面有華格納慣用的向日葵圖案,這個城市的分類派會館、華格納公寓的青春派大樓、史丹夫教堂、郵政儲金銀行、市立公園的大門口等,到處都有奧圖‧華格納設計過的建築,現在我們到維也納旅行,即使過了100多年,這些建築還代表著青春年輕的象徵。

奧圖‧華格納(Otto Wagner﹞,1841-1918,是王室公證人的兒子,成名作『當代建築學』對美的理想作了宣示:建築師必須不斷地從建構中創作出藝術形式。



因為星期一沒開放,我在外頭張望,裡面的也是鍍上金箔一條條的裝飾,有種細緻的華麗感,還有小小的奧圖‧華格納博物館,下次來維也納一定要進去瞧瞧。另外看到廣場上的清潔車,是我很喜愛的車種,只能說人生的際遇各有不同,車子也不例外。

【維也納】分離派會館看克林姆的《貝多芬橫飾帶壁畫》六歐元有點被騙的感覺

2009/06/07

【維也納】分離派會館看克林姆的《貝多芬橫飾帶壁畫》六歐元有點被騙的感覺

站在分離派會館外,其實並不太相信這已經是百年前(1897)的建築作品,本來一直很猶豫要不要花六歐買票進去,不過既然來了就進去吧!


1902年/貝多芬橫飾帶壁畫(部分)/克林姆/維也納分離派會館

我先在一樓看其他的展覽,就是很搞怪的現代藝術創作,大抵是表現人類污染了地球,有些看了不是很舒服,我誤闖到二樓,工作人員連忙制止,說目前不對外開放,於是只好到地下室進入這次來的主題《貝多芬橫飾帶壁畫》。

其實,只是一間挑高的地下室房間,沒有注意看,以為只有一面有作品,這是克林姆在一個有關貝多芬的特展上所做的裝飾壁畫而已,本來是展覽結束後就要撤走,但是那時候克林姆已經頗有名氣,所以這件作品就被留了下來。其實整個牆壁四面都有作品,只是有些牆面上就只有漂游的精靈,一隻一隻瘦弱的女體手拉著前一個人的腳,無意識的漂浮在空中,利用這些精靈串連整個壁畫。

主要有三個主題:快樂的嚮往、敵對的力量、幸福的憧憬,就請大家自己欣賞囉!當然在那個會場看會比要清楚些。


漂游的精靈


快樂的嚮往:左邊是苦惱的人性,右邊是騎士的明亮盾牌、企圖心與憐憫心


敵對的力量:左邊是三個妖怪、疾病與精神錯亂的死亡,中間是淫亂放縱不節制,右邊是飢餓的哀傷


詩人出來串場


幸福的憧憬:左邊是藝術,右邊是天使的合唱團


分離派會館的介紹(點圖放大)

維基百科:維也納分離派的歷史
維基百科:克林姆

雖然這裡是分離派的大本營,而且分離派也幾乎與克林姆畫上了等號,可是這裡就只有一件克林姆作品,還有些草稿,要逛了維也納其他的博物館,才能多看到他其他的作品。


6歐元的票根

2009/04/20

【維也納】克林姆裝飾作品@藝術史博物館

進入藝術史博物館往往一抬頭就不捨得低下頭來,然後不知不覺得往樓上走上去,從圓頂灑下來的太陽光打在整個金碧輝煌的牆上,大廳中最顯眼的雕刻品是特修斯(Theseus)棒打人馬。



這金碧輝煌的裝飾是克林姆 1890年的作品。藝術史博物館從1871年開始興建,1891年完工,克林姆這個作品應該是快完工對外開放時知道會有大批的埃及文物,所以才用左右對稱的模式右邊放了一個埃及美女與一些符號圖騰,而左邊是畫了一個希臘神話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她拿著長矛同時也代表戰神,右手捧了一個小的勝利女神,右上方有金色克林姆的簽名。

藝術史博物館主要是哈布斯家族的收藏,從15世紀到18世紀藝術大師的作品為主,從法蘭德斯、荷蘭、義大利、法蘭西、英國、日耳曼與西班牙地區的繪畫都有收藏,知名的有凡‧艾克、老小布勒哲爾、魯本斯、林布蘭、維梅爾、提香、丁托列多、貝里尼、卡拉瓦喬、普桑、杜勒、委拉斯蓋茲等大師的作品。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除了繪畫的收藏,這裡還有埃及文物,希臘羅馬古文物與一些宗教的雕塑作品,在二樓(應該是我們的三樓)還有眾多的古錢幣與徽章,不過這部分我比較沒有興趣。倒是埃及文物最後要閉館了,我又是被趕著出去,好像這是我在各國博物館都有的觀賞經驗。

藝術史博物館的那張導覽做得還不錯,會標出鎮館之寶在哪個地點,可以很快的去看到想看的藝術品。很可惜都沒有中文的說明,我本想掃描後翻譯成中文放在部落格分享給大家,可是剛剛找了一個小時沒找到,我想應該是無緣吧!

2009/03/30

【維也納】克林姆(Gustav Klimt)的城市@第四天

這幾天已經看了很多分離派的克林姆作品,還去了分離派會館,沒想到到了貝爾佛地宮逛逛花園,一進去豐富的館藏,有巴洛克時期的大衛的那批馬,還有雷諾瓦、梵谷等印象派大師的作品,分離派許多大師作品,最有名的就是克林姆的『吻』,還有慕夏特展,比布拉格的慕夏美術館還要精彩。


貝爾佛第宮珍藏館藏,有不少高中生在這邊觀賞、嬉鬧、偷拍照

1. 卡爾廣場地鐵站是華格納的作品
2. 卡爾教堂內遇到佛光山派駐倫敦、維也納佛堂的師姐也來參觀,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整修才可以坐電梯上到圓頂看壁畫?
3. 雷恩大道有華格納設計的公寓,還有洛可可裝飾(也很像分離派裝飾)的圓頂小教堂
4. 貝爾佛第宮走在這裡超冷,不少人在跑步。
5. 還願教堂星期一沒開放
6. 佛洛伊德紀念館

2008/08/25

【維也納】《情慾克林姆》的吻

克林姆,對我來說是一個金色的謎,從大學時代看他的畫作,總覺得每幅畫都是很好的包裝紙,怎麼會出現在那個年代一直不解?


1908年/吻/克林姆/維也納貝爾佛第宮

克林姆的畫作特色除了金黃色,就是情慾,這兩個組合注定要受到譴責的,上面這幅畫因為沒有裸露,所以受到奧地利政府的欣賞,也可能受到拜占庭馬賽克藝術的影響,這幅畫作上的衣服充滿了裝飾品,唯一真實的只有臉部跟手。畢卡索在1907年創作了《亞維儂姑娘》,算是開創立體派的先河,而克林姆這幅畫也有類似的概念,但更加的華麗,雖然只有小小的頭與手,這樣的吻讓人更覺得深情。

克林姆,1862-1918年,生於維也納,父親是黃金首飾工匠,這樣的背景造就了克林姆畫作的特色,而兄弟中也有畫家與雕刻家。19世紀末的奧地利是貴族沒落的年代,一次大戰結束,奧地利帝國瓦解,克林姆中風過世後,國家也消失了。



《情慾克林姆》這部電影,多少了描寫了克林姆的愛情故事,還有他來自內心的創作慾望,這部片把他與家人描述成是一個精神病的家族不知道是否正確?但是看完了這部片,對克林姆那種直接、勇敢表現的個性深深地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