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4

《日本小鎮時光》



日本的小鎮乘坐電車非常容易到達,而且人潮不多,總能夠在角落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地方,無論是風景,還是街景,有總說不出的親切感。

這次有到竹原老街,保持以前的樣貌,雖然商店不多,但是看到小鎮中修復的老房子,入門票也不貴,難得在房內享受有錢人的午後。

唯一遺憾的事,在竹原的森川邸,很多喜歡攝影的朋友雇請模特兒在老房子內拍照,影響參觀權益,不但佔據了通道,還警告我不准拍攝他們花錢請的模特兒,請館方應該管理一下這樣的行為。— 在竹原市重要文化財 森川邸。

2019/07/21

【台北】門口吃冰十分鐘,參觀業績一人— 在迪化207博物館。

【台北】與渡邊義孝到大同大學志生紀念館參觀



今天上午一早與渡邊老師在青田七六,看一下原本有有防空壕位置與水池的位置,後來旁邊由馬廷英教授妹妹所興建的磚房,依著防空壕與水池而擴建。

後來就前往大同大學的志生紀念館,日本時代興建的日式住宅,還是以日本人興建的和洋混和的住宅,在大稻埕迪化街區,這種漢洋風格的生活空間為主,台灣人與日本人居住空間呈現非常不同的樣貌。

這中間難道沒有互相融合的住宅嗎?

陳茂通宅(已拆除),其實也是洋和二館的設計模式,但是在洋館二樓有設置公媽廳,而洋館的招待性質非常強烈,這點我覺得就非常具有台灣風格。

這幾年陸續來志生紀念館,越發覺得這棟房子的設計者,必定是相當了解日式文化,也了解台灣人的生活空間使用習慣,才能融合的如此精彩,所以請渡邊老師來看看。

1940年,戰爭進入了白熱化,內地已經發出禁令,建材受到了相當的管制,而這時在台灣的協志商會林煶灶,則請當時總經理廖欽福設計了這個住宅,當成兒子林挺生的結婚賀禮。

協志商會承接總督府多項工程,原台灣司令官邸(現陸聯廳)、臺北市役所(現行政院辦公室)、臺北電話局(現中華電信)等,除了洋和折衷的招待所之外,現代主義風格十分強烈,而這棟建築在這樣的風格影響下,一進門的門面看到了是簡單的洋館。

豪華的門柱與路面四十五度角,一進門後,洋館的門廊有洗石子的羅馬圓拱,搭配著圓窗。

洋館雖然四四方方的,但是開窗的位置、比例、大小,則需要相當的功力,看似簡單,但是卻一點也都不簡單--渡邊老師說。

我喜歡後面雁形的和式建築,好似桂離宮,無論從屋外或在屋內的走廊上觀察,呈現了不同的趣味,尤其是喜歡攝影的朋友,在不同的時間光線,與後院心字池塘,半圓形的階梯,好似一個舞台。

前院的方形,與後院的圓形相映成趣,洋館與和館融合的中央,則是公媽廳,位於洋館內,是整個屋子的中央。

我們在後院看整座建築,看著和館,貫通的曲折的走廊,我看到渡邊老師對於每一棟建築充滿了關愛的眼神,我想建築的和諧莫過此。

最後, Damon Peng 帶我們去旁邊這座好似萬神殿的尚志教育館,原來是從維吉尼亞大學複製過來的,是林挺生回贈給父親一百歲冥誕的禮物,目前是很多拍攝婚紗照片的熱門取景點。

為何走廊要放置過多的希臘柱呢?渡邊老師很快的給我解答,希臘神殿因為古代建築技術與今日不同,所以要那麼多柱子才能挑高承重。我想這是跟希臘建築致敬吧!

1933年,德國建築師布魯諾‧陶特參觀桂離宮後,驚嘆美的叫人落淚。志生紀念館洋和並置的建築,我想也是融合了現代主義概念,並把台灣人尊重祖先的概念放在中心。

照片右下:為志生紀念館後院,取自《志生紀念館風華再現》
照片左下:羅馬萬神殿— 與Damon Peng 和 Looky Kao在大同大學志生紀念館


《志生紀念館風華再現》
《羽化、話語》

表面上這兩本書無關,讀後覺得還是很有關係的。

左邊那本《羽化、話語》是姜敏君博士這幾年以自我民族誌的方法學,讓不同科系、不同學校的學生以自我為案例練習寫出自己的故事,我原本以為就只是一個說自己的故事而已,沒想到其實還是有與周邊環境發生關係的論述,而且把自我個體放入一個大環境的變遷中,了解了個體與不同大環境的關係,翻譯成自我民族誌還不錯。當然,還強調跨領域。

志生紀念館,這棟林家的住宅,1940年興建完成,但是要如何述說那個時代背景下的故事,必須在世界建築史上才可以述說的清楚,我們歷經了白色恐怖年代,林煶灶、林挺生兩代,戰爭的年代可以蓋出這樣的住宅,從承接總督府的土木工程,而後轉變成電器事業,這不也是一種自我的民族誌嗎?讓房子自己說話!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76223359193164/permalink/1883045708510912/

2019/07/20

【台北】解嚴32,回溯城市中的記憶,季風帶書店+玉山社出版



這是一系列的講座,我很想參加下一場:

▍主題 | 六張犁的墳墓故事
▍講者 | 蔡蕙頻
▍日期 | 2019年8月31日 (六)
▍時間 | 1530-1700
▍地點 | 季風帶書店(台灣台北市大安區安居街34巷9號)
▍費用 | 入場費每位台幣100元,可抵店內消費

這場主要是分享台北刑務所興建後,經過了苗栗事件、霧社事件(這次忘了談)、蔣渭水治警事件、二二八、許壽裳教授身亡、四六事件的發生地、江南案的陳啟禮,最後以彭明敏教授的逃亡,對比他的鄰居殷海光在他寓所病逝,這一連串的白色恐怖發生地,無論是加害者、行刑者、受害者甚至是旁觀者,與這一些地方都有互相的關聯。

了解我們的生活空間發生地,歷史相當的諷刺的在同一地交會著。

一座城市的進步,是能對這些記憶能夠同時存在所有人的腦中,隨時得反省,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觀點都能思考著永遠不再發生,解嚴32年後,我們距離進步的社會還很遠!— 和蔡蕙頻。

蒲公英閱讀分享計畫、七天七本我愛的書


《淡水文化地景重構與博物館的誕生》x《臺灣淡水埔頂及鼻仔頭地區歷史建築空間變遷》

通常我們的古蹟只是一個點,要把這些古蹟串聯起來也只是一條線,那麼要把歷史空間變遷講的十分清楚的,也只能看這類的書。老實說,有點硬,希望我能吸收100%


《世界絕美住宅解剖圖鑑》《直探匠心》

同樣的剖面圖,不同地點與不同時代的建築、住宅,我們可以從其中探知甚麼呢?


《想為台灣做一件事》《墓誌銘風景》


《台灣民主印象》《臺北歷史‧空間‧建築》

平凡無奇的書名,卻道出了一個台灣多重平行世界的認知。


《東京復古建築散步》《東京建築散步》《東京建築散步》

我到底還有多少同名的書啊?


《東宮行啟》《大滿州帝國史話寫真》

佐榮老師寫出了我們不知的另一面歷史,到底歷史有幾面呢?


《直島誕生》《城鄉創生魅力台灣》


《綠色推土機》《臺灣皇漢醫道復活運動》

這兩本書是有很深的連結,希望未來大家能夠廣為周知。


《日劇時期的台灣圖書館事業》《日據時期台灣嘉義蘭記書局研究》


《10頁漫畫讀完知名文學作品》《羅生門》

要從10頁漫畫了解一本文學作品很難,但是若要複習,是蠻好的工具書。PS. 羅生門是個例外。

【台北】海豚的朋友讀書會,抽牌卡




今天讀書會的主題是書店,看起來是我最熟悉的題材,於是帶了幾本書過去,也順便斷捨離一些書。

每次讀書會的最高潮就是仙姑來幫大家解說牌卡,沒有預期要做這個活動,於是我就在旁放空一下,後來又在大家慫恿下抽了幾張,實在太準確了。

抽到了一張比較陰性的牌卡,還有很顯眼的"好有錢",與隨機抽到的"改變",

已經很久很久都面對電腦螢幕,只是在臉書上碎念,或者導覽或演講,很感謝海豚舉辦這種朋友互動的活動,朋友就是一本本書,翻也翻不完。— 和Sung Yin 、亞蘋、廖家祥、劉玲君、江巧文、侯加菲和陳秀玉。

2019/07/18

【台北】台大夏季學院:生命之歌-跨領域的自我民族誌-皮卡普的世界-快閃走讀瑠公圳和龍安坡




當時取得任務的時候還搞不太清楚這個課程到底是哪些人修?然後誰是皮卡普?還一直詢問老師很多相關問題,很怕同學覺得我在講古。

後來,終於搞懂了,我到了我大學時代最喜歡的普通教室授課分享這幾年的走讀活動,夏季學院就是暑修,而且不限定台大的學生來修習,還可以網路上收看直播,直接在上面留言,就算簽到,真是進步。

大學時代參加攝影社,喜歡到醉月湖拍照,然後普通教室找尋不同的角度,如今帶領眾多的導覽與走讀活動,有點年紀的好處就是可以很愛"現"的說小時候的生活所見與經歷。

我用很快速的速度分享了瑠公圳的變遷,然後就帶大家出去,醉月湖與溫州街46巷的露出口,最後在欒樹下書房結束,才走了40分鐘,就滿身大汗,夏日炎炎要帶導覽真的非常辛苦啊!


好想買個傘架去放

2019/07/17

《巴黎‧德州》《巴格達咖啡》



為什麼這兩部片子,老是搞不清楚

【台北】大安社大戀戀四季:台灣咖啡館百年史


在咖啡館分享台灣咖啡館百年變遷,現在普遍認知的咖啡館,是賣咖啡+甜點+輕食。只賣咖啡,甚至只賣單品咖啡,不能加糖、奶的咖啡館,我想 La Belle Coffee 是非常難得可貴的。

目前的咖啡館文化來自於歐洲,反觀在中東旅行時想要追尋咖啡館文化的源頭而不可得,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高級飯店,看到了咖啡館上的金箔,還有金碧輝煌的大廳,加上旁邊戴上百萬首飾但卻把身體包的密不透風的伊斯蘭女性,這樣的維和感,咖啡館為何沒有一些傳統,在帳篷、海港或者是土耳其咖啡的沙盤?

失落的文化同樣在敘利亞的沙漠中,我看到了一家巴格達咖啡66的咖啡館,的確這家咖啡館位於大馬士革與巴格達中間的要道,但其實這家咖啡館是模仿同名電影《巴格達咖啡館》位於美國國道66號,位於加州,他的東方有一個小鎮叫做巴格達。

目前的咖啡館文化,當然來自於歐洲的文化沙龍的一環,而撐起沙龍這一片天的主角都是女性,悲哀的是來自於歐洲的咖啡賣起了洋食,也帶入了新穎的設備:冷氣、黑膠、裝潢、製冰器,但是同時也讓藝妓的演出往下沉淪為女給服務。

有三個小時慢慢談台灣咖啡館 1930年代的盛世,很爽!

攝影:La Belle Coffee— 在 La Belle Coffee 。

2019/07/16

【台北】孵珈琲洋館



日本從明治維新後,洋式風格的咖啡館從洋式的飲食開始,一直到終戰後,另一波的洋食館為何稱為喫茶店呢?

原因是太多掛羊頭賣狗肉的咖啡館,其實是有摸摸女僕小手談小戀愛的遊戲,所以不少的咖啡館就已喫茶店為名,單純的提供飲料、點心服務,現在的喫茶店為何還是要供應餐,我想還是為了生計,服務老客人。

復古的咖啡館其實是以洋式風格為主,裝飾品透露出彩繪玻璃,還有當時開始流行先進的電器產品,例如:冷氣、電扇、黑膠唱片、華麗的檯燈、立燈、木家具、皮椅、鏡子、西洋畫,以印象派、野獸派,還有畫家的素描,高檔的瓷器等等。

這種外加的裝飾,內裝充滿了深咖啡色木頭裝潢,昏暗的燈光與音樂,如今來看變成了一種復古風,在日本似乎是阿公阿嬤每日打發時間的去處。

今天來這邊,有聞到一絲的復古風,老闆也是日本老喫茶店的愛好者,踏查的店家不少,我想都是喜歡這樣的空間吧?— 在孵咖啡-孵珈琲洋館。


20190820

小時候大部分人家裡都會有這種櫃子,放置一些裝飾品:酒杯、娃娃、高級飾品等。

我覺得這是日式建築中座敷會有床之間,床之間的旁邊是床脇的變形,床脇由天袋、地袋、棚架構成,這個被稱為「違棚(ちがいだな)」的棚架就是這些櫃子常見的樣式。可能怕灰塵,還是怕小朋友去拿取,所以大部分有玻璃罩住,小時候經常被玻璃夾到。

家裡還有這樣嵌在牆面的展示櫃,可以拍出來給大家看看嗎?— 在孵咖啡-孵珈琲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