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5

【台北】1920s 書店,回到百年前的大稻埕,與世界接軌

 百年前的大稻埕,火車站配合商港原本設立在此,方便運送物資,後來才遷移到現在台北火車站的位置。19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世界各地有各種新興思潮,在大稻埕地區有蔣渭水的社會改革運動的「台灣文化協會」,並在今貴德街舉辦「港町文化講座」,「永樂座」戲院是個多元化的戲劇表演的舞台,都在此地萌芽。


1920s 書店的三樓,現為思劇場展演空間

 1926年蔣渭水曾在太平町開設『文化書局』,1928年《台灣通史》的作者連雅堂成立『雅堂書局』,1929年謝雪紅、楊克培共同設立的『國際書局』。大稻埕這個地方的思想與世界接軌,想想海明威、費茲傑羅、沃爾特·格羅佩斯、香奈兒、魯迅、柳宗悅、芥川龍之介都是那個年代的人物,在文學、建築、時尚、藝術各種領域1920年代是個國際資訊交流,思想豐富的一個年代。

 當時的港口,猶如任意門,就好像今日的機場,只要人、貨上船,就直接運往世界各地,想必當年大稻埕的洋人街,充滿了各式各樣的舶來品。時空到了今日,大稻埕就我們來說,年貨大街、南北貨、中藥材、茶店、布行之外,還有思想啟發的成分嗎?

 於是,周奕成就開了一家 1920s 書店,陳列著 1920年代國際思潮的書籍,企圖開啟大稻埕的黃金年代,那個百年前原本就存在的大稻埕,就好像打開兜拉A夢的大雄書桌抽屜,直接通往 1920年代世界各大城市。

 從小議埕到民議埕,到最近才開幕的眾藝埕,幾乎不向公部門申請補助的周奕成,非常崇拜當年春風得意樓的蔣渭水,他不但經營酒家賺錢,來補貼文化運動所需要的經費,辦報、講座,用醫生的角度來治療生病已久的台灣人。雖然百年之後的大稻埕,大家都已經識字,也進入所謂的民主時代,但是討論的思潮卻沒有建立起來。

 周奕成自許為生意人,跟在大稻埕的人一樣的作息時間,他也希望在大稻埕周邊可以擴充到十五個據點,這些小點猶如星光一樣,可以讓整個街區的文化活動更為活絡,每一個點都以協助年輕人創業的角度,大家一起互相幫忙把事業做好。

 以書店為一個窗口,或稱為一個入口,走入這個星光串起的老街區,這樣的商業經營模式,又不同於現今只有大企業誠品、百貨公司的經營模式,大稻埕假日不間斷大大小小的導覽活動,日本、香港、大陸觀光客陸續進來,私以為我們對更多前人的認識,必須更多學者、學生投入研究挖掘,從各種角度來認識大稻埕,但至少這家書店,是個起點。


1920s 書店所印製的小卡,當年影響世界的名人照片。

Bookstore 1920s
網址:http://www.1920s.artyard.tw/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32巷1號1樓
電話:(02)2552-1321

1 則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