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07/06

【名古屋】KOMEDA コメダ珈琲店,葵店

最近統一出脫中國星巴克的股權,換回台灣星巴克的股權,連鎖咖啡館的經營在全世界已經是白熱化,日本最大的連鎖咖啡館正在慶祝成立五十周年,2016年開始海外的布局,在上海成立海外第一家店,也在東京、名古屋證券市場上市。目前在全日本已經超過七百家的分店。


點咖啡附吐司與白煮蛋,每家分店會有自創限定產品

Komeda 的發跡地是名古屋,1968年創業在大樓內的小咖啡館,1977年在名古屋瑞穗區開設的總店,這家是 2001年開幕的葵分店,辦公室在樓上是企業總部。

這個圓形有水的吧檯,是這家店的特色,許多歐吉桑在此看報紙聊天,標榜如家一樣舒服自在的咖啡館,我看著歐吉桑來此高興的表情,連結帳掏錢都十分的興奮,應該是店員比女兒還可愛吧?

要講出這家咖啡館的特色,我能想到的就是有家的感覺,而且是適合全家人一起來的店,舒服大方的桌椅,而且何時來都可以點到適合的餐點。在名古屋地價便宜,咖啡館、喫茶店的人口密度比是全日本冠軍,而且大部分有附停車場。咖啡館旁邊還有OKAGE(感恩)喫茶店,共用著停車場,是 Komeda 集團的另一個品牌連鎖店,許多上班族在此吃完早餐才開車去上班,然後家庭主婦接力來消費,中午開始是上班族,完全沒特色的連鎖店,居然生意那麼好,在細節上符合了各式各樣人的需求呢!


名古屋葵店樓上是企業辦公室


旁邊同集團的連鎖喫茶店


早餐有附吐司,可以選擇白煮蛋或是紅豆甜點等,不過我看以前的照片好像都是兩片土司啊?


我點的肉桂粉的卡布,有一個類似雪茄造型的肉桂條,過癮,肉桂條是印度製造。


一個人來的歐吉桑喜歡坐在這個有水流的吧台前

2016/07/17

【廣島】廣島市現代美術館與朝日咖啡館,從長崎到廣島,跳脫原爆的藝術品



大家可能認為公共建築都要很高調的存在,跟大家招手說趕快進來,也同時跟世人宣示,我們已經進入現代化的國家。

但,這趟的旅程,無論在鄉間與城市,不乏大型的公共建築,圖書館、市場、寺廟、車站等,大抵上都是符合周邊的地形地物而興建,有時從不同角度,甚至看不到這麼大型的建築物,例如這棟現代美術館,位於比治山中間,從山下看不到他的蹤跡。

這樣形容好了,以台北為例,就好像把很大的美術館,蓋在象山的山中,當然從山下有電梯可以上山,要走上去也不是很辛苦,但是要流點汗,可以眺望四周的風景,然後進入博物館,雖然今天只看到三個展覽,但是每一個展覽都很札實。

刻意選擇假日來博物館,多是年輕夫婦帶小朋友來,有的帶著捕昆蟲的工具上山,也有的帶小朋友參與藝術活動,可以耗上一整天的時間,也讓小朋友接觸藝術。

當然以台灣的標準,這樣的觀光客數可能未達標準,但是藝術的培養是緩慢的,我們經常要求"速成",每次的展覽都是一場大拜拜,喧囂之後反而只留下了垃圾藝術品。或許大家也習慣出來吃吃喝喝,這間博物館也只有一家老的咖啡館,看著這張標價單的電話,總店的電話號碼是0001,前幾天經過沒有肚子可以進去,很慶幸這樣的遇見。

*從長崎到廣島,跳脫原爆的藝術品

1945.8.6 與 8.9 美國的兩顆原子彈丟在廣島與長崎,兩個城市都是港口,在戰爭中都是重要的位置,據說第二顆原子彈原本計畫丟在門司港附近的小倉港,但是因為天候不佳,飛行員無法投彈,最後要飛離開九州前,投彈到次要的目標--長崎。

這三個港口在戰爭時的命運大不相通,戰後也呈現在不同的樣貌,廣島至今來看整體建設是比較完整的,但是從美術館的展覽作品來看,廣島人似乎比較走不出這樣的陰影。

今天特別看了東松照明的攝影展,呈現的是以長崎縣各地戰後的樣貌,由於長崎是幕府時代鎖國政策下唯一開放的港口,受到西洋的影響比較多,而且小島嶼特多,又位於海洋迎風面,與朝鮮、中國、東南亞的交流緊密,與廣島瀨戶內海的風平浪靜,生活呈現十分艱困的樣貌,也因為這樣,東松照明的作品除了少部分用照片說原爆的作品外,宗教、節慶、討海、生活樣貌也十分的精彩。

在日本博物館看展覽,頭腦都會看到爆,無論是昨日的長谷川町子,或是今日的東松照明,作品多到看不完,要慢慢的消化。在書店書架上看到很多的現代作家,在博物館看到許多剛過世的藝術家作品,學習與傳承,尊重前輩的作品,任何工作都是一輩子的事情,這樣的精神,不知道現在年輕人可以接受嗎?

戰爭結束已經七十幾年,看了這兩地的博物館,雖然眾多的原爆印象藝術品,但看到新興的藝術展,似乎已經跳脫了這樣的陰影,在台灣的藝術創作,非常的多樣化,但相對的比較不成熟,但是日本的藝術品,除了有名的大師之外,新興的藝術家或是投稿的藝術家,顯得十分的保守,或許這跟"老師指導"與社會期待有很深的關係,從西洋藝術內化的日本藝術,非常謹慎的走著下一步的路。— 在 Hiroshima Cit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

2016/07/16

【廣島】浪漫喫茶店



進入社區,雖然老舊還算清潔,居然有老人家臥睡在地上,看到了中國雜貨店、韓國料理、三味線道場,還有一個類似安親班的兒童圖書室,而喫茶店、咖啡館也不少。一群年輕人,應該是韓籍的大學生,在走廊大聲打屁聊天,讓這個老舊社區添加了一點的年輕氣息。雖然是很久以前蓋的社區大樓,但是規劃的生活機能非常良好。

我走進了浪漫喫茶店,老闆娘與客人十分的驚訝,點了一杯黑咖啡,老阿嬤開始手沖,我環顧四週,只剩下吧檯可以坐,不遠處的桌子移除,所有的椅子全部朝向吧檯上的電視機,入口處還有蚊香,兩位歐吉桑老人家在吧檯看報紙,行動緩慢的調整座椅,並且把這裡當成家裡一樣的跟老闆娘聊天,感覺只缺少了卡拉OK的設備而已了。

這個商店街走廊上面的屋頂,讓我想起了『廣島式菸樓』的樣式,雖然是中午,商店街的商店多辦沒有開門,許多商店也被自動販賣機取代,只剩下許多老人在商店街遊蕩。雖然有點死氣沉沉,但比起台北市萬華的一些公共住宅,這裡還算有點生氣,廣島從原爆至今八十幾年,能夠重新站起來,這樣的公共住宅的規劃,應該也在都市更新中被廣泛的討論,反觀台北市的國宅計劃,長期因為短視近利而不容易推行,這希望大家能去世界各地的公宅觀光一下。

維基百科介紹這個社區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5%B8%82%E5%96%B6%E5%9F%BA%E7%94%BA%E9%AB%98%E5%B1%A4%E3%82%A2%E3%83%91%E3%83%BC%E3%83%88



2016/07/15

【廣島】十日市茶房,似乎老喫茶店都在路面電車站旁



進入了這家創立七十年的老店,除了店中間一台老的烘豆機、還有木頭椅子外,整家店少有老店的氣味。兩面牆都是大窗戶,光線十分充足,公車、電車在路上的行走的聲音,伴隨著店內電視的聲音。

我坐定後看著看不懂得日文菜單,除了野菜兩字是漢字,只好要求有無英文菜單,網路上熱門的餐點是雞蛋、吐司加咖啡。

不久,一位老先生拿著兩本有點情色的雜誌坐在我旁邊翻閱了起來,或許年紀大了呼吸有點不順,一頁頁慢慢地翻閱雜誌,除了八卦新聞,雜誌內還有漫畫,似乎每一頁他都有興趣。我擔心我老了是否也是如此,會到老喫茶店做同樣的事情啊!划手機時手指都對不準『讚』這個字了吧?

老人家十分困難的柱拐杖要起身,服務人員來幫忙,講話都有點困難的老人家,可能每天午後都要來此喝一杯咖啡吧?至於雜誌看了多少,可能都無關緊要,這家喫茶店,讓老人家有一些存在感。不由得我也想起了我的阿公,幾乎都在鄉下種田,但是年老時到台北居住期間,好像沒有一個場域屬於他。

一位永遠叼著菸打著筆電工作的年輕人(不是我),還有許多大叔低頭專心看著雜誌,周邊的鄰居來買咖啡豆,優雅的女士帶著帽子穿著洋裝,好像又不屬於這座城市,各式各樣的人往來,店主都能熱誠的打從心裡的歡迎,即使沒有互動,這樣的心意很容易感受到。


七十年的老店,除了店中間的老烘豆機之外,裝潢已經煥然一新


紫苑喫茶店在隔壁,也是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