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醫院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醫院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04/26

【台北】台灣醫學現代化之路,與吳佳璇同學的徒步台北

我們在醫學人文博物館集合,看了一些胸像與總督府醫學校到台大醫學院的歷史,我想佳璇同學環島一天都要走20公里以上,決定這條路線要拉長一點,時間也拉長,台灣的醫學現代化的確也很崎嶇,就從公會堂出發,最終會在青田街結束,主要探訪對台灣醫學有影響的一些雕像舊址、舊居。

賣個關子路線等我們走過一次在分享,看來又要繼續K一些相關的書,才會有比較完整的脈絡,很感謝同學跟我講了一些八卦,不過感覺好像聽一聽就忘了。

收到精神醫療的開拓者葉英堃傳記,看來我是不是要把這些資料餵給 AI,然後在用問答方式找出相關資料,不知可不可行呢? — 與 Erin Wu 。

2021/06/27

【台北】更生院

人事物完全串聯起來。

1918年,林清月的宏濟醫院,在媽祖宮後面。
1930年,臺北更生院(簡稱更生院),下條久馬一擔任院長,杜聰明負責院務。
1945年,改制臺灣省立戒煙所,杜聰明擔任所長,所址遷到臺大醫學院內。更生院由憲兵司令部第四團團部進駐。
1950年,憲兵司令部。
1954年,光復大陸設計委會。
1995年,債權銀行第一商業銀行拆除。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7QQ9dh8XEs
https://hsi.nhrm.gov.tw/home/zh-tw/injusticelandmarks/127209
https://taiwan.k12ea.gov.tw/index.php?inter=people&id=24
照片來源:國家圖書館(NCL-Taiwan)典藏 / 李道義 / 1932 / 15.1×10.7cm / 《影饗》

2021/05/26

【台北】《小說徐傍興》與蓬萊閣

剛好昨天玉山社總編輯魏姐貼出了出版社即將出版的書《小說徐傍興》

查詢了不少論文研究,多半著重在徐博士開設醫院後協助創校並且成立了棒球隊來討論,但我一直有興趣的是蓬萊閣轉變為徐外科醫院,門口有三輪車伕、攤商聚集,他還開放醫院提供流浪漢洗澡上廁所。

這間醫院從日本時代的飲酒作樂的空間,原本是東薈芳、蓬萊閣,戰後數度更換股東老闆,一直到 1955年出租給美國軍事援華顧問團,做為美軍俱樂部和美軍宿舍。1957年,徐傍興買下改為兩百床的醫院,當年借錢要買下這個空間,朋友還從雞舍底下取出黃金借給徐醫師,後來黃金價格翻倍,徐醫師還是還了同樣的黃金。

1970年代,徐外科醫院搬遷到保安街葉金塗宅,並且在甘州街55號蓋醫院。

從娛樂空間轉變為醫院,並且照顧弱勢族群,在這個瘟疫爆發的年代,是否給我們有甚麼的啟示呢?

參考資料:
https://www.hakka.gov.tw/file/Attach/1990/1/852115211671.pdf

照片來源:
1.
http://www.mhsh.ptc.edu.tw/?GoPage=1&Page=PhotoDetailAdv&Guid=2e1e7f7c-8727-8a29-6cef-bc860c78bc46#container_main_middle
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7%81%A3%E5%B7%A5%E5%8F%8B%E7%B8%BD%E8%81%AF%E7%9B%9F
3.
http://www.mhsh.ptc.edu.tw/?Page=BulletinDetail&Guid=46a10eab-a1e0-9ccb-ad11-1a31ff2d3a31#container_main_middle
4.
1966年得獎的聖保羅砲艇

2021/05/09

【台北】陳却的婦產科福生堂醫院

這是位於民樂街的福生堂醫院,上圖照片是1945-1957年間,下圖照片是現況。

轉角三樓的部分是1945-1957年間的增建,後來又加了紅色面磚的拉皮改造外觀,我比較想要注意的是這些窗原本是長型有重力槌的窗,上面還有氣窗。左邊三樓的窗台的洗石子還蠻講究的,戰後增建以及後來拉皮的工程,我覺得質感越來越退步,不過的確紅面磚是當年很流行的建築外牆。

對於室內的格局,最為產婦手術後的休憩,是否有感染隔離的概念?嬰兒與母親的關係,是否與今日的坐月子中心相當呢?我很好奇當年的空間配置。

根據李福然先生的回憶,這家醫院有兩個診所,從掛號入口就分兩個通道,一個通道是福生堂醫院的創辦人陳却負責的婦產科,到東京念女子醫學專科學校回台灣服務,戰後又回日本拿了人類學的博士。另一個通道是外科,由陳却的丈夫,謝伯津醫師(謝唐山順天外科醫院之第三個兒子)負責,一棟房子兩個科別,不像我們現在到大診所都是共用掛號、共用診間、病房。當時因為是婦產科女性為主,所以才這樣分得那麼清楚嗎?

對於這棟房子作為大稻埕知名的婦產醫院,台灣女性在日本時代向上發展的過往,我覺得是獨一無二的,而台灣從傳統助產婆、助產士變成了都是由男醫師來決定孕婦的生產方式,女醫師與助產士一直以來備受擠壓,我們是否能夠藉由這棟房子更加推廣女男平等,進而推廣自然生產,成為世界最進步的社會呢? 陳鈺萍

照片上,取自呂大吉建築師的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3803349353096387&id=100002640800364

2020/07/14

《標本‧文物‧我們的歷史》森 常治《台湾の森於菟》



要看的書實在太多了,於是來實施每日一頁,然後再來連連看,看過那一頁的內容,在連結到另一本書。

翻到《標本‧文物‧我們的歷史》P.148 是森於菟的菸灰缸盒,森於菟曾經擔任台北帝大醫學部部長(院長),終戰後移交給杜聰明。他的父親森鷗外,不但是軍醫也是知名作家。

森鷗外在 1895年陪同北白川宮來台,也有堅信腳氣病源細菌說,可以食用征露丸康復,拒絕陸軍阿兵哥採納米麥混食,他認為海軍洋食實驗為毫無科學根據的魯莽舉動。

這部分不知道森於菟如何描述他老爸的政策呢?

2020/05/16

《台灣婦產科的舵手魏炳炎》


照片取自這兩本很厚的文史資料,應該是魏炳炎過世的時候出版的。
圖一:魏炳炎結婚照,台灣神社
圖二:真門會歡送真柄教授,難得找到在大稻埕開設福生堂婦產醫院的陳却照片

其實是上次跟上上兄在咖啡館聊天聊到了魏清德,老家在康定路72號(已改建),大家可能比較熟悉他的兒子魏火曜,他的地址是康定路80號(已改建),比較少知道他弟弟魏炳炎,他是台灣婦產科的舵手。

2020/02/12

ALIVE、請別在病房裡誦經、戀愛可以天長地久、Top Knife



這一季的日劇超多醫生的劇,重點都是醫病關係,尊重病人的確是目前最缺乏的一環。

醫師不是神,病人也不全然無腦,討論這樣的關係,也是我們應該多多學習的。

2018/08/10

《好醫生 Good Doctor》專業與夢想,野田"妹"這次變成"姊"了



有很多人以為醫生的專業就是把手術開好,盡力讓病人可以生存,這個自閉症的醫生努力的想要做好這個夢想。

但,人與人的溝通不及格的他,努力的想要融入醫病關係,替病人解除病痛,後來發現解決最重要的是"心",這齣連續劇讓我們重新學習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反觀台灣社會,我們有努力在做"溝通"事項嗎?每個人有自己的立場硬幹,每日的媒體都是這樣的報導,是不是我們都搞錯重點了呢?

回歸到專業,如何做好溝通,解決問題才是重點。




日劇與其他國家的連續劇最大的不同,就是人性的描述,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深刻的呈現,從各自表述的角度,然後帶到兩人情感的連結,然後對照組一對比,形成了一個勞不可破的網,這就是日劇的架構,簡單好用。

日劇中惡毒的場景都不長,經常一下子就帶過,有時候失神就看不懂,不像台劇一直強調,怕人看不懂,目前的政治的新聞不也是這樣嗎?台灣人少了哪根筋,為何看不懂呢?

我得承認印度的世界觀是善惡並存,成就一粒沙的世界,善與惡都有存在的必要,最終還是要大和解,但我們好像沒有和解的可能性。

好想知道 good doctor 如何安排解局呢?醫生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可以解決嗎?

另,醫療與商業利益,真的沒有平衡點嗎?

2017/11/08

【台北】保安捌肆咖啡,順天外科醫院



每次經過總會進來參觀一下,台北市的歷史建築,到底要怎樣再生呢?這是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咖啡、展覽、活動,在大稻埕散步,這樣的街屋,一棟棟都有獨特的歷史,但歷史並不容易被一般人有所感動,這次進來,看到展出老的窗戶老的木窗花,以前X光室應該是鉛板,可是包覆著木門,這讓我特別的感動!

尤其,剛剛從新芳春茶館走過來,很多舊的東西一拿出來,就很容易回到那個年代,很感恩還有人願意修復老房子。

新舊建材混搭之後,很容易沒有美感,便宜行事的後果,就是整組崩毀。這些形容詞套用在各樣的事情上完全都可以套用,無論新舊物品,東西文化,其實都可以很漂亮的搭在一起的,端看我們用不用心,以這樣的歷史建築,是最容易做到這樣的美感,也最容易發揮的,更尤其在大稻埕這個區域,自古以來就是多元文化的交流。

之前問過謝豐舟老師對於這棟房子周邊的記憶:

1957年,當時謝豐舟國小五年級,自幼在台南長大,第一次到台北大稻埕來,猶如進了另一個世界,尤其是到保安街84號探視阿嬤李如玉,可能因為她生了很多小孩,看起來大腹便便,自幼出生豪門,是李春生的孫女。他說:好像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謝豐舟回憶兒時從台南坐火車到台北,需要花七個多小時的時間,到大稻埕保安街時,周邊有居住一些福州人,不時傳來戲曲吟唱表演的聲音,在這條街上有好多的藥局、診所等。

詳細:
http://trip.writers.idv.tw/2016/09/blog-post.html

看到咖啡館人員幫客人介紹周邊好玩的店家,看來各式各樣導覽的需求還是很多的。— 在保安捌肆Café 。

2017/10/14

《Doctor X》第五季



每次看這個就想到了台大醫院,這次看了想到了韓國女總統,看到了一半原以為這一季終於要全用女性來改革,每想到第一集這個白廉院長就被鬥掉了。

最近幾年女性總統總理透過民主選舉的方式嶄露頭角,不知道是不是隱射誰呢?希望後來還有這位志村院長的角色。

還是十二萬分的佩服日劇的編劇,第一集完全採用好萊塢的手法,即使沒有看過前面幾季的連續劇,把這個梗帶出來,也看得懂,而看過的人,除了複習之外,還莞爾一笑。

希望台北市,甚至是台灣,不要成為劇中崩塌的白色巨塔。

2017/07/18

【廣島】尾道,貳拾dB古本書店,年輕人開店,以前是診所


在尾道無人的傍晚,聽到路旁有個很像老收音機發出的聲音,只有在台灣山上運動的老人家會發出的聲音,原來是一個裝置藝術。


看了裝置藝術,才知道原來旁邊有家書店,可是從這邊看過去只是一片空地,既不能當收費停車場,空著這塊荒地也怪怪的


日本的鄉下眾多的老房子,維護也不容易


靠近一點,還有許多廢置品再生


到了書店入口,看似沒有人,其實主人在隱密的掛號間


進入這一區要拖鞋,我非常習慣的脫了鞋,享受這個滿滿是書的空間,一堆便宜的生活手帖,可惜帶不回去


買了一本東海道昔今的書,超便宜,年輕的店主用英文跟我說這邊以前是小診所,所以書衣做成藥包的樣子

2017/04/09

【台北】何醫師台大醫學人文館的導覽



上週去參加 台北城市散步Taipei Walking Tour 的導覽,三個小時對大部分人來說是很累人的,這場融合台北賓館+台大醫學人文館+臺大醫院舊館外的導覽,我其實喜歡後半段,但大家到後面可能都累垮了。

何醫師是牙醫,也是保安宮的董事,保生大帝也是醫師,何醫師的父親也是總督府醫學校(台大醫學院前身)畢業,也都是這個銅像堀內次雄的學生。

不知道為何念醫學院的學生,多帶有家族傳承的意味,並且很感謝每次來醫學人文館,都讓我驚奇,這次走廊上展出了氰酸鉀的作品,其中李鎮源退休後投入台灣建國推動的工作,很希望氰酸鉀可以發行相關文創產品,有我最喜歡收藏的撲克牌就好了!

以自己所學,導覽自己就學中的歷史,我覺得是最珍貴的活動,真希望各科系都可以有這樣的人出來導覽,也舉辦各式的展覽,讓台灣人可以更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