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女文青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女文青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04/02

【台北】青田七六與醫學

來了醫學系的父子,以及醫學院的同學,馬上拿出謝豐舟教授畫的理農學部,也是我們大一的共同回憶。

一位醫學系的教授退休後放下聽診器,講著家族的故事與台大的歷史,我到底要留些甚麼給學弟妹呢?

— 和 Annie Hung 在青田七六。

2021/07/25

《現代性的魅惑》修澤蘭與她的時代

《現代性的魅惑》修澤蘭與她的時代

修澤蘭眾多的學校建築,在我們的心目中是共同的符號,但這些現代建築與傳統建築的連結點有哪些?

殷寶寧老師給我們好多好多的答案,有這麼多文化資產在校園,如何要讓我們能夠深刻的了解,學生每天使用,能夠有所體會嗎?

對於我們前輩心裡所想,我們好像都在拼圖,還好還有建築能夠告訴我們可能的答案。

2021/05/29

《生產,本該無傷》

《生產,本該無傷》

幾年前看幾個網紅把舉辦婚禮到水中生小孩的實況完完整整的播放在 Youtube 上,簡直就是真人版的楚門的世界,我回頭再找這家 Youtuber 兩個小孩都已經長大了。

仔細看,原來這對家網紅是劇場演員,難怪上鏡頭的口條都非常好!

有關生產,從台灣原本就有的助產婆到家裡助產,一直到醫院由醫師來生產,打麻藥無痛分娩或是剖腹生產,這本書作者阿萍醫師以女巫自稱,我在想古代人類與地球的脈動有甚麼關係呢?

孕婦可不可以喝咖啡呢?這本書還送咖啡包,我想應該可以適量喝喔! — 與陳鈺萍。

2021/05/09

【台北】陳却的婦產科福生堂醫院

這是位於民樂街的福生堂醫院,上圖照片是1945-1957年間,下圖照片是現況。

轉角三樓的部分是1945-1957年間的增建,後來又加了紅色面磚的拉皮改造外觀,我比較想要注意的是這些窗原本是長型有重力槌的窗,上面還有氣窗。左邊三樓的窗台的洗石子還蠻講究的,戰後增建以及後來拉皮的工程,我覺得質感越來越退步,不過的確紅面磚是當年很流行的建築外牆。

對於室內的格局,最為產婦手術後的休憩,是否有感染隔離的概念?嬰兒與母親的關係,是否與今日的坐月子中心相當呢?我很好奇當年的空間配置。

根據李福然先生的回憶,這家醫院有兩個診所,從掛號入口就分兩個通道,一個通道是福生堂醫院的創辦人陳却負責的婦產科,到東京念女子醫學專科學校回台灣服務,戰後又回日本拿了人類學的博士。另一個通道是外科,由陳却的丈夫,謝伯津醫師(謝唐山順天外科醫院之第三個兒子)負責,一棟房子兩個科別,不像我們現在到大診所都是共用掛號、共用診間、病房。當時因為是婦產科女性為主,所以才這樣分得那麼清楚嗎?

對於這棟房子作為大稻埕知名的婦產醫院,台灣女性在日本時代向上發展的過往,我覺得是獨一無二的,而台灣從傳統助產婆、助產士變成了都是由男醫師來決定孕婦的生產方式,女醫師與助產士一直以來備受擠壓,我們是否能夠藉由這棟房子更加推廣女男平等,進而推廣自然生產,成為世界最進步的社會呢? 陳鈺萍

照片上,取自呂大吉建築師的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3803349353096387&id=100002640800364

2020/04/29

《大稻埕查某人地圖》



婦女的活動空間,在日本時代的大稻埕有快速的改變,其中蓬萊小學與第三女中讓台灣女性從小有了受教權,大稻埕有許多女醫生,地位不比男性要低,那麼結婚對象會選擇甚麼樣職業的男人呢?

答案很簡單,也是醫生就好了。

2020/04/24

閨秀時代《陳進》



那個時代的女性非常不容易,一是台灣傳統女性並無受教權,二是日本時代台灣人要到日本出頭天也備受歧視。

雖然從小台展三少年其一的陳進出頭了,可是我感覺進入戰爭時代,後來國民政府來台灣,被歸類成日本東洋畫,高齡結婚產子的陳進,仍然創作不停。

若以當代女性切入,一個介於傳統與現代洋風,大正浪漫下出生的傳統女性,所幸有一個有錢的父親陳雲如,進入三高女,然後去東京念書。

我們不了解的年代,阿嬤畫畫的心情到底描述甚麼過往?

2019/12/14

【台北】艸蘊



雖然開業快兩年,我倒是第一次踏入!

從進門小巧的領檯兼具吧檯,還有一些可愛小巧的小品,走上小巧的樓梯,二樓小巧的桌椅與舒適的沙發,再上閣樓還有幾張桌子,我這位人高馬大的阿伯坐下去,肥肉整個擠在椅子內,好像巨人坐在玩具屋裡面。

以前經過這裡,還沒有開門前,總有許多少女在門口等待,今天難得進來,好像進入的愛麗絲的夢境,不久就有許多少女來吃甜點喝飲料、看書、聊天。

我這位阿伯完全是局外人,好像誤入中學學校,還亂坐別人的位置。

布置很多花花草草,許多手作課程,有種甜美的滋味。

2018/10/21

【台北】裕仁皇太子到大甲?#女文青30



雖然經常不經意的在很多演講現場巧遇女文青,但這位女文青跟我說《時空旅人》那本台灣專輯的雜誌,可能內容有錯誤。

她說:1923年裕仁皇太子來台行啟,乘坐縱貫線的路線應該是山線不是海線,可是照片中卻出現了"大甲"的看板,這不是非常的奇怪嗎?然後在拿給我看"彰化"站的照片,那張有大甲二字的車站還真的非常神似。

有幾個可能:
1. 裕仁皇太子專車真的繞到海線去了
2. 那個"大甲"的看板是大甲人帶去的,表示大甲人很愛戴皇太子
3. 以前的"大甲"站,跟現在的"大甲"站不同地方
4. 照片可能不是1923年那次,或是其他事件的照片

對大部人來說這可能不重要,支持購買《台北慢步》比較重要

2018/09/10

【台北】村上大叔與華盛頓小姐的台北慢步#女文青29



這位女文青學了幾個月的北京語,被派來台北上課,村上大叔負責接待,這位文青堅持我們一定要跟她講北京語,不能跟她講英語,十分有學習精神。

結果,還是我們村上大叔厲害,完全聽得懂她講甚麼,還負責教學起來,原來要聽的懂需要把她的北京語翻譯回英語,然後才能了解,真是十分佩服這位村上大叔,念了五所大學(若我沒記錯的話),不斷的努力才有這樣的成就,我就沒有這樣的能力。而我自省跟我聊天很辛苦,因為會扯到很多地名、專有名詞,也幸虧這位大叔可以幫我翻譯過去。

我問了這位女文青喜歡甚麼電影,她一時想不出來,不過她說在飛機上看了 The Post 郵報:密戰,很喜歡梅莉史翠普的這個角色,的確目前川普總統在美國涉入新聞自由的議題,還蠻多人有感的。

話說回來,女文青也真的很厲害,獨自就跑來台北跟大叔們碰面啊!— 與 Michael JF Chen 在欒樹下書房

2018/09/07

【台北】遇到桃園來的女文青與溫州街女文青#女文青28



師母開過咖啡館:綠逗豬式會社,當時去咖啡館遇到講話非常有氣質,卻在廚房煮義大利麵,有時在吧檯煮咖啡,又要端盤子,整個大跳痛!師母影響我最大的就是整個充滿了熱情,永遠不畏懼面對未來。

今天她帶從事藝術工作的朋友去看畫展,先來這邊用餐,剛好被我遇到了,師母被我半強迫買了一本《台北慢步》送給朋友,然後又被我強迫合照。

剛剛在磅礡大雷雨的時候, google 這位農民藝術家的作品,十分細膩,下次要去拜訪一下。— 在欒樹下書房。

《台北慢步》台灣Y字路的作者栖來光女士來拍攝寫作過程#女文青27



日本的攝影團隊只拍一個鏡頭,就花了一個小時,顯得台灣的團隊馬馬虎虎?只能怪台灣的經費比較少嗎?中間應該有甚麼眉角值得我們學習的呢!

這個團隊前幾天來,從台灣北海岸拍到高雄,主要是拍山口人嫁來台灣,尋找台灣與山口種種的連結關係,重要的有林百貨、菊元百貨等等,今天來青田七六,送了一包蓬萊米給團隊,感謝磯永吉教授把日本米種改良在台生長,磯永吉教授晚年回山口縣擔任農業顧問,可見山口與台灣的關係,除了人之外,土地的連結性也非常強。

這個節目預計十一月份會在民視播出,是山口縣的地方電視台第一次的嘗試,所有內容都是日本電視台製作,以在地出發連結到世界各地,我期待未來也可以跟台灣的電視台合作,互相支援,這樣或許不同的工作方式可以激盪出更多火花。

栖來光女士這次也支援《台北慢步》的插畫地圖,除了《山口,西京都的古城之美》走入日本與台灣交錯的時空之旅,在玉山社也出版了《台灣Y字路》中日對照的文字,嫁來台灣十幾年,從學中文開始到寫作出版,除了這兩本書,還在許多雜誌與網站有專欄,能夠有這樣的成果,只能說非常厲害!— 在青田七六。

2018/09/04

真的帶書去慢步的女畫家#女文青26



看到 mina 在臉書上貼的照片,背景是我熟悉的圓環與森高砂咖啡館那個路口,這兩個地點我的感慨最深。

1. 圓環從日本時代的圓公園,變成小吃攤這是我童年的難忘的回憶。目前露出了台北大轟炸前的消防蓄水池,重慶北路的拓寬,不適宜的玻璃屋,間接形成了目前寧夏夜市。

2. 南京西延平北這個十字路口,日本時代有兩家重要日人經營的店面,菊元百貨店、光食堂支店,這兩棟建築都已經改建大樓,而另兩家台灣人開的店面,老房子依然存在。這說明了甚麼?是不是跟永康街有點神似呢?我們從來沒有論述過,我沒有更多戶籍資料不敢妄下分析,這跟迪化街的立面保存,也可以拿來分析一番。

老房子的保存,蓋新大樓的經濟利益衝突,我們有沒有辦法把文化利益放在更前頭呢?

感謝這位女文青,讓我更有力氣繼續寫慢步!— 和高素寬。

2018/09/03

《台北慢步》書店#女文青25

女文青指定到33巷咖啡館拍照,我們到達現場才發現暑假期間店家休假,於是轉戰附近的書店拍照



到達書店的時候,樓上已經有一組網美拍文青照,該攝影師的鏡頭很多,換來換去很努力的想構圖,麻豆身材姣好而且動作已經媲美專業模特。還好我們阿寄薑是老的辣,硬是把年輕辣妹當成背景拍出美照。

重點還是鼓勵閱讀,這樣的書架與燈光,雖然氣氛好,但真的很值得大家來看看書,更重要的是順便買一兩本書回家。— 和 Candy Anegi 。

2018/09/02

【台北】女文青常來的店,很正的阿正廚房#女文青24



今天先貼一下很漂亮的擺盤,阿正師父的料理很猛,除了味道能夠互相相襯之外,顏色也要很搭,甚至是擺盤是擺好擺滿,高低有層次,比西洋藝術繪畫中的油畫還要講究。

傳統法國料理講究擺盤,但是總有很大的留白空間,要擺滿是非常不容易的,不然大家可以自行試試看。

阿正師父也寫了一手好字,大家去吃飯後,趁師父有空的時候,多多跟他討論,無論是台菜或是世界各地料理,能夠融會貫通施行在餐廳,真的非常不容易的。

連穿著都很有味道。— 與黃守正在阿正廚坊 Chef Show Time

2018/09/01

《台北慢步》女文青#23



本日文青是這兩位,這兩位都很會趴趴走,一下日本,一下韓國,一下彰化,一下又回到家裡拍日出。

不過,手上拿著,剛好少了最新的《台北慢步》

我也很想寫世界各大城市的旅行書,但是總覺得無法深入,怕只是浮光掠影,所以就只寫台北。

我想是時候打開任意門了,或許可以用台北 vs 東京,台北 vs 上海,台北 vs 伊斯坦堡,台北 vs 紐約,台北 vs 巴黎,台北 vs 馬德里,台北 vs 阿姆斯特丹等方式來試試看啊!

海豚背後的"昭和",或許也可以來寫一本昭和時代的慢步。感謝部落格時代就一直支持我的好朋友。

#台北慢步女文青— 和曾淨慈和江巧文。

2018/08/29

《台北慢步》央廣的主持人#女文青22



我這輩子上最多次的節目,絕對是她主持的節目沒錯,現在的廣播主持人要三頭六臂,不但要會寫文案,剪接聲音、配樂,還要會寫文章,同時還要人脈廣會找來賓,遇到不太會表達的來賓(如我),還要能夠帶動氣氛。

我想未來的廣播,還要能夠直播吧!

有次上節目聊到菊元百貨,她說有次去大稻埕訪問,知道在南京西、延平北路口,已經改建,當時我並不清楚,回來找資料才找到了原來菊元百貨公司的前身起家厝真的在那邊啊!這才讓我從都市的地緣關係來看這些人發展的關係。

一個主持人的養成不是那麼容易,希望電台有更多人力,可以做為主持人的助手,也能培養年輕人進入廣播世界。

2018/08/28

《台北慢步》女文青慢步到台南去了 #女文青21



有一次淡大文茹老師說要帶幾個老師一起去三峽看李梅樹美術館舉辦的鹽月桃甫展,剛好有空就一起跟去了。

文茹老師說:



這位女文青是在台灣逐漸生根的日本教師,除了日語教學之外,對於台灣深度文化、人文歷史都有高度的興趣。



在三峽老街慢步的時候,這幾位老師用日語很豪邁的交談著,看著許多設施不知道討論甚麼?跟我在日本商店街觀察到的女性很不相同,尤其是在餐廳吃飯的時候,聊天笑聲大得驚人,我幾乎都想要裝作不認識這群人逃走。

後來想想,可能是老師的職業病,音量要大一點學生才聽得清楚。

我很能理解許多日本女性來台灣觀光下飛機解放的心情,彷彿到達了一個自由的國度。但是,這群人是已經在台灣生活好幾年,也在大學擔任教職。我想這應該算是從"入境隨俗"進入"落地生根"的階段吧?

不過,相當佩服來台灣生活、工作的日本人,在很多傳統刻板印象下被我們用放大鏡觀察,其實她只是融入台灣生活而已,是我大驚小怪了。— 與Kanae Nakamura 和 WenJu Lee在奉茶.十八卯

2018/08/27

千人走讀城市慢步導覽,金車文教基金會總幹事#女文青20



清芸姊這幾年非常支持水瓶子個人的書,每次出版散步相關的書都買百本以上,而且經常找我去帶走讀導覽活動。

從原本便宜又大碗的模式,不但免費還送咖啡包等贈品,時間還是四個多小時,還發給導覽老師費用,真是一家好企業回饋民眾,又能了解在地文化。還好後來這類活動都有收費,時間也縮短為兩個半小時,不然大家都沒有生意做了。

每年的千人走讀活動,要同時找那麼多導覽老師、導覽機,還要把路線錯開,避免大家全部擠在一塊,幕後有一個大功臣 Peter,凡是只要交代他,所有一切都搞定。

要拍女文青的照片,我還特地帶了單眼相機,裝上了把妹鏡,可是忘了帶閃燈,沒想到 Peter 用他雙鏡頭手機,就打敗我高貴的器材啊!

果然有好同事很重要,請關注 金車文教基金會 King Car Cultural & Educational Foundation參與相關活動。

2018/08/26

《台北慢步》三峽老柴咖啡館,總有個地方等著你#女文青19



#台北慢步女文青
#買一送一的概念

從第一次到三峽老柴咖啡館,倏忽過了好幾年,前幾天到訪,熟悉的裝潢居然令我感動,當晚,又有現場真人演唱會,又讓我感受到老柴的另一面。

以下是女老闆的女文青文:



夜裡,來探班的冠凡和吧檯裡的蓓蓓閒聊著…

一個已經離開老柴,在學校實習的新手老師,開心~累了~便回來店裡看看…

而蓓蓓就像老柴的暖暖包,常常可以給離開的夥伴們支持,聽他們說說心裡的不安或喜悅~

而老柴咖啡館裡,總會有個人等著你來說說故事,也因為這些來來去去的夥伴們,層層疊疊出許多暖暖的故事~



我問女老闆說要不要到台北開另一家咖啡館,她笑著說能繼續把這家店經營好,就功德圓滿了!她翻開了《台北慢步》的第七章,看到了臨沂街的馥園餐廳,往事歷歷浮現以前在附近生活的容貌,下次再去問她那一段往事。

老柴的冰咖啡很讚喔!— 與王冠凡、吳蓓蓓和張若芸在 Lao-Chai 老柴咖啡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