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阿曼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阿曼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08/25

【阿曼】20130825@12:尼日瓦堡的咖啡館,服務生都是尼泊爾人



1.

Wahiba 沙漠,準時看到金黃色的太陽出現,陷入瘋狂的瑜伽、太極拳等剪影動作拍攝,後來那個開車載大家來的司機自己做起瑜伽、功夫、倒立動作,玩得比遊客還要兇。

2.

來到一個不知道地方的城堡遺跡,有些地方是廢墟,有些地方有整修,有小朋友在此騎腳踏車,也有羊群在遺跡內散步吃東西,我不知道這個地方的英文地名,只看到蝌蚪的阿拉伯文字。心中想著一個陌生的城市,在沙漠中時而繁榮,時而沒落的過往,在這裡奔馳的小朋友,或許過著千年類似的生活,他們保持著一些傳統,也融合了現代的潮流,一座落寞的城市永遠不會死亡,因為一個遺跡、一個廢墟,都默默地訴說這座城市的過往雲煙。

3.

到尼日瓦的高速公路蓋好了,但是途中預定要經過的城堡就無法進入,只好明天再去拜訪。Bait Al Radaydah。

4.

尼日瓦堡,一座完全復原戰爭時期的塔樓,讓大家很明白為何敵人難以攻破這樣的城堡,登上塔樓看到一片綠色的椰棗樹,這片綠洲透過一些灌溉系統來維持,這些水道系統目前列為世界遺產,雖然聽說目前還有在運作,但不知道這片綠洲是不是依賴這樣古老的系統在運作?

5.

尼日瓦堡旁有一家咖啡館,裝潢很現代化,跟一般的雜貨店、餐廳很不同,服務人員都是尼伯爾人,點菜後很主動的給了無線網路的密碼,外面炎熱的氣候,在咖啡館內喝了阿曼咖啡,有薑汁加咖啡的味道,但之前讀過葉門的咖啡其實是咖啡豆的殼去熬煮而成的,不知道阿曼咖啡是不是也是這樣製作,看來要多查一下資料了。

6.

尼日瓦堡裡面有蔬果市場、肉品市場、動物市場等,完全分區分得很清楚,外圍有些手工藝品店,看起來是賣給觀光客,有陶器、佩刀、銀壺等,不過同樣的產品數量很多,又有點像是大、中盤批發商。據說尼日瓦這邊是這些傳統手工藝品的製造中心,供應到阿曼各地的觀光用品店,但不知道現在是不是還是製造中心?

夜晚八點的尼日瓦,好像才要甦醒,清真寺旁聊天的男人,男人衣服的裁縫店,黃金買賣,路上人們摩肩擦踵,跟白天像座死城,真的有天壤之別。回旅店時一路雙向滿滿地車陣,讓我見證這座城市的交會、交錯,與我不知道的繁榮。

2013/08/24

【阿曼】20130824@11:Wahiba 沙漠



1.

逛了一下素爾的市場,有人牽羊過來,可能是要賣掉吧?也發現了這座小城市的店家,都是女性訂做衣服的店,有許多店家還強調有印度風格,這裡的衣服店比餐廳、雜貨店還要多,我的結論:誰說伊斯蘭婦女不愛漂亮,雖然包的緊緊地,可是衣服樣式、顏色、手飾、指甲、身體彩繪、鞋子、頭巾的樣式等等,比我們要講究的多,千變萬化的無法想像。

PS. 這裡的雜貨店招牌全為 COFFEE SHOP,裏頭主要賣飲料,還有些雜貨,要翻譯成咖啡館不是那麼適合,於是我稱為雜貨店。

2.

到沙漠途中,因為看到導航系統上面有個文化遺址,所以就開過去,因為沒有租四輪驅動的車子,當場陷在沙裡面,我真是不小心,幸好遇到一個路過的好心人,馬上開車去『僗』了三個壯漢過來,把車搬了出來,阿曼人每個人都很熱心啊!以後看到不是柏油路,可能都不敢把車開下去了。

阿曼人每個人都很主動的熱情,這點倒是跟台灣人很像。另外,開車搶快,好像也跟台灣人很像。

3.

Wahiba 沙漠,到達我期待的沙漠,傍晚去看夕陽,風沙很大,這裡的沙不若摩洛哥的撒哈拉那麼細。大家一直指著我的相機,說『沙』是相機的殺手,要我小心一點,經過上次摩洛哥的洗禮都沒事,相信今天也應該沒事才對。雲太多沒看到夕陽,但是有看到月亮從東邊升起,星星也不少,今晚在沙漠的氣候宜人,徐風吹來甚是愜意,點了瓶啤酒,這趟旅程還是第一次買到酒,希望明天可以拍到沙漠的日出。



2013/08/23

【阿曼】20130823@10:素爾,每個人都會對你揮手



1. Qalhat 有個 Bibi Maryam(*)

2. Sunaysilah Fort,星期日~星期四 7:30~18:00,今天星期五放假。

3. Bilad Forg,剛整修好,看起來是沒有開放。

4. 潟湖,很美,不少人坐船遊湖。

5. Al-Aygh 堡,整修的很新,當然也沒有開放,大街小巷都是小朋友,不知道阿曼現在的人口是不是暴增很多

6. 夕陽中的吊橋、燈塔,這個場景好像只出現在 Wii 的電動玩具內,好不真實,青少年在打沙灘排球,有人在跑步,小朋友玩著沙,所有人和樂融融的景象,只是,女性除了小孩外,還是很少出現在公共場所。以前素爾是造船廠,是海上絲路重要的貿易港口,從葡萄牙人開始,一直到了蘇伊士運河開啟後而沒落。

7. 這裡的超市好像外籍人口比較多,或許我到的超市是比較便宜的超市?



2013/08/22

【馬斯開特】20130822@9:Sultan Qaboos 大公清真寺既簡單又華麗的風格



照片接的不是很好

1.

Sultan Qaboos 大公清真寺,九點至十一點是訪客可以進入參訪的時間,我上午九點鐘準時進入,然後慢慢地看,觀光客其實不多,這個給觀光客參觀的清真寺其實規定一大堆,參訪時間來之前最好能查清楚,我覺得連裡面的工作人員都搞不清楚。

維基百科:http://en.wikipedia.org/wiki/Sultan_Qaboos_Grand_Mosque

拍完了華麗的水晶燈,我發現前面的神龕有點像伊朗的藍色清真寺的大門。而有些清真寺的伊瑪目是在地下帶領大家誦經,這個清真寺的演講台跟基督宗教一樣是比較高的。

結束出去後,想跑到伊斯蘭資訊中心去拿一些資料,我正要去拿中文的說明的時候,就被請了進去他們的辦公室,結果我被用英語傳伊斯蘭教義,大約半小時的時間,感覺好像小時候被拉到教堂去一樣。還好我對伊斯蘭的信條、五功有些了解,不然以我的爛英文,可能鴨子聽雷。

本來我是用中文了解伊斯蘭教義,現在聽到用英文,還是隔一層,這個伊瑪目一直說 God, 我不知道為何不能稱『阿拉』,結果講完後一直要我問問題,我本來要問遜尼派的宿命論與什葉派稱為神聖審判有甚麼不同,但是這個我實在翻不成英文,只好問最簡單的問題,禱告的五個時間有甚麼意義?

後來,他居然問我『生命的意義?』還有『是否相信有 God?』,這我當然答不出來,可能他覺得中國人都是無神論者吧?我說我是台灣人,他又說台灣應該有佛教,我就說我是相信有(神)的,但不知道他瞭不瞭解我的神跟他的上帝有甚麼區別‧‧‧‧‧‧巴拉巴拉!後來進來一個比較大的長官,這些伊瑪目都有點緊張,長得真像現任國王,我跟他握手後,我就趁亂跑走了。

那個伊瑪目送我一些中文的解說,還有 DVD,很誠懇的要我試著學 DVD 裡面的古蘭經,然後學學禱告,這樣就可以相信神了!是我一臉有慧根的樣子,還是因為我太專心聽講了呢?總之,是一段有意思的偶遇。

2.

StarBucks & Jawaharat a shati complex

在 Google 地圖上找咖啡館,找到一個地方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咖啡館,看著地圖上應該是有座橋,橋的兩側各有一家咖啡館,但是先找到了一家 Mall 裡面的星巴克,於是很高興的跑進去,但是沒有海景可看,失望之餘在 Mall 裡面有書店,買了一些書,還有一些精品店。

後來又找到了景觀超好的星巴克,坐在咖啡館內看著海,打開電腦,時間過的很快。

3.

歌劇院,找到入口好像在整修,於是沒有進去看,或許找錯棟也說不定。

4.

星期四的深夜,明天穆斯林的國家就要放假。海灘上有人在 8BQ,有人在散步,有人在聊天,好不熱鬧,街頭巷尾應該有不少八卦事情在這邊流傳?

在馬斯開特,這是阿曼的首都,有快速道路、高速公路從城市中穿越,雖有名貴的車子,但平價的車子居多,以 Toyota 居多。

跟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不太一樣,那邊整個都是用錢堆出來的,房子要蓋最好,身上的配件也要是名牌。相對之下,阿曼的人們沒有一昧的追求金錢遊戲。阿曼有優美綿長的海灘,可以衝浪潛水,還可以爬山,中部還有大片的沙漠,是歐洲人度假的天堂,也是阿拉伯的天堂,看著路上穿著傳統服裝白色長袍走來走去的男人們,沒有快速的步調,或許是長袍走不快,還是生活就是如此?

在路上,隨時保持笑臉,當你用微笑面對他們,他們馬上給你更大的笑容,甚至會主動來幫忙。但是,一上車就不那麼一回事,阿曼人踩油門的力道雖然沒有 UAE 的人厲害,但是也不遑多讓。這讓我想到用腳踏在土地上,畢竟還是比在車內踏實的多。

我喜歡馬斯開特的白色房子,一間比一間還要大的公家建築,一棟比一棟還要氣派的博物館、歌劇院、皇宮、辦公室。不知道阿曼人還記不記得這些錢是怎樣來的,若這裡是天堂,那麼阿拉會在哪裡?會不會還是眷顧這個地方。

當我看著海灘上的小朋友,努力的踢著足球,或者放著自己用塑膠袋做成的風箏,我就會想起我的童年,雖然無慮,都是總是憂鬱的莫名。至少,在這裡的小孩比我幸運,有著無憂無慮的生活,至少他們不會餓了肚子,也不會擔心明天。

深夜一點鐘,依然還有飛機降落,降落時就會聞到石油燃燒的氣味,這個依靠石油賺錢的國家,雖然經濟好很多,這任國王把國家帶入現代化的境地。但我覺得這邊還保有自己的傳統,自己的人性,還有人與人之間的真誠。

我會假裝自己已經在天堂了,看待這一切的人事物,在天堂,或許更需要思考,也更需要有社群,也需要有自己。

2013/08/21

【馬斯開特】20130821@8:最值得一逛的博物館,不過東西好貴



1. 阿曼-法國博物館,門票 0.5 RO,感覺是法國的政令宣導,不過在郵票區有很多法國名人的郵票,不知道是不是這些人跟阿曼都有些關係,這我回台灣再查。

2. 找到國立博物館正在興建,就在 Alam 宮殿對面的圓環上。

3. 繞到 Alam 宮殿後方,兩側有 Mirani, Jalali 兩個堡,矗立在山頭上,但好像都不能入內參觀。

4. BAIT AL Zubair 博物館,門票 2 RO,展示阿曼傳統的服飾與飾品,非常精緻,各有不同用途,本來以為阿曼的服飾很簡單,可是加上配件,可就非常不簡單了。馬斯開特的博物館,我覺得只要進入這個加上軍事博物館應該就足夠了。

5. 晚上去 Muscat Grand Mall,很有派頭,去美食街挑了一家不知道是韓國烤肉還是蒙古烤肉,秤重 1.4 RO,感覺很划算,不然一餐隨便一點都要 5-6 RO,這裡的物價應該是台灣的兩倍,電腦用品的價格就跟台灣差不多。

6. 海灘夜拍

2013/08/20

【馬斯開特】20130820@7:馬斯開特與巴卡海灘的人們



1. 國立博物館,正在迷惑博物館在哪裡的時候,看到插國旗的公家機關,跑進去問,原來博物館藏在這棟房子的旁邊,從旁邊的門進去上二樓。結果一進去,那個公務人員就說,我們的展示品都搬走了,就剩下門口的那幾樣東西。原來我真的是博物館殺手,昨天的阿曼博物館消失,這個國立博物館也搬走了。那公務人員也不知道何時會在新地方展出。

2. 軍事博物館,從後門開進去,衛兵很緊張,問說博物館在哪裡?一直說 No. 後來繞了很久,問了一些人,才發現博物館的正門。裡面有很精彩,除了阿曼王國的歷史,稍微知道了印度、坦尚尼亞,還有個國王的女兒私奔之類的八卦,還有這個國王如何把這個國家現代化,而且把三軍建立起來的解說。

3. BAIT AL BARANDA 博物館,在裡面玩一個船的轉輪,螢幕上的板塊就會移動,是最佳的方式說明板塊飄移的學說。裡面也有一堆阿曼的歷史,跟軍事博物館有些重疊。

4. 馬特拉區的魚市場,感覺規模很小,原來魚市場已經拆掉,現在在重建。

5. 魚市場對面有家 New Restaurants,算是便宜又大碗,看阿曼人用右手吃東西,單手就可以把雞腿撕開,又不是像我們啃雞腿的方式。

6. Barka 巴卡的城堡,有小朋友跑來說下午四點才開,說那個看門人去清真寺,可是等到四點沒有人來,我裝成穆斯林跑進去清真寺(當然有先洗腳),有個伊嗎姆在帶大家念可蘭經,這個小鎮很多男人進出清真寺,可是都沒有看到女人進出。每一個出來的人都跟我說城堡的大門在後面。

等了很久,一個小朋友才把睡很久的看門人叫醒,叫醒後那個人說下午沒有開門,還好他給我參觀十分鐘,不然這趟路就白開了。

7. 海灘,夕陽,沙攤足球,散步,坐輪椅老人,放風箏的小孩,風箏是用塑膠袋做的,電線杆上還掛了好幾個這樣的風箏。看到這樣的海灘,覺得好像在天堂。

2013/08/19

【馬斯開特】20130819@6:葡萄牙人的足跡,馬特拉堡


傳統市集逛街的阿曼人

1. Sultan Qaboos 大公清真寺

2. 旅遊書上的阿曼博物館已經不見了,不知道搬到哪裡去?旁邊有家雜貨店,車子來來往往,生意很好。

3. 馬特拉區,去一個小小的現代藝術展覽館,不過看到的卻是 1960s 阿曼人的生活,跟台灣用的東西還真像。

4. 葡萄牙人蓋的馬特拉堡,沒開放。有個年輕的守門人,跟兩個朋友坐在門口,後來那個守門人跑上去叫朋友進入城堡內,我猜是看夕陽。

5. 傳統市場,買了長袍,第一天到阿曼,看到滿街穿白色長袍的男人,帽子也很特別,走路的時候覺得很優雅,我感覺來到了天堂的感覺。

6. 海邊看到老人在釣魚

2013/08/14

【台北】流水帳 20130814@1:前往世界遺產乳香之路

感謝星球國際旅行社的老夫子姊姊給我這個機會,讓我可以踏上阿拉伯半島,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阿布達比,然後再轉飛阿曼,阿曼也稱千堡之國,南部有乳香貿易之路,是古文明演進的重要之地。希望回來後旅行社就有阿曼的旅行團,讓大家去參訪。



第一天,台北→仁川轉機

2006/08/09

【阿曼】香車小美男



雖然阿拉伯半島的自然環境氣候險惡,但因豐富的石油含量,造就此區大部分國家的富有。因此走在阿曼的首都街上,豪華進口轎車俯拾皆是,更有專門蒐集骨董車的大手筆玩家。

這位阿曼的小帥哥,沒有同年齡小孩慣有的躁動與頑皮,身上穿著一襲傳統潔淨的白色長袍,戴著伊斯蘭教繡花小帽,安安靜靜的跟在父親身旁,來回穿梭在骨董車玩家的展覽會場上。

他的個子雖小,但在眾多衣著光鮮的成人間,反而顯得醒目。和絕大多數所見到的阿拉伯男子一樣,他也有著來自優良遺傳的深邃輪廓和讓眾多女人嫉妒的長睫毛,我們開玩笑說,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沙漠氣候風沙大的緣故,所以此地不管男女老幼,都有如同駱駝般的長睫毛,以因應這樣的環境。

我們被他吸引,儘管年紀小小,卻似乎可以預見未來的他肯定是個萬人迷。要求幫他拍照時,依舊不脫孩子的稚氣,羞怯的往父親懷中鑽,最後還是父親幫忙說服,留下這幅在名車前的照片。

【聯合報玩遍天下版世界兒童臉譜系列】

2006/05/21

【阿曼】魚市場的一瞥



魚市場給人的印象是髒亂還有那股特殊的腥臭氣味,而剛從阿拉伯海捕撈,新鮮上岸的一尾尾漁獲,有條不紊的排列整齊在首都馬斯喀特(Muscat)穆特拉(Mutrah)魚市場的販賣平台上,等待客人選購。

在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曼,「清」與「真」的原則也展現在魚市場內,將教義作了淋漓盡致的發揮。

父親手上抱著一個孩子,腳邊跟著兩個小朋友,和披著黑袍的太太來為晚餐來挑選一尾肥美的大魚。我尾隨這家人的腳步,預備拍下市井小民的日常生活風情一景。小男孩突如其來好奇的回過頭朝我望來,到底自己是精準抓住按下快門的剎那,還是因為這意外一瞥而按下快門,連我都搞不清楚了。

【5月7日聯合報玩遍天下版】

2005/02/07

【阿曼】進場趕集,新舊文化本遇


2005/2 洪儀珍、馬繼康/攝影
陶藝是阿曼著名的手工藝品之一。

馬斯喀特嘉年華主要展場分為兩區:阿薩巴(Athaiba)嘉年華廣場的世界村,以及庫倫自然公園(Qurum Natural Park)的遺產村。說它是嘉年華,一點也不為過,因為很難單用一個名詞說明所有的活動,露天搭建的展場,更多了一份古老趕集的味道。

嘉年華會的內容包羅萬象,各式各樣的競賽、服裝或骨董車展示,像是世貿中心的各式展覽會,開啟城市居民認識世界的窗戶;也像是大型市場,從手機到香料,各式各樣的物品在此買賣交易;也像兒童遊樂場,海盜船、旋轉木馬,再加上滿場跑的蝙蝠俠、天線寶寶等卡通人物,滿足小朋友遊戲的渴望;也像大型演唱會,熱門的、民俗的音樂都能在此聆聽;更像是民俗文化村,真實上演著阿曼至今仍可見到的生活藝術,包括造船、椰棗樹編織、陶藝等手工藝品的呈現。

【2005/03/02 聯合報】

【阿曼】逛嘉年華,環遊阿拉伯


2005/2 洪儀珍、馬繼康/攝影
馬斯喀特嘉年華會場中的印度館。

從1998年起開始舉辦,每次時間長達近一個月的馬斯喀特嘉年華(Muscat Festival),是阿拉伯半島國家阿曼年度的重要大事之一。阿曼位於波斯灣的入口處,是半島上唯一有季風吹拂的國度,而現代化的首都馬斯喀特,每年此時氣候舒適穩定,非常適合舉辦嘉年華會。

今年的展期從1月21日起到2月18日,當地報紙每天都有關於嘉年華的專刊報導,旅客一進機場也能拿到所有的系列活動手冊,市區的賣場與街頭更是隨時能看到可愛吉祥物Bahja娃娃的蹤影。在這段時間來到阿曼,一定不會錯過這項活動。透過嘉年華會,不僅將阿曼的文化傳統及珍貴遺產介紹給世人,開展更多的觀光商機,也同時邀集其他許多的阿拉伯國家共同參與,繞一圈下來,好像繞了阿拉伯世界一趟。

【2005/03/02 聯合報】

【阿曼】旅人之窗,白色阿曼


2005/2 洪儀珍、馬繼康/攝影
繞行嘉年華會場表演的阿曼男子鼓樂陣,清一色穿白色服裝。

阿曼的面積約有台灣的七倍多大,地形變化多端,從沙漠、海岸、山地、平原應有盡有。白色是對阿曼的第一印象,包括房子、男子的傳統服裝,甚至大部分的車子都是白色,以減少強烈的日照。

另一個特殊的印象是印度人很多,據當地人說,在阿曼的印度人約有20萬,從荒漠的加油站到旅行社的管理階層,幾乎各行各業都能看到印度勞工的影子,連飲食習慣也受到很大的影響,印度常見的烤餅(nan)也是這裡的主食之一,有時不免懷疑究竟身處哪個國度。阿曼土地面積雖廣,但人口數卻與台北市差不多,需要引進許多外來勞工,從事許多基礎建設的工作。不管是阿曼人或印度人,大部分都非常和善,咖啡和椰棗是當地招待客人時的重要點心。但不管多和善,拍照時記得徵求對方同意,尤其婦女更須如此。

【2005/03/02 聯合報】

【阿曼】堡壘之國,屹立海岸


2005/2 洪儀珍、馬繼康/攝影
列名世界遺產的巴赫拉堡,是阿曼堡壘建築代表。

阿曼號稱「堡壘之國」,根據統計,全國大約有500座大小不一的堡壘坐落在海邊及山上。早期阿曼境內部落林立,這些外表看來厚實堅固的堡壘,都是不同部落為了抵抗外來敵人侵略所興建的,堡壘的建築風格受到波斯及葡萄牙的影響甚多,其中最有名的當屬巴赫拉堡(Bahla fort),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堡壘內自給自足,有井水和地窖儲藏食物與武器,有些規模較大的堡壘還有灌溉系統及祕密通道,以備在戰時可以持久作戰。走在堡壘內感覺像是在繞迷宮,一個又一個利用空間建出的房間,往往讓人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阿曼(Oman)是阿拉伯半島上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的第二大國,總面積約3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00多萬。阿曼也是阿拉伯半島最古老的國家之一,西元前2000年就已有海上和陸路貿易活動,成為阿拉伯半島的造船中心,曾先後被葡萄牙及波斯人統治。

首都馬斯喀特(Muscat)兼具阿拉伯及西化風格,1,700多公里的海岸線,因為優美海灘與阿拉伯情調,成為歐美人士新興度假去處。

【2005/03/02 聯合報】

【阿曼】全家動員,越夜越熱鬧


2005/2 洪儀珍、馬繼康/攝影
在嘉年華攤位上,阿曼傳統的造船技術具體而微地呈現。

嘉年華會越夜越美麗,只見穿著傳統阿曼白色長袍的家庭,扶老攜幼一起出動,就像台灣人逛夜市一樣,隨時都有讓人眼睛一亮的新發現。受到全球化的影響,印象中傳統且封閉的阿拉伯國家正快速改變其面貌。我在會場碰到長年在波灣地區國家遊走、販賣手機吊飾及珠寶飾品的台灣商人,她說看似保守的阿拉伯世界,同樣對新事物感到好奇,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和別人不一樣,所以越酷炫的物品越好賣。

這裡的東西不見得比台灣精緻,但特殊的異國文化卻著實讓人目眩神迷,沉醉在一千零一夜的奇妙幻想中。遺產村的民俗表演活動,沒有五光十色的舞台效果,有的是人聲與鼓聲夾雜的原始吶喊,然而光是這樣,就足以讓人忍不住熱血沸騰,想要跟著手舞足蹈起來。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各展場之間都有一段距離,並沒有接駁車穿梭,對於外來觀光客略嫌不便,但還好遊客可以簡單便宜的手續與價格租車,或自行搭乘計程車前往,無論如何,都要來湊湊阿拉伯風的熱鬧氣息。

【2005/03/02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