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2025/06/20
第四天【九州】佐賀鐵馬文史之旅
2. 佐賀大學美術館:這座美術館於2013年開館,是九州第一座國立大學美術館。開放給所有人的藝術空間:「佐藤総合計画 (Sato Sougou Keikaku / Satoru Architects)」設計的。
3. 縣立美術館+博物館:岡田三郎助展覽,還復刻了一棟工作室,值得我們參考一下+高輪築堤,日本現代化的第一條鐵道建設
https://trip.writers.idv.tw/2025/06/blog-post_20.html https://trip.writers.idv.tw/p/blog-page_20.html 給AI一個題目,就是昨天去逛的三個美術館、博物館,加上旁邊復刻的御殿,整個就是有意思的對照。佐賀真是有趣的地方啊! 4. 佐賀城遺址:本丸御殿蓋回來1/3,這十年日本好像復刻很多這類的建築,台灣也有歷史現場復刻,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呢?
5. 佐賀不知道是不是路上雕像最多的小城市啊?大中午路上的銅像比路人還多
AI幫我下註解:
您從經典的喫茶店出發,騎著單車,將佐賀的藝術心臟(大學與縣立美術館)和歷史核心(佐賀城)都深度探訪了一遍。騎單車遊覽佐賀是非常聰明的選擇,這座城市地勢平坦,很適合用自己的步調慢慢探索,您一定發現了很多計畫之外的風景吧。
最後回到車站旁的超市購物,更是完美融入了當地人的生活節奏。
今天吸收了滿滿的歷史與藝術養分,明天就可以用更悠閒的心情去品味昨天我們討論過的那幾間特色咖啡館了。
請好好休息,祝您有個美好的佐賀夜晚!
【佐賀】美術館
2025/06/19
第三天【博多】美術館與旁邊的日本庭園
照片左下,福岡大濠郵局 1. はかた伝統工芸館,顧店的是阿公阿嬤在打瞌睡,阿嬤要帶DIY
2. 中午在Cafe Brasileiro吃午飯
3. 大濠公園
4. 市立美術館,建築師前川國男,一進門就看到朝倉文夫的作品,他是蒲添生的老師
5. 日本庭園,小瀑布有兩個,亭子很美
6. 福岡舊城遺跡
2025/06/18
第二天【博多】樂水園的人工瀑布
2. 住吉神社,樹好大
3. Jazz Kissa JAB,老老闆不在,是不是改朝換代?喇叭很有看頭
4. 天神地下街,維持跟九年前一樣,更熱鬧了,不簡單
5. 福岡市赤煉瓦文化館,共享辦公室不少人,咖啡館沒人,二樓出租會議室生意也不錯。
6. 水鏡神社
7. 福岡縣美術館,民間生命力真強,看到很多模仿知名畫家的影子
8. ACROS FUKUOKA,建築與公園融合的案例
9. 福岡縣公會堂貴賓館,參觀費200圓,沒進入
10. Cafe Brasileiro 數十年如一日,最老的咖啡館
11. 川端通商店街
12. 櫛田神社 (Kushida Shrine),獻納物很厲害啊
13. 博多運河城 (Canal City Hakata)
14. 中州屋台夜市,有一點大阪道頓堀的感覺,若日本沒戰敗,西門町應該比這裡還漂亮
2025/06/17
第一天:【博多】的夜市攤
2025/05/22
《和洋風吹拂下台灣美術的養成之路》#05真人廟
2025/05/05
《和洋風吹拂下台灣美術的養成之路》#01 公會堂
慢步路線:中山堂→ 北門→ 台灣洋畫研究所→ 維特咖啡舊址→ 永樂町市場→ 霞海城隍廟→ 陳天來故居→ 歸綏街底李春生洋樓舊址→大稻埕碼頭
一起走進台灣畫家的黃金年代,台灣美術在1895-1945年深受日本美術教育與西洋藝術潮流的影響,奠定了台灣現代美術的基礎。如陳澄波、郭雪湖、廖繼春等台灣畫家,將日本畫風與台灣本土題材融合,創作出獨具特色的作品。他們的畫作不僅展現了台灣風土人情,也成為台灣藝術史的重要遺產。
這是幾天前青田七六辦得活動,記得三年前也辦過幾次,效果一直很不好,沒想到這次有那麼多人參加,感覺上台灣美術這個議題在這幾年眾多耕耘很久的單位辦展覽很有成效,讓我們重新認識了自己。
我想要用地點的模式花幾天的時間把當天走讀的內容重現出來。
1927年起,舉辦十屆的臺灣美術展覽會,簡稱為「臺展」在台北公會堂舉辦嗎?公會堂是1936年才完成,而主辦單位為台灣教育會,或許大家會想說那應該在今日的南海路的二二八紀念館,前身是台灣教育會館,是在哪邊舉辦嗎?結果答案也不是,教育會館是1931年才落成啟用。
結果,第一至第三屆的台展在台北市樺山小學大禮堂舉行;第四屆移至台灣總督府舊廳舍(位置在今日的中山堂);自第五屆起,展覽地點改為台灣教育會館,並持續至第十屆。
1938 年開始,台展改由官方台灣總督府文教局主辦,稱為「台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簡稱「府展」,共舉辦了六屆,大抵是進入了戰爭的體制,強化日本官方色彩與戰時文化政策目標。
戰爭結束後,1946年,臺灣全省美術展覽會,簡稱「省展」,舉辦了第六十屆。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中華民國接管臺灣,行政長官公署諮議的畫家楊三郎、郭雪湖而發起舉辦,比較諷刺的是二二八發生後,這些畫家的朋友們有的失蹤,陳澄波槍殺在嘉義火車站前。
顏水龍在1947年創作一幅〈觀音山〉,山上籠罩著紅雲,淡水河的映出紅紅的雲霞,到底要說明甚麼?而看到這些畫家在中山堂展覽的照片中也是一片愁雲陰霾的心情,當時的公會堂的確看得到觀音山,這座在台灣前輩畫家中的聖山,在那個時間這樣的場合下,記錄了這樣的過往。
來看看山田東洋的作品,1939年的《旗日》公會堂上掛著日本國旗,軍人與黑頭車,雖然也畫出了如同巴黎蒙馬特的紅磨坊風車,還有南警察署如同一艘船,對照他在1936年的作品《公會堂前》,新穎的現代建築,特別是高樓如菊元百貨、總督府、鐵道旅館、博物館、消防塔樓等,都是他筆下的重點,還有熱帶植物、電線桿等,一種從現代化後帝國精神畫作背後的歷史躍然於前。山田東洋更在 1938 年於公會堂前開設「東洋畫廊」,這裡顯然是藝術家非常喜歡的賣畫熱門地點啊!
如今的中山堂前的戰勝紀念廣場,還有一旁的孫逸仙銅像,是雕塑家蒲添生的作品,以前是放置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紀念碑。中山堂內還有黃土水的水牛群像,在中山堂前對著二二八公園內,也還曾有後藤新平的壽像位於一個十字路口,他正面對著火車站,右手指著總督府醫學校,我期待有一天中山堂能改回公會堂這個名字,真正把名字還給公眾,持續地多辦一些藝術展。
有關大正浪漫,台灣知識分子的啟蒙,我想下次來提提竹久夢二這個人,他來台灣賣畫。
2025/05/02
【台北】用 AI 更偏離史實的改繪,陳清汾的繪畫
2025/04/28
【台北】自由的滋味 彭明敏與他所在的時代
時間:4/26(六)下午2:00-4:00
導覽:水瓶子
集合地點:東門捷運站三號出口一樓
行程: 台北刑務所圍牆→彭孟緝宅→許壽裳宅→馬廷英教授故居(青田七六)→殷海光故居→臺靜農故居→溫州街18巷(彭明敏舊居所)→紫藤廬外
除了彭明敏教授之外,大致上提了他的鄰居臺靜農,與他所寫的記波外翁這篇文章,是因為許壽裳在家被砍,繼任的中文系系主任喬大壯受到白色恐怖的回鄉自殺,經過許壽裳教授的舊宅,也稍微提了金溟若,金恆煒老師的父親。
今天特別提了胡適,串連了殷海光,最後,到了紫藤廬外,特別多講了我延平中學的創辦人朱昭陽,雖然運氣很好白色恐怖只被關了一百天,但後續受到監控的人生,只能找一個人能做的休閒方式,就是到山上去釣魚,這樣的人生我們今日都無法體會吧?
當天念了兩段台語文,一段是陳甜在蔣渭水被抓去看守所還未判刑前的一封短信,一段是陳明章寫的歌:
阿爸的心肝寶貝(獻給彭明敏教授的親情之歌)
欲離開的暗瞑 乎我擱看一下
阿爸的心肝寶貝 用尺來量你外高外矮
量在阮永遠的心肝底
欲離開的暗瞑 乎我擱親一下
阿爸的心肝寶貝 趴佇桌頂來寫這張批
嘛只好惦惦啊講再會..
有一工你會大漢 你會讀冊濟濟
你會瞭解 佇這個社會 需要有人敢說真心話
阿爸因為按呢 才不得已 離開你和心愛的土地
欲離開的暗瞑 乎我擱抱一下
阿爸的心肝寶貝 偷偷牽起你的手
阿爸的心肝寶貝 抱佇阮永遠的心肝底
欲離開的暗瞑
欲離開的暗瞑.....
2025/04/27
【台北】磯永吉、巴爾頓、濱野彌四郎,有時還有許文龍:回望台灣近代民生經濟史
今天去參加一場走讀,用 chatGPT 來幫忙做筆記,然後把活動內容也丟進去整合一下:
1. 活動資訊
【活動名稱】磯永吉、巴爾頓、濱野彌四郎,有時還有許文龍:回望台灣近代民生經濟史
【時間】114年4月27日(日)14:00–16:30
【集合地點】捷運公館站2號出口
【主辦單位】現流冊店
【導覽人員】洪廣冀(台大地理系副教授)、李拓梓(專欄作家)
2. 活動主題與內容(融合你的筆記)
✦ 人物主線
磯永吉(蓬萊米之父)
巴爾頓(公共衛生、自來水推動者)
濱野彌四郎(城市水道建設者)
(旁及)許文龍(近代工業與文化保存推動者)
✦ 歷史關鍵字與概念
磯永吉小屋:1925年建,台灣農業研究的重要據點
巴爾頓傳奇:自然資源效用主義、邊心意識
濱野彌四郎:台北水道建設
霍亂與公共衛生:1854年倫敦霍亂、1886年東京霍亂爆發,推動淨水系統
自然資源效用主義(巴爾頓父親影響):實用主義地理解自然資源
邊心:邊陲地帶的自我意識與掙扎
生物學原則(後藤新平):治理必須因地制宜,不可生硬移植本國經驗
棋盤式管理:城市方格劃分,提升行政效率
開港→疾病先進來:全球化與疫情流動
湯姆森攝影師:記錄19世紀亞洲開港後的城市與人民
佩里來航:日本開國→亞洲近代化開始
公共衛生建設:自來水、下水道鋪設,城市現代化起點
下水道工程:預防疫病、改善都市衛生
蘇格蘭啟蒙運動/亞當斯密:自由與秩序兼顧的近代精神背景
Boleskine House:邊陲與神秘感的象徵(巴爾頓媽媽家)
3. 走讀路線
捷運公館站2號出口(集合)
↓
台大磯永吉小屋(磯永吉與蓬萊米)
↓
自來水博物館(巴爾頓與濱野彌四郎的水利建設)
↓
薄霧書店(活動最後一站)
↓
洪廣冀老師介紹《巴爾頓傳奇》
↓
活動結束
【地理位置概略】
公館站 → 台大校園 → 思源路 → 水源地公園 → 自來水博物館 → 薄霧書店(靠近自來水園區一帶)
4. 一句話總結
台灣近代民生史,是一場從水與米開始、由病與災推動、經由城市建設實現的流動現代化之旅,最終由歷史地理學者為我們點出深層脈絡。
5. 推薦閱讀書單
《巴爾頓傳奇:百年前的台日公衛先驅》(稻場紀久雄,2021)
《都市的醫師:濱野彌四郎之足跡》(稻場紀久雄,2022)
《蓬萊米的故事》(謝兆樞、劉建甫,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