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樂水園剛好有抹茶體驗,太過簡單啦!庭院雖小,五臟俱全
2. 住吉神社,樹好大
3. Jazz Kissa JAB,老老闆不在,是不是改朝換代?喇叭很有看頭
4. 天神地下街,維持跟九年前一樣,更熱鬧了,不簡單
5. 福岡市赤煉瓦文化館,共享辦公室不少人,咖啡館沒人,二樓出租會議室生意也不錯。
6. 水鏡神社
7. 福岡縣美術館,民間生命力真強,看到很多模仿知名畫家的影子
8. ACROS FUKUOKA,建築與公園融合的案例
9. 福岡縣公會堂貴賓館,參觀費200圓,沒進入
10. Cafe Brasileiro 數十年如一日,最老的咖啡館
11. 川端通商店街
12. 櫛田神社 (Kushida Shrine),獻納物很厲害啊
13. 博多運河城 (Canal City Hakata)
14. 中州屋台夜市,有一點大阪道頓堀的感覺,若日本沒戰敗,西門町應該比這裡還漂亮
總覽:關於本站、水瓶子、外稿、演講、導覽、媒體、流水帳、年度計畫、綠逗冰|地圖|青田七六|野草|星球旅行|臉書專頁|首頁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2025/06/18
2019/09/23
【台北】連續騎行,橋下快閃,從夜市到夜市

20191005 No.09
今天在市區騎來騎去,各大幹線的自行車道也都長期觀察過,目前來看新生南路應該算是數一數二,不過經常遇到地磚搖動的聲音。
剛開始到處騎河堤內的自行車道,要找到進出的水門,或藉著汽車走的橋進入河堤,或要跨越過呼嘯而過的機車道,都是不小的挑戰,要到河對岸也是不可能的任務,這幾年這些都有些改善,但是我覺得自行車還是"細漢"的,總是附屬在這些設施旁,其實很危險。
把都市的空間,改為以人為主,或以自行車為主,這樣的轉換真的不容易,每一個開車、騎機車的人,都是"人"!

No.08 20191004
從內江街與環河北路的水門騎出,騎出木柵高工河堤,正好一百分鐘,颱風過後的景美溪氣味並不好聞,很多水草被清理掉了,許多昆蟲都沒有了棲息的地方了。
No.07 20190924
深夜騎行在台北街頭,我進入伍迪艾倫午夜巴黎的時空旅行,從松菸旁的台北機廠出發,騎著水田旁的小道,往中崙前進,時而是現代的豪宅,時而是記憶中的水田,縱貫線火車緩慢的在旁調度等待,騎著騎著,有時路邊有水圳道,旁邊不是林安泰古厝嗎?頓時又混入清粥小菜人潮洶湧,代客趴車與機車族呼嘯而過,搞不清楚是現實還是虛幻!
按開手機的時間,回到現實,科技大樓站,趕上捷運的最後一班車!

20190923
興隆路三段騎到一段,全部是下坡,其實不需要怎麼用力,只是沒有自行車道,要非常小心,機車的速度很快,經常被白眼。
萬隆站進入河堤後,經過景美橋、景美溪橋、寶橋、一壽橋、恆光橋、道南橋、萬壽橋這七座橋,發現橋旁都有豪宅,橋旁經常也都是有歷史性的故事存在,騎行河堤非常輕鬆,河水溪水的路徑都是緩的。
河與橋的交會。

20190922
松山高中旁→RockyDoggyCoffee→舊兵工廠鐵道支線(現在是停車場)→寅樂屋→光復南路→基隆路→六張犁捷運站
要注意安全的路線,人行道石磚經常會有水雷

20190917
過了中秋,橋下烤肉的人群已經散去,突然發現一堆機車、腳踏車、老人們現身,每個人同時拿出兩三隻手機猛按,還有老人家還有專業架子,一陣快閃後,留下我張著嘴巴在橋下。
騎行過那麼多橋墩,還是川端橋最美。

20190916

20190914
從公館夜市出發
今夜騎行,往霧裡薛圳的源頭而去,沿著溪而騎,溪流的源頭到深坑、石碇、菁桐,腳踏車道希望有一天可以延伸到那邊去。
以前是船運的年代,這些小鎮都很熱鬧吧?

20190914
從一個夜市到另一個夜市,河堤橋下烤肉香不停
從捷運松山站旁的饒河街夜市出發,沿著河堤河岸邊騎行,繞台北市區大半圈,中秋月圓伴行,每經過一座橋,就有肉香清風拂面隨來。
百年前的台灣中元節,鬼月每日大魚大肉拜拜,夜晚親朋好友聚會流水席。從中元節祭拜好兄弟與神明,藉此大吃大喝,轉變為中秋節烤肉,都是吃喝這個轉變雖然不大,但是意義上大不相同,也說明了重視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時代來臨,而不只是透過酬神迎神來改善人際關係。
經常要騎uBike 租不到車,或者要還 uBike 卻滿樁還不了,這個中秋,竟然都讓我碰到了。若你是 uBike 老闆,除了加派人手之外,如何克服這樣的問題了?
2012/09/23
【德黑蘭】流水帳 20120923:塞車、塞車,還是塞車,也因此在車上拍到一般人的生活
今天逛了三個博物館,去了巴扎,晚餐後去了公園內的一個夜市,經過一個溜冰場,因為已經是晚上了,所以男女溜冰是再一起溜的(不解?),白天則是男女分開的,或許是這個時段有老師教?

1. 德黑蘭國立博物館:
從遠古的猿人、動物的骨駭都有些在伊朗挖出來的展覽,到人類文明的陶土、石器、鐵器等展覽品,展現出伊朗這塊土地在此孕育古文明的痕跡,每個時代都有。
2. 地毯博物館:除了展示一些編織地毯的方法,展出的地毯圖像也都具有歷史、文化教育的意義。
3. 午餐:這家飯店的裝潢華麗,有亞美尼亞的風格
4. 寶石博物館(在銀行地下室)
粉紅色的海洋之心,第一次看到鑽石是那麼大塊,而且是平面的,不需要太多的切面,樸質的外表下,在白色光線下透出淡粉紅色的光芒。第一次發現博物館的出版品那麼便宜,大家搶買到最後,因為公務員沒有零錢可以找,所以停賣。
5. 巴扎:
這裡工作多是男性負責,顧店的也都是男人,買菜搬東西的也是男人。那麼女人在做甚麼呢?我想就負責逛街吧!在巴扎消費的人多是女性。這是我對伊朗女性的偏見,或許她們在家裡照顧小孩、煮飯煮菜非常辛苦。買了一些無花果,好吃!
6. 晚餐後去逛街夜市:
買了一頂土耳其(老闆說的)製造的郵差帽,花了 20萬。經過一家水煙店,男女是分開的,然後進了一個公園內的夜市,請老闆幫我們上了一堂伊朗的歷史課,因為老闆手工做的皮革製品上面都是伊朗(波斯帝國)歷史上的國王,一個鏡子賣 6萬,覺得很划算。公園裡面的小貓超級多,很多伊朗人餵食。吃了冰淇淋、烤玉米、假啤酒、烤雞串,伊朗的吃真的超便宜的,但以我們台灣人的口味,我想可能不甚好吃吧?但我真的喜歡吃蔬果類,希望接下來幾天還可以吃到這樣豐盛的食物。
1. 德黑蘭國立博物館:
從遠古的猿人、動物的骨駭都有些在伊朗挖出來的展覽,到人類文明的陶土、石器、鐵器等展覽品,展現出伊朗這塊土地在此孕育古文明的痕跡,每個時代都有。
2. 地毯博物館:除了展示一些編織地毯的方法,展出的地毯圖像也都具有歷史、文化教育的意義。
3. 午餐:這家飯店的裝潢華麗,有亞美尼亞的風格
4. 寶石博物館(在銀行地下室)
粉紅色的海洋之心,第一次看到鑽石是那麼大塊,而且是平面的,不需要太多的切面,樸質的外表下,在白色光線下透出淡粉紅色的光芒。第一次發現博物館的出版品那麼便宜,大家搶買到最後,因為公務員沒有零錢可以找,所以停賣。
5. 巴扎:
這裡工作多是男性負責,顧店的也都是男人,買菜搬東西的也是男人。那麼女人在做甚麼呢?我想就負責逛街吧!在巴扎消費的人多是女性。這是我對伊朗女性的偏見,或許她們在家裡照顧小孩、煮飯煮菜非常辛苦。買了一些無花果,好吃!
6. 晚餐後去逛街夜市:
買了一頂土耳其(老闆說的)製造的郵差帽,花了 20萬。經過一家水煙店,男女是分開的,然後進了一個公園內的夜市,請老闆幫我們上了一堂伊朗的歷史課,因為老闆手工做的皮革製品上面都是伊朗(波斯帝國)歷史上的國王,一個鏡子賣 6萬,覺得很划算。公園裡面的小貓超級多,很多伊朗人餵食。吃了冰淇淋、烤玉米、假啤酒、烤雞串,伊朗的吃真的超便宜的,但以我們台灣人的口味,我想可能不甚好吃吧?但我真的喜歡吃蔬果類,希望接下來幾天還可以吃到這樣豐盛的食物。

2011/08/01
【台北】師大商圈的生活用品大驚奇
每次來師大商圈總是吃東西,不然就是泡咖啡館,從師大路39巷進入,然後走在龍泉街上,到了晚上人多的寸步難行,而且總是少女在這裡逛街買飾品、衣服、鞋子、帽子等,我這種大叔一點興趣都沒有,有採訪一些商家的機會,讓我在這巷弄間找到了師大商圈的另一個魅力。

金興發生活百貨
地址:台北市師大路39巷4,6,10號三個店面
電話:02-23631874
創立時間:民國82年(西元1993年)
網址:http://www.jsf.com.tw
以前到這裡買生活用品,不知道這一連三家都是同一個老闆,總覺得只要缺甚麼到這裡都找的到。詹老闆夫婦當年經商失敗,民國79年開始擺路邊攤,四處奔波去各地市場搶攤位。民國82年在師大路39巷落腳,並且導入企業化經營方式,乾淨明亮清楚的標價與擺設,師大商圈目前有三家店面,整個大台北地區就有九個店面。
金興發賣的東西,從日常生活用品,衛浴、廚房、五金、3C用品,到文具、化妝品應有盡有,想讓客人「輕鬆購物省到家」的愉悅購物體驗,有時候明明沒有需求,但是進來逛兩圈,忍不住手上就多了一籃子的東西去結帳。

紅豆家鞋城
地址:台北市雲和街68號
電話:02-23699300
創立時間:民國92年(西元2003年)
網址:http://ume.com.tw/0223661992
紅豆家在師大商圈有四個店面,每家店面所賣的東西不盡相同,從地攤起家的楊老闆,本來在西門町當廚師,因緣際會之下接觸到地攤生意,於是開始到處擺攤,剛好在師大商圈有店面租下來,賣的最成功的是民族風的舞蹈裙,老闆娘不定期到印度、泰國、尼泊爾、緬甸採買,標榜有最多的民族風服飾精品可供選擇。
後來楊老闆更增加女鞋生意,今年流行的卡卡搞怪系列,高跟鞋無論是粗根或是削邊的都有。前一陣子港星帶動流行的仁者鞋,波希米亞、民族、原住民風、閃亮閃亮與流蘇風格的女鞋,還有直接代理名牌,標榜台灣生產的鞋子,走一趟紅豆家鞋城一定可以找到所要的樣式女鞋。

金興發生活百貨
地址:台北市師大路39巷4,6,10號三個店面
電話:02-23631874
創立時間:民國82年(西元1993年)
網址:http://www.jsf.com.tw
以前到這裡買生活用品,不知道這一連三家都是同一個老闆,總覺得只要缺甚麼到這裡都找的到。詹老闆夫婦當年經商失敗,民國79年開始擺路邊攤,四處奔波去各地市場搶攤位。民國82年在師大路39巷落腳,並且導入企業化經營方式,乾淨明亮清楚的標價與擺設,師大商圈目前有三家店面,整個大台北地區就有九個店面。
金興發賣的東西,從日常生活用品,衛浴、廚房、五金、3C用品,到文具、化妝品應有盡有,想讓客人「輕鬆購物省到家」的愉悅購物體驗,有時候明明沒有需求,但是進來逛兩圈,忍不住手上就多了一籃子的東西去結帳。

紅豆家鞋城
地址:台北市雲和街68號
電話:02-23699300
創立時間:民國92年(西元2003年)
網址:http://ume.com.tw/0223661992
紅豆家在師大商圈有四個店面,每家店面所賣的東西不盡相同,從地攤起家的楊老闆,本來在西門町當廚師,因緣際會之下接觸到地攤生意,於是開始到處擺攤,剛好在師大商圈有店面租下來,賣的最成功的是民族風的舞蹈裙,老闆娘不定期到印度、泰國、尼泊爾、緬甸採買,標榜有最多的民族風服飾精品可供選擇。
後來楊老闆更增加女鞋生意,今年流行的卡卡搞怪系列,高跟鞋無論是粗根或是削邊的都有。前一陣子港星帶動流行的仁者鞋,波希米亞、民族、原住民風、閃亮閃亮與流蘇風格的女鞋,還有直接代理名牌,標榜台灣生產的鞋子,走一趟紅豆家鞋城一定可以找到所要的樣式女鞋。
2011/07/25
【台北】大龍商圈
大龍夜市在保安宮、孔廟、大龍國小這個區塊附近的大龍街上,在保安宮旁還有舊稱為四十四坎街屋的哈密街,雖然目前看不到當年這些商店的繁華景象,可是轉到了大龍街,倒可以感受到整個大龍商圈的活力。

總不會忘了到大龍夜市(大龍街271號門前攤)去吃碗香菇赤肉粥,叫盤炸燒肉、豆腐,旁邊的大叔說他幾乎每周都會特別來吃,他住在三重,以前是個在附近做工,現在退休了還是習慣吃碗粥,看他大口大口的吞下去,可以吃個二十年不膩,實在佩服。鹹粥賣完兩夫婦就收攤,有可能中午去就吃不到了。
在大龍街上還有不少好吃的小吃,但我總迷戀小吃攤背後的老房子,一塊一磚的蓋起來的洋樓街屋任其頹廢,在心中總會假想若是修復好,會是怎樣的景象,油漬在磚瓦上已經留下了褪不去的痕跡。
18,19世紀在台灣發生多起的漳泉械鬥,規模還到達3000人互相打來打去。發生在1853年的頂下郊拼,泉州三邑人為主的頂郊,與泉州同安人為主的下郊發生械鬥,同安人落敗,逃到大龍峒,傳聞連續下雨三個月,興建不了住家與防禦工事,於是在移到大稻埕發展。
四十四坎是當年保安宮落成後,剩下一些的建材,有錢的富戶合資廉價買下來,然後建造四十四間店舖而成,是保安宮通往河岸的必經之路。當地文風鼎盛,在保安宮內不但有私塾學堂,在河岸邊的老師府更是當認很多書院院長的陳維英的家。今天,大龍商圈剛好在松山機場的航道下,或許附近的居民已經習慣聽到這樣的聲音,對於150年前的文風鼎盛這件事情,似乎沒有人關心。

總不會忘了到大龍夜市(大龍街271號門前攤)去吃碗香菇赤肉粥,叫盤炸燒肉、豆腐,旁邊的大叔說他幾乎每周都會特別來吃,他住在三重,以前是個在附近做工,現在退休了還是習慣吃碗粥,看他大口大口的吞下去,可以吃個二十年不膩,實在佩服。鹹粥賣完兩夫婦就收攤,有可能中午去就吃不到了。
在大龍街上還有不少好吃的小吃,但我總迷戀小吃攤背後的老房子,一塊一磚的蓋起來的洋樓街屋任其頹廢,在心中總會假想若是修復好,會是怎樣的景象,油漬在磚瓦上已經留下了褪不去的痕跡。
18,19世紀在台灣發生多起的漳泉械鬥,規模還到達3000人互相打來打去。發生在1853年的頂下郊拼,泉州三邑人為主的頂郊,與泉州同安人為主的下郊發生械鬥,同安人落敗,逃到大龍峒,傳聞連續下雨三個月,興建不了住家與防禦工事,於是在移到大稻埕發展。
四十四坎是當年保安宮落成後,剩下一些的建材,有錢的富戶合資廉價買下來,然後建造四十四間店舖而成,是保安宮通往河岸的必經之路。當地文風鼎盛,在保安宮內不但有私塾學堂,在河岸邊的老師府更是當認很多書院院長的陳維英的家。今天,大龍商圈剛好在松山機場的航道下,或許附近的居民已經習慣聽到這樣的聲音,對於150年前的文風鼎盛這件事情,似乎沒有人關心。
2010/10/13
【台北】師大商圈
總是喜歡到師大路夜市去吃臭豆腐,不是因為夠臭,而是那種綠綠的顏色。師大商圈從白天到夜晚,總是很熱鬧,深夜的咖啡館有不同的寧靜感,回家時總覺得路上應該都沒有人了吧!沒想到皮膚科診所還大排長龍。
飲食最多樣的商圈,我想就是師大路這附近,只要想的到的異國口味都有。大排長龍被警察叔叔趕來趕去的小攤位,居然還要抽號碼牌,整個巷道都是人,短短幾公尺路居然要走20分鐘才能脫身,年輕人喜愛的精品服飾,熟女挑選的進口舶來品,還有便宜的海綿寶寶,各式各樣流行店都聚集在師大商圈。
喜歡希臘風情的人,除了外觀就好像進入的希臘島嶼外,還有道地的希臘菜。日本料理、韓式火鍋、西式蛋糕、越南菜與台灣小吃。二手書店、折扣書店走幾步就有一家。特色咖啡館也不少,每家總有不同的故事與特殊的規定。
我喜歡日式的木造屋,屋頂的黑瓦,漸漸地已經損壞消失,或遭祝融之災,非常可惜,在師大商圈的一角,還有殷海光故居,周邊還有完整的日式建築群,故居的小山水池,當年是殷海光先生一個人一土一磚慢慢堆起來的,成為他自由主義思考的最後一塊淨土。或許,我們還有機會保持這一大區的寧靜,可以讓師大商圈擁有更多樣性。
From 台灣‧台北 |
飲食最多樣的商圈,我想就是師大路這附近,只要想的到的異國口味都有。大排長龍被警察叔叔趕來趕去的小攤位,居然還要抽號碼牌,整個巷道都是人,短短幾公尺路居然要走20分鐘才能脫身,年輕人喜愛的精品服飾,熟女挑選的進口舶來品,還有便宜的海綿寶寶,各式各樣流行店都聚集在師大商圈。
喜歡希臘風情的人,除了外觀就好像進入的希臘島嶼外,還有道地的希臘菜。日本料理、韓式火鍋、西式蛋糕、越南菜與台灣小吃。二手書店、折扣書店走幾步就有一家。特色咖啡館也不少,每家總有不同的故事與特殊的規定。
我喜歡日式的木造屋,屋頂的黑瓦,漸漸地已經損壞消失,或遭祝融之災,非常可惜,在師大商圈的一角,還有殷海光故居,周邊還有完整的日式建築群,故居的小山水池,當年是殷海光先生一個人一土一磚慢慢堆起來的,成為他自由主義思考的最後一塊淨土。或許,我們還有機會保持這一大區的寧靜,可以讓師大商圈擁有更多樣性。
2010/10/12
【台北】寧夏夜市商圈
記得小時候爸媽經常會帶我們到民生西路與承德路附近,那時北淡線火車還在行駛,印象中那邊有個永琦百貨,還有夜市小吃。而最近十幾年,隨著圓環小吃的四散,加上淡水捷運線交通的改變,寧夏夜市成為新的聚集地。
寧夏街南邊從南京西路的圓環開始,往北到民生西路,晚上是把路封起來讓一些攤販擺攤做生意,一些老店則是有店面,我喜歡吃麻油雞那種濃厚的米酒氣味,還有很多家蚵仔煎,加上家傳配方甜辣醬,風味更是獨特,甚至還有一攤古早味老伯,每一年只有幾個月出來做生意,靜修女中旁的傳統豆花是我每次一路吃過來之後,最後的一個懷舊的記憶。
有時看著日本人、香港人拿著旅遊手冊按圖索驥,不知道怎樣點餐,看了會覺得可惜。台灣小吃在廟口前,隨口跟老闆講,甚麼料多一點,甚麼湯少一點,要辣不要辣,香菜多一點,這種自成一格的配料模式,點餐的時候就已經配好了,一盤盤送來的小吃,看起來雖然一樣,可是卻是每盤都客製化。這攤吃完覺得太辣太鹹,下一攤就吃甜一點補回來,這樣的夜市文化,真是一般外國人難以體會的吧!
小時候,小吃攤販在雙連市場附近,有時被警察在鐵路平交道兩側趕來趕去,這樣的景象在目前台北的夜市仍然可見,而店家與攤販的競合關係也耐人尋味。台灣的夜市攤販所用的瓦斯,白天的時候有時放在路邊,有時是集中在某處,其實在安全上多有爭議,既然已經成為夜市市集,我覺得應該有辦法管理的更安全才是。
四年前寫的→【台北】寧夏夜市
![]() |
From 台灣‧台北‧大稻埕 |
寧夏街南邊從南京西路的圓環開始,往北到民生西路,晚上是把路封起來讓一些攤販擺攤做生意,一些老店則是有店面,我喜歡吃麻油雞那種濃厚的米酒氣味,還有很多家蚵仔煎,加上家傳配方甜辣醬,風味更是獨特,甚至還有一攤古早味老伯,每一年只有幾個月出來做生意,靜修女中旁的傳統豆花是我每次一路吃過來之後,最後的一個懷舊的記憶。
有時看著日本人、香港人拿著旅遊手冊按圖索驥,不知道怎樣點餐,看了會覺得可惜。台灣小吃在廟口前,隨口跟老闆講,甚麼料多一點,甚麼湯少一點,要辣不要辣,香菜多一點,這種自成一格的配料模式,點餐的時候就已經配好了,一盤盤送來的小吃,看起來雖然一樣,可是卻是每盤都客製化。這攤吃完覺得太辣太鹹,下一攤就吃甜一點補回來,這樣的夜市文化,真是一般外國人難以體會的吧!
小時候,小吃攤販在雙連市場附近,有時被警察在鐵路平交道兩側趕來趕去,這樣的景象在目前台北的夜市仍然可見,而店家與攤販的競合關係也耐人尋味。台灣的夜市攤販所用的瓦斯,白天的時候有時放在路邊,有時是集中在某處,其實在安全上多有爭議,既然已經成為夜市市集,我覺得應該有辦法管理的更安全才是。
四年前寫的→【台北】寧夏夜市
2010/08/30
【台北】中山北路七段的天母商圈
不知道為什麼以前大學時代,特別喜歡去逛天母商圈,是因為有很多便宜的T恤可以買?還是喜歡那邊街道的感覺?
《中山北路行七擺》記錄了整條路今昔生活的變化與傳說故事,很值得一看
最近幾年,在天母東西路與中山北路七段的交叉口公園人行道上,每到假日都有跳蚤市集,有年輕人賣自己的手作產品,各式各樣目不暇給,看到男女拿著相機在此尋寶,好像是當年的我一家家店去找T恤的感覺。有賣皮飾、小首飾、衣服、手工書衣等,也有看到一些二手商品:CD、PS2等等,當然也有小水瓶最喜歡的遙控汽車,是便宜的中國貨。有年輕的男歌手自彈自唱著陳綺貞的歌,夏天的假日晚上,來這裡逛街的人們,顯得非常優閒。
天母商圈這邊在日本時代應該是非常邊陲的地方,還有煤礦的開採。二次戰後的美援時代,是美國大兵的宿舍區,也因此有很多大使館設立在這裡,有不少外國人出入,美國學校也在旁邊,雖然沒有捷運站,但是可以說是非常高級的住宅區。
天母生活市集官方部落格

小水瓶開學前夕在這家快剪店體驗了快速剪髮,簡單、方便、便宜、快速的訴求應該很適合天母商圈。十分鐘完成等了四十分鐘,不由得想到我小時候周末到家庭理髮等一個下午的經驗。
我也很想在那邊慢慢地挑東西買東西,可是感覺好像不是我年紀應該做的事情啊!
![]() |
From 台灣‧台北 |
最近幾年,在天母東西路與中山北路七段的交叉口公園人行道上,每到假日都有跳蚤市集,有年輕人賣自己的手作產品,各式各樣目不暇給,看到男女拿著相機在此尋寶,好像是當年的我一家家店去找T恤的感覺。有賣皮飾、小首飾、衣服、手工書衣等,也有看到一些二手商品:CD、PS2等等,當然也有小水瓶最喜歡的遙控汽車,是便宜的中國貨。有年輕的男歌手自彈自唱著陳綺貞的歌,夏天的假日晚上,來這裡逛街的人們,顯得非常優閒。
天母商圈這邊在日本時代應該是非常邊陲的地方,還有煤礦的開採。二次戰後的美援時代,是美國大兵的宿舍區,也因此有很多大使館設立在這裡,有不少外國人出入,美國學校也在旁邊,雖然沒有捷運站,但是可以說是非常高級的住宅區。
天母生活市集官方部落格

小水瓶開學前夕在這家快剪店體驗了快速剪髮,簡單、方便、便宜、快速的訴求應該很適合天母商圈。十分鐘完成等了四十分鐘,不由得想到我小時候周末到家庭理髮等一個下午的經驗。
我也很想在那邊慢慢地挑東西買東西,可是感覺好像不是我年紀應該做的事情啊!
2010/08/28
【台北】公館商圈大學口懷舊
公館商圈是我大學四年每天的必經之路,沒課的時候,或者回家前,我都會想去走一圈,商圈的食衣育樂一次搞定,雖然畢業已經二十年,現在經過那邊,都會想到在那邊發生的事情。

左側蜜園冰果店已經拆除(點圖進入 Google Street View)
在公館商圈一個人散步,逛過一家家二手書店,賣CD、精品服飾、格子趣目不暇給。在大學口附近,一家家的江浙合菜館,大學時候社團內部有個吃飯會,每周固定要到這邊報到,點幾盤夠味的菜,然後配著吃到飽的白飯,連菜的醬汁都要抹的精光才夠本。最近一群老友再去回味,那樣的菜色依舊,可是我們的身體已經不再年輕,無法承受這樣盡情暢快的吃到飽。餐飲老店銀座的麵,人性空間的吵鬧聚會,重新裝潢中又有些許的變化。
吃完飯再去蜜園吃冰,一群人放肆的大聲交談,長長的桌子分享著所有朋友的冰品,那種甜蜜的滋味,至今難以忘懷,可惜房子拆掉後就沒有再開業了,不知道未來會不會還有蜜園出現呢?台大新生南路側門口的台一冰店,仍然保持著那樣的風味,可惜冰品的價格漲得離譜。
在汀洲路三段的餐廳,這兩年流行著燒肉風與麻辣火鍋,永遠都在排隊的車輪餅成為一種特別的風景。二十年前的酒吧、舞廳、KTV、MTV娛樂行業,已經消失殆盡。取得代之的是流行手機的賣店,這些變化可以看出現在年輕人的消費特性。
走一趟自來水博物館,或者更往河邊的寶藏巖(目前是封起來的)走過去,雖然河水的味道不是那麼好聞,但是才一條巷子的間隔,好像就到了另一個世界,靜靜地坐在河邊看著夕陽,高架道路上的車,看這城市的興衰,不勝唏噓。
跨過羅斯福路,往新生南路這一側,已經停業的大世紀電影院,我們社團一群人進去看過新天堂樂園,所有人紅著眼睛出來,這樣的公館,年代過了,就換了一種面貌,不變的校園書房,還有地下道,校園內的傅園,還有熱帶叢林的蚊子,轉車的上班族、學生人潮,這些都是不變的。而溫州街上的一家家的咖啡館、義大利餐館、書店,這幾年來的消長,又變成了一種特色。
之前寫的→【台北】溫州街散步12家書店,河邊生活與咖啡館
我喜歡公館商圈,雖然他是那麼的不協調,人、腳踏車、機車、汽車、公車爭道不好走,但是到處有探險的心情,那些變與不變,總讓人難忘。

左側蜜園冰果店已經拆除(點圖進入 Google Street View)
在公館商圈一個人散步,逛過一家家二手書店,賣CD、精品服飾、格子趣目不暇給。在大學口附近,一家家的江浙合菜館,大學時候社團內部有個吃飯會,每周固定要到這邊報到,點幾盤夠味的菜,然後配著吃到飽的白飯,連菜的醬汁都要抹的精光才夠本。最近一群老友再去回味,那樣的菜色依舊,可是我們的身體已經不再年輕,無法承受這樣盡情暢快的吃到飽。餐飲老店銀座的麵,人性空間的吵鬧聚會,重新裝潢中又有些許的變化。
吃完飯再去蜜園吃冰,一群人放肆的大聲交談,長長的桌子分享著所有朋友的冰品,那種甜蜜的滋味,至今難以忘懷,可惜房子拆掉後就沒有再開業了,不知道未來會不會還有蜜園出現呢?台大新生南路側門口的台一冰店,仍然保持著那樣的風味,可惜冰品的價格漲得離譜。
在汀洲路三段的餐廳,這兩年流行著燒肉風與麻辣火鍋,永遠都在排隊的車輪餅成為一種特別的風景。二十年前的酒吧、舞廳、KTV、MTV娛樂行業,已經消失殆盡。取得代之的是流行手機的賣店,這些變化可以看出現在年輕人的消費特性。
走一趟自來水博物館,或者更往河邊的寶藏巖(目前是封起來的)走過去,雖然河水的味道不是那麼好聞,但是才一條巷子的間隔,好像就到了另一個世界,靜靜地坐在河邊看著夕陽,高架道路上的車,看這城市的興衰,不勝唏噓。
跨過羅斯福路,往新生南路這一側,已經停業的大世紀電影院,我們社團一群人進去看過新天堂樂園,所有人紅著眼睛出來,這樣的公館,年代過了,就換了一種面貌,不變的校園書房,還有地下道,校園內的傅園,還有熱帶叢林的蚊子,轉車的上班族、學生人潮,這些都是不變的。而溫州街上的一家家的咖啡館、義大利餐館、書店,這幾年來的消長,又變成了一種特色。
之前寫的→【台北】溫州街散步12家書店,河邊生活與咖啡館
我喜歡公館商圈,雖然他是那麼的不協調,人、腳踏車、機車、汽車、公車爭道不好走,但是到處有探險的心情,那些變與不變,總讓人難忘。
2007/02/21
《夜市》小吃@Joe的旅遊早點名
2006/04/12
【台北】寧夏夜市

2006/4/1 18:30
那天下午出門探訪大同區的古蹟,位於雙蓮國小旁的中山警察局,還有到了迪化街繞了一圈,走路走的很累,最後經過寧夏路的夜市,實在是很想一攤一攤的吃過這裡的美食。
昔日繁華的大稻埕商圈,印象中小時候在此路過,就有很多吃的攤子、店面等傳統台灣小吃,可能因為衛生環境的關係,有陣子讓人裹足不前,但是至今的街道以及很多商家都重新裝修過,攤子看起來整齊清潔,這裡的夜市攤位以賣海鮮類為主力,附近的店面有很多家是老店,很有特色,我對靜修女中旁的傳統豆花情有獨鍾。
這個地方的周邊道路以往都非常的擁塞,目前看來已經大有改善,人行步道也有漂亮的路燈,加上走過一個街道就有捷運站,帶動觀光的氣氛後,有不少強調城市商旅的旅館經營方式,也讓這個區域有更多的商機。
大稻埕真得是值得花時間慢慢探訪,會看的出這裡不同的面向。
2006/02/11
【台北】青樓歲月@艋舺

2006.1.24 華西街巷內
去逛夜市,走到了荒蕪的巷子內,聽說這裡列為古蹟不得改建,要拆除或是保存,好像還有很大的爭議。
華西街夜市腹地很大,不只是一條長長的巷子而已,還延伸到巷道,除了傳統的台灣小吃,還有賣衣服、玩遊戲等,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有一攤用紅糖煮熟後,把蘇打粉放入就會突然發出來像包子一般的大小,很多外國人在旁觀賞,我也自己DIY搞了一個,很有趣,吃起來像餅乾超甜。
日治時代這裡就是藝妓的聚集地,後來公娼就在此活動,很多日式老建築,雖然隔著巷子,但是兩棟樓之間仍開幾個小洞互通,作為臨檢時躲警察逃脫之用,現在這些小洞已經封了起來。看這裡的鐵窗仍有蝴蝶狀的裝飾,可以想像夜晚人聲吵雜,紅燈閃爍,酒氣醉人,男人在此尋歡作樂,女人睡倒在陰暗潮濕的房間。目前這區很多老式的卡拉OK在營業,老歌歌聲不斷地傳出。
到了街角,是棟巴洛克式的建築,二樓牆上裝飾華麗,一樓有燈光,看來仍有營業,那大叔叫我不准拍照。
2005/12/06
【台北】師大路夜市

2005/12/3 16:30 一家二手書店轉型的咖啡館
星期六午後,本想去逛逛師大路附近的書店,卻意外的變成夜市之旅。
時間不是很晚,但是街上來來往往的人很多,走到師大路夜市忍不住食指大動,臭豆腐香氣誘人,標榜是從宜蘭做火車來的道地氣味,到處是賣珍珠奶茶,我買了牛奶冰淇淋邊逛邊吃,路邊的鎖店圍著一些人在看投票的新聞,還有一個外國人拿著V8到處拍店門口的裝飾。
印象中第一次來這裡是大二的時候,被同學帶來夜市,聽說師大的女生比較漂亮,就來此逛逛,順便欣賞未來氣質優雅的女老師。哪知道全部幾乎都是穿大T恤看沒有身材、沒化妝滿臉油痘痘的女生,讓我倒盡了胃口。
這家二手書店標榜可以逛逛看書不用錢,哪知道我上去逛,所有在那邊喝咖啡聊天的人全部的安靜下來,望著我這個怪叔叔!有一區圍起來標明是老闆的書不准拿。
2005/11/25
【台北】華西街夜市@艋舺

2005/11/19 15:00 華西街末端與貴陽街口
艋舺的半日遊從龍山寺出發,走過舊街(西園路一段),看了青山宮,也經過番藷市街(貴陽街二段),才剛剛開始的旅程,卻覺得看的很累,就坐下來吃碗鹹湯圓吧!
這裡整排連棟式的二層磚造樓房,建造完成於日治時期的昭和二年(1927),它的存在見證了遊廓(日本藝妓區)的歷史,並與戰後的公娼文化產生連結,這裡有個入船町文物館,我繞了老半天找不到入口,聽說裡面有展出當時藝妓及遊藝場的文物,有空氣槍、射箭、鐵陀螺、古家具等等。
在這個紅磚已經泛黑的老舊樓房前吃東西,才下午三點,人客不多,我也悠閒的看著書,剛入秋的天氣怡人,一個阿公帶著孫女出來散步,並跟攤販的親戚聊天,很可惜這裡的舊式樓房只能看到二樓,一樓完全被攤位遮住,如果能在舊樓房裡面吃東西,那應該更有古意才對。
這附近有不少老人坐在清茶店內,據一名記者跟我講,茶店有的計時有的計次,價格約兩三百元,有的小姐可帶出場,給紅包小費,喝酒或泡茶時身邊有女人陪說話,摸摸小手。甚至在河堤外的老碼頭,或是北邊的大稻埕河堤外,也都有這類坐下來聊天下棋泡茶唱KTV的設施。
離開這裡時,有個約莫五十幾歲的人,拿出三四塊零錢,說他沒錢回家,跟我要車資,我從口袋拿了十元給他後長揚而去,只聽他在後面喊:不夠啦!
2005/10/31
【台北】臨江街夜市

2005/10/30 19:00 通化街臨江街口
大家比較清楚的名字,其實是通化街夜市,而不是臨江街,小時候假日時,媽媽經常帶我們到這裡。
小學唸三興國小,就是在臨江街跟基隆路口那頭,同學中有大部分都住在臨江街,有些同學家長都在這夜市做生意,去逛夜市的時候只要找到同學就可以吃免費,但是看他們白天要上課,晚上還要搬忙端盤子,還是不好意思不付錢。記得幾年前又去光顧某家剉冰,看到一個隔壁班女同學的兒子都已經在幫忙收碗,感慨光陰如梭,小吃店賺得雖多,可是很辛苦的工作。
現在夜市在中間擺攤位應該已經不用躲警察了,小時候,印象中警察會慢慢地走過來,突然一下子中間的攤子就消失的無影無蹤,有的攤販是跟店家講好,馬上把攤位移到店內,有的是推到巷子裡面,更有很多攤子是推過通化街,因為那是另外一個轄區,那邊的警察還沒有來巡邏,躲警察更神的就是那些盲眼或是耳聾唱歌彈琴的老伯,居然也都會躲,據我觀察,警察來之前會有人把錢塞到他們的口袋,當來通知的方法。
今晚很匆匆的走過這裡,還是有看到那攤賣手錶的美麗女人,晚上七點鐘準時出現,長得眉清目秀,畫著淡淡地口紅,皮膚很白,人來人往吵雜的叫賣聲中,她總是低頭不語著整理著手錶及擦拭錶面,本想買一支便宜的手錶回去送小朋友,可惜看不到喜愛的式樣。來看那攤賣手錶的攤位還在不在,似乎是我每次的例行工作。
現在夜市比較有規劃了,不再那麼髒亂,殺蛇賣蛇血的店已經關門,賣小吃的店也隨時光漸漸地發展出一定的特色,林林總總跟小時候的回憶有很大的連結。
2005/10/25
【台北】饒河街夜市

2005/10/23 20:00 饒河街夜市
看完二輪電影從三民路南京東路口走過去饒河街,大概十分鐘的路程,經過有十層樓高的麥帥橋交流道,這裡的車聲隆隆,到了夜市口,不少的日本觀光客來玩,頓時開始有觀光的心情。
我來這裡的次數不多,星期日的晚上人潮不多,但小吃攤很多,一入口就有章魚燒,再走進去,一路上有臭豆腐、蚵仔煎、銅鑼燒、大阪燒、炒米粉、黑輪、生煎包、花枝、炒螃蟹、烤地瓜、馬鈴薯、烤玉米、烤香腸、豬血糕、胡椒餅等等多的寫不玩,冷飲有水果汁、珍奶類、愛玉冰、涼圓、芋圓、芒果冰及變種的泡芙冰淇淋等,寫到這裡我自己口水都流了出來,還有石蓮花等比較罕見的食物。
注意到這裡有幾家腳底按摩,門口都有日語標示,客人不多。慈祐宮的夜裡精雕屋頂打著金黃色的光線,看起來更加美麗。還是有幾家店販賣盜版的VCD及DVD,價格蠻便宜的。台灣的夜市這幾年來由盜版仿冒轉型特色小吃的攤子越來越多,我想除了小吃之外,我們還可以有什麼特色?看到饒河街的挽面點誌的人眾多,還有鳥卦八卦等算命也不少人在排隊,這點似乎找到了些答案。
幾乎是所有的台灣小吃都在這邊集合了,照片後面還有通化街夜市的分店,看來這年頭還是要搞連鎖做品牌才行。
相關網址:
http://taiwan.net.tw/lan/Cht/attractions/scenic_spots.asp?id=R177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