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30

【台北】敦南藝術講堂:阿拉伯的勞倫斯



每次聽這樣的課程,都覺得殖民時代的歐美,就是引發種族、國家內部矛盾而取得利益,這樣周而復始的循環,是否有停止的一天?

勞倫斯的故事,是否會一直不斷的上演?

去過了勞倫斯踏過的那塊沙漠,感覺似乎都是無解,到底人類何時學會和解與共生?

感謝主人志龍提供那麼好的場地與歷史背景的介紹,人生是不斷的反覆學習,札實的閱讀過程,我們的下一步會走得更堅定。

https://www.facebook.com/myrichardchang

【台北】一家四口,川流不息



我其實很想露出每一個騎士的表情,人生百態

【台北】大稻埕的青草店



大稻埕的青草店,雖不像艋舺青草巷種類繁多,但也訴說了在廟旁的傳統文化。

2019/07/29

【台北】江蘇省地質學會參訪青田七六



感謝學長帶地質學會來青田七六,中國來的參訪團一方面非常有紀律、專心、配合度高。一方面若不想聽,也還是聽完。

因為人多了一點,所以在客廳多談了一些馬廷英教授的愛情故事,講了蠻久的,我後來請大家到榻榻米房間多談一些參訪日本可以觀察到的文化,倒是女性朋友非常的捧場。— 與 Judge K. Chen 在青田七六

【台北】新人的咖啡館亭仔腳、冰水手沖@孵咖啡




最近日子不錯,參加了婚宴,又有聯誼導覽,這回是小美在孵咖啡洋館前擺攤,恭賀的人絡繹不覺,只看到新郎進進出出在冷氣與騎樓熱氣忙碌,特調一下子就賣完了,調皮的新娘在旁搖旗加油!!!

從轉扭蛋機的概念,轉咖啡的小美用這樣的概念,幫大家製作咖啡特調,我只是覺得這對新人應該快點生蛋來孵。

開過咖啡館,也結了婚,期待他們的下一步。— 與 Joey Wang 在孵咖啡 - 孵珈琲洋行


冰水手沖

每次小宇哥在孵咖啡,就想要喝冰水手沖,我自己在家裡試了幾次,總是喝不到那種甜味。

把第一階段用熱水燜蒸的時間拉長,而且用點滴的模式,我想也只有手穩的人可以作的到。

以下連結這段影片的示範,還是比較簡單的方式,方法百百種,聞味道觀察流速與萃取程度,都是咖啡人必修的功課。

【台北】好像是大同大學內的廣播塔?還是煙囪?


照片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m/pin/461196818074218590/
1965年的明治橋

請問那個雕像是誰?或是煙囪?還是廣播電台塔?

《好吃》

#每日二書
#蒲公英閱讀分享計畫 Tu Ngietfa No.4
#七天七本我愛的書 Gina Tsai No.3



很少推薦雜誌,不過,這本有編號的書,不是雜誌。

怎麼說呢?

我習慣拿到一本書,看印刷日期與書號,果然這本書不是雜誌編號ISSN,而是書籍ISBN,我想可能是要保持在書市永久暢通,或是出版社的專長就是書籍呢?

無論是雜誌還是書,佩服在拍攝照片的用心,編輯排版都讓傳達出食物的用心。每次看到照片就想要去那家店一探究竟。

這次為何不挑兩本書來比較,我想《好吃》也只能超越《好吃》了,加油!!!

PS. 到城邦網路書店買《好吃》比較好吃

希望歷史建築與古蹟,也有這樣的雜誌出現

2019/07/28

【台北】艋舺傳奇,天作之合,感謝來青田七六拍婚紗照

【台北】聯誼團的導覽


比愛情摩天輪還要厲害的地方創生

第一次帶聯誼團的導覽,感覺大家都沒有注意在聽,現在已經練就同樣的路線可以講兩個小時,也可以講十五分鐘。

我想是因為天氣爆熱,所以很快很快地講了重點,稍微提了一些蔣渭水的文化運動,還有他美麗的太太陳甜的支持,不過我不敢延伸繼續講陳甜後來在蔣渭水過世後出家的事情。

城隍爺與月下老人到底是怎樣的關係呢?以下是官網的說明:

*****************************************************
要追溯霞海城隍廟的月老神像的由來,就要說到一九七一年,有位老太太到台北霞海城隍廟,虔誠的感謝城隍爺保佑先生事業興盛,孩子學業順利,她回憶起早年常帶孩子到城隍廟拜拜祈福,爾後孩子得以考上理想的學校,也平安的服完兵役,並獲美國名校獎學金及取得傲人的學位,找到好工作;不過美中不足的是感情生活始終沒有著落,於是老太太再向城隍爺祈求,說也奇怪,幾個孩子很快就找到理想的對象。

老太太感謝城隍爺神恩之際,向當時的城隍廟主持陳國汀表示,想捐獻月下老人神像一座,協助城隍老爺處理未婚男女的婚姻大事,陳國汀荐請蘆洲王稻瑞先生雕刻一座高四十三公分的月下老人神像,供奉於城隍廟至今。
*****************************************************

感謝永樂里里長伯 林宗穎,選擇 台灣旅遊廚房 來主辦今天的聯誼活動,利用餐飲活動,讓年輕人透過玩樂認識彼此,也認識我們的傳統。

【台北】太和堂藥房



日本時代的藥種房,戰後重建時因物資缺乏,大量使用洗石子的模式,二樓前面這個仿造公廟的六角磚的磨石子,原本應該是設置公媽廳,但後來覺得公媽廳在主臥房旁邊不太妥當,而將公媽廳上移到三樓。

二樓這有個洞,與迪化街傳統街屋夜晚看騎樓的客人是否為盜匪有同樣的功能,當然在收銀台上方一樣也有這樣的洞,預防內賊。

太和堂的樓梯與門非常多,接待客人,區分佣人、家人、客人人等,甚至是下游廠商都可以來此用餐,每一個空間都非常的舒適,互不干擾。

日本紙門的窗櫺樣式,搭配南洋裝飾品,漢式的生活空間,有洋式的軀殼,這時代的台灣人,其實非常有生活品味。

比對日本東京同時代的前川國男故居,有種異曲同工之妙的物資缺乏,卻蓋出了當代的名宅。